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析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_第1页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析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_第2页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析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_第3页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析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_第4页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浅析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我国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卓越的国家,其农村水环境治理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在省级政策层面,我国针对农村水环境的既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用政府的治理能力为水环境治理开辟道路。不仅如此,河长制作为农村水环境改进、优化和监督的关键政策,在我国的农村广泛实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其次,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在近年来一直表现向好态势,但是仍存在地方政府以邻为壑的“公地悲剧”。其核心是各地政府或各级地方职能部门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机制,其现实表现在地方政府存在政府间竞争的负外部性或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式”行为。综上所述,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积极向好,其治理体现整体性、权变性和价值倾向性。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当今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成效和问题,探索更有推广价值的治理方略。关键词:农村;农村水环境;治理体系;问题;对策

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现状多年来,由于缺乏关注和有效防治,农村水环境问题越积越多,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迅速增加,废污水排放量同步增加,大量水质超标的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污水排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威胁,乡村河流的有机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湖泊水体富氧化现象严重、乡镇企业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地下水地表水出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局部水环境污染程度远超过城市,有些小型的水池、水塘、小水库或干枯或沼泽化等。据调查,我国7亿农村人口饮用水源不合格,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治理举措水环境的治理不仅仅需要法规划定方向,也需要政策执行保证水环境的真实改善,还需要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实现长治。首先,我国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新修订的《我国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治理水环境为“达标受益,超标补偿”的“双向补偿”机制,划定新的总磷指标底线,用直接经济补偿的方式优化水质断面和收紧考核指标。其次,水环境的治理需要实地调研,逐段诊治水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都在水环境的治理上发挥自身作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并不能之依靠村级单位的自力更生,也需要省级市级的顶层设计。日常性的巡视和诊断性会议体现在政府部门和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中。治理成效根据美国《清洁水法》中有关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相关定义,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中可溶解或固体的污染物(即包括农田中的土、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盐、重金属、病菌、农药以及农畜的粪便和其他有机垃圾)从一区域在雨水的冲淋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的方式向另一区域的水域排入含有污染源的水,从而引起水体的污染。在日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生活污水的排放较为随意、牲畜养殖零散放任、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等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展现时空分散、复杂多样和污染随机的特性,使日常的治理困难重重。我国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在全省农村依旧是较为重要的生产方式。以我国张家港市为例,2016年张家港市在安全间隔期农田水稻用药超过800公顷,部分的农民仍按照旧方法不按照安全间隔期喷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土壤,通过渗漏地下水或雨季雨水冲淋污染水环境。我国不仅是产粮大省,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强省,据我国统计局统计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1825.7万头,存栏1374.9万头,家禽出栏7.1亿只,水产产量489.1万吨。大量的禽畜生产不仅仅给居民带来收入和物质上的富足,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承载压力。我国南北各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省内众多次级支流长江淮河作为主要干流汇入黄海,大小湖泊不胜枚举: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都是我国较大的淡水湖泊。因为受季风影响,我国雨热同期,年降水总量约为1015亿立方米,全省地表水资源1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7.7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农村地区水环境,笔者收集我国有关农村水环境的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的近5年的水质数据,数据来源于我国生态环境厅环境年报。表1我国太湖流域2015-2019年水质变化20152016201720182019总体水质V类V类IV类IV类IV类综合营养指数56.154.656.856.056.5高锰酸盐指数(单位mg/L)3.9氨氮平均浓度(单位mg/L)0.12总磷平均浓度(单位mg/L)0.0640.0810.0870.079总氮平均浓度(单位mg/L)1.811.741.651.381.31表2我国淮河流域2015-2019年水质断面占比情况20152016201720182019Ⅲ类59.0%63.3%64.8%67.8%70.8%Ⅳ类26.1%24.0%24.2%20.3%24.0%Ⅴ类5.9%4.6%5.0%6.7%2.6%劣Ⅴ类9.0%8.1%6.0%5.2%2.6%表3我国长江流域2015-2019年水质断面占比情况20152016201720182019Ⅲ类54.5%56.8%68.9%73.3%91.1%Ⅳ类22.7%20.4%17.7%15.6%8.9%Ⅴ类2.3%11.4%6.7%4.4%劣Ⅴ类20.5%11.4%6.7%6.7%根据上表数据可见,我国水环境治理逐年向好,水体轻度富营养化。作为最具代表性且涉及人口苏北苏中范围的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占比逐年下降,水体质量常年保持在高位。从数据来看,影响苏南地区的太湖流域的水体质量有明显改善,从2015年到2019年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从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到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太湖流域曾发生严重的蓝藻爆发事件,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如今太湖流域水质富营养化水平逐年降低并保持轻富营养化,水质明显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法律法规施行问题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沟通方向,即中央和地方的管理与反馈和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分工和协作。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体制中,农村作为局部利益的分子,而中央作为统筹全国农村的分母,二者在追求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时存在“企业式”行为的冲突困境。单从政策方面讲,一方面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中央和地方的配合,二者在政策制定执行的拉锯体现了利益冲突和权力配置困境。中央的政策很难在地方得到完全的贯彻,就笔者的实地调研来看,村委会对于中央政策河长制所要求的河长设立、河长立牌、民间河长等政策的执行都流于表面。这种现象体现了地方的特殊利益,尤其是在中国是以层级节制为政府构成,在特殊利益面前更能放大对政策执行的阻滞。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我国是农业大国,离不开农药和化肥,合理的使用能够促进农业增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广泛地存在着农药化肥滥用问题,其结果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均衡、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环境。工厂企业废水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度。乡镇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水环境问题[4]。一方面作坊式生产目前在农村地区依然广泛存在,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征,不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控制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对环境污染和治理的严厉制裁,部分污染型大中型企业逐渐转移到环保方面管理相对松懈的农村中,排放未达到标准的废水,造成当地水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生活。水污染处理设施欠缺理论上,目前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净化任何污染废水,但由于技术投资高、运行费用大、管理维护技术要求高,因而很难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些作坊或工厂企业虽然建有污水处理设备,但却是部分运行或者不运行,致使废水依旧污染着水环境。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农村水环境从经济学方面的治理方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实现”,因此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虽然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一直是相对于城市的洼地,在农村投入的沉没成本却是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可以实现“资源、资产、资本”三合一的空间生态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新发展格局下即可实现有机结合。而实现产业资本的吸纳就需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农林山水湖草”的综合系统开发,农村水环境以生态资源价值化深刻参与市场制度创新。温铁军教授的观点给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提供思路突破。若将农村水环境视为“非标资产”,并将它的资源价值转化为可交易资产,可以将其在不背离生态安全和集体利益的目标下实现资源收益和财产性收益。在农村培育地方绿色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产权交易市场,让自然资源在经济投入和自然投入方面实现双增长。加强水环境保护意识与水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虽有大幅提升,但是对环境危害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依然存在着看重有形经济利益,而忽略潜在的环境危害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乡镇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水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另外,还可以健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水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加强防治立法工作,把环保工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发展生态农业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生态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原则,鼓励不用或者少用农药和化肥,使水体中的农业化学物质含量降低,并使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等途径,这样不仅解决了废物的处理问题,而且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面源污染。在农村养殖方面,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清洁化生产,对于牲畜排泄物做好排污措施,进行有机化利用,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乡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减少农业水环境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水体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也应紧跟其步伐。但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管理以及专业维护人员缺乏,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体系显然不匹配,因此,必须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推广最适合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废水回用技术,例如灵活选取污水收集系统:对于住户集中且地势平稳的区域采取管道收集;对于住户分散或地势起伏变化较大的区域采取零散排放并总口截污的方法,以做到污水的有效控制处理,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此外,还需加强农村劣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并结合生物、工程等措施,实行符合当地特点的小区域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地应对农村水污染。结束语农村水环境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为了有效防治其进一步恶化,必须深入农村实地调查,摸清问题存在的具体情况,裁定合适的防治措施,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村民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达到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最大程度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成美丽乡村。本文试图探寻破解“九龙治水”的政策关键和其相关政策隐含的问题。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如何为农村水环境治理及流域内部门的协作提供思路,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可以得知的是,部门间协作机制缺乏直接导致管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如何整合部门间权利形成治理合力,剖析部门间协作困难的症结,找寻治理体系建立的逻辑,为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思路。参考文献[1]刘艳艳,马培衢.河南省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02):78-80+159.[2]马鹏超,朱玉春.设立村级河长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了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149-159.[3]甘黎黎,帅清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4):109-111+136.[4]滑瑞霞.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策略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2):120-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