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892-2025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15T 892-2025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15T 892-2025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15T 892-2025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15T 892-2025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deofpracticeforpr2025-03-14发布2025-04-14实施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本文件代替DB15/T892-2015《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与DB15/T892-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标准名称《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b)更改了中耕除草(见第8章,2015年版的4.5)与病虫害防治(见第8章,2015年版的第7章)合并为病虫草害防治;c)删除了规格播种内容(见2015年版的4.3.1)和隔离方式(见2015年版的5.2、5.3、5.4);d)更改了选地与隔离,将空间隔离与选地合并(见4.1,2015年版的5.1);e)更改了播种方式(见5.1)将播种深度和种植行距合并(见2015年版的4.3.5和4.3.6);f)更改了病虫草害防治(见第8章,2015年版的7.1、7.2);g)更改了种子质量检验(见第10章,2015年版的第10章)和种子包装与贮藏(见第11章,2015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生态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林西县农牧局、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乌兰察布市农业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冰洁、张智勇、刘景辉、焦伟红、武俊英、李立军、赵宝平、张立华、纪春香、周军、李海东、赵铁锋、刘树清、闫立伟、纪明雪、孙艳楠、何竹青、崔浩宇、王应东、蓝秀红、吴凯龙、杜小平、邢莹莹。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DB15/T892-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燕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燕麦良种生产的种植环境、播前准备、播种、水肥管理、去杂去劣、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种子质量检验、包装与贮藏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燕麦良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GB4404.4粮食作物种子第4部分:燕麦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GB15618土壤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15/T2444燕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播前准备4.1选地与隔离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及以上、土层深厚、集中连片、有灌溉条件、前茬为非麦类作物无长效农药残留的地块,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在燕麦良种生产田周围10m不种植或分布其他燕麦品种。4.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入冬前进行翻耕,耕深25cm以上,播种前旋耕1次。24.3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GB4404.4的规定。4.4种子处理4.4.1场地及用具清理种子处理前清理场地及用具,不同品种需分别进行。播种前3d~5d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开,并及时翻晒种子,厚3cm~5cm,在干燥向阳处晒2d~34.4.3拌种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农药使用符合NY/T1276的5.1播种方式采用种肥分层播种机条播,播种深度为3cm~5cm,行距25cm左右。装种前和换品种时,应对播种机的种子箱和排种装置进行彻底清扫。5.2播种时间5cm土层温度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5.3播种量裸燕麦8kg/667m²~10kg/667m²,皮燕麦12kg/667m²~15kg/667m²;保苗25~30万株/667m²。6水肥管理结合秋翻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kg/667m²~1500kg/667m²。6.1.2种肥播种时分层施入N3kg/667m²~5kg/667m²、P₂O₅3kg/667m²~5kg/667m²、K₂O3kg/667m²~4kg/667m²。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6.1.3追肥在分蘖或拔节期,结合灌溉追施N2kg/667m²~4kg/667m²。3根据土壤墒情在播种后、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灌水2~3次。7去杂去劣抽穗期至成熟期根据株高、株型、穗型、小穗型、叶形、芒性等性状进行去杂,杂株整株拔除,携出田外处理;去劣主要是去掉弱小株、病虫危害株。去杂去劣进行3~4次。8病虫草害防治8.1杂草防治燕麦苗期阔叶杂草2~4叶期,每667m²用400g/L2甲4氯·溴苯腈乳油80mL~100mL兑水30kg喷施。按照DB15/T2444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8.2虫害防治蚜虫虫口密度达到500头/百穗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黏虫幼虫低龄期可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按照DB15/T2444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8.3病害防治燕麦锈病始发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隔15d~20d喷1次,防治1~2次。燕麦叶斑病、炭疽病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1次或2次,按照DB15/T2444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9.1收获时间燕麦穗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进入蜡熟期时收获。9.2收获方式采用机械收获,按品种单收、单运。9.3种子干燥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