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设计摘要时过境迁,化学已经发展成一门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有很大关系。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产生化学。化学是实验性研究的学科,它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分析并研究物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出真知。当我们在学习某一种物质的时几乎都是从实验寻找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实验的原理和仪器、实验的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分支。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学校开办化学课。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化学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实验法普遍地进入初中课堂的教学。由于发展的需求,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地位愈发重要。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要推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给老师提供一个特定的活动内容,创设符合教学的情境,进行探究教学。以此,给学生更多的深入化学,感受化学魅力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我在实习期间,发现初中生缺乏探究性学习思维,所以想通过本次研究崇左市宁明县某一所学校,调查该校的开展初中生的探究性教学情况。关键词:初中探究性化学实验;改进实验;碳酸氢钠与盐酸;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目录TOC\o"1-3"\u1绪论 11.1前言 11.2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1.2.1学生的成长 11.2.2教师的成长 21.3国内外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综述 21.3.1国外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21.3.2国内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 22研究方法、实验原则、改进实验理论依据 32.1研究方法 32.1.1文献研究法 32.1.2问卷调查法 32.1.3交流互动法 32.2.3简易性、快捷性原则 42.3改进实验理论依据 42.3.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42.3.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42.3.3化学基本教学理念 5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53.1实验知识衔接 53.2实验教学技能 63.3教学案例 63.3.1改进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63.3.2改进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84.1效果分析 104.1.1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104.2学生的转变 164.2.1兴趣的改变 164.2.2智力的开发 174.2.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 174.2.4增强班级凝聚力 184.3教师的转变 184.3.1教学方式的转变 184.3.2提高专业能力,加快教师成长 185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反思 185.1学校要完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药品 195.2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195.3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上好实验课 19参考文献 20PAGE11绪论1.1前言实验是打开化学之门的关键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验教学普遍进入课堂。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学校的实验室是不完善的,缺少仪器或者药品。甚至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实验室,无法做到及时补充仪器和药品。因此,将课本中的实验一一展现给学生是不现实的。由于九年级的学生是首次系统地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以贴近生活、简化实验为原则,改进化学实验让更多的实验得以在课堂上呈现,增加学生的视觉感观,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入接触化学,感受魅力化学,从而提高学生研究化学理论的兴趣。1.2研究背景根据《释疑论》中的解释,“探究”的意思就是通过生活去思考、探索,找出原因。在众多的科学教育途径中,探究式教学[1]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以一种学习为目的的学习过程[2-5],学习请求的特点和要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为了便于理解,又可以称为基于探究的教与学或科学探究。各个国家对于探究性教学有不同的称呼,口号也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时代在跃迁,各个国家也浩浩荡荡地掀起一场场教育改革。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从以教师为本——以生为本转变,重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科学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用化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1.2研究的意义1.2.1学生的成长如果真正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简化教材的内容,减低教材的难度。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尝试设计不同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6],让学生感受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篱笆三个桩。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开展探究性实验,贴近生活,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熟悉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感受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体验。1.2.2教师的成长探究性教学在我国的落后地区应用较少,大部分教师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果在软件和硬件具备的学习能够将合理地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师生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处理能力,还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让教师得到进一步的成长。1.3国内外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综述1.3.1国外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国外探究教学学习最早起源于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7-11],即引诱惑对方说明他的观点,再用自己的观点反驳,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辩论,促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观点的缺陷。1824年,李比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2-13],为德国培养出一批批杰出的人才。从此,化学实验教学法备受众多国家的关注。1909年,以杜威为首,提出“做中学”口号[14]。其中“做”是指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他提倡把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都模仿“做中学”的原则,希望老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性,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上世纪50年代末,西方社会发生了对教育的巨大改革。施瓦布率先提出“探究学习”[15-16],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1963年,被媒体发表出来的《探究所需的学习技能》中提出,我们在开展探究教学时,应有相匹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套广泛的、概括的背景知识,区分好、坏假设的背景知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以建设探究性课程为基础,掀起课程改革运动浪潮。1.3.2国内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探究式教学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比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国外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化学实验教学[17]。在1983年,深圳市开始推行“引探教学法”[18]。1997年之后,我国开始进一步推广“诱思探究教学”。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推翻旧的学习方式,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在2001年,化学界出台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9]。在2003年,颁行新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设置了多种具体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提倡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给学生更多踏进科学研究过程的机会,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动手、动动脑的机会。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20]。多数教师采用“传递”的形式将知识导入学生体内,使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地学习。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将课本知识往脑海填充,并进行题海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硬生生的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小消灭,从而导致有些学生讨厌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时间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还能塑造一个人。人的认知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社会的轨道,不适合应用在当代社会。赠人“鱼”,还不如教学生去捕捞“渔”。给学生投喂大量的知识,还不如传授学生方法,让他们去捕捞知识[2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学改革亦是如此。探究式教学刚好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学的课堂教学缺陷。
2研究方法、实验原则、改进实验理论依据2.1研究方法2.1.1文献研究法到学校的图书馆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我国的课程标准对于探究性教学的发展以及要求,熟悉大纲。同时利用学校内网下载与之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从中总结出国内外关于探究性教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2.1.2问卷调查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次数、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调查,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并整合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检验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之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22]。2.1.3交流互动法与学生、学校的教师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判断哪些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把问题定位在哪个层次可以激发学生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跃一跃”的方式得到成长。2.2实验设计原则2.2.1创新性原则初中生是首次系统接触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是上好一门化学课的首要任务。创设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眼球,开启学生了解化学的大门。2.2.2安全性原则学生的化学知识比较浅,不了解哪些物质属于无毒无害的。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在做实验过程中,只能按照课本依葫芦画瓢。因此,我们要创设安全的实验,让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也能勇敢地参与其中。2.2.3简易性、快捷性原则由于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较剧烈,因此课本中的反应装置并不适用。为此,我改进实验装置,让反应更加简便、快捷并得以顺利完成。2.3改进实验理论依据2.3.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层次。我们牢牢抓住“最近发展区”所说的学习规律,深刻理解他所说的儿童发展的两个层次[23-29],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的不同,设置一个个能够使学生通过稍微地动脑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优越感,培养学生从不喜欢化学向愿意学习化学、喜欢学习化学、爱上化学这个学科转变[30]。课后之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阶梯式课后作业,通过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来的水平得到发展,促使学生养成一定的化学素养。2.3.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人们把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修改、处理和整合新知识,编织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求知过程中,学生积极地转换所获得的信息,使之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或利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家长的辅导等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31]。所有的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意愿,内在的动机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基本动机。必须考虑到学生在组织教材方面的持续动机;教材内容太容易学习,缺乏成就感;太难学,容易产生挫败感;适度的内容可以保持内在的动力。教学内容的讲解顺序必须与学生的目前的认知水平相匹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一个个问题链检验学生现有的知识高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控课堂的进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成长。2.3.3化学基本教学理念基础化学课程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在快乐的心情中学习生活化、趣味性的化学,获得一定化学基础知识,培养探究性思维,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化学的知识是比较零散的,这需要学生理清思路、及时整理并构建成知识网络。教师的教学必须具有灵活性。在实际的课堂中,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物质的组成、存在、结构、性质以及变化的知识可以采用概念形成或者概念同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获取新知识;化学符号的知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感官感知等。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设计3.1实验知识衔接碳酸氢钠别称“小苏打”,它广泛应用于生活。碳酸氢钠不仅仅是制作蛋糕的烹饪粉的原料之一,它还是治疗胃酸的药物。化学源于生活,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些常见的现象加以分析就积累相关的化学知识了。例如为什么打开碳酸饮料会有气泡产生、为什么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里?我们要从学生现在大脑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大部分同学在学完九年级上册之后,知道如何连接装置、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等知识,有利于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3.2实验教学技能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的课程和方案所需的实验性教学课程。经验学习、观察、处理数据、以及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促进和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在九年级秋季学期,学生已经学过辨认各种仪器、连接玻璃仪器、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等基础知识,为本学期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奠定基础。3.3教学案例3.3.1改进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一、学情分析同学们在九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道CO2遇到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含有碳酸氢钠成分的物质烘培糕点。因此,学生已知NaHCO3可以面粉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而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aHCO3还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这使得他们渴望知道碳酸氢钠与盐酸是否能够反应的求知欲和兴趣,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教学变得更轻松;另外,他们在初三秋季学期已经观察过一些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如制取氧气、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等简单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本期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的小组实验过程,逐步养成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碳酸氢钠与酸反应2.难点: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较活泼。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实验准备锥形瓶、玻璃棒、气球、白醋、碳酸氢钠、洗衣粉六、教学过程1.药品碳酸氢钠干粉、醋酸、颜料2.课堂导入先把碳酸氢钠、颜料(酚酞)、洗洁精倒进锥形瓶里,把醋酸倒进去,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有大量的气体产生。3.实验探究疑问: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而这个气体又是什么呢?猜想:有可能是二氧化碳。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教师提供的仪器,小组讨论并制定合适的方案。动手操作:依据制定的计划,尝试动手验证该气体。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总结:NaHCO3可以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4.实验分析更改实验药品,用生活中常见的厨房材料代替盐酸,让实验更加贴近生活。最为重要的是使实验更安全、可靠。七、装置图图1: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Figure1:reactionofaceticacidwithsodiumbicarbonate图2:验证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气体Figure2:verifyingthegasproducedbythereactionofaceticacidwithsodiumbicarbonate3.3.2改进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一、学情分析在九年级秋季学期已经学习过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加热固体时试管的倾斜的方式等知识。在九年级第一个学期,他们看了很多教师演示的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有助于这节课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铁、金、银等金属普遍存在。因此,学生们对常见的金属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提纯自然界中这些无处不在的金属。通过本次探究教学,让学生知道提纯金属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的金属矿石。如铁、铜、铝等。了解传统的还原氧化铁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性碳和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铁的效果比较理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性炭与氧化铁的实验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还原氧化铁的本质2.难点:木炭还原氧化铁的本质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实验准备双孔硬质试管、玻璃导管、普通试管、活性炭粉末、氧化铁、澄清石灰水六、教学过程实验药品:木炭粉末、活性炭粉末、氧化铁、澄清的石灰水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炼铁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过程,这说明CO具有还原性。那我们可以用其它的物质代替吗?教师提供头脑风暴资料,说明木炭、活性碳也具有还原性。为了让实验更加明显,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使氧化铁过量,建议使用氧化铁:木炭=2:1、氧化铁:活性炭=2:1的用量设想:(1)可以使用木碳或活性碳代替一氧化碳。(2)不可以用木碳、活性碳代替一氧化碳。(3)只可以用木炭代替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4)只可以用活性炭还原氧化铁。进行实验:接好装置,用酒精灯隔空加热试管,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等到烧杯中的水有气泡冒出时,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还不错。然后,就把试管拆下来,往1号试管里装混和均匀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铁,往2号试管里加入相同剂量配比的混合均匀的活性碳和氧化铁粉末,连接好装置后,往试管里倒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预热试管,再局部加热。等待一段时间,若遇到经过处理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实验有CO2产生。试管里的红棕色固体氧化铁变为黑色固体、气球变膨胀。分析现象:1号试管里红棕色物质逐渐变黑,变成黑色物质表明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铁;杯子里的石灰水变浑浊表明有二氧化碳产生。而气球变膨胀说明该实验除了有二氧化碳产生之外还有其它的气体产生。2号试管里红棕色物质没有变黑,说明活性炭不能还原氧化铁。实验分析:通过改进实验的装置、还原的方法,让实验在课堂上得以顺利地开展。七、装置图图3:木炭还原氧化铁Figure3:reductionofironoxidebycharcoal4初三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分析和思考从2021年4月~2021年5月,我在崇左市宁明县外国语学校开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选取一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4.1效果分析4.1.1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崇左市宁明县外国语学校初三(1),有51人,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调查时间:2012年4月初,学生学习化学有2个月的时间。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了解这一时期学生对化学考试实验的看法,遇到意外情况时的解决办法,了解学生的化学和实践能力,找出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否比演示实验教学更有效。调查方法:纸质问卷调查法、个别交谈法问题选择第一组(共17人)第二组(共17人)第三组(共17人)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1.以前动手做实验的次数A、0次1482.41270.61482.4B、1-3次317.6423.5317.6C、4次以上0015.9002.你喜欢做化学实验吗?A、不喜欢15.9211.815.9B、基本喜欢423.5323.5423.5C、喜欢1270.61270.61270.63.你了解探究性实验吗?A、不了解1058.8952.91058.8B、基本了解529.4635.3529.4C、了解211.8211.8211.84.你认为化学实验在化学课上很重要吗?A、不重要000015.9B、有一点重要211.8423.515.9C、很重要1588.21376.51588.25.你喜欢哪种实验教学法?A、演示实验423.5423.5211.8B、探究性实验1164.71058.81164.7C、讲授式实验211.8317.6423.56.你觉得通过这次探究性实验的学习能提高你学习化学的兴趣吗?A、不能提高0015.9211.8B、提高一些741.2741.2847.1C、有明显提高1058.8952.9741.27.你认为探究性实验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吗?A、不能提高0015.900B、提高一些635.3529.4529.4C、有明显提高1164.71164.71270.68.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时候,你参与做实验吗?A、没有参与211.815.915.9B、参与做了一部分847.1952.9741.2C、全程参与741.2741.2952.99.你认为改进后的实验A、更新颖,有很大吸引力1058.81482.41482.4B、比较有吸引力529.4211.815.9C、没有吸引力211.815.9211.810.通过本次探究实验,(1)你理解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原理吗?A、理解1588.21376.51376.5B、懵懵懂懂211.8317.6211.8C、不理解0015.9211.810.通过本次探究实验,(2)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原理一样吗?A、一样1164.71064.71270.6B、有部分相同529.4529.4423.5C、不相同15.925.915.911.经过这次的探究性实验,你和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A、没有加强211.815.900B、有所加强529.4529.4635.3C、有很大的加强1058.81164.71164.712.在实验讨论过程中,你在做什么?A、认真思考,不敢发表意见,担心表达错误15.915.9211.8B、认真思考,有自己见解,但极少发言317.6423.500C、认真思考,有自己见解,积极发言1376.51270.61588.213.经过这次的探究性实验,可以提高你的动手操作能力吗?A、没有提高000000B、有所提高635.3423.5317.6C、有很大提高1164.71376.51423.514.在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你可以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吗?A、可以1376.51376.51376.5B、很少规范317.6423.5211.8C、很规范15.900211.815.如何处理木炭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A、用气球收集847.1952.9847.1B、用酒精灯点燃尾气952.9847.1952.9C、不处理00000016.当你做实验时,你是否会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A、都是952.91052.91058.8B、很少这样741.2741.2741.2C、不是15.9000017.如果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如何处理?A、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952.9952.9952.9B、向同学们请教741.2741.2741.2C、向老师请教15.915.915.918.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帮助你提高化学成绩吗?A、没有帮助000000B、有一定帮助847.1847.1529.4C、有很大帮助952.9952.91270.619.当你特别好奇某一些教学现象的时候,你会怎么做?A、进一步提出相关的问题211.815.915.9B、认真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进一步查阅资料1058.81164.7529.4C、认真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进一步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探究。529.4529.41164.7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0.对于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你有什么建议?1.多提供一些实验仪器和药品,尽量实现个人实验。2.多做一些更加独特、好玩的实验。1.做一些符合课题、贴近生活的实验。1.希望延长探究实验的时间。2.多开设一些有趣的实验。4.1.2数据分析图5:对比学生喜欢哪种实验教学方法Figure5:whichexperimentalteachingmethoddostudentslike从1-4题来看,学生在未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时候,极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自己动手做过化学实验,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做过化学实验,说明在该校还没有真正普及化学实验。显而易见,学生不理解什么叫化学探究性实验也是情有可原的。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无比渴望能够得到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的机会,感受化学世界的奥妙。从5-19题来看,有70%以上的同学认为改进后的实验更加的新颖、有趣。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探究性实验向喜欢探究性实验转变。还有一些以前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也慢慢地敞开心扉,融入班级,增加强班级凝聚力,搞好学习方式,营造班级氛围。尤为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实验操作能力也有了提高。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引导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事例。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保持良好思维,提高科学表现。从图5的数据分析、20题来看,大部分的同学希望多开展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性实验,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造就生活,生活产生化学。4.2学生的转变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教学,发现许多学生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探究实验的态度、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化学的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4.2.1兴趣的改变学生从最初的懵懂无知一步步向充满好奇转变。我刚接手班级的时候,有许多同学从未做过化学实验。学生唯一能够接触到化学实验的机会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但是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演示的机会少之又少。为了能打开同学们的化学世界之门,我在课堂上利用火山喷发、喷泉实验等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挖掘好奇心,拉近与学生的内心距离,让他们与我产生共鸣。课堂之余,从日常生活入手,适当普及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让他们感觉化学无时不在,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愈来愈浓厚,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思路,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由此可见,同学们的学习习惯的到了很大的改变。4.2.2智力的开发适应环境的人不断进化,不适应环境的人不断退化,随着时光飞逝就会被淘汰。实行探究性实验之后,教师负责提供仪器和药品,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探究过程,由此检验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经过不断重复类似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急能力,还有从容不迫、奋勇前进的精神。4.2.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从调问卷得知,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动手做过化学实验,他们对于化学实验又比较感兴趣。有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实验教学时间,极少演示实验甚至都是利用观看视频进行教学,忽视了化学实验本身的重要性。学生对于实验的各种现象只能通过视频固定的内容得知,违背实验的真实性。通过这段时间实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利用教具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穿上白大褂,以主人的身份出场,思考实验目的、原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探究过程,亲自动手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变化,并认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同学之间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地重复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能够解决问题的快感,去经历探究活动的流程,培养了对科学的情感和科学探究思维。虽然每一次实验探究的主题都是不同的,解决的方法也有差异,但是“量”变,“质”不变。探究过程都体现了对化学知识的冲击以及对操作技能的一致性。学生为此必须学会运用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并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教材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会强烈地表现出想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新知识的情感。我相信学生历经这个过程,能够深深感受到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运用合理的方法设计出安全的实验方案的重要性。4.2.4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班级是否优秀关键要看班级的凝聚力。通过这段实验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学期学校老师工作方案
- 康复护理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广告与媒介关系
- 家具设计第一章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摄像与剪辑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医科大学《西方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大学《学习筑梦民族复兴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风险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开源社区治理模型-深度研究
- Unit5Amazing nature 说课稿(6课时)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23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跨栏跑技术教学课件
- 2025年江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产业链韧性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提升路径
- 2025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职业技术学院《直播电商运营主持》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