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B.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的环境相适应D.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常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
物种的关系等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种间竞争C.捕食D.互利共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因此两者最有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B项正确。3.生活在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道中的木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良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A.互利共生、寄生、种间竞争
B.种间竞争、寄生、互利共生C.寄生、互利共生、种间竞争
D.互利共生、种间竞争、寄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白蚁与鞭毛虫在一起对双方有利,分开后,白蚁即死亡,两者为互利共生;菟丝子寄生在大豆上;大小草履虫不能在一起生长,应为种间竞争关系。4.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毁坏切叶蚁的菌圃。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制约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协同进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物群落包括该地区所有的生物,而题干中只有切叶蚁、真菌A、真菌B、放线菌等少数生物,A错误;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其单一的食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真菌B的生长,减弱真菌B对切叶蚁的菌圃的攻击。同时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放线菌是互惠互利的关系,D正确。5.下列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属于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属于同一种群,高矮不一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属于同一种群的不同性状,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D错误。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中的动物只有后者具有分层现象B.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C.区分群落的类型首先要了解和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阶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作演替,B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群落的重要特征,故区分群落的类型首先要了解和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的演替能形成森林,但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D错误。7.某地区一种蚜虫生活在某种植物的体表,并从该种植物吸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蚜虫的种群密度B.该种蚜虫在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C.该种植物有高有矮,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蚜虫与这种植物具有互利共生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蚜虫的活动能力极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该种蚜虫在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植物有高有矮,这是该种植物在茎的高度上所具有的相对性状,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该种蚜虫生活在该种植物的体表,并从中吸取营养物质,说明二者具有寄生关系,D错误。8.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生态位可随发育而改变B.可通过研究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来研究
某种动物的生态位C.生态位就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9.(2021·天津高二期末)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对某湿地中4种占优势的水鸟的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物种数量/只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砂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13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2525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A.从觅食角度分析此表,4种水鸟彼此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其中觅食生境范围最宽的水鸟是青脚鹬C.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完全相同D.该湿地中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
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从觅食角度分析此表,4种水鸟彼此之间的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都有交叉,所以彼此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青脚鹬在三种觅食生境中均有出现;鹤鹬和绿翅鸭主要出现在生境1和生境3;绿头鸭主要出现在生境1;所以,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最宽,B正确;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生态位包括多项内容,物种种类,物种在种群中的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种间关系都会导致生态位不同,C错误;由于长期自然进化,该湿地中每种鸟类分别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10.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有巨大的叶片,以争夺阳光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1.(2021·山东济南市高二期末)下表为三个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分析合理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m-1)201810平均产量(kg干重·hm-1)2000900200A.草甸草原物种丰富度最高,放牧强度加大对其没有影响B.三种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均具有挖洞和攀缘生活的特点C.遭遇火灾后荒漠草原最快恢复,一定演替为草原群落D.草原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发生有规律变化√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解析草甸草原物种丰富度最高,但若放牧强度过大,也会导致其丰富度降低,A错误;草原上没有高大的乔木,其分布的动物一般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B错误;荒漠草原火灾后不一定能最快恢复,并演替成草原群落,C错误。选择题12.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
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13.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14.(2021·厦门高二检测)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B.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的演替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D.裸岩上的演替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B、C错误。15.(2021·湖北宜昌期中改编)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大约一千年后,那里形成了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现象称为群落演替,该过程中物种组成或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C.演替过程中群落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D.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由沙丘形成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属于群落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或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A项正确、B项错误;在群落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群落发生演替,C项正确;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项正确。16.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现象是A.土壤中的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部分草本植物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7.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项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B.第1~5年内,物种b成为优势物种C.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有关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项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表中数据仅反映出a、b、c三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不能反映出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情况,A错误;第1~5年内,物种a是优势物种,B错误;退耕还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项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8.如图表示某种类型的群落演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
演替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
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从灌木阶段到乔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D.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的动物种群是不完全一样的√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由图可知,该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演替,演替速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A错误;人类活动将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取代仅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C错误。19.某处森林发生火灾后,林区物种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林区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速度相对较快B.与①相比,②中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C.在发生火灾后的40年内,随着乔木增多,灌木获得的光能减少D.在发生火灾后的100年内,草本、灌木与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同√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林区发生的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起点是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则演替速度通常相对较快,A正确;①为草本和灌木阶段,②为阔叶林阶段,故与①相比,②中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B正确;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据图可知:在发生火灾后的40年内,乔木逐渐增多,由于其比较高大,故在光能的竞争中占优势,灌木获得的光能减少,数量减少,C正确;据图可知:在发生火灾后的100年内,乔木的物种数先增多后趋于稳定,而草本和灌木的物种数目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故草本、灌木与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不相同,D错误。20.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
替代的特点B.若为淡水湖水域,可以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
查湖水中小动物的丰富度C.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优势物种替代的特点,A错误;丰富度只是物种数目的多少,故丰富度达到最高,种群密度不一定达到最高,C错误;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D错误。21.以生物的有机物积累量(生物量)为指标,统计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比例,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图中所示的演替结果显示,优势物种明显发生了改变B.在该退耕农田上群落演替的过程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C.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的结构变复杂D.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基本不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图示为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比例,而不是其生物量,演替过程中,群落生物量先不断增加后稳定不变,D错误。22.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C.豚草入侵不会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形增长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由于豚草入侵,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发生了改变;豚草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内竞争激烈,最终呈“S”形增长。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23.如图表示两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处可表示发生特大火灾原有生物彻底灭绝B.b处可表示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岩C.甲、乙演替的起点均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D.如果时间允许,甲、乙都会形成森林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甲表示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a处遭受破坏,但是物种丰富度并未降到0,即原有生物没有彻底灭绝;而b处遭受的破坏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为0,即原有生物彻底灭绝,可表示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岩;初生演替的起点不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群落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取决于气候等条件。24.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
种间竞争关系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
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
步的,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种间竞争,并限制了
它们种群的大小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其他啮齿类动物依然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个体占的比例变小,估算值将偏大,B正确;有更格卢鼠区域中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比无更格卢鼠区域中的少,可推测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种间竞争,并限制了它们种群的大小,D正确。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三种小鱼,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甲、乙、丙三种小鱼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小鱼的存活率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影响三种小鱼的竞争结果B.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C.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
的资源减少D.无捕食者时三种小鱼之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存活率减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说明捕食者影响三种小鱼的竞争结果,且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无捕食者时乙的存活率最低,说明三种小鱼之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如图所示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2627282930(1)判断A~C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图:A对应曲线图____,B对应曲线图____,C对应曲线图____。③②①非选择题2627282930解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曲线波动近似平行,对应曲线图③;农作物与杂草是生存能力相当的两种生物,它们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对应曲线图②;狐与兔之间为捕食关系,对应曲线图①。(2)造成图②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7282930非选择题二者争夺阳光、空气、水、无机盐等,且生存能力相当解析造成图②现象的原因是两种生物争夺相同资源且生存能力相当。2627282930(3)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图_____表示的种间关系。非选择题②解析图①所示为捕食关系,若b死亡,对a(捕食者)不利;图②所示为种间竞争关系,若b死亡,对a有利;图③所示为互利共生关系,若b死亡,对a不利。2627282930(4)若狐死亡,则兔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稳定解析若狐死亡,短期内兔的数量会增加,但受食物、空间等限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兔的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2627282930(5)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填“种群”或“群落”,后同)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数量关系的变化则是在______水平上的研究。非选择题种群群落解析种内关系的研究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种间关系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27.(8分)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同一群落中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_________,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_________占有。
2627293028非选择题不存在种间竞争优势种群(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
(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_________关系。
2627293028非选择题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取食不同栖息场所不同种间竞争28.(8分)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627282930非选择题群落类型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只·hm-2)次生杂木林5511.51灌木丛5116.36农田213.94人工马尾松林2314.39(1)次生杂木林的生物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
水平(2)表中数据表明,4种群落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灌木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木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____。
2627282930非选择题群落类型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只·hm-2)次生杂木林5511.51灌木丛5116.36农田213.94人工马尾松林2314.39食物种类少食物和栖息空间(3)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7282930非选择题群落类型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只·hm-2)次生杂木林5511.51灌木丛5116.36农田213.94人工马尾松林2314.39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____是捕食者。
2627282930非选择题乙解析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甲的种群数量先达到峰值,乙随后达到峰值,且乙的最大个体数量少于甲的最大个体数量,乙是捕食者。29.(12分)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现代立体农业的实例有湖北省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1)题干中两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在有限的空间里,不同植物高矮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作物产量。2627293028非选择题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板栗与茶树的根系深度不同,这体现了植物地下部分具有_____现象,这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2627293028非选择题分层水分、矿质营养解析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两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阳光(地上部分)和水分、矿质元素(地下部分)等资源。(3)若要调查一片面积为4hm2近方形板栗林里的板栗树种群密度,可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计算机基础考试知识扩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固定客户群体管理策略的优化分析试题及答案
- 合规经理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覆盖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蓝图与答案
- 药理学复习的信息获取途径及试题答案
- 做人的准则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核心知识题目及答案
- 互联网对二手车评估的影响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考试知识回顾试题及答案
- 【9物一模】安徽合肥瑶海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双休日超车好时机!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下学期学习哲思主题班会
- 建筑工程隔声、节能和LEED认证配合管理方案
- 办公室文员招聘启事范文模板
- 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大学班会)
- 干洗店服务合同
- IDC机柜租赁服务合同
- 急性心房颤动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解读
-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解读
- 护理不良事件之管路脱出
- 区域医学检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V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