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_第1页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_第2页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_第3页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_第4页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4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以毫针进出和行针快慢为补泻的针刺手法为

(分数:2.00)

A.徐疾补泻法J

B.捻转补泻法

C.提插补泻法

D.迎随补泻法

解析:解析:徐疾补泻法的操作:进针时徐入,少捻转,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速入,多捻转,徐出针

者为泻法。

2.行针的手法中,弹法的作用为

(分数:2.00)

A.行气、催气J

B.加强针感的传导

C.扶助正气

D.祛除邪气

解析:解析•:弹法是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本法有催气、

行气的作用。

3.夹持进针法宜使用

(分数:2.00)

A.O.5寸的毫针进针

B.1寸的毫针进针

C.2寸的毫针进针

D.3寸以上的毫针进针-J

解析:解析: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下列哪项不属于晕针的表现

(分数:2.00)

A.头晕目眩

B.心慌气短

C.胸闷胸痛J

D.面色恍白

解析:解析:晕针的症状有:神疲、头晕、面色恍白、多汗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

5.处理晕针时,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分数:2.00)

A.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

B.松开衣袋,注意保暖

C.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J

D.给予温开水、糖水饮之

解析:解析;晕针的处理:首先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然后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

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入中,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若仍不省人事,

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6.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的补泻手法是

(分数:2.00)

A.开阖补泻法J

B.捻转补泻法

C.迎随补泻法

D.提插补泻法

解析:解析:开阖补泻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7.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是

(分数:2.00)

A.隔姜灸

B.隔附子灸

C.隔胡椒灸

D.隔盐灸V

解析:解析:隔盐灸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此题易误选

为B。

8.下列属于直接灸的为

(分数:2.00)

A.无瘢痕灸-J

B.温和灸

C.温针灸

D.雷火神针

解析:解析: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9.命门火衰宜选用

(分数:2.00)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V

解析:解析:隔附子饼灸,能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有温补肾阳等作

用。

10.隔盐灸可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分数:2.00)

A.中风脱证J

B.肺痛

C.顽痹

D.疮疡

解析:解析;隔盐灸,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11.皮肤针叩刺操作时主要运用哪个部位的力量

(分数:2.00)

A.手指

B.腕部V

C.肘部

D.肩部

解析:解析:皮肤针操作时,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

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

12.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的是

(分数:2.00)

A.灯火灸V

B.隔薪灸

C.隔盐灸

D.白芥子灸

解析:解析:灯火灸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奔腮、小儿脐风和胃痛、

腹痛、疼胀等病证。

13.对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腌穴直选用的进针手法是

(分数:2.00)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解析:解析: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腌穴。

14.下列关于三棱针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医者一般用右手持针,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下段,中指指腹从侧面紧靠针身下端,露出针尖2〜3cm

B.一般可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3种

C.点刺法多用于指、趾末端和头面、耳部,如十二井穴、十宣、印堂、攒竹、耳尖等穴V

D.应注意避免伤及大动脉,血管瘤部位禁刺,但对于原因不明的肿块可以散刺

解析:解析:在进行三棱针操作时,医者一般用右手持针,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下段,中指指腹从侧面紧

靠针身下端,露出针尖3〜5cm,A选项错误;一般可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和挑刺法4种,B选项

错误;应注意避免伤及大动脉,血管瘤部位禁刺,对于原因不明的肿块禁刺,D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

错误,不选。

二、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分数:4.00)

(1).常用于治疗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的间接灸为(分数:2.00)

A.7

B.

C.

D.

解析:

(2).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的间接灸为(分数:2.00)

A.

B.

C.4

D.

解析:解析:隔姜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隔盐灸,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A.留针拔罐法B.走罐法C.闪罐法D.刺血拔罐法(分数:4.00)

(1).能加强刺血治疗作用的拔罐法为(分数:2.00)

A.

B.

C.

D.7

解析:

(2).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的拔罐法为(分数:2.00)

A.J

B.

C.

D.

解析:解析:刺络拔罐法,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

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留针拔罐法,是指在留针过程中,加用拔罐的方法。

A.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B.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C.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1).出针

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分数:4.00)

(1).迎随补泻的补法操作为(分数:2.00)

A.J

B.

C.

D.

解析:

(2).迎随补泻的泻法操作为(分数:2.00)

A.

B.V

C.

D.

解析:解析: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

入为泻法。

A.灯火灸B.隔蒜灸C.隔盐灸D.白芥子灸(分数:4.00)

(D.治疗关节痹痛、口眼歪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的是(分数:2.00)

A.

B.

C.

D.J

解析:

(2).治疗小儿痒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痣胀等病证的是(分数:2.00)

A.J

B.

C.

D.

解析:解析:白芥子灸能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喝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灯火灸具有疏风

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痒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痛胀等病证。

三、X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5.患者侧伏坐位可以行针的部位是

(分数:2.00)

A.头颍J

B.面颊J

C.颈侧J

D.耳部V

解析:解析: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腌穴。

16.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则都应采取的治疗体位是

(分数:2.00)

A.仰靠坐位

B.仰卧位J

C.俯卧位J

D.俯伏坐位

解析:解析: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都应采取卧位。

17.下列宜浅刺的情况有

(分数:2.00)

A.身体瘦弱V

B.身强体肥者

C.阴证、久病

D.年老体弱J

解析:解析:身体瘦弱,宜浅刺: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阴证、久病

宜深刺。

18.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针刺

(分数:2.00)

A.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J

B.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J

C.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