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作业指导书Thetitle"ChemistryLaboratoryOperationandSafetyGuidelines"referstoacomprehensivedocumentdesignedtoprovideinstructionsforsafeandeffectivelaboratorypracticesinchemistry.Thisdocumentistypicallyusedineducationalandresearchinstitutions,wherestudentsandprofessionalsconductexperimentsinvolvingchemicals.Itservesasareferenceforbothbeginnersandexperiencedindividualstoensurethatlaboratoryoperationsareconductedinamannerthatminimizesrisksandmaximizessafety.Theguidelinesoutlinedinthedocumentcoverawiderangeoftopics,includingtheproperhandlingofchemicals,theuseoflaboratoryequipment,andemergencyprocedures.Itisapplicabletovariouschemistryexperiments,frombasiclabexercisestocomplexresearchprojects.Byadheringtotheseguidelines,individualscancreateasaferworkingenvironmentandreducethelikelihoodofaccidentsoradversehealtheffects.Tofollowthe"ChemistryLaboratoryOperationandSafetyGuidelines,"itisessentialtothoroughlyreadandunderstandtheinstructionsprovided.Thisincludesfamiliarizingoneselfwiththepropertiesofchemicals,thecorrectproceduresfortheiruse,andtheappropriatesafetymeasurestotakeduringexperiments.Compliancewiththeseguidelinesismandatoryforalllaboratorypersonneltoensureasafeandproductiveworkenvironment.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实验室基本规则与要求1.1实验室规则1.1.1实验前准备(1)实验者需提前预习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保证实验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2)实验前需了解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和实验条件,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3)实验前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员或指导教师。1.1.2实验过程(1)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不得随意更改。(2)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不得乱丢垃圾,不得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3)实验过程中,应遵循节约原则,合理使用实验材料,不得浪费。(4)实验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并采取相应措施。1.1.3实验结束(1)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归位放置。(2)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3)实验结束后,应检查实验室设施,保证安全无隐患。第二节实验室安全要求1.1.4实验室安全意识(1)实验者应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2)实验者应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1.1.5实验室安全措施(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3)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4)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实验者注意安全。1.1.6实验室处理(1)实验室发生时,实验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发展。(2)实验者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3)实验室发生后,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并协助处理。(4)实验者应积极参与实验室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预防再次发生。第二章实验室设施与设备第一节实验室常用设施1.1.7实验室建筑布局实验室建筑应遵循安全、实用、环保的原则。建筑布局应合理,保证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休息区域明确分开。实验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以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1.1.8实验室照明与供电实验室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保证实验操作的视线清晰。同时实验室应配置足够的电源插座,以满足实验设备的用电需求。实验室供电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保证实验安全。1.1.9实验室通风设施实验室通风设施主要包括通风橱、通风柜、排风扇等。通风橱和通风柜用于收集和排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排风扇则用于改善实验室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1.1.10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紧急洗眼器、淋浴器、防护屏障等。灭火器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紧急洗眼器和淋浴器用于处理化学品泄漏、溅射等突发情况,防护屏障则用于隔离实验区域与外部环境,降低风险。1.1.11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施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废弃物收集容器、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废弃物收集容器用于分类收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弃物处理设备则用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第二节实验室常用设备1.1.12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工具,主要包括天平、移液器、离心机、加热器、搅拌器等。这些仪器用于精确测量、混合、分离、加热等实验操作,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1.1.1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主要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这些器材用于盛装、转移、混合、测量等实验操作,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条件。1.1.14实验防护设备实验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这些设备用于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化学品、有害气体、高温等危害,保证实验安全。1.1.15实验分析设备实验分析设备主要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等。这些设备用于对实验样品进行分析,获取有关成分、结构、性质等信息,为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1.1.16实验辅助设备实验辅助设备包括冰箱、烤箱、干燥箱、搅拌器等。这些设备用于实验过程中的样品保存、预处理等操作,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支持。第三章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第一节化学试剂的分类与性质1.1.17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是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物质,根据其性质、用途和纯度,化学试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试剂: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醚类、酮类、酸类、酯类、胺类等,用于有机合成、分析测试等领域。(2)无机试剂:主要包括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水合物等,用于无机合成、分析测试等领域。(3)分析试剂:用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专用试剂,如指示剂、缓冲溶液、掩蔽剂等。(4)生物试剂:用于生物学实验的专用试剂,如酶、抗体、核酸等。(5)高纯试剂:纯度极高的试剂,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光学等领域。(6)标准试剂:具有已知浓度和准确度的试剂,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实验结果等。1.1.18化学试剂的性质化学试剂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见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第二节化学试剂的储存与使用1.1.19化学试剂的储存化学试剂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储存:将不同类别的试剂分开存放,以免相互干扰。(2)通风干燥:保持储存环境通风干燥,避免试剂受潮、变质。(3)避光保存:对于易受光分解的试剂,应放在避光的环境中储存。(4)防火、防爆:对于易燃、易爆的试剂,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试剂的储存情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1.1.20化学试剂的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量、配制试剂。(2)避免交叉污染:使用试剂时,应避免不同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3)试剂的回收与处理:实验结束后,对剩余试剂进行回收、处理,避免浪费。(4)安全防护: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5)应急处理:了解试剂的应急处理方法,一旦发生意外,能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第四章实验室基本操作第一节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1.1.21概述玻璃器皿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确使用玻璃器皿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玻璃器皿及其使用方法。1.1.22常用玻璃器皿及其使用方法(1)烧杯:用于溶液的配制、加热、搅拌等操作。使用时注意避免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2)锥形瓶:用于滴定实验、溶液的储存等。使用时注意瓶口朝下,防止溶液溅出。(3)圆底烧瓶:用于加热、蒸馏等操作。使用时需注意加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4)试管:用于少量溶液的加热、观察等操作。使用时注意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5)量筒:用于准确测量液体体积。使用时需保持量筒垂直,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平行。(6)滴定管:用于滴定实验,精确测量液体体积。使用时注意排除气泡,控制滴定速度。(7)玻璃棒:用于搅拌溶液、引流等操作。使用时注意不要损坏玻璃棒。1.1.23玻璃器皿的清洗与保养(1)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要及时清洗,避免残留物干燥后难以清洗。清洗方法有水洗、洗涤剂洗、酸洗等。(2)保养:避免将玻璃器皿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以免产生霉变。定期检查玻璃器皿的完好程度,如有损坏,及时更换。第二节溶液的配制与测量1.1.24溶液的配制(1)准确称量溶质:根据实验要求,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2)溶解溶质:将称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3)转移溶液: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溶剂冲洗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4)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直至液面达到刻度线。用胶头滴管滴加溶剂,使液面恰好达到刻度线。(5)摇匀:将容量瓶密封,上下摇匀,使溶液均匀。1.1.25溶液的测量(1)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注意保持量筒垂直,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平行。(2)滴定管:用于滴定实验,精确测量液体体积。排除气泡,控制滴定速度。(3)分析天平:用于称量溶质质量。注意校准天平,避免误差。第三节液体与固体的处理1.1.26液体的处理(1)蒸馏:将液体加热至沸腾,通过冷凝器收集蒸馏产物,实现液体的分离。(2)萃取:利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将液体中的溶质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实现液体的分离。(3)过滤:将混合物通过滤纸过滤,实现液体与固体的分离。1.1.27固体的处理(1)研磨:将固体放在研钵中,用研杵研磨,使其颗粒变小。(2)溶解:将固体加入溶剂中,搅拌至溶解。(3)结晶:将溶液蒸发至一定程度,使溶质结晶析出。(4)干燥:将湿固体放在干燥器中,使其失去水分。注意控制干燥温度,避免损坏固体。第五章实验室处理第一节火灾处理1.1.28火灾的预防(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2)实验室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了解火灾的成因、发展过程及扑灭方法。(3)实验室应配置适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毯等。(4)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避免火灾的发生。1.1.29火灾的处理(1)发生火灾时,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启动火灾报警系统。(2)切断现场电源,防止火势扩大。(3)利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4)疏散现场人员,保证人员安全。(5)火灾扑灭后,对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发生。第二节化学中毒处理1.1.30化学中毒的预防(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化学品管理制度,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使用。(2)实验室人员应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及防范措施。(3)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4)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化学品泄漏、溅射等的发生。1.1.31化学中毒的处理(1)发生化学中毒时,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处,给予吸氧。(2)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3)如中毒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4)对中毒者进行急救,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5)处理后,对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发生。第三节受伤与急救1.1.32受伤的预防(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2)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受伤。(3)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急救设施,如急救箱、急救药品等。1.1.33受伤的处理(1)发生受伤时,迅速评估伤情,如有必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2)对受伤者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3)如受伤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4)将受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5)处理后,对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发生。,第六章实验室废气、废水处理第一节废气的处理与排放1.1.34废气处理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保证实验室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2)选择合适的废气处理方法,降低废气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3)强化废气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1.1.35废气处理方法(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2)吸收法:通过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成分。(3)燃烧法: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高温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4)冷凝法: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冷却、冷凝使其凝结为液体或固体。(5)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1.1.36废气排放要求(1)排放废气前,应进行预处理,保证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废气排放口应设置在远离人员活动区域、风向较少的地方。(3)废气排放管道应保持畅通,避免因管道堵塞导致排放浓度升高。第二节废水的处理与排放1.1.37废水处理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保证实验室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2)根据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3)强化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1.1.38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法:通过过滤、沉淀、离心等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2)化学处理法:通过氧化、还原、中和等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4)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水分离。1.1.39废水排放要求(1)排放废水前,应进行预处理,保证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废水排放口应设置在远离水源、风向较少的地方。(3)废水排放管道应保持畅通,避免因管道堵塞导致排放浓度升高。(4)定期检测废水排放指标,保证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第七章实验室个人防护与急救第一节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1.1.40概述个人防护装备(PPE)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实验者免受化学、生物、物理等危险因素的伤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各类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1.1.41常见个人防护装备及其使用方法(1)实验室服装: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着规定的实验服装,如白大褂、实验服等,以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和微生物的污染。(2)防护眼镜:在进行可能产生飞溅、喷溅的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以防止眼部受伤。(3)防护手套:根据实验操作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防护手套,如耐酸碱手套、耐化学品手套等。使用前应检查手套的完好性,使用后及时更换。(4)防护面具:在进行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的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面具,以防止呼吸道受到伤害。(5)防护鞋:实验室内应穿着防滑、耐腐蚀的防护鞋,以防止跌倒和化学品腐蚀。(6)护耳设备:在进行噪声较大的实验操作时,应佩戴护耳设备,如耳塞、耳罩等。(7)防护屏障:在进行高危险性实验操作时,应在实验台上设置防护屏障,如防护屏、防护柜等。1.1.42个人防护装备的维护与更换(1)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2)保持个人防护装备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3)按照规定的时间更换防护手套、口罩等一次性个人防护装备。第二节急救知识与技能1.1.43概述实验室急救知识与技能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伤害程度。1.1.44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1)出血控制:遇到出血伤口,应迅速用干净的纱布、棉布等物品压迫止血,如有条件,可用止血带进行止血。(2)骨折处理:遇到骨折情况,应保持伤口部位静止,避免加重伤情。可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固定伤口,并尽快送医。(3)烧伤处理:遇到烧伤情况,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以减轻烧伤程度。如有条件,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4)中毒处理:遇到中毒情况,应立即停止接触有毒物质,迅速撤离现场。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如给予解毒剂、催吐等。(5)呼吸急救:遇到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6)食物窒息:遇到食物窒息情况,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1.1.45急救设备与药品的配备与使用(1)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内含常用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如纱布、棉签、酒精、碘伏、止痛药、解毒剂等。(2)定期检查急救箱内的药品和设备,保证其有效性。(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急救箱、心肺复苏器等。(4)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第八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一节安全教育与培训1.1.46目的与意义安全教育与培训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操作技能,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实验室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实验室规章制度,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1.1.47培训内容(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实验室规章制度;(2)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性质、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3)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4)实验室案例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5)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与检查;(6)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及灭火器的使用;(7)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1.1.48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2)现场教学: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教学,使实验室人员更好地掌握安全操作技能;(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培训,方便实验室人员随时学习;(4)实操演练: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1.1.49培训效果评估(1)培训结束后,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实验室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2)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评估培训效果;(3)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1.1.50目的与意义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旨在保证实验室安全设施完善,操作规范,防范发生。通过检查与整改,发觉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提高实验室安全水平。1.1.51检查内容(1)实验室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包括通风、消防、防护设施等;(2)实验室操作是否规范,包括化学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3)实验室人员是否遵守安全规章制度;(4)实验室设备是否定期检查、维护;(5)实验室安全标识是否清晰、完整;(6)实验室应急处理措施是否落实。1.1.52检查方法(1)定期检查: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2)突击检查:不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突击检查,发觉潜在安全隐患;(3)自查:实验室人员定期进行自查,发觉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1.1.53整改措施(1)对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2)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3)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严肃处理;(4)定期总结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工作,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九章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节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1.54目的与意义为保证实验室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降低损失和影响,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本预案旨在规范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应急响应能力。1.1.55应急预案制定原则(1)实用性: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科学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原理,保证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全面性:应急预案应涵盖实验室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应对措施的全面性。(4)动态调整: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1.1.56应急预案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救援小组等。(2)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3)应急处置流程:详细描述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报告、预警、响应、救援、恢复等环节的操作流程。(4)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保障措施。(5)应急演练与培训:制定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能力。1.1.57应急预案实施(1)宣传与培训: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使实验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发觉问题并及时改进。(3)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应急演练和实际应急响应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第二节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1.58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加强实验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响应效率。(3)发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修订应急预案提供依据。1.1.59演练内容(1)模拟突发事件: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模拟演练。(2)应急处置流程:按照应急预案中的操作流程进行应急响应。(3)应急资源调配:检验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用所需资源。1.1.60演练组织与实施(1)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3)演练通知:提前通知实验室人员进行演练,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4)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深度解析《GBT 43932-2024岩溶流域碳循环监测及增汇评价指南》
- 2025年医疗社会保障服务合作协议书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隋唐史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隆安县2025届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青岛城市学院《数字特效合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学院《韩国语言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学课件疼痛的护理
- 垃圾清运服务实施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4年山西省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乡村振兴民宿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44150-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锌与镍、钴或铁合金电镀层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食品营养学-餐桌上的奇妙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农业大学
- 思辨与创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酒店餐饮部经理工作计划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