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C、从间接联系到因具联系
D、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E、从人为联系到因具联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因探讨目的是从观察到的联系开始,到统计学联系,然后继
发联系,最终确定因果联系,A、B、E项错误,间接是需要被排除的,C项
错误。
2、研究各项因素同疾病频率之间和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学方程式
表示,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血清流行病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研究各项因素同疾病频率之间和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
学方程式表示,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理论流行病学。
3、某地在退休纺织女工中开展糖尿病的筛检,用空腹血糖做筛检手段,
按世界卫生组织筛检标准,对筛检阳性者进一步确诊。该筛检方法敏感
度95%特异度90%,根据当地退休职工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试问1000
名退休职工通过筛查后发现筛检阳性人数是多少
A、57
B、94
C、60
D、154
E、15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a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c为假阴性,d为真阴性,灵敏度
二a(a+c)=95%,特异度二d/(b+d)=90%患病率=6%,共1000人,即
a+c=60,b+d=940,算出a=57,c=3,d=846,b=94,则筛检阳性人数
=a+b=57+94=151o
4、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许多省市、这种发
病情况称为
A、暴发
B、季节性升高
C、流行
D、周期性流行
E、长期变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行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相对于散发,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相对
于暴发,范围更广。B、D、E项为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5、特异危险度AR指
A、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
比值
B、实验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
C、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
D、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差
E、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
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归因危险度或特异危险度(AR),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它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
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故选D.
6、结核分枝杆菌中对人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牛分枝杆菌
C、非洲型分枝杆菌
D、田鼠分枝杆菌
E、亚洲型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结核病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主要包括结
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型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以结核分
枝杆菌对人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约占90%
7、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A、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B、城镇6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
C、城镇4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
D、24小时内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
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
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
告卡。
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
为
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B、暴露与该病是因具关系
C、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
D、该病与暴露有统计学联系
E、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中,两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后,可得出某
暴露和某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计算0R值及其95%置信区间,
来说明该因素和该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及联系的真实性。A、B、E项表达
的意思一致。如果P>0.05,则可认为暴露与疾病之间可能没有统计学关联。
因此C项错误。
9、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传染源的定义为: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
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0、在病因推断中,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RR),是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密度之比。它表
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发病(死亡)的多少倍。RR值越大,表
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
11、某地为了解新研制的流感气雾免疫制剂的效果,在本地随机确定
5000人接种疫苗,另外5000人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经过一个流行期
后,前者50人发病,后者500人发病。该疫苗的保护率为
A、10%
B、10
C、2.70%
D、90%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病率二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
人口XK,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实验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12、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
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
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
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
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或
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C暴
露可以是有益的(保护因素),也可是有害的(危险因素)。A、B、D、E
项均不全面。
13、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包括以上四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描述性研究。
14、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
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C、病例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E、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如果病例组的暴露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暴露可能会增加
疾病发生的危险,反之,病例组的暴露比例低于对照组则该暴露可能会
降低疾病发生的危险。
15、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指
A、流行
B、流行病学
C、扩大免疫计划
D、预防接种
E、被动免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EPI是指全球扩大免疫规划,该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发展与坚持
免疫方法和流行病学监测相结合,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
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病。
16、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筛检试验目的与应用包括:①在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患
有某病的个体,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实现二级预防。②发现人
群中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并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
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③识别疾病的早期阶段,
帮助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揭示疾病的“冰山现象”。与患病率、病死率
等无关。
1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A、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
B、病原体侵袭易感者
C、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
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
E、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定的传播途径侵人
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18、感染霍乱后免疫力为
A、终生免疫
B、短期免疫
C、不获得免疫力
D、可获得巩固免疫刀
E、免疫力因人而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感染霍乱后免疫力为短期免疫。
19、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的种类有
A、甲、乙、丙亘类传染病监测
B、传染病监测、非传染病监测和其他卫生问即监测
C、呼吸道传染病监测、肠道传染病监测
D、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监测
E、发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干预措施的监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疾病监测的对象包括传染病监测、非传染病监测和其他卫生
问题的监测。
20、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随机化分组
B、有平行的对照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研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运用危险度分析是观察性研究的特点。
21、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
B、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C、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
度
E、两者计算的分母相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二者分母不同,死亡率是平均人口,病死率分母是已搜集的
患有某病的人群数量。二者均可用于各种人群。死亡率反映疾病对某人
群的危害程度,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22、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生存率
E、罹患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测值除与筛检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有关之外,还受受检人
群目标疾病率的影响。阳性预测值二灵敏度X患病率+(1-患病率)(1-
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二特异度X(1-患病率)/特异度X(1-患病率)+
(1-灵敏度)X患病率
23、全国各地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HIV抗体监测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全国各地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HIV抗体监测属
于主动监测。
24、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
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
B、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
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
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或
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工暴
露可以是有益的(保护因素),也可是有害的(危险因素)。A、B、D、E
均不全面。
25、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A、设立对照
B、属于观察法
C、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系
D、随机分组
E、偏倚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优点:①特别适用于罕见病。②相对更节省人
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易于实施。③可以同时研究多个暴露于某种疾
病的联系。④该方法应用广泛。
26、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未
患宫颈癌的妇女中,筛检结果为:患宫颈癌组中有800名阳性,未患癌
组有200名阳性。试验的漏诊度是
A、80%
B、20%
C、60%
D、40%
E、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漏诊率二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X100%o
27、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100例
乳腺癌患者有25人未产,100例对照有10人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
腺癌的危险增大
A、2.0倍
B、L0倍
C、2.5倍
D、1.5倍
E、3.0倍
正确答案:E
28、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C、疾病的患病率高
D、疾病的发病率高
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指某因素暴露的剂量与某种疾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的一种共
变关系。其余均不正确。
29、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并联试验,即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
可定为阳性。因此,提高了所有患者中试验结果呈阳性人数,灵敏度升
高,而特异度降低。
30、某医院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可选用指标
A、罹患率、患病率
B、死亡率、病死率
C、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D、有效率、治愈率
E、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有效率、治愈率和生存率。
31、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随机个独立试验可以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月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并联试验,即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
可定为阳性。因此,提高了所有患者中试验结果呈阳性人数,灵敏度升
高,而特异度降低。
32、某市某区200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2008年结核病患者为
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而在2009年底时结核病患者为
1742人,该区200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A、1742/10万
B、871/10万
C、542/10万
D、1200/10万
E、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病率=2009年新发病例/总平均人口=:1742-(1234-
501-75)]/20万。
33、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B、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C、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正确答案:B
34、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
A、一定时期内,在所有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数的频率
B、一定时期内,同期住院患者中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的频率
C、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D、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
接触者总数的比值
E、一定期限内,医院感染发病人数占该地区总人口数的比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所有入院患者中发生医
院感染新病例数的频率;一定时期内,同期住院患者中新发生医院感染
例次的频率是指感染例次发生率;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占同期
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是指医院感染患病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一个
最长潜伏期内,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是指医院感
染续发率。
35、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的双盲试验是指
A、观察者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
B、观察者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
C、观察者和资料分析者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何人
D、试验组采用疫苗,而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的试验方法
E、观察者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如何评价预防结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研究实施人员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
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36、儿童脯齿随饮水氟含量减少而增加,建立病因假设的最佳推理方法选
用
A、验证法
B、求同法
C、求异法
D、排除法
E、共变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氟含量减少,篇患率增加,符合某种剂量-反应关系,即共变关
系,因此为共变法。
37、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可计算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比值比
D、发病率
E、罹患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值比来说明暴露与疾病之间联系的强度,
比值比OR指病例组中暴露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a/b)和对照组中暴露与
非暴露人数的比值(c/d)之比。A、B、D项为队列研究计算的指标,分析
性研究一般不计算罹患率。
38、缺乏某因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
A、充分病因
B、必要病因
C^非充分病因
D、非必要病因
E、危险因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辅助病因与疾病发生也有间接联系,因此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
危险因素。A项错误。致病生物因子存在,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才可能发生
疾病。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E项不符合疾病多因多果的观点。
必要病因是组成各种充分病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D正确。
39、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
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A、18
B、16
C、1
D、20
E、10
正确答案:B
40、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B、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C、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
D、现患率和患病率穴是同一个指标
E、发病率和现患率是同一个指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病率的分母是同期暴露人口数,而不是平均人口数,例如
在人群中接种疫苗以观察某病发病率,按常理接种一秒后,则不应发生
该疾病,因此这部分接种人群应从分母中剔除。A项,发病率分母应该是
暴露人口,而不是平均人口。B项,患病率分母应该是某地平均人口数,
而不是特定人群。D项,患病率也称现患率。
41、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
A、阴性预测值
B、阳性预测值
C、误诊率
D、漏诊率
E、特异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阴性预测值是指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为
d/c+d。
42、研究哪类成员最易将麻疹带入家中时用
A、引入率
B、续发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发病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研究哪类成员最易将麻疹带入家中时用引入率。
43、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
A、发病率=患病率x病程
B、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
C、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
D、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
E、病程=患病率x发病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时,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
44、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
A、病程短的急性病的调查
B、各种疾病的暴发调查
C、各种疾病流行时的调查
D、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调查
E、突发卫生事件时的疾病调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和B项可以计算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
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C
和E项正确,因为流行时进行病因调查需计算发病率。计算患病率时可
用D项。
45、使用比值比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研究为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可计算比值比OR值。
46、从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病原侵人期
B、前驱期
C、潜伏期
D、传染期
E、无症状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
时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不同,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
47、下列哪个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A、原位子宫颈癌
B、乙型肝炎
C、艾滋病
D、流行性感冒
E、麻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筛检试验目的与应用包括:①在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患
有某病的个体,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实现二级预防。②发现人
群中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并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
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③识别疾病的早期阶段,
帮助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揭示疾病的“冰山现象”。与患病率、病死率
等无关。原位子宫颈癌属于慢性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进一
步恶变,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适合进行一、二级预防。乙型肝
炎和艾滋病无特效治疗手段,即使筛检出来,也缺乏进一步处理手段C流
行性感冒和麻疹属于传染病,并且前者有自限性,不适合进行二级预防。
48、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
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0.
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为
A、0.04%0
B、0.89%0
C、92.7%0
D、87.5%0
E、0.49%0
正确答案:B
49、某广告说:“某新药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其中950名在5天
内症状消失,从而认为,这种新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奇效”,此结沦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计算治愈率
C、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没有做统计学检验
E、不正确,因为样大含量不够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论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50、筛检试验是
A、对人群中的早期息者作出诊断
B、早期发现患者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
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
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
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患者方面的符合程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项为诊断试验的目的,B、C、D项均为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评
价指标。
51、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
15k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有病死者。
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趋势
E、散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因此反映的是疾病的长期趋
势,而不是短期波动。题干中未体现季节性变化,而周期性则是指疾病
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呈现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隔若干年出现一
个流行高峰的现象。
5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多为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E、虫媒传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多为呼吸道传播。
53、以下各型肝炎中,哪种型别肯定不经血液传播
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E、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
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其他途径意义不大。
54、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包括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及
丙种球蛋白。
55、描述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患
者的最适合用语可为
A、暴发
B、散发
C、流行
D、大流行
E、暴发性流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
很多症状相同的患者。
56、疫苗可产生哪一类免疫
A、自然主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北特异性抵抗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工自动免疫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和类毒素等抗
原接种到人体,使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的生物制品。
57、一次肺癌研究中,一名医生访视200名病例,一名护士访视200名
对照人群,病例组和对照组来自同一所医院,并按性别、年龄、种族进
行配比,结果发现50两的肺癌患者是重度吸烟者,而对照组仅30席是重度
吸烟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肺癌与重度吸烟有联
系,此推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是根据率来判断
C、不正确,因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有关的特征上不可比
D、不正确,因为对统计学意义的解释不确切
E、不正确,因为可能存在观察偏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推论错误,因为可能存在观察偏倚
58、临床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不包括
A、有效率
B、治愈率
C、生存率
D、保护率
E、好转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保护率为评价预防措施指标。
59、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杳。该调查将全国各
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
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
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
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
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1万,旦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
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该研究没有使用
A、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比例抽样
E、非概率抽样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研究使用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比例抽样、整群抽样。
60、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和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两种方法一般都设立对照组,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C盲
法用于实验性研究,控制人为的主观偏倚。观察性研究无法采用盲法,
但这不是二者根本区别。二者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人为地施加某种干预措
施。观察性研究主要是客观搜集研究对象资料,而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
客观地研究暴露和结局的关联。
61、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
A、环境
B、遗传因子
C、宿主
D、生物环境
E、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外而内分别是环境(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宿主环境、
遗传因子。
62、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A、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B、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
C、治愈率、引入率、失访率
D、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
E、失访率、生存率、引入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为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63、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个例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暴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目的是获得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因此可采用现况研
究,且目的并非普查普治,所有采用抽样调查。
64、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能直接估计因素和疾病的关联强度,可计算发病率
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疾病
D、队列研究每次只列因素一个或一组
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一反应关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B、D、E项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重要特点,但前瞻性队
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
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65、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息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
关联的理度越大
66、灵敏度是指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灵敏度是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
地判为阳性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发现患者的能力。B项分子不正
确,应该是试验检出阳性而且真正有病的人数。
67、分层分析可减少
A、选择偏移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移和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研究设计阶段,可以对研究对象采取限制、配比等方法,
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取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控制混杂偏倚。
68、关于艾滋病,错误的说法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的潜伏期长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明显高于艾滋病患者数
D、艾滋病只通过同性恋传播
E、艾滋病是性病的一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性行为传播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行为。
69、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方法抽取5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
该种研究属于
A、生态学研究
B、队列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现况研究
E、社区试验
正确答案:D
70、注射狂犬疫苗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工自动免疫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和类毒素等抗
原接种到人体,使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的生物制品。
71、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
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不易发现或者检查方法操作复杂的疾病,均不适用于大规模
普查的开展,故C和E项错误。病死率较高,存活较少,无法开展普查,
故D项错误。经过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后,患病率低的疾病只能查出为
数不多的患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故B项错误。因此,普查适合患
病率高的疾病,可找出所有患者进行普查普治
72、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生物制品中包括
A、乙脑疫苗
B、流脑多糖体菌苗
C、麻疹疫苗
D、伤寒菌苗
E、钩端螺旋体菌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85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免疫程序中规定使用的疫苗有:
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三价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疫
苗。
73、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
年末人口数10500人。年初有糖尿病患者100人,年末有糖尿病患者130
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
患病率为
A、130/10500
B、130/10000
C、140/10000
D、140/10500
E、40/10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
的平均人口数xK
74、用以衡量疾病刈人生命威胁的严重程度
A、引入率
B、续发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发病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死率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它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
度。
75、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
据:x2=1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
B、高盐组高血压病息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小于低盐组
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是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
的一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
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
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
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
计学上的关联。高盐和低盐属于暴露程度问题,病例对照研究有高血压
和非高血压组。A项正确,是因为高暴露者患高血压病的可能性明显高于
低暴露者。
76、某人群某年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死亡与总人群心肌梗死预期死亡
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人数15000人,该人群预期死亡数
为8000人。SMR等于
A、7000
B、53.30%
C、46.70%
D、188%
E、不能计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SMR二观察死亡数/预期死亡数。
77、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
A、每次只能研究一人因素
B、需要样本量大
C、研究所需时间短
D、可直接计算RR值
E、不能研究罕见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优点:①特别适用于罕见病。②相对更节省人
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易于实施。③可以同时研究多个暴露于某种疾
病的联系。④该方法应用广泛。不能直接计算RR值,只能用OR来估计
RR.
78、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属于垂直传播。
79、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B、疾病预防要贯彻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
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
D、为人民健康服务
E、以治疗为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新中国成立后,预防为主一直作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
80、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男性40、49岁组有高
血压者占12%,女性占ll%o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
险性较女性大。此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患病率和发病率
C、不正确,因为未月率做性别间比较
D、不正确,因为无对照
E、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论不正确,因为未用率做性别间比较。
81、一般来说,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描述性研究。
82、某医生进行一项研究,他随机抽取100例经病理确诊为大肠癌的患
者和100例正常人,检测这两组人群的血清胆固醇,发现病例中有62人
低于正常值,而正常人中只有18人低于正常值,因此他认为低胆固醇是
大肠癌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此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排除可能的信息偏倚
C、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何是因何是果
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样大量小
正确答案:C
83、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目标人群不同
B、干预措施不同
C、观察指标不同
D、随访方式不同
E、入选标准不同
正确答案:B
84、关于抽样调查,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A、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患者进行调查
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项为筛检,C项采用普查,D项为个案调查,E项为暴发调
查。
85、为评价乙脑疫苗的效果,随机确定某地1000名儿童接种该疫苗,并
随访3年,结果95%的接种者未发生该病。就疫苗的效果而言,以下哪个
结论最正确
A、疫苗效果很好,因为有很高的保护率
B、疫苗效果很好,因为有很高的效果指数
C、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观察未接种者
D、尚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做假设检验
E、尚不能下结论,因为不知血清抗体滴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尚不能对疫苗效果下结论,因为没有观察未接种者。
86、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适用于研究罕见病
B、可在一次调查中调查多个危险因素
C、不需大样本
D、可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E、可从所获得的资料很快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均是患有某病,另一组均不患有该病,
因此无法计算发病率。其余均是病例对照的优点。
87、目前,适合我国流行病学的定义是
A、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学科
B、预防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C、研究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D、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
的学科
E、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还有伤害)在人群中的分
布,以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A
项只提到分布;C和E项只关注传染病和常见病,不全面;B项说法正确,
但不是定义。
88、在孕期或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
A、血源性传播
B、遗传性传播
C^垂直传播
D、水平传播
E、“Z”型传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垂直传播即母体的病原体不经过任何媒介物直接传给子代的
一种传播方式.
89、某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
病例组,P<0.05,0R=3(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两组均衡性不好
B、实际OR〈3,不能认为吸烟与肺癌有联系
C、实际0R>3,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相当大
D、不能下任何结论,研究完全失败
E、吸烟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危险性较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女子学院《外科学总论(含手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办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店铺监控施工方案
- 两条例两准则培训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体育活动《小花做游戏》课件
- 护理管理工具甘特图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学校安全宣传教育
- 学校金融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翻译题
- 森林区划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国家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含参考答案)
- 欧盟农残标准
- 《艺术鉴赏》第五章 中西方传统建筑系列
- YY/T 0935-2014CT造影注射装置专用技术条件
-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备课精研】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GB/T 1836-2017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
- GB/T 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
- GB 21521-2014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中医给药护理-课件
- 供水管道的查漏验漏及案例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