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易错题解析及练习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实词解释要求: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文言实词。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7.子曰:“君子不器。”(《论语》)8.子曰:“有教无类。”(《论语》)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二、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翻译下列句子。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9.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四、文言文断句练习要求:请根据文意,在下列句子中正确断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孔子三试于季氏,而用之。(《史记》)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五、文言文句子理解要求: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7.子曰:“君子不器。”(《论语》)8.子曰:“有教无类。”(《论语》)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0.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六、文言文比较阅读要求: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论语》中,孔子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学习态度?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请根据两段文言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什么?2.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将甲段文言文中的学习态度与乙段文言文中的观点进行比较,谈谈你的理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实词解释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解析:知之者,指懂得的人;好之者,指喜好的人;乐之者,指以学习为乐的人。此句意为: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好学习的人,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解析:尝,曾经;终日,整天;思,思考;须臾,片刻。此句意为: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来得有益。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解析:学,学习;而,连词;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指学习的内容;不亦,不是也很吗;说,通“悦”,高兴。此句意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解析:三人行,三个人一起行走;必有,一定有;我师,我的老师。此句意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解析:温故,温习旧知识;知新,了解新知识;可以,可以成为;为师,做老师。此句意为: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解析:学而不思,只学习不思考;则,就;罔,迷惑;思而不学,只思考不学习;殆,疑惑。此句意为: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7.子曰:“君子不器。”(《论语》)解析:君子,有道德的人;不器,不成为某个器物,即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此句意为: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8.子曰:“有教无类。”(《论语》)解析:有教,有教育;无类,不分等级。此句意为:孔子说:“有教育,不分等级。”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解析:成人之美,成就别人的美德;不成人之恶,不成为别人的恶行;小人反是,小人则相反。此句意为: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成就别人的美德,不成为别人的恶行。小人则相反。”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解析:坦荡荡,胸怀坦荡;长戚戚,忧愁的样子。此句意为:孔子说:“有道德的人胸怀坦荡,小人则忧愁的样子。”二、文言文句子翻译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解析: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解析: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解析: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解析:温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解析: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解析:有道德的人胸怀坦荡,小人则忧愁的样子。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解析:我每天反省自己:为别人打算而不忠诚吗?与朋友交往而不诚信吗?传授的知识不温习吗?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解析: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9.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解析:孔子说:“不要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平均,不要担心贫瘠而担心不安定。”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解析:孔子说:“经历了严寒,才知道松柏之木不会凋谢。”三、文言文断句练习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孔子三试于季氏,而用之。(《史记》)解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孔子/三试于/季氏,而/用之。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解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解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解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解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解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解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解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文言文句子理解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温习是令人高兴的事情。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解析: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相辅相成,只学习不思考会使人迷茫,只思考不学习会使人陷入困境。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解析: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在与他人交往中,一定会遇到值得学习的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忧愁的样子。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促成别人的恶行,而小人则相反。7.子曰:“君子不器。”(《论语》)解析: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而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8.子曰:“有教无类。”(《论语》)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教育的看法,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等级。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10.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解析: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自己的贫穷,而应该担心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五、文言文比较阅读甲:《论语》中,孔子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学习态度?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和热爱,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温习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解析:这句话表明孟子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正义之道,因为正义之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什么?解析: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重视学习和热爱学习,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温习是令人高兴的事情。2.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解析: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是追求正义之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3.将甲段文言文中的学习态度与乙段文言文中的观点进行比较,谈谈你的理解。解析:甲段文言文中的学习态度和乙段文言文中的观点都强调了追求正义和美好品质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强调了通过不断学习和温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观点则强调了追求正义之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两者相互关联,都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个人可以更好地追求正义之道,而正义之道的追求也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六、文言文比较阅读甲:《论语》中,孔子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学习态度?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和热爱,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温习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解析:这句话表明孟子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正义之道,因为正义之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什么?解析: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重视学习和热爱学习,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温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