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1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Contents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03练习帮练透好题精准分层目录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壹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贰
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
的探索,发现了植物
生长素,并揭示了它
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
现出两重性,既能促
进生长,也能抑制生
长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2023:重庆T15、天津T15、山东T10、全国甲T2;2021:福建T14、全国甲T3、北京T10、重庆T18;2020:江苏T11、全国ⅢT2;2019:江苏T5、全国ⅡT29、浙江4月T111.科学思维——建
构模型:分析生长
素作用的相关曲
线,建构图像模
型。2.科学探究——实
验分析:生长素发
现的经典实验分析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特点,非
选择题常结合实验分析与设计、曲线分析等进行考查;2.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借助图形或表格,以实验探究形式考查
生长素的相关知识,也可与其他植物激素相结合进行考查
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实验处理实验结论达尔文的实验
胚芽鞘的生长和向光弯曲与
胚芽鞘的[1]
有关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
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
传递至下部的伸长区会造
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尖端实验实验处理实验结论达尔文的实验
[2]
是感受
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
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
传递至下部的伸长区会造
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胚芽鞘尖端实验实验处理实验结论鲍森·詹森的实验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影响”在其下部[3]
造成的分布不均匀实验实验处理实验结论温特的实验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化
学物质,并将该物质命名为[4]
生长素的确认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
质——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将其分离出
来,并确认它的成分是[5]
吲哚乙酸(IAA)
生长素2.植物激素产生部位作用部位生长发育有机物3.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色氨酸叶上端下端输导组织生长旺盛4.植物的向性运动(1)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分析教材补遗[选必1P92“相关信息”]植物向光性的另一种理论:植株向光性生长是由
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2)植物向性运动的实例分析类别图解相关结果遮盖法
①[16]
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法
①直立生长;②[17]
生长插入法
①向右侧生长;②[18]
生长;③向光生长;④[19]
生长直立向光直立向光类别图解相关结果移植法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20]
,b>c旋转法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光(小孔)生长a=b+c
类别图解相关结果横置法
①a=b,c=d,都[21]
水平生长;②a<b,c<d,a、c、d促进生长,b[22]
生
长(注:a、b、c、d代表生长素浓度)促进抑制
基础自测1.在温特实验之前的有关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这一概念。
(
√
)2.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
)3.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
)4.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
×
)5.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6.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
(
×
)7.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与单侧光
照有关。
(
√
)√×××××√情境应用在居室内养喜阳花,花盆往往要放在窗口附近有阳光处,通常建议每星期将花盆旋
转1/4圈,这个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提示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植物的向光生长引起植株
弯曲。深度思考1.鲍森·詹森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向下传递,但实验并没
有充分证明,如何补充实验充分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传递到下部才能
发挥作用?提示设置对照组,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或玻璃片,其他条件均相同。2.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他是怎样作出这一推
测的?3.琼脂块能否感光?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琼脂块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有无影响?提示没有。他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这个推测的。要得出这
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提示琼脂块不能感光,琼脂块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没有影响。4.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激素种类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不同
点产生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
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
产生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作用部位不作用于特定的靶器
官、靶细胞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提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点如表所示:激素种类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不同
点运输途径随血液(体液)循环化学本质有机物蛋白质、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相同点①由自身产生;②特点:种类多、微量、高效;③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但对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5.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
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1)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
结论?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
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2)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使实验更具说服力?提示应该增加一组其他条件一致,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在下、下端在上的实验,以
研究生长素能否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命题点1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分析1.[安徽高考]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
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
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
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B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B1234[解析]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应另设一组去尖端胚芽鞘并倒置的实验,A错误;
通过题干的对照实验可知,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实验
组),而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琼脂块本身对胚芽
鞘的弯曲及生长情况没有影响,而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来自胚芽鞘尖端,即
这种刺激应为某种化学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B正确、C错误;该
实验未提及光源问题,D错误。12342.[2023山东]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
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
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D
)1234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甲不切断正常弯曲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丁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答案]D1234[解析]乙组在①处切断结构Ⅰ后,生长变慢,向光弯曲,推测生长变慢是因为生长
素的含量变少,进而推知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A正确;乙组幼苗向光弯
曲,说明这种状况下幼苗仍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丙组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这种状况下幼苗没有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B正确;根据上述
分析可知,甲组幼苗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在②以上含有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
的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某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幼苗弯曲生长,C
正确;分析丙、丁两组可知,切断②、③处后,幼苗均不生长说明缺乏生长素,在
无生长素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是否有感光部位,D错误。1234通性通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1234命题点2
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3.[2023全国甲改编]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C.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C1234[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
氨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生长素由植物体内产生,可以从
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B正确;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在背光面和向光
面的分布不均,进而引起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植物的生长并不是单侧光引起的,
C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D正确。12344.[2023天津节选,6分]研究人员探究植物根部生长素运输情况,得到了生长素运输
方向示意图(图1)。(1)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类型是
。[解析]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伸长区(形态学下端)的方式为极
性运输(主动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1234(2)图2是正常植物和N蛋白对应基因缺失型植物的根部大小对比及生长素分布对比,
据此回答:①N蛋白基因缺失,会导致根部变短,并导致生长素在根部
处(填“表皮”
或“中央”)运输受阻。表皮1234②如图3,在正常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顶膜的蛋白,根据
图3分析,N蛋白缺失型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的分布特点为
。[解析]
①分析图2可知,N蛋白缺失型植物根部明显变短,且尖端以上部位表皮
处生长素少,说明生长素在根部表皮处运输受阻。②据图3可知,在N蛋白缺失型植
物细胞中,PIN2蛋白的分布特点是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顶膜处最多,侧膜和
细胞质中也有分布1234(3)根据上述研究,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
,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解析]根据上述研究可知,正常型植物细胞中只有顶膜处分布有PIN2蛋白,N
蛋白缺失型植物细胞中多处都分布有PIN2蛋白,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诱导PIN2蛋白
集中定位在顶膜,使生长素从根尖运输到伸长区,从而促进伸长区细胞伸长。诱导PIN2蛋白集中定位在顶膜,使生长素
从根尖运输到伸长区1234思维提升牢记与胚芽鞘系列实验有关的六个结论(1)胚芽鞘感光部位——尖端。(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5)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1234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传达信息伸长生长细胞分化侧根和不定根成长素受体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定基因的表达敏感迟钝低促进高抑制2.解读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曲线(1)同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曲线分析(2)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分析(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基础自测1.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
×
)2.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性也不同。
(
√
)4.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
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
×
)5.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
×
)6.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
√
)7.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
×
)××√××√×情境应用1.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
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
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请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科
学道理。提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含有
一定量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其中的生长素就能促进枝条生根。2.为什么城市道路两边的景观树的树冠多呈圆锥形?提示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生长发育,
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发育。因此,景观树的树冠多呈圆锥形。深度思考1.生长素作用中的“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吗?为什么?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吗?提示不是。所谓“抑制生长”或“促进生长”均是相对于“对照组”而言
的。凡是生长状况慢于对照组的,即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状况快于对照组的,
即促进生长。提示不一定。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产生相同的
促进效果。3.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顶端优势现象?请简单写出实验思路。提示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若干,将其均分成三等份,一份去尖端,一份不去尖
端,一份去尖端后放一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然后观察侧芽和顶芽的生长状
况,最后得出结论。
命题点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分析1.[2021全国甲]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
述,错误的是(
D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123456[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
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芽,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可解除高浓度的生长素对
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即解除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A、B正确;植物的生
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生长素可以调节
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
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错误。123456命题变式[设问拓展型]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只有生长素的作用,没有脱落酸等激素的作用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C.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植物代谢起催化作用D.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123456[解析]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错误;细胞的
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错误;生长素
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代谢起调节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C错误;极性运输属于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气会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
的极性运输,D正确。1234562.科学家将含有木质部维管组织的烟草茎切段放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上,细胞能
够增大和分裂;将不含木质部维管组织的烟草茎切段放在同样的培养基上培养,只
发生细胞的增大却不出现细胞数量的增多,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D
)A.生长素对烟草茎切段的作用是传达一种调节信息而不直接参与代谢B.一般来说,烟草茎切段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小于根和芽C.推测烟草茎切段含有木质部的维管组织可能产生了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D.实验证明只有在生长素环境中,木质部维管组织的分泌物才能促进细胞分裂D123456[解析]生长素是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正确;根、
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一样(根>芽>茎),烟草茎切段对生长素的敏
感程度要小于根和芽,B正确;由题干信息“将含有木质部维管组织的烟草茎切段
放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上,细胞能够增大和分裂;将不含木质部维管组织的烟草
茎切段放在同样的培养基上培养,只发生细胞的增大却不出现细胞数量的增多”可
推测,烟草茎切段含有木质部的维管组织可能产生了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C正
确;该实验缺少对照组,即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实验,所以无法证
明只有在生长素环境中,木质部维管组织的分泌物才能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123456命题点2
与生长素生理作用相关的曲线分析3.[2021福建]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当烟草长出足够叶片时,打顶(摘去
顶部花蕾)是常规田间管理措施,但打顶后侧芽会萌动生长,消耗营养,需要多次人
工抹芽(摘除侧芽)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可以采取打顶后涂抹
生长素的方法替代人工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
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23456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A.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B.打顶后的抹芽措施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移C.打顶涂抹生长素能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D.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解析]据题意,打顶后的抹芽措施(摘除侧芽)可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说明打顶
后的抹芽措施有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移,B错误;打顶涂抹生长素能使侧芽
部位生长素含量升高,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C正确;由图可知,与打
顶后不涂抹生长素相比,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可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D正确。B1234564.如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C
)甲乙123456A.若图甲中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B点对应浓度,则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
于D点对应浓度B.将图甲中的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若③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C点对应浓度,
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点对应浓度C.经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处理的某植物器官,一定会因受到抑制作用而
不再生长D.若将图甲中植物茎尖朝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
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答案]
C123456[解析]图甲中的①表示顶芽,②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
芽。若图甲中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B点对应浓度,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
长素浓度抑制侧芽的生长,大于D点对应浓度,A正确。将图甲中的植物置于右侧光
照射下,则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造成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低于背光侧,若③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C点对应浓度,则④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小
于C点对应浓度,B正确。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分析图乙可知,经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可能因受到
抑制作用而生长变慢或不再生长(如根和芽),也有可能因受到促进作用而快速生长
(如茎),C错误。若将图甲中植物茎尖朝向左侧水平放置,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要高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即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远地侧生长较快,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正确。123456通性通法“三看法”判断生长素的作用特点123456123456命题点3
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5.[江苏高考改编]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
(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mg/L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123456[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是用不加IAA的清水浸泡的,其枝条中仍含有
一定量的内源IAA,A错误;由图可知,在四组实验中,300mg/LIAA处理组的枝条
平均生根数最多且平均根长较长,故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
正确;判断根的生物量应从生根数和根长两方面考虑,100mg/L与300mg/LIAA处
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平均生根数不同,因此100mg/L与300mg/LIAA处理获得
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图中另外三个浓度的IAA均促进了根
的生长,故本实验结果不能体现IAA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
度抑制生长,D错误。1234566.[2023浙江1月改编]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
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
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了IAA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123456[解析]该植物茎段的叶片中含有生长素,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
果的干扰,A正确。在一定范围内,用IAA处理的组别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均
大于未经IAA处理的组别(对照组),说明使用IAA处理可以抑制叶柄脱落﹔越迟使用
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接近对照组,说明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
叶柄脱落的效应越不明显,B错误。因每组都有乙烯,没有无乙烯的对照组,无法
得知乙烯对叶柄脱落所需折断强度的影响,因此无法判断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
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C错误。由题图可知,不同时间的IAA处理均能抑制叶柄脱
落,因此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不能体现IAA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的特点,D错误。1234561.[2021北京]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
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关于植物
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D.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C1234[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植物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表现为促进
顶芽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表现为抑制侧芽生长,故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
素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A正确;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降低侧
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促进侧芽生长,B正确;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
长形成侧枝,说明细胞分裂素能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C错误;侧芽的生长受多种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12342.[2021重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了生长素
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取样部位生长素含量(μg·kg-1)对照组低锌组①茎尖12.53.3②茎的上部3.72.5③瘤上方的茎部4.82.9④长瘤的茎部7.93.7⑤瘤26.55.31234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有差异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解析]生长素在部位①(茎尖)能发生横向运输,在部位②(茎的上部)不发生横向运
输,A正确。部位③(瘤上方的茎部)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抑制该部位侧芽的生长,B
错误。分析表中数据,部位④(长瘤的茎部)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部位④与部位
⑤(瘤)的距离较近,推测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是因为部位⑤的存在,C正
确。分析表中数据,在相同部位,对照组的生长素含量都高于低锌组的,推测锌有
利于生长素合成,D正确。[答案]
B12343.[2020全国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
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
第3
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
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C1234[解析]
K+、Cl-等无机盐离子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其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渗透
压起着重要作用,A正确;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结合水和自由水,水
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在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对水分的吸
收,B正确;KCl为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根据题干信息“用
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可知,蔗糖不是作为能源物质来
提高IAA作用效果的,C错误;置于生长素+蔗糖(或KCl)溶液中的胚芽鞘伸长率比
单独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单独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或KCl)溶液中的胚芽鞘伸长
率都高,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蔗糖或KCl而提高,D正确。12344.[2020江苏]为提高银杏枝条扦插成活率,
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条1
小时,
然后将其插入苗床。如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条内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800mg/LD1234[解析]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可形成愈伤组织,扦插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
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A正确;愈伤组织形成后会有根原基发生,随后形成不定
根,说明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B正确;不定根的分化离不
开枝条内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C正确;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较低浓度促进
其生长,过高浓度抑制其生长,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不可能高于800mg/L,
D错误。1234
1.[2024鄂东南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生长素主要由芽等部位的多种氨基酸经系列反应转变而来B.向光弯曲生长的胚芽鞘,背光侧的细胞体积明显小于向光侧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植株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经极性运输至侧芽累积可使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D123456789[解析]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
的反应转变而来,A错误;由于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向光弯曲生长的胚芽
鞘,背光一侧的细胞体积明显大于向光一侧,B错误;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
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C错误;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积累,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D正确。1234567892.[2023惠州调研]如图是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对比分析图①、图②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是不能透过云母片的B.图④和图⑤说明琼脂块不会阻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C.若将图②中的云母片换成琼脂块,结果仍然是向光弯曲生长D.若将图④中的琼脂块换成云母片,结果仍然为向光弯曲生长D123456789[解析]图①中将云母片横向插入胚芽鞘左侧,然后在胚芽鞘右侧给予光照,胚芽
鞘背光弯曲生长,图②中将云母片横向插入胚芽鞘右侧,然后在胚芽鞘右侧给予光
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是因为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图①中胚芽鞘右侧生
长速度快,图②中胚芽鞘左侧生长速度快,A正确。图④表示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
上放置琼脂块,再在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然后在右侧给予光照,图⑤中胚芽
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是琼脂块不会阻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胚
芽鞘右侧给予光照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
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B正确。若将图②中的云母片换
成琼脂块,由于琼脂块不会阻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则在胚芽鞘右
侧给予光照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高、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正确。若将图④中的琼脂块换成云母片,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实验结果
应为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D错误。1234567893.[2023广州检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
《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
长。”元末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
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
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B.种植棉花或果树时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C.“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受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D.在水稻受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避免减产D123456789[解析]“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促进主干生
长,A正确;种植棉花或果树时及时采叶心,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或侧枝生
长,从而提高棉花或果实的产量,B正确;“白飒之患”指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
常受粉,不能形成种子,进而影响产量,C正确;若在水稻受粉期遇上阴雨天气,
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不能减少损失,因为水稻收获的是种子,必须经过
受精作用才能形成种子,D错误。1234567894.[2024南通模拟]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
acm。
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
测得其生长量为
b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A.若
a
>
b
,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μmol·L-1B.若
a
<
b
,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ol·L-1C.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D.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0μmol·L-1时,抑制茎段生长C123456789[解析]分析题意,从图中可知
a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4μmol·L-1和16μmol·L-1,
当将该待测溶液浓度稀释一半后,若茎段的生长量
a
>
b
,则从曲线图中分析该未
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浓度应为4μmol·L-1,若
b
>a,则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浓
度为16μmol·L-1,A、B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幼苗切段生长,该过程主要通过促
进细胞伸长实现,C正确;据图可知,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0μmol·L-1时,在
一定浓度下仍可促进茎段生长,D错误。1234567895.[2024福州一模]生长素(IAA)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假说认为,IAA在植物细胞中有
两种存在形式,酸性环境下主要是IAAH,中性环境下主要是IAA-。IAA在细胞壁
中主要以IAAH的形式存在,在细胞质中主要以IAA-的形式存在。细胞膜上有
IAAH输入载体AUX1蛋白和输出载体PIN蛋白,通过两种载体的接力转运,完成生
长素的极性运输,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细胞质的pH呈酸性,细胞壁的pH呈中性B.H+由细胞质流向细胞壁的过程需要消耗ATPC.图中IAA运输方向可表示茎基部向芽尖运输D.该图解释了茎向光弯曲生长的机制B123456789[解析]由“IAA在植物细胞……主要以IAA-的形式存在”可知,细胞壁的pH呈酸
性,细胞质的pH呈中性,故H+由细胞质流向细胞壁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
要消耗ATP,A错误、B正确;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
端,故图中IAA运输方向可表示芽尖向茎基部运输,C错误;图中没有出现单侧光和
尖端,不能解释茎向光弯曲生长的机制,D错误。123456789
一、选择题6.[2024广东部分学校联考]植物因接触刺激而引起的向性生长运动,叫作向触性。
例如,图1根在土壤中绕过障碍物向下生长,图2藤本植物的茎卷须缠绕支持物向上
生长。植物的向触性通常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图中弯曲部位颜色较深部分表
示生长素浓度较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植物向触性是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等参与调节的结果B.根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C.茎卷须缠绕支持物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D.植物向触性与光敏色素感受光刺激传递信息相关D123456789[解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的,A正确;分析图1可知,根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B
正确;分析图2可知,茎卷须缠绕支持物生长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C正
确;根生长在地下,接受不到光照,因此推测根绕过障碍物的现象与光敏色素感受
光刺激传递信息无关,D错误。1234567897.[2023南京模拟]植物根的向地生长与向重力性密切相关,如图为根的向重力性机
制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淀粉体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到内质网上,从而诱发Ca2+释放B.生长素泵可将生长素运出细胞,从而促进近地侧根细胞生长C.如施用钙调蛋白抑制剂,则根可能丧失向重力性D.除了重力,光、温度也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B123456789[解析]图示信息转化与分析: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都参与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正确。1234567898.[2024安徽六校联考]有的番茄品种的果实远端凸起形成果尖,已知果实尖端细胞
的发育起源于果实远端细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腹痛诊断
- 护士礼仪培训
- 旅游团乘车协议
-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2篇)
- 加强学校期末规范管理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万里一线牵》说课课件
- 《山水合璧》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品牌推广会议合同
- 房价涨幅调整协议
- 契约型职位合同
- 2024年度博物馆展览设计合同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胰岛素皮下注射标准解读
- 出售渣土合同范例
- GB/T 24630.1-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 JJF(京) 134-2024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校准规范
- 高二上学期考后成绩分析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乡村振兴议论文开题报告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教学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4)单元全套练习题4套(含解析)
- 危险废物库房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