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初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中常用以下物质进行杀菌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ClO2C.NaClOD.CHOH2.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彩漆鸳鸯形盒中的木料B.碳纤维复合材料C.C919飞机外壳中的铝锂合金D.宇航服中的合成纤维广东物资丰饶,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请回答3﹣4题。3)A.凤凰单丛茶需要经过发酵的过程,这是化学变化B.冲茶最好用软水冲泡,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C.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D.沏泡功夫茶时,以茶壶作过滤器,利用了过滤原理4.CHNOS可以预防感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黑芥子甙中含有39个原子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O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0:9:2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B.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C.SO、NO、CO2等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D.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6.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下列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A.闵恩泽B.张青莲C.徐光宪D.袁隆平7.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2B.Hf4+的核外电子数为72C.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g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Hf8.下列图标与粗盐提纯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无关的是()A.护目镜B.热烫C.用电D.洗手9.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取用NaOHB.称量NaOHC.量取所需的水D.读取水的体积10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D.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B.b的化学式为HO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12NaClNaCO3)A.1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CO3的溶解度B.40℃时,Na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33.3%C.Na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离D.将NaCl、NaCO3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较少的是NaCl13.盐酸、硫酸属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浓盐酸、浓硫酸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用于干燥气体B.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打开试剂瓶,瓶口都有白雾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热食品中可用生石灰作发热剂B.pH<7的降雨称为酸雨C.氧气可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D.苛性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验证铁生锈的条件验证NHNO3固体溶于探究碘在不同溶剂验证CuFeAg的目的水时,会出现吸热现象中的溶解性金属活动性强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其中第16题7分,第17题8分,第18-21题各10分,共55分)16.中国古灯的发展,不仅是满足照明之物,更显示了古人的造物智慧和精神世界。(1烟。猪油或牛油为瓦豆灯燃烧提供的燃烧条件是,产生黑烟的原因是。(2(填(3)十九世纪,我国的“世纪之灯”由农民用木制灯罩和铸铁灯座制作而成,使用煤油作为燃料,故称煤油灯。煤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它属于业的产物,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而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72023年3月25日,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Ⅰ.Ⅱ.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镁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作用生成氢化镁(MgHⅢ.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随着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巨大力量!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图中制氢装置内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镁在储氢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的依据是过程中生成了(3)MgH2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Mg(OH)(氢氧化镁)和H,请写出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镁系合金储氢装置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之一是。(4。18CO2可用于灭火。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1装置进行CO2的实验室制取ⅰ.图1仪器C的名称为。ⅱ.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时,可选用图1中的仪器是ⅲ.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图2装置进行CO2性质的实验。ⅰ.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ⅱ.能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证据是。CO2的减排方案,流程如图3所示:(3)吸收器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1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若稀盐酸过量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若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振荡后加入镁条

反应【实验反思】(5)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6)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A.FeO3B.无色酚酞试液C.铜片D.pH试纸20.铜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1)湿法炼铜《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硫酸铜)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2)火法炼铜目前世界上80%的原生铜是使用火法冶炼生产。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S)为原料,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①粉碎辉铜矿的目的是。②吹炼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3)生物炼铜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物炼铜”技术逐渐兴起。其中反应之一为,X的化学式为。②火法炼铜和生物炼铜环境负荷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由表中信息可知生物炼铜”的优点有、(写2冶炼方法能耗温室效应CO/kg酸化效应SO/kg电力/k•Wh煤/kg火法炼铜8706.903656.2410909.2979.04生物炼铜3915.141402.224090.5721.图1是某品牌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汉字,图2是蛋白质中氮的转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若一名中学生每天需要从牛奶中补充550mg的钙,则理论上每天应喝盒牛奶。(2)取30g纯牛奶样品,将所含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为NH(如图2中的反应1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将NH3吸收全部转化为(NH)SO2NH+HSO=(NH)SO蛋白质转化生成NH3(32中反应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程中测得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3kPa度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BDBCCAACC题号101112131415答案BBDDAD161)提供可燃物;猪油或牛油燃烧不充分(2)金属材料;大;(3)不可再生;3CO+FeO32Fe+3CO。17.(1)太阳能;2HO通电=2H↑+O↑(2)氢化镁;(3)MgH+2HO=Mg(OH)+2H(418.长颈漏斗;ACEF;CaCO+2HCl=CaCl+HO+CO↑;CO+HO=HCO;干燥的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