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安徽高一3月调研考试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只要存在于世界上,便会在特定的场所展开特定的行为活动。所谓生存空间,就是人物寄居生活的空间,也是剧情展开的空间,如花园之于古典爱情戏,衙门之于公案戏。在生存空间中,人物的身份及人际关系都会伴随着人物之间的对话在读者或观众面前铺展开来,使观众对人物形成初步的认识。举例来说。在中国古代爱情题材的戏曲中,男女主人公常常会在花园相遇,继而埋下爱情的种子。《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于花园中生情,《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和裴少俊于游园时邂逅并一见钟情。在这些作品中,花园便是建构起来的生存空间,而幽会于花园的男女通常是赶考书生与富家千金的身份。单是从身份来看,男女主人公之间有着悬殊的地位。而古代的剧作家们却能够通过描写花园的烂漫景色来营造有情人邂逅相恋的浪漫氛围,并构建起才子佳人培育爱情萌芽的宝地,更能够由物及人,塑造出对爱情充满渴望的丰满生动的女性形象。一般来说,戏剧作品的冲突分为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一方面,人物在对话与交往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同时伴随着人物心理的变化,对空间中存在的人物关系产生新的认识,显示出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因此,“他们既是交往活动的主体,又是交往活动的客体。”另一方面,人的行为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有着千差万别。个体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每个人的性格都独立地自成一个有着个性化独特结构的有机系统。换句话说,单个人物也存在着内在的心理冲突与情感矛盾。因此,无论是人物在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外部冲突,还是人物内在与自我的博弈,都与人物在不同时刻的心理体验的变化有关。在此基础上所建构起的心理空间正是人物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体现,展现出了在特定的生存空间中人物关系与心理状况的动态变化,并借此塑造出“一人千面”的复杂性格。作为中国古代戏曲中最负盛名的瑰宝,汤显祖的《牡丹亭》以真实与虚拟的两重空间讲述了一段极具梦幻色彩的爱情故事。纵观文本,作品在闺房、书堂、花园等真实密间魑然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梦境建构起了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的虚拟空间。杜丽娘虽深居闺阁,自小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骨子里却暗含着对传统礼法的叛离精神。她会因“关关雎鸠”而触动情丝,又会为烂漫春色而暗自神伤。杜丽娘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借外化的心理空间完全展现了出来,一位自由奔放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跃然于读者的脑海中。(摘编自蔡萌萌《空间叙事理论在高中戏剧文本解读中的应用研究》)材料二: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创作,都必须遵循事先规定的准则,这就是“三一律”: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作为一种创作规则,它在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实践中得到了严格的遵守。在无三一律之类规则要求的中国古典戏剧中,可以直接在舞台表演中看出故事时间的变迁,如元代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在开头的“楔子”中,上场人物蔡婆叙说了窦秀才上年向她借了20两银子,如今本利该40两,但窦秀才贫而无力还钱。剧中前后延续时间有16年之长,类似的情况在三一律限制下的戏剧中是不容许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三一律限制下的戏剧的故事情节没有超出一天以上的时间变化,只不过这样的时间变化不像《窦娥冤》是在舞台表演中直接展现出来,而是如《达尔杜弗或者骗子》那样通过人物的追述表现出来。歌德认为,三一律只有在便于理解时才是好的,“法国诗人却力图极严格地遵守三一律,但是违反了便于理解的原则,他们解决戏剧规律的困难,不是通过戏剧表演而是通过追述”。歌德显然已经看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是以追述的方式来解决那些从时间上与三一律相悖的事件与情景的叙说,这样便可在严格遵循三一律的同时,叙说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至于只将突兀的结果呈现在观众面前。戏剧通常是顺时而进的,总体上与时间顺序的布局相一致。但是,戏剧中同样可以出现错时,出现倒叙或预述。因而,无论是作为阅读的剧本还是舞台表演的脚本,或者在舞台上的直接表演,都与其他叙事文本一样,可以区分出第一叙事与第二叙事、第一叙述层与第二叙述层。在戏剧中,可以将剧中人物看作参与故事的人物叙述者,这样的叙述者分别在叙述与故事这两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并统一为一个人物。在剧本或演出中,顺时而进的叙事是第一叙事,构成第一叙述层。而当第一叙事或第一叙述层中的一个演员亦即“人物叙述者”在对话或自白中叙说并不发生于其当下在场的事件,而是叙说过往的事件时,就出现了倒叙或追述;而如果预先叙说其当下在场之后将发生的事件时,就是预述。两者都属于第二叙事,发生在第二叙述层。这样,我们就知道,三一律所要求的时间整一,只限制在第一叙事与第一叙述层内,而并不顾及由人物口中所出现的第二叙述层中的第二叙事。就故事中的事件来说,无论是倒叙时间还是预述时间都应该包括在总的故事时间之内,因而从现代叙事理论的角度来说,三一律的时间整一是不完整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中的人物冲突并非一成不变,它会伴随着人物不同时刻的心理体验而发生变化。B.汤显祖《牡丹亭》中虚拟空间的营造,更容易展现杜丽娘对传统礼法的叛离精神。C.中国古典戏剧没有三一律之类的规则,在创作上要比法国古典主义的戏剧更科学。D.三一律要求的叙事时间整一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它不顾及第二叙述层中的第二叙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爱情题材戏曲常将主人公会面场景设在花园,与园中景色易唤起人物内心情感有关。B.如果缺少了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与情感变化,“一人千面”的复杂人物性格就难以塑造出来。C.歌德并不认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严格地遵守三一律的原则,更推荐用倒叙或追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D.“三一律”限制下的戏剧情节也有不少违背了“一天内”原则,戏剧家可用追述的方式弥补。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所说的“预述”的一项是(3分)A.《永恒之光》开场叙述:“在遥远的未来,世界被黑暗与绝望笼罩,但一束永恒之光指引着人们前行……"B.《窦娥冤》到第四折后,窦娥已冤死了三年,窦天章上场自叙:“自离了我那端云孩儿,可早十六年光景。”C.《俄狄浦斯王》中先知忒瑞西阿斯对俄狄浦斯说:“你将发现自己是这土地的污染者,是杀父亲的凶手……”D.《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诗说:“一对命途多舛的恋人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被死亡标记的爱情……"4.第一叙述层和第二叙述层有怎样的区别?请根据材料二,从叙事顺序和叙事者角色两个角度简要概括。(4分)5.话剧《雷雨》将人物活动的主要空间设定在“周公馆”,这样的生存空间设定能达到什么目的?请根据材料一的空间叙事理论进行阐释。(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贾平凹春天里,我在丹江北岸的故寺村驻队,时常有人来托我写写信,或者出个主意什么的。这葡萄架下,凑近灯看报纸。心思才静下来,忽听墙头有咝嗤咝嗤的响声。一抬头,发现院墙的豁口上,露着一个光脑袋。我认出是下院姓陆的老人。他患有哮喘病,趴在那里,喉咙里扯着“是要给你儿子写信吗?”老人孤单,独生儿子在城里工厂当工程师,信一向是我替他写的。“你看看这个。”老人绽着袖子,从里边取出一个叠成片儿的纸来。我看了,是他儿子写来的信,大意是要他无论如何将家产给侄儿留下,进城去住。我便乐了,说他福重,有这么一个孝顺儿子。“这是第四次叫我去了。”他说,“我就想讨个主意哩。咱是土命人,离得开土坷垃吗?听说城里连酸菜也没有,路都是平的,没咱山路走着腿软和。”他默然了一阵,终于站了起来,说是要回去了。我送他出了院门,他还嘟嘱着站象看着夜空,说:“我真作难,夏老师,你说我这是该去的了?城里那么高的楼,夜里星星怕都看得少哩。”我回到葡萄架下,重新看着我的报纸,想这老人,今夜他回去,那四间上房、三间厦屋的院落里,空空寞寞的只睡着他吗?听说他年轻的时候,英武过人,有把碾盘从井里捞上来的力气;好容易一生经营了这一院房,现在却要留下一切去城里了。第二天一早,我挑了桶去村口井台上吊水,路过老人的院门口。院门开着,看得见庭院里收拾得很是干净。墙边的那棵桑树,枝叶铺了半院凉绿,桑葚不时熟落下来,那仙物儿很嫩,溅着汁水儿,印得台阶上、甬道上斑斑点点的紫黑。上房的门锁着,老人就坐在门下,脖子上吊着一只牛角布袋,鼓囊囊的沉重,旁边放着鞋拔子,衣服是穿得很厚的,外边的却比里边的一件短出一截。他痴呆呆地盯着阶下的鸡吃谷子。鸡的腿缚了,扇打着翅膀。“陆伯,还没起身呀?”我走进去,“别误了买票的时间。”老人抬起头来,使人吃惊的是他的眼圈差不多是青黑色的了。“夏老师,我这腿软得不上一丝儿劲了呢。”“要我用自行车送一趟吗?”他摇起头来:“一早我就收拾要走的了,我煮了一布袋玉米棒子,拿着路上吃。鞋拔子我也带了,城里不兴草鞋,但我拿着去用用支心慌吧。那些大母鸡我也提上。可猪怎么带呢?猪已经八十斤了,到年底就是百二,能杀七十斤肉哩!还有这桑葚,正熟着的……"他说着,大声咳嗽起来,脸憋得赤红。好不容易咯出痰来,眼泪、鼻涕挂了满脸,没一丝儿气力了,瘫得像一摊泥。我不忍看着他,终于说:“一切给侄儿丢下,你还是走吧!”他没有言语。我说:“唉,您老一大把岁数了,把世事看透些。房子虽然不是你的了,可你儿子那里什么没有呢?他当工程师,能是平地卧着吗?”整整一个白天,我在田地里忙活着,但心里还惦念着这老人:他搭车走了吗?我祝福老人,去到了城里,去到了有儿有孙的家庭里,眼界宽了,他将会为自己的离开而异常欣慰、笑逐颜开。傍晚时分,我绕着村道向他家走去。远远的山岭上,云雾开始升起来了,山岭在冲淡,淡了那顶儿,淡了那脊儿,溶溶的,没了那铁铅般的庄严,显得混沌了。一行大雁向南飞去,漫空里,是一个大大的“人”字。我来到了老人的院门口。院门并没有上锁。走进去,悄寂寂的,唯有一群麻雀在那里跳跃,忽地飞了,留下一个空白。一片孤叶被风托着,方向不定地在起伏。“他真是走了呢。”我自语着,不免又有几分隐隐的伤感。我想那老人的侄儿住进这院落后,是应该记住这老人,而珍惜这里的一棵小草,一块碎石的。但突然间,我听见了咝嗤咝嗤的声音,扭过头来,就在山墙根下,老人分明坐在那里,正在打盹:满脸满身的泥巴,手里还握着泥页,那痰从肠腔吸上喉咙,又从喉咙落下肠腔,单薄的身子缩得像一只虾米。那被雨水冲洗脱落的墙皮,已经被泥抹了一遍,却又脱下来了一片。听见我的脚步声,他睁开眼来,叫着:“夏老师!”“你还没有走呀?”我惊叫起来,几乎是生气了。“我有房子啊,这猪八十斤了,桑葚这么繁的……”我冲他嚷着说:“咳,这些你能带到棺材里去吗?”“夏老师!”他突然难受起来,腰弯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皮肉抽搐着,是那么僵硬,几分钟也恢复不了原状,那双树根一般的手在空中发颤。“夏老师,我也难受啊,我知道我这样下去会免费高中试卷儿媳春节回来,他们总是依我来的,我没了这块土,他们也就没了根儿了啊。我不死,我就守着这块土。”夕阳从桑树的枝叶里筛下来,在院子里忽忽晃晃的动,落山的日头是匆匆的,那树影很快移在屋墙上,似乎那墙也在动起来了。我长长叹了一口气:唉,可怜的老人啊!1980年7月11日夜于太白山(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部分写“我”在院里的灯下看报,体现了“我”因无人来访而内心感到空虚、无聊。B.老人身体不好又要带很多东西去城里,还不接受“我”的帮忙,意在反映老人自尊自强的性格。C.“我长长叹了一口气”含有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老人的深切同情,也有无法改变老人命运的感伤。D.老人最终也没有到城里儿子家去,作者借此批判了乡下人的落后观念和对新生活的认识不足。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地域色彩。B.本文用具体的时间把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这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方式让小说脉络更清晰。C.本文对话与叙述巧妙结合,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叙述则补充了对话无法完全展现的人物情感变化。D.本文主要通过对老人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来突出其体弱多病,也能体现出其内心情感的复杂。8.文中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文中老人身上体现出深厚的乡土情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也。有是四者,又可戮乎?”乃请诸楚曰:“鲁虽有罪,其执事不免费高中试卷之,以劝左右可也。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出不逃难,其何患之有?鲁叔孙豹可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子会而赦有罪又赏其贤诸侯其谁不欣焉望楚而归之视远如迩?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也。去烦宥善,莫不竞劝。子其图之!”固请诸楚,楚人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昭公七年十一月,季武子卒。【注】①使:指后文的叔孙,即叔孙豹。②乐桓子:乐王鲋,晋国的大夫。③恶:坏人。④恶:受害,遭受攻击。⑤赵孟:即赵文子。⑥亢:遮蔽、庇护。⑦享:宴飨,用酒食款待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子会而赦A有罪B又赏C其贤D诸侯E其谁不欣焉望F楚而归之G视H远如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聘,聘问、访问,特指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者问候致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国攻打莒国并占领郓地,楚国准备杀死鲁国使者叔孙豹,后来赵文子去请求楚国,认为赦免鲁国使者能劝勉楚王周围的人,叔孙豹最终被赦免。B.叔孙豹没有答应乐桓子索要财物来替他求情,而是根据乐桓子“请带”的委婉说法,在自己衣裳上撕下一块帛交给使者。C.韩宣子赋《角弓》后季武子拜谢他对鲁国的帮助;韩宣子在季氏招待自己的家宴上称赞他们家的一棵树,并赋《甘棠》,祝愿季武子治政有方。D.季武子想降格接待来朝见的小邾穆公,穆叔认为应该更加恭敬迎接,他认为降格迎接友好国家,就不能迎来其他的友好国家,季武子听从了他的建议。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2)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5~16题。陶渊明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①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A.诗人曾长居“上京”,虽然“六载”间常返旧居,但“今日”返乡,内心依然感慨颇多。B.“邻老罕复遗”感慨时光无情、人事变迁,“特依依”将对旧居昔日生活场景的眷恋具象化。C.“流幻”“寒暑”两句将视角移至宏观自然,“常恐”“气力”两句体现其极度悲痛之情。D.本诗将复杂的情感、深邃的意境融于平实的语句中,语言简洁而意韵悠长,契合陶潜的诗风。16.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在表情达意的手法上(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冬季气温降低,我国南方地区没有供暖系统,屋里比较冷,会影响人们的鬣眠,特剐食影响入睡。与此同时,情绪变化也会影响睡眠。睡眠是否受到了影响,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入睡时间是否变长,睡眠质量有没有降低,是否会过早醒来。当大家感觉到睡眠质量下降、情绪时常低落且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时,要及时就诊。遇到上述情况,(乙)?当情绪变化影响睡眠时,可以多晒晒太阳。早晨起床时把窗帘拉开,即使是阴天,也有光线进来,人的心情会好一些。(丙),大家要尽量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的人的变化会影响情绪和睡眠。为了好心情,还是要努力克服困难,按时起床。①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和提高睡眠。②冬季虽然可以进行的运动项目不如夏天多,③但即使只是到户外散散步,④或者在室内跑步机上跑跑步,⑤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18.下列句子中的“特别”与文中加点的“特别”,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代的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创新科技。B.三国赤壁之战时,周瑜特别给诸葛亮安排一些任务。C.他的脾气很特别,总是让人捉摸不透。D.江姐勇于牺牲的精神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19.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20.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超过12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4分)22.请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70个字。(4分)随着时代发展,铁路供电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工作也迎来了崭新的篇章。广泛应用的工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但奋战在一线的铁路职工们深知,技术的进步只是工具上的革新,真正保障铁路供电安全、提升作业质量的,是那份永不改变的严谨态度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学年(下)安徽高一3月调研考试(1~3题,6~7题,11~12题,15题,18题,每小题3分)物叙述者则扮演了叙述过去或者未来事件的角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5.①在特定的场所展开特定的行为活动,能够自然地展现人物的身份和人际关系。周公馆作为典型的封建家庭空间,能够反映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复杂的人物关系。②利于情节发展。在周公馆中生活的人自然要遵循特定的言行规范,未生活于此的则言行与此处格盾和冲突。“周公馆”这一空间能够营造戏剧冲突的氛围。④有助于塑造人物的性格。在这个空间中能展现志又有些天真等。(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心的伤感和对老人的同情。③象征意义:麻雀的飞走象征老人的孤心的挣扎和不安。(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且担心去了城里会失去这种归属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BDG(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B12.C翻译各1分,大意2分)译各1分,大意2分)就更大了。(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打。这样做会使国家受到祸害,哪里是保卫它啊?人之所以有墙壁,是用来阻挡坏人的;墙壁如果裂缝毁坏,赵文子听说后,说:“面对祸患不忘记国家,这是忠。考虑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信。为国家打算而不怕死,这是贞。策谋以上述三点为主体,这是义。一个人具有这四项优点,怎么可以杀死他呢?”于是向楚国请求说:“鲁国虽然有罪,但他们的使者不避祸难,畏惧贵国的威力而恭敬地等待命令。您如果赦免他,用以劝勉您的左右,这样做也是不错的。如果您的官吏们在国内不躲避难以处理的事,在国外不逃避危难,还有什么可以忧患的?鲁叔孙豹可以说是贤能的人了,请赦免他以安抚贤能的人。您召集会议而赦免有罪的国家,又奖励他们的贤能的人,诸侯有谁会不高兴地向着楚国而归附楚国,把远方的楚国看得离自己很近?莒、鲁争夺郓邑,时间已经很久了,只要对他们的国家没有大的祸害,可以不去保护它。免除诸侯的烦劳,赦免善人,别人就没有不竞相努力为善的。您请好好考虑一下!”坚决向楚国请求,楚国人答应了,于是赦免了叔孙豹。昭公二年春天,晋平公派韩宣子来鲁国聘问,同时通告他执掌政事而来相见,这是合乎礼的。韩宣子到太能够成就王业的原因。”昭公设享礼招待韩宣子。季武子赋《绵》的最后一章。韩宣子赋《角弓》。季武子下拜,说:“谨此拜谢您为敝邑弥补缝合,寡君有希望了。”季武子赋《节》的最后一章。享礼结束后,在季氏家设宴宴请韩宣子。季氏家有棵好树,韩宣子赞美它。季武子说:“我怎么敢不好好培植这棵树,以不忘记《角昭公三年秋天,小邾穆公来鲁国朝见。季武子想降格接待,穆叔说:“不行。曹、滕、二邾,都确实不忘和我国友好。恭敬地迎接他们,尚且怕他们有二心。如今又降低一个友好国家的地位,怎能迎来其他友好国家呢?还是同往常一样接待并且比以往更加恭敬吧。《志》说:‘能够恭敬就没有灾祸。'又说:‘恭敬地迎接来宾,是上天降福的原因。'”季孙听从了他的劝告。昭公七年十一月,季武子去世。16.①借景抒情:本诗写纵横田埂依旧,村落屋舍已变,表达世事变迁之感;《归园田居(其一)》通过描写田居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②直抒胸臆:本诗“恻怆多所悲”直抒胸臆,表达归乡后的悲痛感受;《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言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③叙事抒情:本诗简叙上京居住、离返经历,为抒情铺垫;《归园田居(其一)》叙述自己误入官场多年,为抒发归园乐情张本。(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7.(1)触胪千里旌旗蔽空(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20.句①改为: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和提高睡眠质量。句②改为:虽然冬季可以进行的运动项目不如夏天多。(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两处给3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正确合理亦可给分)21.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乙:大家该如何调节情绪呢丙:保持规律作息非常重要/为保障睡眠(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给分)22.示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鲜水果买卖合同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技巧分享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行动指挥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特训题库(含答案)专项突破版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
- 深度剖析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试题
- 2025年法语DELFB2水平测试卷(模拟试题精讲与解析)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实践题冲刺试卷
- 2025窗帘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 强化学习 课件 第1章 强化学习概述
- 2024光伏电站索悬柔性支架施工方案
- 零部件试装报告
- GJB9001C-2017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表格汇编
- 202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庆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数学试题
- 房建工程监理大纲范本(内容全面)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第四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安庆铜矿选矿工艺
- 新能源汽车在政府采购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
- 案例沃尔玛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