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应用2电子数据的法律认定与应用探讨content目
录01电子证据与电子数据的概念02电子数据的常见类型03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04电子数据的特点及案例01电子证据与电子数据的概念电子证据与电子数据的概念类似概念首次提出:第一届国际计算机调查专家会议(IACIS),计算机证据:可以识别、恢复、提取、保存并形成报告并使之成为法律证据的电子形式存储的信息电子证据(网安)、电子物证(刑侦)《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定义:电子证据是经由一定的电子设备和技术生成的、以数字形式经过编码后出现的、用以存储并记载相关信息且可反映特定案情的所有类型的数字化的记录和信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与电子数据的概念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与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电子数据02电子数据的常见类型电子数据的常见类型1电话证据、传真证据、电报证据等等现代通信技术2计算机证据(电子文件、计算机日志等)、计算机输出物、计算机打印物等电子计算机技术3电子邮件、电子聊天记录、电子公告牌记录、博客记录、微博记录、电子报关单、电子签名、域名、网页、IP地址以及电子痕迹(系统文件、休眠文件、日志记录、上网痕迹)等网络技术4手机录音证据、手机录像证据、手机短消息证据(第五媒体证据)、通讯记录;信令数据、上网痕迹、通讯痕迹手机技术5雷达记录证据、录音证据、录像证据、摄像证据、GPS痕迹(即所谓的“视听资料”)其他技术03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我国的相关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定2012年至2014年,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正式将电子数据证据作为独立的诉讼证据之一,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正式认可电子数据证据。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新《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法律首次将“电子数据”列入证据类型之中。
新《刑事诉讼法》第五章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电子数据正式纳入《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如下修改,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将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相应地将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七十一条中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电子数据正式纳入《民事诉讼法》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10月1日正式执行。电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电子文件: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现行法律对电子数据的认可电子数据相关规定04电子数据的特点及案例电子数据的特点15原始性vs真实性《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对电子数据是否真实,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四)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美容师学科知识考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不确定性与变量选择试题及答案
- 家庭宠物营养实施方案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特色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师工作流程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车辆出厂检验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实例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食品卫生标准实施的难点试题及答案
- 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025天猫服饰春夏趋势白皮书
- 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2024版)
- 专项02 反比例函数中的跨学科试题
- 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八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
- 【浙江卷】浙江省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杭州一模)(11.4-11.6)英语试卷
-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英文)
- 无人机行业智能化无人机设计与应用方案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