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实验教案_第1页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实验教案_第2页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实验教案_第3页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实验教案_第4页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实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

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

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

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碱面的晶体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

就不同。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名称比较物质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

1根跳钉、1杯水、一张纸、一只蜡烛

实验目的:观察物质的变化。

实验步骤:

1、掰弯一根铁钉。

2、观察水的变化。

3、折叠一张纸。

4、点燃一只蜡烛。

观察到的现象:物质总在不停地变化。

结论:物质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体、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混合沙和豆子

实验器材:黄豆50克、沙子500ml、烧杯2只、白纸3张、筛网1个、

玻璃棒(或筷子、搅棒)1支

实验目的:感知沙子和黄豆混合,不会发生变化,仍旧沙子是沙子,黄豆是

黄豆。

实验步骤:

1、观察沙子、豆子在混合前的颜色、形状、气味、状态,它们都是

颗粒状态,固体,较硬,黄豆是黄色,沙子黄色,均没有什么特别气味;

2、将它们混合,搅拌,静置一段类型;

3、用筛子将黄豆和沙子分离,沙子漏下来,黄豆留在了筛子里。

观察到的现象: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分离后,沙子

还是沙子,黄豆还是黄豆。

结论:

有些物体混合后,观察不到它们有什么变化(或说:观察到它们没有什么

变化)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器材:白糖20克,长柄金属汤匙1把,药匙1只,蜡烛1支,玻璃片1

片,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手套1副

实验目的:白糖在加热后,要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1、用药匙将白糖5克,放入汤匙中。

2、把蜡烛点燃。

3、手持勺柄,将勺头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上方,对白糖加热。

4、白糖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是由透明的颗粒,熔化成

液态(透明液体),继续加热,颜色变成黄红、褐红、直至变成黑色,

并且可以闻到有焦糊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先是由透明的颗粒,熔化成液态(透明液体),继续加热,

颜色变成黄红、褐红、直至变成黑色,并且

可以闻到有焦糊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

结论: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是物理变化;由液体变成褐色、黑色

是化学变化。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寻找淀粉的踪迹

实验器材:毛笔淀粉液白纸

实验目的:用淀粉液书写的字,在白纸上看不出来,用碘酒溶液可以

使字迹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

1、配制澄清的淀粉液。

将20克的淀粉放入清水中,搅拌,等几分钟,让大颗粒沉淀;另用一个

容器,把上层的澄清溶液倒入;

2、书写用细毛笔蘸着澄清溶液在白纸上书写。

3、晾干。

观察到的现象:用棉球蘸着碘酒液在晾干后的“白纸”上,涂抹,

原来写字的地方就显示出字迹了。

结论:碘酒可以使淀粉变蓝,以此可检验物品中是否有淀粉。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器材:

白醋20ml、小苏打30ml、玻璃杯3只、玻璃片3片

实验目的: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①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汤匙醋,然后倒入一汤匙小苏打。

②在杯子口上盖上一块玻璃片。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马上产生反应,平静的液体产生大量的气泡。

等小苏打在液体中完全消失后,气体气泡也观察不到了。

④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温度要低。

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低,

结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名称观察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实验器材:

白醋20ml、小苏打30ml、玻璃杯3只、玻璃片3片

实验目的: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

①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马上产生反应,平静的液体产生大量的气泡。

②将玻璃片从玻璃杯口平移开,把点燃的火柴伸入玻璃杯当中,火柴

马上就熄灭了。

③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用产生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

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结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名称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器材:

250ML玻璃烧杯2只、硫酸铜溶液200ML铁钉1支镜子1把

实验目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

1、配制硫酸铜溶液:

将硫酸铜颗粒放入烧杯的水中,搅拌,进行充分溶解。

2、用镶子夹住铁钉的一端,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溶液中。

3、观察发生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溶液逐渐

变浅。再过一段类型,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单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手电筒1只、乒乓球1只、玻璃球1只

实验目的:日食、月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日、月、地三个星体

位于不同的位置形成的

实验步骤:

1、手电筒代表太阳,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

2、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3、观察太阳不动,地球和月球在运行时,阴影光线分别在

“月面”和“地面”形成的景象

观察到的现象:当“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时,就是日食;

当“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时,就是月食。

结论:我认为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球体,在运动过程中,

处于不同的位置,产生的光线互相遮挡的一种景象。

备注: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

学校大箕小学年级六年级实验教师时陆军

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广口瓶1个、细石子、吸水纸、墨水、饮料瓶、清水

实验目的:

随便简单的填埋垃圾会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