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八年级历史(1)试题卷【命题范围:第1至6课】(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来源于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形成了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前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乐曲是A.《国际歌》B.《黄河大合唱》C.《义勇军进行曲》D.《歌唱祖国》4.“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啊,再苦也有边啊,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哟······”。藏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5.“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救邻即是自救······必须支援朝鲜人民”。据此可知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是A.保家卫国B.支援朝鲜C.维护正义D.提高地位6.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英雄中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A.张自忠B.董存瑞C.邱少云D.雷锋7.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A.志愿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C.美国作战方针的失误D.抗美援朝战争正义的性质8.一位英国学者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他旨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A.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C.改变了我国落后的面貌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9.“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意义D.农业生产合作社10.1950年,新中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主要是在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西藏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11.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在进行土地改革,你在土地改革中可以分到哪些生产资料A.土地、农具、商铺B.农具、牲畜、人民币C.土地、牲畜、人民币D.土地、农具、牲畜、房屋12.广大农民获得渴盼已久的土地并解除高额地租及其他非经济剥夺之后,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在政府的引导下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对土地投入,争取增产增收。材料表明土地改革A.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D.提升了粮食产量13.在1953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壹分钱上的图案是一辆车;贰分钱上的图案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这些设计寓意我国A.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B.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A.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C.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15.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用歌谣的的形式来总结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下列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神舟飞天星际间,水利工程葛洲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这部宪法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17.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农已成为农村人口中的大多数。但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很低,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解决不了翻身农户缺乏口粮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逐步推开A.第一个五年计划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分田包产到户18.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推动这一过程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A.抗美援朝取得胜利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出现高潮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19.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0.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949年,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时期的一次重大挫折21.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八大一次会议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22.如图哪一项全面反映了B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D.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23.1961年,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决策旨在A.改变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推行“大跃进”运动C.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D.解决国民经济的困难24.下面人物都在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雷锋C.邓稼先D.焦裕禄25.“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了严重损失,要想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依靠A.大力进行经济建设B.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材料二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摘编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事件的国内意义。(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政权,人民政府对内、对外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4)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2分)27.(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在安阳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南崔庄福利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全国典型。在此期间,安阳县农村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主体与管理方式以及产品分配方式都逐步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主体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转变为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为单位的集体。此外,在安阳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也时有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入社和侵犯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摘编自殷朝亮《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材料三(1958年)各地普遍实行了全民供给制,吃饭不要钱的梦想变为现实,托儿所、公共食堂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人们看来,这就是共产主义生活的雏形。有农民说:“除了一双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归公了。”-摘编自《百年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土地改革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安阳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4分)(3)材料三中“除了一双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归公了”是指当时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这一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如何?(4分)(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土地政策制定的认识。(2分)28.(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我国对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事件过程中产生了哪一创举?(4分)(3)材料三中的劳动模范,主要事迹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的是哪两个?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哪些宝贵精神?(4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分)29.(1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历史小论文。材料一十年(1956-1966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顶住压力,战胜困难,所表现的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精神状态,是应当载入史册的。-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1958-1965年成就示意图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进行论证,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25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八年级历史(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CBACADABD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CBDBDBCDDB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12分)(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或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主要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2分)(2)标志:开国大典的举行;(2分)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写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3)对内措施:土地改革;(1分)对外措施:抗美援朝。(1分)(4)共同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分)27.(14分)(1)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分)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分)(2)特点:由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土,逐步深入;后期存在过快过急的倾向。(或有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入社和侵犯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每点2分,共4分)(3)政策: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4)认识:土地政策的制定要与国情结合;土地政策的制定要注意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4分)(1)状况: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2分)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2)行业: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