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_第1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_第2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_第3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_第4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57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假设T是从磁盘输入一块数据到缓冲区需要的时间,C是CPU对一块数据进行

处理的时间,而M是将一块数据从缓冲区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当一用户进程要

按顺序访问的方式处理大量数据时,请问在单缓冲和双缓冲的情况下,系统对一块

数据的处理时间分别是()。

A、max(T,C)+M,max(T,M+C)

BNmax!(T,M+C),max(T,C)+M

C、max(T,M)+C,max(T,M+C)

D^max(T,M+C),max(T,M)+C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单缓冲工作示意图和时序图如图1-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

由I/O控制器到缓冲区和数据由缓冲区到工作区必须串行操作;同样,数据从缓

冲区到工作区和CPU从工作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也需串行进行;但由于在顺序

访问时可采用预先读的方式,即CPU在处理一块数据(从工作区取数据)的同时可

从磁盘输入下一块数据,所以系统对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T,C)+Mo

用户进程

a)单缓冲工作示意图

b)单覆冲时序图

图1-11单线冲工作示意图与时序图双缓冲的工作示意图和时

序图如图1-12所示。由此可见,数据由I/O控制器到双缓冲和数据由双缓冲区到

工作区可以并行工作,因此,系统对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T,M+C)。

用户进程区

处理(C)

工作区

2

a)双援冲工作示意图

T|(覆冲1)Ta(缓冲2)TH短冲I)

b)双缓冲时序图1

图1-12双缓冲工作示意图与时序图

2、TCP/IP协议族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o

A、ARP,IP,ICMP

B、TCP,UDP

C、TCP,IP

D、SMTP,DNS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来将IP地址映射

到以太网地址,属于网络层。IP(Intcrnct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属于网络层。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locol)Iniemet控制消息协议,属于网络层。所以选

AoTCP、UDP层于传输层,DNS属于应用层,它们都不是网络层协议。

3、存在一个由8个结点组成的图,结点从。〜7编号,图中有13条有向边,分别

是:0-70-11-41-62-33-44-25-26-06-36-57-17-3,下面选项中哪个是该图的强

连通分量()。

A、0-1-4

B、3-5-6

C、0-1-6-7

D、1-4-3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先画出图,即可得出答案。

4、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rder(int

j»intm)}inti,ternp;if(j<m){if(a[i]<a|j]){temp=a[i];aQ]=temp;}j++;

order(j,m);〃递归调用}}

A、0(n)

B、O(nlog2n)

C、O(n2)

D、0(n3)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0rdcr()函数是一个递归排序过程,设T(n)是排序n个元素所需要的时

间。在排序n个元素时,算法的计算时间主要花费在递归调用order。上。第一次调

用时,处理的元素序列个数为n—l,也就是对余下的n—l个元素进行排序,所需

要的回算时间应为T(n—1)。又因为在其中的循环中,需要n—l次比较,所以排序

n个元素所需要的时间为T(n)=T(n—l)+n—l,n>l这样得到如下方程:T(l)=0

T(n)=T(n—l)+n-1n>l求解过程为:T(n)=[T(n—2)+(n—2)]+(n—l)

=[T(n-3)+(n-3)]+(n-2)+(n-l)...=[T(l)+l]+2+...+n—1

=0+1+2+...+n—1=n(n—1)/2=O(n2)

5、在请求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假设系统为某个进程分配了4个物理页框,页面

的引用串号为0,1,2,4,5,2,3,4,3,0,1,4,5,3,采用固定分配局部

置换,当采用OPT算法时会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是()。

A、9

B、8

C、7

D、6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页面置换算法。对于页面置换类的题目,一般只要理解了置

换算法的执行过程,那么计算相对是比较简单的,这里需要采用OPT算法,即最

佳置换算法。一般我们采用表格的方法,以堆栈的顺序来计算比较方便。请见下

表:

OPT01245234301453

101244444444444

00122233333333

901S55555S555

IV00000001111

缺页YYYYYNYNNNYNNN

经过计算,缺页次数为7。

6、在读写文件的操作中,通常使用“块高速缓存”,以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但为

了保证系统的(),关键块必须尽早写盘。

A、一致性

B、安全性

C、性能

D、可扩性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必须保证先写后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微程序控制方式和硬布线方式相比较,前者可以使

指令的执行速度更快口.若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则可用取代PCin.控制

存储器可以用ROM实现IV.指令周期也称为CPU周期

A、I、m

B、n>in

C、只有HI

D、I、m、W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I:可以这样来理解,微程序控制方式是用软件方式来实现指令执

行,而硬布线方式则是采用硬件方式来实现指令执行。当一个命令信号到来时,硬

布线控制器方式下,命令信号只需要通过一些门电路,就可以快速产生有效的控制

信号来控制部件完成操作,因此速度较快,所以I错误。D:"C必然无法取代

PC,*c只是在微程序中指向下一条微指令地址的寄存器,只要熟悉微程序的执

行过程,便可以很容易得知:当一条指令执行时,分派给微程序部件来进行具体操

作,而这个操作仅仅是限于这条指令的内部,它无法得知整个程序是什么样,因此

它也必然不可能知道这段微程序执行完毕后,下一条是什么指令,所以口错误。

n:由于每一条微指令执行时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是事先设计好的,不需要改变,所

以存放所有控制信号的存储器应为只读存储器,并将其集成到CPU内,称其为控

制存储器(简称控存),故in正确。iv:指令周期是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

启动的间隔时间,CPU周期是机器周期(通常使用内存中读取-个指令字的最短时

间来规定CPU周期),是指令执行中每一步操作所需的时间,所以w错误。

8、设A是一个己有10个元素的栈,栈中依次是Al,A2,A10,栈顶是

A10;B是一个已有10个元素的循环队列,队列中元素依次为Bl,B2,

B10,队头元素为Bl。A、B均采用顺序结构,现要将栈中元素全部移入队列中,

需()次基本操作才能使得队列中元素与栈中元素交替排列,即B中排列后的元素

为Bl,Al,B2,.A2....»BIO,A10o(不必考虑存储空间)

A、100

B、1000

C、50

D、20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里作如下:(1)先将栈中所有元素出栈(10次),入队列(10次),栈为

空,队列中的元素为BLB2,BIO,A10,A9,…,A1;(2)将Bl,B2,

B3,B10出队列(10次),人队列(10次),则队列变为A10,…,A2,A1,

Bl,B2,BIO;⑶将A1O,A9,…,Al出队列(10次),入栈(10次),栈中自

栈底至栈顶依次为A10,…,A3,A2,A1,队列中剩下Bl,B2,B10:(4)

重复执行10次Bi出队列(1次),入队列(1次),Ai出栈(1次),入队(1次),则最终

得至UB1,Al,B2,A2,…,BIO,AlOo

9、若用单链表来表示队列,则应该选用()。

A、带尾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B、带尾指针的循环链表

C、带头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D、带头指针的循环链表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设尾指针为TAIL,则通过TAIL可访问队尾,通过TAIL->next可

访问队头。

10、对于一个满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和m个叶子结点,深度为h,则()。

A^n=h+m

B、h+m=2n

C、m=h-l

D、n=2h-l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对于深度为h的满二叉树,"20+24...+2向=21,m=2h/。

11、某数码相机内置128MB的存储空间,拍摄分辨率设定为1600x1200像素,

颜色深度为24位,若不采用压缩存储技术,使用内部存储器最多可以存储的照片

数是()。

A、12

B、25

C、13

D、23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颜色深度为24位(3个字节),每张照片的存储量为

1600X1200X3B之5.5MB,128MB/5.5MB—23.3,所以内置的存储空间最多

可存储23张照片。

12、若用单链表来表示队列,则应该选用()。

A、带尾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B、带尾指针的循环链表

C、带头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D、带头指针的循环链表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设尾指针为TAIL,则通过TAIL可访问队尾,通过TAII->nexl可访

问队头。

13、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汽是()。

A、文件控制块

B、文件分配表

C、用户口令表

D、系统注册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文件的访问控制信息存储在FCB里。

14、下列有关散列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列存储法只能存储数据元素的值,不能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B、散列冲突是指同一个关键字对应多个不同的散列地址

C、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中,散列函数值相同的关键字总是存放在一片

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D、若散列表的装填因子a《1,则可避免冲突的产生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散列表中,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通过散列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得

到,散列存储法只存储数据元素的值,不能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所以选项A

正确:散列冲突是指多个不同关键字对应相同的散列地址,选项B错误:用线性

探测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中,散列函数值相同的关犍字不一定总是存放在一片连续

的存储单元中,选项C错误;装填因子a越小,发生冲突的概率越小,但仍有可

能发生冲突。

15、FTP客户和服务器之问一般需要建立的连接个数是()。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FTP的基本原理,FTP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一般要建立两个

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

开,FTP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

接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

收到FTP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

连接客户端和服务特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

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因此答案是Bo

16、在含有12个结点的平衡二叉树上,查找关键字为35(存在该结点)的结点,则

依次比较的关键字有可能是()。

A、46,36,18,20,28,35

B、47,37,18,27,36

C、27,48,39,43,37

D、15,45,55,35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设Nn表示深度为h的平衡二叉树中含有的最少结点数,有:

No=ONi=lNh=Nh“+Nh-2+l当结点数为12时,Nh=12,h=5,即12个结点的平衡二

叉树而最小叶子结点的层数为3,最大叶子结点的层数为5,由于存在关键字为35

的结点,即最多比较5次一定能找到该结点。故排除A、B、C,选D。

17、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

率为I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A、增加160m

B、增加80m

C、减少160m

D、减少80m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设传输线路的长度是L,那么信号在电缆中传输一个来回的时间是

t=(L/2xl0-8)x2=Lxl0-8So设最短帧长度是MIN=txlGbps=10L。所以如果MIN减

小了800bit,那么L就应该减少80m<,

18、在以下的文件物理存储组织形式中,。常用于存放大型的系统文件。

A、连续文件

B、串联文件

C、索引文件

D、多重索引文件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连续文件常用于存放大型的系统文件。

19、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使用()层的服务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使用它下层的服务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在会话层下面是传输层,所以会话层采用传输层的服务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20、下列排序算法中,时间复杂度为0(nk)gn)且占用额外空间最少的是()。

A、堆排序

B、起泡排序

C、快速排序

D、希尔排序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排序方法的性能分析。I归纳总结卜各种排序方法的

缗府力跳克同na度・定件

平均««

fiecaAO(n)0(力(Xa*)CMI)«w*

am(XII>(XB1)0(6OCX)A

邃界(Xn2)ex力(Mu1)(XDff««

(Mn4ogn>

—(Ml)If

一(贸M)~O(n*)

性续O(niugB)OCnlogB)(Xa1)否

*CMnlogn>(MfdoE(Mnlocn)(Xi)*

(Hnlogib)CXidogn)OCR)M

比较见下表。MR(K4(»4-nl»<Md<n*rd»(Xd<G-t-rd)>(Ard)*

21、假设有一个12位的海明码(采用偶校验编码,且最多只有1位发生错误),其

十六进制的值为ACFH,请问原来的值是()。

A、EFH

B、AFH

C、4FH

D、BFH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先将编码后的数据换成二进制形式。十六进制ACFH转换为二进制

为101011001111。其次,列出数据与位置的对应表,如表5—3所示。

*5-3数凫与位■的对应走

101011001111

M,MjM,M・MTMHMu

其中,第

1、2、4、8位为校验位,其余位为数据位。不妨设出错位为ei、e2>e3.e4,怎

么确定ei、e2>e3、与数据位的关系呢?Mi下标中的I可以表示成0001,这里的

0001分别对应e4、e3>e2、ei(倒过来看),由于ei的值为1,所以M[只和ei有

关。M3下标中的3可以表示成0011,所以M3和e1、e2有关;M7下标中的7可以

表示成0111,所以M7和ei、e2>63有关。其他以此类推,只需要将这些有关的用

异或符号㊉连接起来即可,最后可得如下公式:

e产Mi㊉M3㊉M5㊉M7㊉Mg㊉M]尸1㊉1㊉1㊉0㊉101=1

e2=M?㊉M3㊉M6㊉M7㊉Mio㊉M1尸0㊉1㊉1㊉0㊉1㊉1=0

63=M4㊉M5㊉M6㊉M7〶M12=0㊉1e1©0©l=l

e4=Mg㊉M9㊉Mio㊉Mu㊉M]2=0㊉1㊉1㊉1㊉1=0按照e4、es>%、ei的排列方式

得到的二进制序列为0101,恰好是二进制5,只需要把第五位取反即可,最后的正

确信息为101001001111,然后删除校验位,即第1、2、4、8位,最后得到原始

的数据位为10101111,转换成十六进制为AFHo

22、用外存加上内存之和与虚拟内存空间相比,其大小关系是()。

A、前者比后者大

B、前者比后者小

C、二者相等

D、不一定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当外存容量足够大时,虚拟存储空间只跟地址结构的位数相关,即虚

拟存储空间小于等于内存加上外存容量之和。当外存容量不足时,外存容量也成

为一个限制条件,即虚以存储空间等于内存加上外存容量之和。因此二者大小关

系是不确定的。

23、某个计算机采用动杰分区来分配内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现在在内存中依

地址从小到大存在100KB、450KB、250KB、200KB和600KB的空闲分区。分

配指针现指地址起始点,继续运行还会有212KB、417KB、112KB和426KB的

进程申请使用内存,那么,对内存充分利用的分配算法是()。

A、最先适应算法

B、下次适应算法

C、最佳适应算法

D、最坏适应算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计算机动态分区内存分配算法的计算。按照最先适应算

法,见表7—7。

表7-7

空闲区100KB450KB250KB300KB600KB

进程212KB112KB417KB

可以分配三个进程,余下426KB的程序需要在外存等候。按照下次适应算法,如

下表7—8o

表7-8

空闲区100KB450KB250KB300KB600KB

进程212KB112KB417KB

同样地,余下426KB的程序需要在外存等候。按照最佳适应算法,如表7—9。

»7-9

空闲区100KB450KB250KB300KB600KB

进程417KB212KB112KB426KB

所有进程均可以创建,较合理。按最坏适应算法,如表7—10。

*7-19

空闲区100KB450KU250KB300KB600KB

进程417KB112KB21ZKb

余下426KB的程序需要在外存等候。所以,充分利用内存的适应算法是最佳适应

算法。

24、下列关于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址转换技术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的内部主机访问。Internet

B、地址转换技术能够确保内部主机正常使用所有Internet服务

C、地址转换技术能够对内部主机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地址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地址转换技术采用端口映射的方

式是内部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的服务。由于内部主机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因此具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故答案是D。

25、已知一棵有2011个结点的树,其叶子结点个数是116,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

无右孩结点个数是()。

A、115

B、116

C、1895

D、1896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可以采用特殊情说法求解。可举如下特例二又树中仅有前115个结点

有右孩子结点,其余1896个结点均无右孩子结点。

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I.非空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p满足

p^next=headH.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如果

head—next—next—>next=head成立,则该单链表的长度为3HI.静态链表中的指针

表示的是下一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IV.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

单链表之后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0(1)

A仅

、I、n、m

BI

、、u、川、w

c仅

、i、m

D仅

、i、m、w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i:非空循环单链表的尾结点指针应该指向链表头,即

p—>next=head,故I正确。II:head指向头结点,head—next就指向第一个结点。

既然head—>ncxt—>ncxt->ncxt=hcad,说明此循环链表共有3个结点(包含头结点),

而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它并不存储线性

表的元素,故不能算为单链表结点,故此单链表的长度为2,故n错误。m:静态

链表中的指针所存储的不再是链表中的指针域,而是其下一个结点在数组中的位

置,即数组下标,故DI正确。IV:将链表连接起来只需0(1)的操作,但找到具有

m个结点链表的尾结点需遍历该链表,所以时间复杂度应该为O(m),故W错误。

27、两个网段在物理层进行互联时要求()。

A、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不相同

B、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锥路层协议都相同

C、数据传输率相同,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不同

D、数据传输率可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数据传输率是物理层的重要参数,两个网段在物理层进行互联,数据

传输率必须相同。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互联,则要求数据链路层协议也相同。

28、已知关键序列5,R,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

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

A、3,5,12,8,28,20,15,22,19

B、3,5,12,19,20,15,22,8,28

C、3,X,12,5,20,15,22,28,19

D、3,12,5,8,28,20,15,22,19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9、下列协议中,用于解决电子邮件中传输多语言文字和附件问题的协议是()。

A、MIME

B、SMTP

C、SNMP

D、POP3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邮件协议中MIME的作用,MIME设计的最初目的就是为

了在发送电子邮件时附加多媒体数据,让邮件客户程序能根据其类型进行处理,因

此定义了5个新的邮件首部字段,它们可包含在[RFC822]首部中。这些字段提供

了有关邮件主体的信息。定义了许多邮件内容的格式,对多媒体电子邮件的表示方

法进行了标准化。定义了传送编码,可对任何内容格式进行转换,而不会被邮件系

统改变。因此答案为A。

30、下列程序设计技术和数据结构中,适合虚拟页式存储系统的有()。I.堆栈

n.Hash函数索引的符号表m.顺序搜索W.二分法查找V.纯代码VI.矢量

操作VH.间接寻址而.矩阵操作

A、I、m、v、vi、

B、I、u、m、vn

C、口、v、w、vni

D、m、v、vi、vn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虚拟页式存储系统中,页内地址是连续的,而页间地址不连续。当页

面不在内存时,会引起缺页中断,相对消耗很多的时间。这类题解题思路起始都应

该从局部性出发。I适合。栈顶操作一般是在当前页中进行,此前己驻留内存。

只有当栈顶跨页面时,才会引起缺页中断。n不适合。Hash函数产生的索引地址

是随机的,可能会频繁缺页。HI适合。搜索一般是在当前页中进行,此前已花留

内存。只有当跨页面搜索时,才会引起缺页中断。W不适合。二分法查找是跳跃

式的,可能会频繁缺页。V适合。纯代码基本上是顺序执行的。其跳转指令全是

相对跳转的,范围一般在一个页面之内。只有当跨页面跳转时,才会引起缺页中

断。VI适合。一个矢量的各分量均顺序排列,一般在同一页面内。vn不适合。存

放间接地址的页面,存放直接地址的页面,以及存放内容的页面没有规律,它们可

能不在同一个页面。皿适合。矩阵的各元素均顺序排列,一般在同一页面内。

31、RAID利用冗余技术实现高可靠性,其中RAID1的磁盘利用率是()。

A、25%

B、50%

C、75%

D、10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RAID1称为镜象磁盘阵列,数据盘和检测盘的数量是1:1的关系,所

以磁盘利用率为50%。

32、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的主机地址是()。

I.192.168.15.17H.192.168.15.14皿.192.168.15.16

IV.192.168.15.31

A、仅I

B、仅I、n

c、仅I、m、w

D、I、口、m和w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将IP地址192.168.15.19和28位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后进行与运算,可以得到该子网的网络地址

192.168.15.16o由于网络位是28位,所以主机位占4位,24=16,即该子网段

包括】6个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范围是192.168.15.16〜

192.168.15.31,但16是网络地址,31是广播地址,因此只有

192.168.15.17在此范围之内”

33、原码两位乘中,符号位单独处理,参加操作的数是()。

A^原码

B、补码

C、绝对值的原码

D、绝对值的补码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原码两位乘中,符号位单独处理,但运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减被

乘数绝对值''的操作,计算机中减法一般通过补码加法来实现,故原码两位乘运算

过程中参加操作的数是绝对值的补码。

34、文件系统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A、应该不同

B、由操作系统类型决定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受系统约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树形目录的引入提高了检索的效率,解决了文件的重名问题,即允许

不同的用户使用相同的文件名。因此,对于不同用户文件而言其文件名既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35、假定一个处理器正在执行3道作业,I作业以计算为主,II作业以输入/输出

为主,HI作业以计算与输入/输出为主。应该如何赋予它们占有处理器的优先级,

使得系统效率较高?

A、I作业优先级最高,in次之,II最低

B、n作业优先级最高,I次之,in最低

c、in作业在优先级最高,n次之,I最低

D、n作业优先级最高,in次之,I最低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处理器调度算法会考虑作业响应时间要求,让CPU尽量和外围设备

并行工作,防止一个计算进程长时间霸占处理器。因而,输入/输出为主作业(n

作业)优先级最高,计算与输入/输出均匀的作业(田作业)其次,计算为主作业(I

作业)的优先级最低。

36、指令流水线中出现数据相关时流水线将受阻,()可解决数据相关问题。

A、增加硬件资源

B、采用旁路技术

C、采用分支预测技术

D、以上都可以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旁路技术指Ng,等待某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写回到寄存器后,再从寄存

器取出结果,而是直接将执行结果通过专用通路送至需要该结果的地方.可用来解

决流水线的数据相关问题。

3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I.网络上唯,标识一个进程,需要一个服务端口

号即可口.路由器必须实现TCP,才能保证传输的正确性in.面向连接的数据传

输比面向无连接的数据芍输更快

A、仅I、n

B、仅u、m

C、仅I、皿

D、I、n、m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I: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在传输

层,进程是用端口号来标识的,而在网络中IP地址可唯一标识一台主机,所以网

络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首先要标识是哪一个主机上的进程,故I错误。n:路由

器工作在网络层,TCP的报文段只是封装在网络层的1P数据报中,作为其数据部

分,对路由器是不可见的,所以路由器不需要实现TCP,故II错误。m:面向连

接由于建立了一个虚链路,因此,每个数据分组可以省略源地址,减小了数据冗

余,这是速度增加的因素;但是,建立虚链路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是速度降低

的因素。因此,很难说二者速度谁快,故nr错误。

38、某操作系统采用变长存储分区机制,分区有两类,一类是占用块,一类是空闲

块。占用块又可进一步分为⑴左右均为占用块,(II)仅左边为占用块,(III)仅右边

为占用块,(IV)左右均为空闲块,用a记⑴类块的个数,b记(II)类块的个数,C记

(IH)类块的个数,d记(IV)类块的个数,则系统中的空闲块数为()。

A、a+b+c+d

B、b+c+2d

C>2b+2d

D、b+d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9、一棵BST树共7个结点,值分别为I、2、3、4、5、6、7,形态为满二叉树,

()不是插入序列。

A、4261357

B、4231675

C、4213567

D、4657213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二叉排序树(BST)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1)若它的左子树不空,

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2)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

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3)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是二叉排序

树。据此分别画出相应序列的二叉树,知C错。

40、在IP数据报报头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报头长度(IHL)字段,一个

为总长度(totallenglh)字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报头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报头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C、报头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D、报头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IHL实段以4字节为单位,totallength字段以字节为单位。

二、综合应用题(本题共9题,每题7.0分,共9分°)

下图所示为双总线结构机器的数据通路,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

自增功能),M为主存(受R/W信号控制),AR为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

存器,ALU由加、减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控制信号G控制的是一个门电

路。另外,线上标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号,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输入控制信

号,R1。为寄存器R1的输出控制信号,未标字符的线为直通线,不受控制。

41、“ADDR2,R(F指令完成(R0)+(R2)—>R0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图,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2、若将“取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