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一、直接性默写。1、

轻舟短棹西湖好,

。芳草长堤,

。2、

一曲新词酒一杯,

?3、

,将以遗所思。

,路远莫致之。4、

神龟虽寿,

,终为土灰。5、

其间千二百里,

。6、

自康乐以来,

。7、

,猿则百叫无绝。

,在昼犹昏。8、

东皋薄暮望,

。相顾无相识,

。9、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10、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11、

居天下之广居,

。12、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1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14、

惩山北之塞,

。寒暑易节,

。15、

中原乱,

,几时收?

。16、

争渡,争渡,

。17、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18、

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19、

昔人已乘黄鹤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

20、

庭下入就积水空明,

。21、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22、

孤山寺北贾亭西,

,谁家新燕啄春泥。23、

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24、

必先苦其心志,

,空泛其身。25、

虽我之死,

。子又生孙,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26、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27、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8、

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29、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30、

。九万里风鹏正举。31、

何夜无月?

。32、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33、

,猿鸟乱鸣;

。34、

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

。35、

春冬之时,则

。36、

大漠孤烟直,

,都护在燕然。37、

,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

。38、

甚矣,

!以残年余力,

,其如土石何?39、

,不觉船移,

。40、

仿佛梦魂归帝所,

。41、

,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理解性默写。1、崔颢《黄鹤楼》中“①

?②

”运用设问,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缠绵的乡愁。王维《使至塞上》中“③

,④

”写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充分表现了诗人离开家乡时内心的孤寂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故乡水之情,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杜甫《春望》“⑦

,⑧

”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妻儿以及家乡的强烈思念。2、家国是曹操《龟虽寿》中的“①

,②

”,虽年老力衰,但壮志犹存;家国是天地间的奇幻瑰丽,“③

,④

”(李白《渡荆门送别》),波中月影,空中彩云,引诗人如痴如醉;家国是杜甫⑤“

”对妻儿的强烈思念;家国是战乱频繁,孟子游历各国,发表“⑥然后知

的见解,认为“

”国君不能从“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治理国家。3、王维《使至塞上》中“①

,②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和北归的大雁,在含蓄表达诗人飘零落寞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勇于担当。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③

,④

”一方面表示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愿望,另一方面展现了诗人的担当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⑤

”是担大任的人经受磨炼的目的担当。《愚公移山》中“⑥

,⑦

,可乎?”是愚公的担当。李贺《雁门太守行》中“⑧

,⑨

”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决心的担当。《周亚夫军细柳》中⑩“

。”是一个将军的风骨担当。4、古人常常借用“飞禽走兽”这类意象寓情于诗文。《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用“①

”道出飞鸟争春,感慨春天的生趣盎然;《龟虽寿》中曹操用“③

,④

”自喻年老的骏马,抒发自己老当益壮、奔驰千里的志向;《梁甫行》中曹植用“⑤

,⑥

”描写狐兔出没,进一步咏叹家园荒芜,民生凋敝之感;《浣溪沙》中晏殊用“⑦

,⑧

慨叹熟悉的燕子勾起惋惜伤感的况味。5、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们常常寄情于大自然。南山的美好晚景让陶渊明流连忘返,他写下①“

”(《饮酒》其五),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②“

,千丈见底”,富春江的碧水使吴均陶醉其中(《与朱元思书》)。在《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③“

”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而崔颢登黄鹤楼远眺,江面暮霭④“

”激发了他无限乡愁;欧阳修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的风光是:⑤“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李贺从声、色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⑥“

”(《雁门太守行》)。6、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千百年时间,瞬间而已,带给诗人几多感慨。崔颢在《黄鹤楼》中,①

。”抒发了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晏殊在《浣溪沙》中,用②“

”道出了花落燕来、春光不再的惆怅。但纵使时光悠悠,岁月且长,我们依然心存志向,踏向远方。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巧借典故,用③“

”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道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④

。”纵横天地之间的凌云之志。7、诗中设问,波澜起伏,情趣盎然。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问君何能尔?①

”富含人生哲理;崔颢《黄鹤楼》中“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蕴含思乡之情。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③

”反映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8、小志与小丹围绕“跨越时代,你想与谁相遇?”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补全对话。小志:如果时光倒流,我想遇见白居易,去感受他笔下“①

,②

”(《钱塘湖春行》)的早莺新燕;想遇见苏轼,他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③

”(《记承天寺夜游》)那份旷达与洒脱让我佩服不已;我还想遇见陶渊明,“④

,⑤

”(《饮酒(其五)》)那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该是多么的美妙!小丹:我想遇见李清照,感受她“兴尽晚回舟,⑥

”(《如梦令》)的唯美体验;想遇见⑦“

”(《雁门太守行》)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守军将士;我还要穿越到报君黄金台上意唐代,去抱抱“⑧

”(《春望》)沉浸在悲伤中的杜甫。9、古诗文是跨越千年直通心灵的文化遗产。当春舟泛湖,欧阳修①“

,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以动静之景抒惬意情怀;当心情烦乱,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以澄澈月光涤心中烦忧;当登临古地,杜牧③“

。”(《赤壁》)以假设历史现抑郁不平之气;当远离世俗,陶渊明④“

”(《饮酒·其五》)以采菊所见表自由惬意;当感念赏识,李贺⑤“

。”(《雁门太守行》)以提剑战死明报国决心;这些大写的灵魂,这些绚烂的诗文,把并不鲜亮的生活经营得如火如荼。无论顺境逆境,无论花谢花开,跌倒了成为长河,站起来就是高山。这些典籍里的文化情怀,融铸成我们的精神血脉,一直流淌。10、漫步西湖,白居易用“①

,②

”(《钱塘湖春行》)直抒胸臆,抒发对西湖早春美景的热爱之情;乘舟游三峡,郦道元用③“

,回清倒影。”写秀丽的潭水;信步行走在大自然中,陶弘景用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