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最后一次讲演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演讲词的特点,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3.学习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走进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字友三,现代诗人、学者和战士,湖北浠水人。有诗集:《红烛》《死水》。臧克家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被选入教材。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相关人物李公仆

李公朴(1902—1946),字晋祥,号仆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闻一多是第二个暗杀对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写作背景

演讲词也叫演讲稿、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它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特点:(1)针对性;(2)鲜明性;(3)鼓动性;

(4)口语性。文体知识

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正确深刻的论点、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演讲词可分为叙事型、说理型、抒情型三类。诬蔑()

屠杀()

捶击()赋予()

卑劣()

无耻()卑鄙()

蛮横()

毒手

毁灭()

挑拨离间()悲愤晓得()

赋予()

光明正大

wūmiètúmánhènɡchuíbǐtiǎobōlíjiànfùyǔbēilièhuǐ诬蔑()

屠杀()

捶击()赋予()

卑劣()

无耻()卑鄙()

蛮横()

毒手

毁灭()

挑拨离间()悲愤晓得()

赋予()

光明正大

wūmièbǐfùyǔhuǐ字词梳理xiǎochǐfùyǔ词语解释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整体感知

闻一多在

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

,号召

,表达了对

的坚定信心。感情基调是

李公仆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人们斗争民主和平义愤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2、认真朗读课文,梳理作者演讲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问题探究1、朗读课文1-3段,回答问题。讲演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斥的?(1)无罪而施毒手;(2)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罪而遭毒手暗杀造谣污蔑2、朗读课文4-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的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的?

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3、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第一个“李公朴”指李公朴本人,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运用对比手法,将“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说明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4、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5、结合背景想一想,第5段中“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6、朗读课文6-12段,回答问题。(1)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发出了怎样的号召?(2)演讲的最后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表现了作者义无反顾、视死如归,随时准备献身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敌人正面痛斥、揭露,用“你”“你们”,表明演讲者勇敢无畏;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表现出对敌人的轻蔑和愤怒之情。

鼓动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显示出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为什么不断变换人称?合作研讨2、文章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崇高品质?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质。3、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最后一次讲演痛斥——敌人的卑劣赞扬——李先生的光荣揭露——敌人虚弱的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号召——进步青年临危不惧坚持真理勇于献身思维导图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主旨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事迹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