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容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材料二:“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材料三: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接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摘编自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来比喻党八股的冗长空洞,鲜明表达了对党八股的憎恶。
B.材料一“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C.材料二强调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并把它作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这些都和材料一相同。
D.材料三中写到了画家调配各种颜色的问题,目的在于说明作家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材料一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C.材料二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对“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D.材料二语言平实,文风质朴。文中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下列语句与三则材料的观点都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袁枚《随园诗话》)
B.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班固《汉书·儒林传》)
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D.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6分)(论述类文本评价表)序号维度评价标准(1)审题切合题意,论点明确(2)论证逻辑清晰,论证有力(3)(4)(5)(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风云初记(节选)孙犁第二天清早,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庆山回来了,现在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号啕大哭一场。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高四海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槛。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作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地哭着。“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用多心,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得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地说:“俺爹!”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秋分又逗她。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得这样高了!”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他们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得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有限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秋分、高翔、高庆山、高四海等人的视角来观察,呈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B.从文本“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有些发软”可以看出来她性格比较豪放,不大懂女子下船的文明礼仪,事后被吓得腿脚发软。
C.这篇小说洋溢着着浓郁的泥土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土人情。
D.“不行……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此处高翔的拒绝不大合理,借口占了一定的成分,所以秋分对此不满,扭身就走了。关于小说最后两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尾满天的星斗都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与土豪劣绅的斗争工作,这让他的父亲非常担心,感觉深深的痛苦。
B.结尾通过高四海的回忆直接描写了激烈、血腥的战争场面,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伙伴流血牺牲,父子分离,夫妻离散。
C.小说的结尾借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
D.高翔父亲抱怨儿子把他们赶到野地里,高四海则替儿子的“闹事”担忧,作者对这两位父亲的不同表现,有褒有贬。农村女性形象一直都是孙犁小说的描写重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文中秋分的形象特征。(6分)
本文诗化小说特点明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孟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先王大道陵迟隳废异端并起若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干时惑众者非一。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孟子亦自知遭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余风,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诒后人。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节选自赵岐《孟子题辞》)文本二: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先王大道A陵迟隳废B异端C并起D若杨朱E墨翟放荡之言F以干时G惑H众者非一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夙,会意字。除了有早晨的意义外,还有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此处是早起之意。
B.以为,把……作为。与《国风·卫风·氓》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以为”词意相同。
C.倨,形声字。从人,居声。本义为傲慢。与成语“前倨后恭”中的“倨”词性和意义均相同。
D.四海,天下。与贾谊《过秦论》中“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四海”词性相同。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著书7篇,其中既有集结达官显贵子弟公孙丑、万章这些人的疑难问答,也有亲自撰写行为规范之类的言论。
B.孟子天生品质善良,少时因孟母而得以迁到良好教育环境中学习,长大后拜在孔子的孙子子思门下学习。
C.孟子生于战国,当时各个国家往往凭借武力发动战争,以争夺利益,因此君主选才往往偏好擅长权术谋略的人士。
D.孟子认为如果说一个人具有不忍人之心,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想与孩子父母拉关系,也不是想在乡邻中博取声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概括文本一和文本二中关于孟子思想的相同点,并结合文本简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送襄陵①令李君欧阳修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②如丹。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③。【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津。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做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刻画了一位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新任县令李君形象——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颔联化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意在说李君新官上任至少可以把酒言欢,表达了对朋友的劝解与安慰。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赏析颈联“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与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相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一般说来,文章里应该避免重复。因为重复会使文章啰唆、软弱。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①还有时,②为了在文章里创造沉郁的、不舒畅的一种气氛,③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鲁迅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第二种的典型例子。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需要和对偶或排比句法配合运用。一般对偶里是不用相同词语的;如果用了一部分相同词语,就成了重复。这种重复往往是为了使两层意思显著,且互相映衬。同时,重复也常和排比一块儿用。效用与对偶里使用重复词语大体相同。应注意的是,凡是重复的词语,往往从句法结构看,也可以不重复。换言之,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主要看我们希望收到怎样的效果。例如“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朱自清《论朗诵诗》)。但是重复一下,修辞上就有特别的效果,使这些联合成分显得重要,音节上也显得顿挫有力。最后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意: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在一个句子或相连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前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比如《老舍选集》《自序》第一段开头:“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接着第二段开头是“论体裁……”,第三段开头是“论时期……”。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___________,使读者易于把握全文脉络,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重复”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5分)
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分)
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20字。(3分)
请仿照文中“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的句式,围绕“家国”这一主题仿写2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有效果。(4分)
请从下列三个句子中任选一个,围绕上述材料内容,分析“重复”的艺术效果。要求结合原文语境,表达流畅,不超过60个字。(3分)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③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人要与自己和解,唯有接纳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也有人说人要与自己死磕,所谓成长与优秀、不过是与自己死磕罢了。是放自己一马还是逼自己一把?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华容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分析可知,材料二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而材料一只是针对写文章、演说要言之有物论述的,没有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2.答案:C解析:“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错误,应是“采取并列式的论证结构”。3.答案:D解析:A项表达对语言的追求,B项表达对“真”的追求,C项表达对“真”和“言之有物”的追求,D项表达要寻找的东西忽然出现或是意外得到。A、B、C三项中的语句都强调要斟酌语言,与三则材料观点相符,只有D项不是强调语言的斟酌。4.答案:①首先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②接着论述“长而空”的危害;③然后又指出“短而空”也不好;④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解析:材料一第一句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写“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造成坏习惯”“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论述“长而空”的危害;然后又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指出“短而空”也不好;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即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5.答案:内容: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思想:见解真实,敢于表达语言:语言丰富,巧妙运用解析:根据材料一“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概括:就内容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言之有物,实事求是;根据材料二“‘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概括:就思想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见解真实,敢于表达;根据“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接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概括:就语言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语言丰富,巧妙运用。6.答案选C,A项是全知视角,B项秋分下船腿脚发软是因为看见一别十年的丈夫后心情激动所致。D项高翔的拒绝是合理的,秋分并没有不满,而是理解与配合。7答案选C,A项从文中高翔的话“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可知,他们谈的不是与土豪劣绅的斗争工作。B项是间接描写。D项高翔父亲不是真的抱怨,作者对两位父亲也没有褒贬。8.①勤劳能干:丈夫回来,秋分点火、拉风箱、揉面、切面、下面,用一系列动作展现了秋分勤劳能干的特点;②坚贞隐忍:她爱自己的丈夫,丈夫没回来,“整天等,整宿盼”,丈夫回家,秋分激动得“腿脚有些发软”,还有“一阵心酸”,既表现了秋分的形象,也表现了她因丈夫回来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③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红着脸爬上堤坡”“等着你考察!”其他言之成理都可给分。9.①景物描写情景交融,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炉灶里的“青烟和火苗儿的红光”,“满天的星斗”,“深夜的露水”,画面恬静优美。②淡化故事情节。没有紧张的冲突,而是以舒缓的节奏、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人民对抗战的积极态度。③人物形象的诗化。孙犁是将农村青年妇女当作“美的极致”的化身来表现的,本文着意表现秋分等人的人性人情之美。④诗化的语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等语言纯朴自然清新。(任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10.BDE11.A12.A13.(1)我想借托空洞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思想,但不如通过记载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表现更加深刻、明显。(得分点:空言:空话,空洞的语言。行事:具体的行为事件。深切著明:深刻明显。每点一分,整体翻译一分。)(2)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得分点:非所以:不是因为。要誉:博取声誉。恶:厌恶。每点一分,整体翻译一分。)14.都主张施行仁、义、礼、智。材料一中写到如果施行对文章中的主张的话就会使国家获得太平,卿大夫士效忠君主尊敬父亲,树立忠信之义,坚守志向砥砺节操的人推崇高尚的节操,抵抗虚浮的名利,而这些都是仁、义、礼、智的表现。材料二中写到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15.D16.颈联是诗人对友人上任之后丰收景象与个人生活的设想。诗句运用想象手法,对仗工整,既写出了秋收时节红枣的成熟,也反映了春寒之际百姓的生活状况。含蓄表达对友人的期许。17.①.修我甲兵②.与子偕行③.鸿雁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天生我材必有用⑥.千金散尽还复来18.答案: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创造某种氛围),常与排比、对偶联合使用,通过反复讲形成特别效果的修辞手法。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可知,“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重复的属概念是“修辞手法”;然后筛选种差,根据“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可概括“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创造某种氛围)”,根据“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培训工作汇报
- 工作室创业团队管理
- 北京康城Ⅲ期创东区别墅富豪新境界
- 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合同管理制度
- 教育老人健康均衡饮食
- 第1章 海报招贴设计概述
- 数字汽车创业大赛
- 2025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提升卷A
- 幼儿园幼儿健康教育
- 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规范
- 零星材料明细单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2022专升本无机化学试卷答案
- 电子课件《英语(第一册)(第三版)》A013820英语第一册第三版Unit6
-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JGJ T53-2011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 论文题目修改说明【模板】
-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实验报告样表
- 工厂供电——电力负荷及其计算1
- 超星尔雅学习通《欧洲文明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 (完整版)叉车孔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