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密度与压强【知识精研精讲】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_第1页
专题01 密度与压强【知识精研精讲】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_第2页
专题01 密度与压强【知识精研精讲】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_第3页
专题01 密度与压强【知识精研精讲】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_第4页
专题01 密度与压强【知识精研精讲】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专题01密度与压强0102030405CONTENTS压力与压强物体的密度

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ARTONE

物质的密度

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如铁和铜),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等的长方体。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图像(图像见下一页)

不同体积的铁块或铜块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如图所示,相同的硬币,一枚、两枚…硬币的枚数增大几倍,质量也就相应地增大几倍。由于每枚硬币的体积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硬币的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

硬币v/cm3m/g

铜块v/cm3m/g

铁块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因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与物体无关,只与物质有关,所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大量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2.密度的符号:

3.公式: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密度5.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米3,符号为kg/m³,读作千克每立方米。(2)常用单位:克/厘米³,符号为g/cm³,读作克每立方厘米。(3)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1)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解释:虽然密度由质量与体积之比来定义,但密度是描述物质自身特性的物理量,由物质本身决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2)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3)不同种物质①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②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4).密度及变形公式:

ρ=m/V

质量m=ρV

体积V=m/ρ

(5).计算时注意ρ、m、V单位的组合:①m用kg做单位,V用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kg/m3;②m用g做单位,V用c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g/cm3;(6).物理意义:ρ水=1×103kg/m3

的物理意义是ρ冰=0.9g/cm3

的物理意义是1m3

的水的质量是1×103kg。1cm3

的冰的质量是0.9g。表6-1-1~表6-1-3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不同物态时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的形式,如ρ水=1.0×103kg/m3;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如

ρ空气=1.29kg/m3。观察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1)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个别特殊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6.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其固态的密度大于液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大于气态的密度。例如,氧气的密度是1.43kg/m3,而液氧的密度约为1140kg/m3,约为常态时氧气密度的800倍。用液氧储罐代替气瓶运输能大大减少运输体积,因此液氧储罐被广泛应用于气体行业及医院、金属冶炼等场所(图6-1-2)。同种物质,其固态密度大于液态密度的应用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有些物质具有反常膨胀的现象,例如水在0~4℃

时,随温度的升高体积反而变小,所以

水在4℃

时密度最大。冬季湖面结冰后,冰面下的水温度接近0℃,湖底的水温度接近4℃,因而鱼类可以在湖底安全过冬。观察思考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膨胀规律: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0℃—4℃的水是

,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常膨胀。水温低于4℃时,水温升高,体积减小

水温高于4℃时,水温升高,体积膨胀

热缩冷胀水的反常膨胀结论:温度高于4℃时,随着水温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所以,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启示: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水在4℃的密度最大,下沉到水底。如图所示:水的反常膨胀使得水从上到下结冰。在寒冷的冬天,水面冰封了,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

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可以鉴别不同的物质,物质的密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判断依据。

例如,利用密度的差异可区分不同的岩石矿物。有一些物质的品质也与密度相关,测量密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品质好坏。例如,牛奶的密度是检测牛奶品质的常用指标,在牛奶中掺水会使牛奶的密度下降,密度不达标的牛奶则视为不合格奶。密度的应用PARTTWO

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2.量筒上的标度与读数单位:毫升mL(ml)1mL=1cm3

升(L)1L=1000mL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mL,200mL

分度值:1mL、2mL、5mL1.量筒是测液体(小固体)体积的工具学习量筒的用法1.使用量筒前,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量程:0~100ml分度值:1ml2.倒入液体时,左手握住量筒,使其略微倾斜,右手拿烧杯,使杯口紧贴量筒口,让液体缓缓流入。3.待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后才能读数。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相平。量筒的使用方法1.实验原理2.测量对象:

盐水

石块测量原理与方案3.实验方案:分别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再根据密度的定义

计算密度。石块和盐水的质量可用电子天平测量,盐水的体积可用量筒测量。对于外形不规则且体积较小的石块,可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石块浸没于水中,通过量筒中水面的高度变化,计算石块的体积。本实验要用到电子天平、量筒、待测石块、细线、烧杯、水、待测盐水等。实验装置与方法(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₁;再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₂。3.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开计算小石块的密度。质量m/g体积V1/mL总体积V2/mL密度

/(g.cm-3)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食盐水,用电子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食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电子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盐水的总质量m2;3.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食盐水的体积V;4.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食盐水的密度:杯和食盐水的质量m1/g杯和剩余食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食盐水的质量m=m1-m2/g量筒中食盐水体积V/cm3食盐水的密度

/(g.cm-3)实验记录表格:(二)测量食盐水的密度PARTTHREE

压力与压强1.压力:相互挤压且发生形变的两个物体之间所产生的垂直指向接触面的力叫做压力。2.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3.作用点:在受压的物体表面。4.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且压力与形变总是同时发生。重力压力示意图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产生原因地球吸引推、挤、压等都能产生方向竖直向下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重心作用在被压物体表面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大量实验表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用p表示。(1)定义:(2)公式: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单位:N)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4)单位:牛/米2,读作牛每平方米牛/米2的专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1N/m2(5)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3)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压强的其它单位: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1百帕=1×102帕,1千帕=1×103帕,1兆帕=1×106帕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A4纸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1Pa。由此可见,帕是一个很小的压强单位。图6-3-6列出了不同情况下压强大小的近似值。空心砖铁轨要铺在枕木上说说以下生活中的事例是利用什么方法减小压强的多轴平板货车1.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如何改变压强2.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说说以下生活中的事例是利用什么方法增大压强的篆刻刀的刃很锋利破窗锤压路机PARTFOUR

液体压强①如图6-4-2(a)所示,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筒竖直放置,下端扎一块橡皮膜封堵,从上端向直玻璃筒内注水,观察到直玻璃筒下端的橡皮膜向下凸出;②如图6-4-2(b)所示,将一个侧壁开孔的玻璃筒竖直放置,在侧壁开孔处扎一块橡皮膜封堵,从上端向玻璃筒内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出。这些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③将套有食品保鲜袋的手伸入盛水的容器中,这时手的各个部位都明显地感受到保鲜袋紧贴在手上。这是因为水对保鲜袋产生了挤压作用,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a.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力,所以会产生压强;b.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有压强。重力G流动

如图6-4-4所示,通常用U形管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压强。当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两边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橡皮膜上的压强大小。将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内,调节金属盒的橡皮膜的朝向,就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的压强。(1)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2)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3)在液体的深度相等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所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结论:相等增大越大问题:水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密度有没有定量的关系?液体压强的大小要想知道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用模型法:设想该处有一个水平“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计算液柱对平面的压强。设液体的密度是ρ,液柱截面积是S,液柱的高度为h.S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平面受到的压强:rSh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

处液体的压强为:

p=ρgh压强公式p=F/S与p=ρgh的比较公式p=F/Sp=ρgh适用范围固体、气体、液体只用于液体常用技巧

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强、压力时,弄清压力是关键.其步骤通常为:受力分析→求出F→根据p=F/S,求p的大小.

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强、压力时,弄清压强是关键,其步骤通常为:求p(p=ρgh)→求F(F=p·S).

1.在物理学上,把几个底部相通,上部开口或相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U形管就是一种简单的连通器。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个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连通器

在U形管中注入液体,设想在U形管底部取一假想的竖直平面AB,假设两边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则平面AB两侧液体的压强不同;平面AB由于两侧所受压力不平衡,就会向压力小的一侧移动,直到两边管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液体才停止流动(图6-4-9)。所以,即使连通器各组成部分的形状不同,在注入同一种液体后,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一定处于同一水平面(图6-4-10)。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想一想:下面是常见的连通器,它们都有什么功能?想想看,他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功能的?水壶排水管的“反水弯”

图6-4-12为船自上游通过一个船闸驶向下游的示意图。船闸由闸室、上下游闸门和上下游阀门组成。船从上游驶向下游时,先关闭两个闸门和下游阀门,仅打开上游阀门,闸室和上游水库构成连通器。这时,水从上游水库流入闸室,闸室内的水位上升,当上升到和上游水库内的水位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平稳驶入闸室内。同理,当闸室水位与下游水库水位相平时,船可驶出闸室。PARTFIVE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在广场上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他将两个空心铜质半球紧扣在一起,使它们密合并抽去球内的空气,然后用16匹骏马向两边使劲拉,这才将它们分开。但如果不抽去两个密合的铜半球内的空气,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拉就能将它们分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图6-5-2)。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大气有压强,而且说明大气的压强很大。图6-5-1中挂钩上的吸盘就是被周围的大气牢牢地压在光滑的墙壁上。马德堡半球实验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与液体一样,大气对其内部各个方向产生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单位也是Pa.2.大气压的产生原因:由于空气有重力,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力。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也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大气压强的方向:各个方向.问题:大气压在我们周围时刻存在着,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这是因为人身体内外空气相通,身体各部位内外所受的压力相同,内外平衡,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这样的环境了。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结论:大气压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即大气压约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ρ水银

gh≈1.013×105Pap大气=p水银=13.6×103kg/m3×9.8N/kg×0.76m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或760mmHg1.大气压强可用气压计测量。图6-5-6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