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一想:
中世纪的社会特征有哪些?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1.绘画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是?判断理由?2.苏格拉底为什么被判处死刑?——1787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尽管听起来比较荒唐,但我就是一只牛虻,是由神赐予城邦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他的名言“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已经成为哲人的座右铭。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苏格拉底的理性与信仰》信仰vs理性(意大利)梅里奥雷·迪·雅格布《圣母子像》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使徒信经》神权的牵制——“人”的沉默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提倡禁欲主义,否定人生,否定现实,追求天堂的幸福。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的罪孽就只有求助于教会,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从罪恶中拯救出来,死后才能进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摘编自阿奎那《神学大全》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基本概念
文艺复兴是指14-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所发起的反对教会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是自古希腊智者运动(BC5)后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性质: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背景(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①政:②经:③思:④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的推动1.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的人生追求?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搞钱)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阻碍社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拜占庭造纸术、印刷术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性质: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背景(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形式(如何反教会)实质:(再生/形式)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提问:为什么不直接创立,而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联想康有为托古改制)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②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性质: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背景(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形式(如何反教会):实质:内核: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反蒙昧主义,崇尚理性,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重现和重视人的价值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
——《神曲·地狱篇》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十日谈》“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禁欲苦修肯定人的自然欲望揭露教会的贪腐代表: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特点: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中世纪《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蒙娜丽莎》中世纪《圣女》米开朗琪罗《大卫》中世纪《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中世纪《圣母子》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代表:美术三杰误区:文艺复兴不反对宗教,反而会用宗教题材凸显人性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地域时间代表人物及成就思想特色兴起意大利14世纪15世纪扩展欧洲15世纪后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学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美术三杰)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代表: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影响:文艺复兴反谁?谁干的?哪方面的运动?(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神学)(思)解放了人性,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世)推动了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局限性:①局限于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②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马丁路德
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赎罪罚应与自恨、即真正的内心忏悔同步进行,直到进入天国……真诚悔过的基督徒,或生或死,就是没有赎罪券,也能分享神和教会的赐福和恩典……必须训示基督徒,教皇赦免信众,更需要和期望的是他们的虔诚祈祷,而不是其钱财。——《九十五条论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将马丁路德称为16世
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2.结合宗教改革的内容,对宗教改革运动进行评价。二、宗教改革(16世纪)任务一: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假如你是路德,你会如何驳斥教会的这些言论?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因信称义:信仰即得救“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王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能来管他。”建立民族教会基础落实概念辨析“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罗马教会因行称义教徒上帝神职人员间接对话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徒上帝直接对话实质是加强教会的绝对权威实质是否定教会的绝对权威二、宗教改革(16世纪)下图是反映宗教改革的漫画,漫画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漫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士,旁边是教皇、红衣主教等,左端被高高翘起。说明《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进而体现信仰得救的新教思想,实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思考点二、宗教改革(16世纪)瑞士加尔文派
先定论
规定英王为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结果英王获得教会的大量财富,削弱了教会实力,加强了王权。英国国教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德意志宗教改革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
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基督教原理》二、宗教改革(16世纪)材料
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基础落实二、宗教改革(16世纪)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最突出的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罚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知识拓展二、宗教改革(16世纪)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科学的成就?2.为什么教会害怕哥白尼的日心说?原因:与教会地心说相违背;引发人们对权威的质疑。三、科学革命(16—17世纪)领域国别人物著作成就影响天文学波兰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意大利伽利略/证明日心说“近代科学之父”物理学英国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思考:科学家们的思维有何特点?研究方式?科学革命有什么影响?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学习聚焦】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精神支柱,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路易十四“朕即国家”文化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栓在人类脖子上的两道绳索,不解开其中的一道,就解不开另一道。——狄德罗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1、历史背景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②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思考1:请据材料归纳“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含义。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③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2、精神内核洛克1632—170417世纪产生于英国18世纪中心在法国18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和北美伏尔泰1694—1778孟德斯鸠1689—1755卢梭1712—1778康德1724—1804亚当·斯密1723-1790大卫·休谟1711-1776苏格兰德国英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论法的精神》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社会契约论》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3、代表及主张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以社会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最高权力是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卢梭《社会契约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和直接民主制公民取代臣民法治取代人治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3、代表及主张知识卡片: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政府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他自然地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自由的社会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现代经济学之父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3、代表及主张思考2: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其实质是什么?材料2: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柏克:《法国革命论》材料1: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材料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①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②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③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学习聚焦】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4、影响及实质★欧洲启蒙思想对欧洲近代历史的影响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启蒙思想也不是由一批相关的知识分子阐释的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而是受了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
让·雅克·卢梭、爱德华·吉本、伊曼努尔·康德和大卫·休谟。所有的这些作家都是启蒙运动的一员。他们一致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知识问题,包括人类进步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个人在世界规划中的决策权,自然的定义和自然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与理性在知识体系里的地位有关。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逊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批判神权批判教权批判特权
探索与拓展1:启蒙思想家批判的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批判专制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知识拓展天赋人权(否定特权)主权在民(否定王权)人权(公民取代臣民)法治(法制取代人治)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社会契约(否定特权)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解决权力来源问题解决权力运行问题政体类型:
探索与拓展2:如何构建理性王国?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知识拓展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一方面,所谓的“理性”最大限度的冲破了专制与愚昧,教权与王权的禁锢束缚,表达了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也感召了时代灵魂鼓舞了受难大众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基于时代特征,阶级属性,经济程度与历史阶段等因素的限制,启蒙运动的理性只能局限在资产阶级的范围之内,为资产阶级服务,即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血腥的殖民扩张;故而优秀的思想文化具有时代的相对性,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尚需更吻合国情的思想指导回望苏格拉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年中工作总结与计划
- 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
- 电梯安全装置培训课件
- 医疗卫生行业整肃治理教育
- 2018党章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建设方案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 音乐电台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 HG∕T 3781-2014 同步带用浸胶玻璃纤维绳
- 【万向传动轴设计11000字(论文)】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
- 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方案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1课-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教案
- (正式版)QBT 1950-2024 家具表面漆膜耐盐浴测定法
- 2021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