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运用情境材料和统计资料,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的关系。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运用图文资料,理解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内容索引INDEX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课时对点练
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碳循环概念大气中的水汽、__
、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_________指碳元素在
、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1.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
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上升二氧化碳保温作用大气圈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工业革命前: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
,温室效应不显著,全球气候增温不明显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主要通过
和_____
两种方式,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人类活动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相对稳定使用化石燃料改变土地利用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唯一决定地球平均气温的关键过程。()2.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光合作用重新返回大气。()判断×√×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影响的主要表现海平面上升干旱加剧疾病蔓延粮食和水供应受损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
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3)激化国家间的
而影响国家安全。(4)受
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生存空间的丧失资源争端其他国家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减缓措施(1)减少
的排放。(2)增加
吸收。2.适应措施:以
为目标,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3.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
,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人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趋利避害国际合作
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近50年我国西部降水增多,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甲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图乙为地球上碳循环示意图。探究导引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
碳循环、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1.据图甲分析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答案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1.据图甲分析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答案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据图乙分析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答案过度砍伐森林和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答案粮食产量会增加。理由:气候变暖,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冰雪融水量变大;热量更加充足,有利于粮食生产。4.指出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答案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等。5.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⑤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1.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核心归纳1.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核心归纳(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应对行为减缓措施减排降低能耗、使用清洁能源、改善产业结构、征收碳税、倡导节约消费等增汇减少森林破坏、植树造林、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等适应措施采取预防措施、建设抗御水旱灾害的水利工程、开展灾害保险业务、改种高热量资源需求的作物类型或品种等国际合作①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②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③通过在科学、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3.碳减排的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具体表述政策指引我国为实现至2020年的碳减排计划,陆续出台替代能源及低碳经济相关扶持政策等技术支持①加强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②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体系国际合作碳减排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必须要采取全球性的行动理念更新①增强全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②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4.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人居环境体系、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点具体措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①控制煤炭消费的过快增长,推进节能降耗;②大力开发新能源,促使能源结构多元化优化产业经济结构①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阳产业部门;②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①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②提高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低碳经济建设机制①构建地区碳交易机制;②优化低碳技术创新机制;③建立产业政策导向机制;④建立低碳环境监管机制;⑤完善财政税收调控机制等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跟踪训练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动植物呼吸作用放出CO2,②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③为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产生CO2,④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燃烧化石燃料释放CO2,故选D。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为延缓和减轻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解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使用天然气会排放CO2,不能一味地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应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错;研发新技术,降低新能源的污染税费,C错;D项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解析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4.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解析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喜凉作物(如春小麦)呈现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课时对点练基础过关1.图中字母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是A.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读图可知,甲圈可溶解CO2,可判断甲圈为水圈;乙圈含有CO2,且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到乙圈,故乙圈为大气圈;丙圈产生火山喷发,可知丙圈为岩石圈;丁圈包含绿色植物和动物,故丁圈为生物圈。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2.①过程可能导致A.臭氧层破坏
B.生物种群增多C.全球气候变暖
D.海平面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①过程是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大大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故选C。21世纪以来,图瓦卢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计划举国搬迁,呼吁世界各国接纳图瓦卢的“环境难民”。结合下图,回答3~4题。3.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图瓦卢国土被海水淹没,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B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4.为避免此类灾难的发生,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减缓和适应措施,以下属于适应措施的是①降低能耗②建设抗御水旱灾害的水利工程③植树造林④改种高热量资源需求的作物类型⑤征收碳税⑥开展灾害保险业务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D.④⑤⑥解析①③⑤属于减缓措施,②④⑥属于适应措施,故选B。√如图为“世界部分国家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5~6题。5.有关CO2排放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C.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D.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总量呈负相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印度、中国是人口大国,人民消费水平不高,人均碳排放量不大,A错;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经济活动频繁,人民消费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大,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读图可知,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总量不呈相关关系,C、D错误。6.当前可采取的CO2减排措施主要有①植树造林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④加强国际合作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植树造林可以消耗CO2,从而减小大气中CO2浓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不合实际;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提高各国减少CO2排放的技术水平。①②④正确,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冻土中含有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冻土融化,储存的碳会释放到大气层中。如图为“黑龙江省冻土年平均厚度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
D.过度采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读图可知,黑龙江省冻土年平均厚度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冻土融化加剧,因此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A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地壳下沉和过度采矿对冻土厚度影响不大,排除B、D。1965年~2010年黑龙江省没有发生火山喷发现象,排除C。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8.依据图中冻土年平均厚度的变化趋势推断,下列可信的是A.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B.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扩大C.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率减少D.对冻土区的植被生长更有利√16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从黑龙江冻土年平均厚度变化趋势可推测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使得亚热带作物种植范围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大,种植北界北移,A不可信;16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应缩小,B不可信;123456789101112131415全球变暖会破坏原有大气环流的稳定性,出现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率会增加,C不可信;全球变暖会使冻土融化,活动土层增厚,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对冻土区的植被生长更有利,故选D。16123456789101112131415(2020·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压力最小的地区分别是A.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B.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16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图中显示,东北地区CO2排放总量较多,仅次于中部地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较低,低于中部地区,故图示节能减排压力最大的是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CO2排放总量仅多于京津地区,且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高于京津地区,故图示节能减排压力最小的是南部沿海地区。故选A。16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③南部沿海地区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读图可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CO2排放总量都不多,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CO2排放总量是最多的,因此①错;东部沿海地区CO2减排效率最高,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CO2减排效率较低,因此②错;12345678910111213141516南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排放的CO2总量相对较少,减排压力较小,③正确;西北地区科技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导致减排效率最低,④正确。故选B。(2020·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期中)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1~12题。11.引起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原因是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C.酸雨范围扩大 D.土地沙漠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湖泊、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川融水,随着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增多,湖泊的补给增多,从而导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2.资料所述问题引起地理学家的紧张,主要是由于它可能会A.改变地球圈层结构B.影响水循环,危及水资源安全C.形成新的生态系统D.预示着全球的经济将出现衰退16解析全球变暖会加剧冰川融化,长远来看,会导致淡水资源减少,进而会危及水资源安全,故选B。√(2020·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期末)2018年2月26日,全球种子库迎来启用10周年庆典。该种子库位于斯匹次卑尔根岛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高于海平面约130米。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超过100万份,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下图示意斯匹次卑尔根岛的位置。据此完成13~14题。13.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种子库远离“天灾人祸”。“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指①地理位置偏僻②寒流流经③纬度高④北极熊的故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该处附近流经的洋流主要为北大西洋暖流,②错误。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76°N以北,纬度高;该地是挪威的属地,但南距挪威大陆北海岸还有657千米,地理位置很偏僻;气候恶劣、寒冷,人迹罕至,是北极熊的故乡。①③④正确。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全球变暖对该种子库的威胁主要是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地震频发,破坏种子库C.降水增加,湿度增加D.冻土融化,融水渗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种子库”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以后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或者南极洲的冰层完全消融了,海平面上升,它也不会被淹没,A错误;B选项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16种子库深入山体120米,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永久冻土地带,受降水影响较小,C错误;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冻土融化,融水渗入,影响种子库安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小岛国除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共有的问题外,更加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图瓦卢共和国是小岛国联盟成员国之一,是由多个垂直海拔不足5米的珊瑚礁岛屿组成的国家。如果两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无法减缓,那么只需在21世纪的前半叶,图瓦卢就会被海水彻底淹没。下图示意图瓦卢位置和景观。(1)风浪会对海岸造成侵蚀,据材料推断图瓦卢侵蚀最严重的是_____方向的海岸。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东南(2)图瓦卢人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因为他们的命运与之相关。根据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右下图的方框内。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F、H可互换,B、C可互换)FHGC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3)应对全球变暖,需要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国际合作,简述为应对全球变暖国际合作应关注的重点。答案①各国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特别是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以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②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③各国通过国际合作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16.(2020·四川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下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盛生长。16(2)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16(3)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