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图片内容共同体现了()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农业发展 D.铁器时代到来2.河洛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由史学考证可知,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材料表明河洛地区()A.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源头B.对中华文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C.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起源中心D.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领先世界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格、铁器小件。这主要说明()A.考古发现可证实文献记载 B.《史记》记载都是可信的C.考古发现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D.文献可单独作为历史证据4.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下列能论证中国之“政”“境”的是()A.分封制,卫青北击匈奴 B.皇帝制度,派蒙恬北击匈奴C.郡县制,张骞出使西域 D.“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5.与唐代女子服饰多以颜色艳丽为优不同,由于政府财政常年入不敷出,宋代女性服饰整体款式与色彩变化较为单一,造型严谨。这说明了服饰发展()A.日趋开放自由 B.受限于经济水平C.强调经济实用 D.体现民族交融6.明初,中国已有建造大吨位远洋船舶的能力。船员已懂得将多个指南针结合,更加准确地确定航向;并了解一些海域的季风变化。他们主要依靠大型风帆,同时借助桨楫之力进行远洋航行。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实现得益于()A.中央政府的支持 B.杰出人物的努力 C.科学技术的领先 D.和平的外交氛围7.下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说明了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出处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西游记》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儒林外史》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封神演义》A.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B.蕴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C.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 D.讽刺了八股取士的束缚8.“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互市高楼鬼岛连,挟山奇货通天智。洋烟流毒剧堪哀,茶药曷换洋米来。”这首诗反映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10.下图为土地革命时期某一红色文物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A.在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B.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发展自身C.推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11.张謇在许多场合强调,创办大生纱厂,不仅仅是为中国多办几个棉纱厂多赚几个钱,而是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是为了“救国救民”。这体现了张謇()A.不屈的斗争精神 B.浓厚的爱国情怀C.坚定的革命意志 D.强烈的功利思想12.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应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3.为加强对原子能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1962年11月,我国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委员会以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核心任务,及时解决了原子弹科研、生产和建设中的100多个重大问题。仅仅不到两年,我国便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这反映出()A.自主研发引领科技进步 B.武器升级提高国际地位C.国家力量助推科技发展 D.科技创新增强国防力量14.“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上述材料诠释了()A.中国全方位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5.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帕特农神庙遗址西亚建筑遗址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A.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东西文化的差异16.13世纪,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从羊毛梳理到织成毛呢一共有26道工序,这些工序被分为五大段,每段都有专门的技术要求和工人负责,并且有精细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流程。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近代科技兴起 B.庄园经济繁荣C.文艺复兴发展 D.生产效率提高17.钱乘旦等在《英国通史》中写道:“顺应”是对历史潮流的服从,作为回报,英国的王位保留下来,仍然维持崇高的尊严。这一“历史潮流”是()A.民主化 B.工业化 C.城市化 D.全球化18.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二战)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材料中俄国先上场的第一梯阶的事件的影响是()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欧洲战事结束 D.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A.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C.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20.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河南省委在2024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旅游强省建设行稳致远。为响应省委号召,某中学积极参与,为此利用假期准备行走三个主题线路,请你一同参与。材料一主题具体路线①A.路线:贾湖遗址——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虢国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双槐树遗址等四大古都B.路线:郑州(河南博物院、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商代都城遗址)——开封(开封城墙、开封博物馆、龙亭、铁塔、清明上河园)——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龙门石窟、洛邑古城、白马寺)——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中国功夫C.路线:登封少林寺——少林武术馆——塔沟武校——《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祖祠——太极拳博物馆——杨露禅学拳处——《印象·太极》材料二2025年1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公布了2024年全省文旅数据——全省全年接待游客10.65亿人次,同比增长6.8%;实现旅游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7.2%。(1)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确定A路线的主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原因。(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处我省四大古都中的人文景观并简述其价值。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其间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试挑选其中一个阶段用史实加以说明。(3)综上所述,你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看法。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相互了解。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20世纪纪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20世纪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摘编自《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向其他国家赠送熊猫,中国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熊猫外交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和合作的表现。——摘编自《熊猫外交:中国的软实力战略》(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熊猫外交的发展有何变化。并指出该外交行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2)据材料一,举一例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熊猫外交的历史背景。(3)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熊猫外交的认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后,随着民主思想的进步,欧洲许多原属于皇家贵族的宫苑、猎苑和私家园林逐渐向市民开放。18世纪,欧洲城市和人口飞速膨胀,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匮乏、交通拥堵、城市卫生条件和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改良者探索改善城市生存环境的对策,促生了现代公园。政府开始关注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大众需求,把公园建设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途径。园艺师不再单为上流社会和富裕阶层设计花园,开始建设越来越多的为大众服务的公园。——摘编自江俊浩《从国外公园发展历程看我国公园系统化建设》材料二欧美19世纪城市公园建设建设时间城市公园特点1843年英国博肯海德公园政府出资,免费对公众开放1858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合理规划土地,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1880年美国波士顿公园体系提倡城市园林化,发挥园林的环境和生态效益(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城市公园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欧美19世纪城市公园建设的特点。(3)综上所述,西方城市公园的建设给我们国家城市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25.阅读下面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苏俄,1921年列宁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地推行新经济政策;为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迅速地施行新政,使美国得以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两个政策都是借鉴了对方现行制度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需要而制定的。当时的领导人以他们的远见卓识,力排众议地推行新政,都发挥了他们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摘编自《试论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

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图片内容共同体现了()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农业发展 D.铁器时代到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石镰”“粟和黍”“稻谷”可知,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原始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项正确;“石镰”属于磨制石器,排除A项;使用磨制石器与“粟和黍”“稻谷”无关,排除B项;铁器出现于春秋时期,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河洛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由史学考证可知,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材料表明河洛地区()A.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源头B.对中华文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C.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起源中心D.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领先世界【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出河洛地区是道学、儒学、经学、佛学、玄学、理学等中华重要思想流派的发源地或兴盛地,且“圣贤云集,人文荟萃”。这说明河洛地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源头作用,A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文字相关内容,排除B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中华文化是多中心发展的,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河洛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格、铁器小件。这主要说明()A.考古发现可证实文献记载 B.《史记》记载都是可信的C.考古发现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D.文献可单独作为历史证据【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根据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符,由此可见,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的正确性,A项正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虽然治学严谨,但《史记》中的内容并非都是真实可信的,需要有考古发现加以证实,排除B项;考古发现能印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与题干主旨“考古发现印证文献记载”不符,排除C项;文献记载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与考古发现等加以印证,并不总是可单独作为历史证据,排除D项。故选A项。4.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下列能论证中国之“政”“境”的是()A.分封制,卫青北击匈奴 B.皇帝制度,派蒙恬北击匈奴C.郡县制,张骞出使西域 D.“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郡县制”符合“政”的论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汉朝疆域的拓展和边疆稳定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对应“境”的论述,C项正确;“分封制”属于周朝制度,与秦始皇无关,排除A项;“皇帝制度”为秦始皇创立,但“蒙恬北击匈奴”是秦始皇时期,与汉武帝无关,排除B项;“推恩令”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罢黜百家”属于思想统一,与“境”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与唐代女子服饰多以颜色艳丽为优不同,由于政府财政常年入不敷出,宋代女性服饰整体款式与色彩变化较为单一,造型严谨。这说明了服饰发展()A.日趋开放自由 B.受限于经济水平C.强调经济实用 D.体现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宋朝因为财政紧张,推动女性服饰色彩单一,造型严谨,这体现了经济发展影响服饰风格,B项正确;相对于唐朝,宋代风格趋于保守,排除A项;颜色单一不代表实用,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明初,中国已有建造大吨位远洋船舶能力。船员已懂得将多个指南针结合,更加准确地确定航向;并了解一些海域的季风变化。他们主要依靠大型风帆,同时借助桨楫之力进行远洋航行。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实现得益于()A.中央政府的支持 B.杰出人物的努力 C.科学技术的领先 D.和平的外交氛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国已有建造大吨位远洋船舶的能力,船员能结合多个指南针更准确地确定航向,了解海域的季风变化,并主要依赖大型风帆和桨楫进行航行。这些都显示了当时中国在航海技术、船舶建造、指南针使用以及海洋知识方面的领先地位,C项正确;题干主要关注的是技术、知识和航行手段,而非政府的支持,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技术、知识和航海方法,而不仅仅是个人努力,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技术、知识和航海方法,没有提及外交氛围或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说明了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出处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西游记》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儒林外史》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封神演义》A.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B.蕴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C.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 D.讽刺了八股取士的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等可知,明清时期的小说家,通过对“离经叛道”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这些“离经叛道”人物的塑造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暗含危机,蕴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题干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涉及世俗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儒林外史》讽刺了八股取士的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8.“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互市高楼鬼岛连,挟山奇货通天智。洋烟流毒剧堪哀,茶药曷换洋米来。”这首诗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洋烟流毒剧堪哀,茶药曷换洋米来”和所学知识可知,诗中提到英国(英吉利)和鸦片(洋烟),直接指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和社会危机,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合侵华,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不涉及鸦片,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涉及多国,未涉及鸦片,排除D项。故选A项。9.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国民文学”、人物胡适、陈独秀,可以判定描述事件是新文化运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普及白话文,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提倡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保留旧文学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1905年废除科举制,此时科举制已经不存在,排除B项;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此时清王朝已经不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为土地革命时期某一红色文物的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A.在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B.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发展自身C.推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图示可知,红色文物主要分布在山区或较偏僻地带,说明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选择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边远地区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正是“在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发展自身”,B项正确;土地革命时间是1927-1937年,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未在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排除A项;题干只是展示了红色文物的分布状况,不能证明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间是1927-1937年,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排除D项。故选B项。11.张謇在许多场合强调,创办大生纱厂,不仅仅是为中国多办几个棉纱厂多赚几个钱,而是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是为了“救国救民”。这体现了张謇()A.不屈的斗争精神 B.浓厚的爱国情怀C.坚定的革命意志 D.强烈的功利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可得出,张謇主张通过实业实现救国的目的,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怀,没有强调不屈的斗争精神,排除A项;材料反映张謇主张通过实业实现救国的目的,没有体现坚定的革命意志,排除C项;材料反映浓厚的爱国情怀,并没有体现强烈的功利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应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需求极大,国家经济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译自俄文的书籍占比高,而英语、法语等语种的翻译占比很低,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与苏联的技术和文化交流最多,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交流极少。结合这两点,可以判断这是一五计划时期,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国家重点不在工业化,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时期没有大规模工业化需求,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因为中苏关系变化,翻译比例会减少,排除D项。故选C项。13.为加强对原子能研究试验工作的领导,1962年11月,我国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委员会以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核心任务,及时解决了原子弹科研、生产和建设中的100多个重大问题。仅仅不到两年,我国便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这反映出()A.自主研发引领科技进步 B.武器升级提高国际地位C.国家力量助推科技发展 D.科技创新增强国防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我国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委员会以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核心任务”可知,材料中强调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直接领导,通过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原子弹研发中的重大问题,最终在短时间内成功引爆原子弹。这体现了国家通过集中资源、统一领导和高效协作的方式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强调重点是国家层面的组织,没有涉及自主研发,排除A项;原子弹成功确实提高了国际地位,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武器升级或国际影响,排除B项;题干强调组织协调而非科技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14.“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上述材料诠释了()A.中国全方位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故题干内容说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均是在改革开放前便已确立的外交政策,与题干“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不符,排除BC项;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与题干“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帕特农神庙遗址西亚建筑遗址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A.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东西文化的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依次反映了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与西亚建筑具有相似的建筑特点,印度人发明的0—9数码经阿拉伯人改造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C项正确;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属于海洋文明,排除A项;材料能体现世界文明多元,而不能体现文明源于一体,排除B项;题干图片体现的是东西文明的交流互鉴,没有体现东西文化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16.13世纪,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从羊毛梳理到织成毛呢一共有26道工序,这些工序被分为五大段,每段都有专门的技术要求和工人负责,并且有精细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流程。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近代科技兴起 B.庄园经济繁荣C.文艺复兴发展 D.生产效率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并且有精细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流程”和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佛罗伦萨毛纺织业的工序细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流程规范化,体现了手工业工场中分工协作的特点。这种精细分工使工人专注于单一环节,熟练度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D项正确;近代科技兴起在16世纪以后,排除A项;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与城市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钱乘旦等在《英国通史》中写道:“顺应”是对历史潮流的服从,作为回报,英国的王位保留下来,仍然维持崇高的尊严。这一“历史潮流”是()A.民主化 B.工业化 C.城市化 D.全球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英国的王位保留下来,仍然维持崇高的尊严”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顺应历史潮流,保留了君主制,但君主权力受到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体现了民主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工业化无关,排除B项;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材料与城市化无关,排除C项;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材料与全球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二战)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材料中俄国先上场的第一梯阶的事件的影响是()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欧洲战事结束 D.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和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苏联当时的主要事件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的莫斯科保卫战。此战役中,苏军首次挫败了德军的闪电战攻势,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A项正确;二战转折点是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不符,排除B项;欧洲战事结束在1945年,排除C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九一八事变,排除D项。故选A项。19.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A.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C.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打击,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比如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涉及美国和日本,没有对其他国家状况的介绍,无法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否在倒退,排除D项。故选A项。20.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可知,这启示我们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B项正确;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人工智能的利弊问题,没有涉及科学与技术结合问题,排除A项;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说法绝对,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两面性的影响,排除C项;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说法绝对,与题意不符,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但是要趋利避害,排除D项。故选B项。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河南省委在2024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旅游强省建设行稳致远。为响应省委号召,某中学积极参与,为此利用假期准备行走三个主题线路,请你一同参与。材料一主题具体路线①A.路线:贾湖遗址——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虢国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双槐树遗址等四大古都B.路线:郑州(河南博物院、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商代都城遗址)——开封(开封城墙、开封博物馆、龙亭、铁塔、清明上河园)——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龙门石窟、洛邑古城、白马寺)——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中国功夫C.路线:登封少林寺——少林武术馆——塔沟武校——《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祖祠——太极拳博物馆——杨露禅学拳处——《印象·太极》材料二2025年1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公布了2024年全省文旅数据——全省全年接待游客10.65亿人次,同比增长6.8%;实现旅游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7.2%。(1)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确定A路线的主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原因。(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处我省四大古都中的人文景观并简述其价值。【答案】(1)主题:①文明探源。(2)原因:旅游资源丰富;政府的大力宣传;我省交通事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价值: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为宣扬佛教修建的,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龙门石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主题:根据材料一“贾湖遗址”“仰韶村”“二里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线A的景点均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址,反映了中华文明早期起源和发展历程,因此主题为文明探源。【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中B路线,可知河南省拥有殷墟、龙门石窟等大量历史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标题“河南省委在2024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旅游强省建设行稳致远”可知,政府的大力宣传;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从交通、服务和居民收入等角度回答。如河南省交通、景区服务提升,便利了游客出行;居民收入提高,旅游消费需求增长。【小问3详解】选取地点:龙门石窟。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石窟的修建、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角度回答。如: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为宣扬佛教修建的,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龙门石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其间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试挑选其中一个阶段用史实加以说明。(3)综上所述,你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看法。【答案】(1)第一张:为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二张:面临着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加剧,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示例一:史实:20世纪20年代“党中有党”,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合作并发动国民革命(或北伐战争)。说明: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示例二:史实:30年代“国中有国”,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华民国内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共两党对峙。说明:国共对峙为日本局部侵华提供了有利时机。示例三:史实: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中共成立陕甘宁边区,共同抗日。说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张:根据材料“1924年李大钊与孙中山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共三大采纳了李大钊等人的意见,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共两党在1924年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二张:根据材料“国共第二次合作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临着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加剧,国共两党捐弃前嫌,1937年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小问2详解】示例一:史实:根据20世纪20年代“党中有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合作并发动国民革命(或北伐战争)。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示例二:史实:根据30年代“国中有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华民国内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共两党对峙。说明:国共对峙为日本局部侵华提供了有利时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示例三:史实:根据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中共成立陕甘宁边区,共同抗日。说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小问3详解】看法:本题是开放题,根据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影响可归纳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等,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相互了解。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20世纪纪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20世纪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摘编自《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向其他国家赠送熊猫,中国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熊猫外交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和合作的表现。——摘编自《熊猫外交:中国的软实力战略》(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熊猫外交的发展有何变化。并指出该外交行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2)据材料一,举一例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熊猫外交的历史背景。(3)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熊猫外交的认识。【答案】(1)变化: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的国家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范围,扩大至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政策:和平外交政策。(2)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受到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交好,抗美援朝更密切了中朝人民友谊;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破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3)认识:熊猫外交见证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也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熊猫外交可以使中国政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熊猫外交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和合作的表现。【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一“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可知,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的国家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范围,扩大至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熊猫外交体现了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小问2详解】背景:根据材料一“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20世纪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交好,抗美援朝更密切了中朝人民友谊;根据材料一“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20世纪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破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小问3详解】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熊猫外交是中国和平外交的载体,通过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友好合作。熊猫外交见证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也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熊猫外交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外交智慧的结合,可以使中国政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熊猫外交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和合作的表现。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后,随着民主思想的进步,欧洲许多原属于皇家贵族的宫苑、猎苑和私家园林逐渐向市民开放。18世纪,欧洲城市和人口飞速膨胀,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匮乏、交通拥堵、城市卫生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