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人和动物:植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红杏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这株红杏的形态改变?植物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1.植物的向光性原因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启示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一)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胚芽鞘真叶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是胚体的第一片叶,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一生长,向光弯曲实验二不生长,不弯曲⑴①与②形成对照,这个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因素(单一变量)是什么?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推论?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胚芽鞘的向光性可能与其尖端有关。有无尖端;遵循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对照性单一变量(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三生长,不弯曲实验四生长,向光弯曲锡箔纸不透光(2)③和④比较可得出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个部位?发生弯曲的是哪个部位?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以下部分
感光部位是尖端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单侧光胚芽鞘的尖端某种影响尖端下部伸长区向光性伸长区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照射产生传递造成出现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琼脂:常用作培养基的凝固剂,易熔,可塑,物质可在琼脂中扩散而性质不变。云母片:常用作电器绝缘材料,物质不能透过云母片扩散。(二)1913年詹森的实验1.实验材料:科学重视验证,达尔文注意到人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并且设计了简单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研究,而不是凭主观臆测来解释。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在达尔文之后,先后有多位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索。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实验过程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琼脂片云母片如果把琼脂片换成云母片,实验结果一样吗?尖端产生的影响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二)1913年詹森的实验排除光对弯曲的影响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顶尖产生的影响在下端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结论:探究:影响从胚芽鞘尖端传递给下部后,为什么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DBC黑暗中A(三)1918年拜尔的实验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朝对侧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把它命名为生长素。结论:实验组对照组(四)温特的实验(1926年)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
1946年,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定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小结时间实验者结论尖端产生某种刺激19世纪末达尔文尖端产生刺激可透过琼脂片1913年詹森刺激分布不均使胚芽鞘弯曲生长1918年拜尔刺激是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26年温特发现吲哚乙酸具有生长素效应1934年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1946年科学家科学家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有: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进一步研究发现1880年,达尔文发现问题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910年,詹森1928年,温特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或否定假设)得出结论1914年,拜尔1931年—1946年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遵循的原则: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产生部位作用部位运输途径相同点一定部位专门分泌腺或细胞不作用于特定器官特定的靶器官等极性运输等体液运输1.自身产生;2.微量、高效、种类多;3.调节作用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运送到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有机物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二、植物激素的概念外因: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内因:背光一侧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素少细胞生长快细胞生长慢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三、植物向光性的原因1、植物向光生长的外因是______,内因是______
。2、生长素的产生与单侧光无光,单侧光只影响__________。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看是否有________。4、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看___________________。5、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在______
。单侧光生长素是否分布不均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生长素分布不均生长素分布【方法点拨】极性运输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1、产生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种子、果实等。化学成分:吲哚乙酸,由色氨酸转变形成3、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横向运输如单侧光刺激下由向光侧运往背光侧)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的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这个实验设计是否严谨?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生长素发现实验结论感光部位弯曲部位弯曲原因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化学本质:吲哚乙酸主要产生部位:幼嫩的叶、芽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植物体内分布广泛,
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植物激素概念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产生生长素部位胚芽鞘的尖端1.(2019江苏卷·5)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高考在线】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C(2016新课标Ⅲ卷.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员培训
- 基于学习地图的培训体系
- 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防范培训
- 第八章 薪酬管理
- 心脏超声在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 7 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评估检测题(B卷)(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三基三严培训课件
- 中国异丙肌苷市场销售模式与投资前景策略分析报告2025-2031年
- 即景作文五年级知识梳理
- 教师教育故事
- 小学六年级体育课件《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 反比例函数教案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我的小伙伴 全国通用(共10张PPT)
- 某公司财务尽职调查报告
- 队列“四会”教学法教案
- YC∕T 266-2008 烟用包装膜
- DB36T 1589-2022水土保持无人机监测技术规程_(高清版)
- 装饰图案__ppt
- 新职业英语-艺术设计.unit5
- 直映认字阅读第一册-1
-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