金版高中生物412种群和群落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金版高中生物412种群和群落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金版高中生物412种群和群落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金版高中生物412种群和群落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金版高中生物412种群和群落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第4章第1、2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A.一个群落 B.一个物种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养地中海鳎鱼,每个池塘甲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每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属于同一个物种,8个池塘中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答案】D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 B.②④C.②④⑤ D.③⑤【解析】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生物的全部个体。判断种群的标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内蒙古草原上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的牛,即牛不是物种分类单位,也不是同一种群。【答案】D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出生率下降【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害虫出生率,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少即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答案】D4.(2009年宣武模拟)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生物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J”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的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状态下的种群实际增长的曲线。因此阴影部分就表示了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答案】C5.(2009年宝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没有天敌,适应当地环境才能呈“J”型增长。如果该生物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就会被淘汰。【答案】B6.(2010年哈尔滨模拟)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种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答案】C7.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本图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t0和t2的增长率为0,t1时的增长率最大;t1~t2时,该鱼的种群增长率下降,但种群的数量仍逐渐上升;t1时种群的数量为t2时的一半。【答案】B8.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杀死一半的老鼠时,生存个体可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效果适得其反;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影响,种内间个体不发生竞争关系。【答案】D9.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的,由图可以看出国家③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答案】C10.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解析】根据坐标直方图分析,A中老年个体数最多,其次是成年个体,而幼年个体数最少,此种群是衰退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B图表示的是增长型种群,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D表示的可能属于稳定型种群,种群密度可能不变。【答案】A1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C.92只 D.160只【解析】计算式:N∶50=42∶13,N为种群数量。【答案】D12.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1972、1973、1974、1975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即400、800、640、约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答案】C13.(2010年青岛模拟)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先确定样方多少、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答案】B14.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解析】Y是“S”型增长曲线,在达到K值前,种群的数量都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B15.我国海关对入境地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进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①某些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天敌数量较多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④很快被淘汰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有害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由于天敌少、环境适宜而大量繁殖,成了外来物种。【答案】C二、非选择题16.下图示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5)小题。(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__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________型。(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________,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________点上。【解析】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应用。种群增长在无限制的环境中呈指数增长,曲线是“J”型;而在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曲线是“S”型,环境中有一个最大种群容纳量。种群增长速度取决于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斜率大,增长速度快。由于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到达最大容纳量后数量已不再增加,所以在资源利用时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使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最为合适。【答案】(1)d(2)b(3)2(4)S(5)db17.(2009年潍坊模拟)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取样要保证随机性。种群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存斗争加剧,包括食物、空间不足和天敌增多。在绘图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要求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由于A点种群数量不为零,所以曲线的起点不能为零。当种群数量为D时候,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所以D点对应种群数量最大值。【答案】(1)样方随机取样(2)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18.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________小时。(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①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____只/平方米。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计数时,若有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