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12月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游牧地带是游牧生活与草原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中国境内属于游牧地带的范围很广,除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西辽河流域外,几乎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也都可以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草原游牧地带经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欧亚大陆的腹地,成为世界上最广远的绿色长廊。地学研究成果指出,推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分离出来的动力是气候变迁。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现,使得畜牧业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方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成熟的游牧业依托的环境为广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却在农牧交错带。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当全球或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农牧交错带的敏感特征也会影响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随着这一地区自然带属性的更移,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游牧型畜牧业(游牧业)则晚于放养型畜牧业。只有游牧业出现,畜牧业才真正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迁移是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马具是推动牧人与畜群走向草原的物质依托,从人们跃上马背的那一刻起,广袤的草原就成为他们的舞台。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只限于中国北方。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在气候变迁的大背景下,欧亚草原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作出了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马的驯化赋予人们从不曾拥有的流动能力,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狩猎采集者步行的活动范围大多在两小时步行圈内,一旦人群的规模超过了这个范围内资源的承载力,就会导致饥荒,这也是为什么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很难形成大的社会群体。不过,海岸地带则拥有季节规律不同于陆生资源的水生资源,且有舟楫之便,有条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够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样的复杂社会。马的驯化还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环境,此前草原因为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植物生长)比较低,所能支持的次级生产力(动物生长)也比较低,和沙漠、高原、极地等并列为狩猎采集的边缘环境。这个地带的资源密度小,动物群的流动性非常大,狩猎采集者依赖步行是很难维持生计的,这是草原地区石器时代遗存较少的原因之一。马的驯化可以让人类拥有更大的生态空间,这也是草原地带青铜文化在马驯化后兴盛的主要原因。游牧业的建立意味着人们进一步依赖驯化动物。牛羊的驯化本来就是游牧业的必要基础。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则什么都吃,它们之间构成很好的共生关系。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仅仅依赖肉食,游牧是不能满足生计需要的。马与很早就驯化的狗则为大范围流动放牧提供了条件。畜牧意味着社会中进行农耕和负责放牧的劳动力的分化,游牧则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农耕,但游牧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而是需要通过交换从农耕者那里获得金属工具、纺织品、粮食等必需生活资料。燕山-长城南北地区生计方式的分化不仅表现为农牧并重的经济与游牧业的产生,还表现为旱作农业系统的真正建立。这一地区种植的作物以黍、粟为主,尤以黍为重,因为黍比粟更适应干旱与寒冷的环境。构成旱作农业系统的另一种农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而且种植大豆与其他豆类都有养地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摘编自陈胜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的适应变迁》)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产生的时间先后来看,原始农业早于游牧型畜牧业,后者又早于放养型畜牧业。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在草原、沙漠、高原、极地都很难维持生计。对于游牧者来说,金属工具、纺织品和粮食属于难以自给自足的生活资料。在驯化、种植大豆之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大兴安岭处于西辽河流域与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之间,导致西辽河流域不具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条件。全新世温暖期结束后气候普遍变得干冷,使得游牧业一经产生就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扩散到整个欧亚草原。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突破了“两小时步行圈”内资源的承载力的限制,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复杂社会。黍比粟更适应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干旱与寒冷的环境,因此这一地区的游牧者从农耕者那里换取粮食时更看重黍。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游牧业起源观点的一项是(3分)《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随畜牧而转移,……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距今3000年左右的一处遗址中,考古学家既发现了大量牛羊骨骼,也发现了不少农具。400毫米年降雨量是农耕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底线,中国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东段与明长城走向极为相似。《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上京一带为“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化I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文化I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文化II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5.哪些因素对欧亚大陆游牧业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黑骏马(节选)张承志我骑着马哗哗地趟着流水,马儿自顾自地停下来,在清澈的中流埋头长饮。我抬起头来,顾盼着四周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二十来年了,伯勒根小河依旧如故。河湾里和湿润的草地上密密地丛生着绒花雪白的芦荻,大雁在高空鸣叫着,排着变幻不定的队列。穿行在苇墙里的骑手有时简直无法前进;刚刚降落的雁群吵嚷着、欢叫着,芦苇被挤得哗哗乱响。大雁们在忙着安顿一个温暖的窠,它们是不会理睬自然界中那些思虑重重的人的。我催马踏上了陡峭的河岸,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这就是我曾生活过的摇篮,我阔别日久的草原。哦,故乡,你像梦境里一样青绿迷蒙。你可知道,你给那些弃你远去的人带来过怎样的痛苦么?侧山岗上有一群散开的羊在吃草,我远远看见,那牧羊人正歪在草地上晒太阳。我朝他驰去。“呃,不认识的好朋友,你好。呃,好漂亮的黑马哟!”他斜着眼睛,瞟着我的黑马。“您好。这马么,跑得还不坏——是公社借给我的。”我随口应酬着。“呃,当然是公社借你的——我认识它。嗯,这是钢嘎·哈拉。错不了,去年它在赛马会上跑过第一。公社把最有名的马借给你啦。”钢嘎·哈拉!像是一个炸雷在我眼前轰响,我双眼晕眩,险些栽下马来。但我还是沉住了气。我下了马,坐在他旁边,递给他一支烟。哦,钢嘎·哈拉!我注视着这匹骨架高大、脚踝细直、宽宽的前胸凸隆着块块肌腱的黑马。阳光下,它的毛皮像黑缎子一样闪闪发光。我的小黑马驹,我的黑骏马!我默默地呼唤着它。我怎么认不出你了呢?你是知道的,当你做为一个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也许只有我曾对你怀有过那么热烈的希望。是我给你取了这个骄傲的名字:钢嘎·哈拉。你看,十四年过去了。时光像草原上的风,消失在比淡蓝的远山和伯勒根河源更远的大地尽头。我一去九年,从牧人变成了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你呢,成了名扬远近的骏马之星。你好吗?我的小伙伴?你能告诉我她在哪里吗?我同她别后就两无音讯,你该明白我是多么惦念着她。因为我深知她前途的泥泞。你在摇头?你在点头?她——索米娅在哪儿呢?“大哥,你是伯勒根生产队的人么?”我问。“不是。不过,我们住得很近。”那时,父亲在伯勒根公社当社长。他把我驮在马鞍后面,来到了奶奶家。“额吉!”他嚷着,“我把白音宝力格交给你啦。他住在公社镇子里已经越学越坏了。最近,居然偷武装部的枪玩,把天花板打了一个大洞!我哪有时间管他呢?整天在牧业队跑。”白头发的奶奶高兴得笑眯了眼。她亲热地把我揽进怀里,滋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亲得头皮那儿水滑滑的。我使劲挣出她油腻的怀抱,慢慢蹭到在一旁文静地喝茶的、一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旁边。她望望我,我望望她;她笑了,我也笑了。父亲喝足了奶酒,一把扳过我的肩头,“孩子,从你母亲死掉那天,我就一直想找这样一个人家……你该知道我有多忙。在这儿长大吧。好好干,小牛犊。额吉家没有男子汉,得靠你啦。要像那些骑马的男人一样!懂么?”这样,我成了一个帐篷里的孩子。我学会了拾粪,捉牛犊,哄赶春季里的带羔羊;学会了套上犍牛去芨芨草丛里的井台上拖水;学会了用自己粗制滥造的小马杆套住当年的马驹子。当我神气活现地骑在牛背上,驾着木轮车朝远处的水井进发的时候,回头一望,一个骑铁青马的人正孤零零地从我们家离开。不知怎么,我心里升起一种战胜父亲尊严的自豪感。我已经用不着他来对我发号施令了。在这片青青的、可爱的原野上,我已经是个独挡一面的男子汉。十四年前我和索米娅都十三岁了。过年的时候,奶奶给我和索米娅都穿上了新皮袍。在这样重要的节日,我居然和女人家一样,赶着牛车去串门;而其他有畜群人家的孩子,却神气地跨着剪齐鬃毛的高头大马,随着大人的马队,在飞扬的雪雾中吆喊着,从一个蒙古包驰向另一个蒙古包,唉!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匹马呢?春天,清明前几天的一个夜里,刮了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第二天清晨,我和索米娅使劲推开被雪封住的木门后,突然看见,在我们包门外站着一匹漆黑漆黑的马驹子。我们惊叫着,又牵又抱地把马驹拉进了包内。奶奶连腰带都顾不上系了,她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用自己的被子揩干它的身体,然后把袍子解开,紧紧地把小马驹搂在怀里。她说,这黑马驹很可能是神打发来的。白音宝力格是好孩子,是神给她的男孩,所以神应该记着给白音宝力格一匹好马。晚雪尚未化净,山野还是一片斑驳。每天,黑马驹喝了一小桶牛奶以后,常在柔软的草地上挺直脖颈,轻轻跃起,又缓缓卧下,久久地凝望着山峦和流云。我和索米娅则扔下筐,帮它把弄脏的黑皮毛擦净,把歪了的红布护身符挂正,把我们省下来的月饼块、红糖、油果子,一块块地喂给它吃。远处,奶奶飘着一头银发,勤奋地忙碌着。小马驹加入了我们的家,我们四个愉快地生活着。一天,我们正在逗黑马驹玩呢,奶奶突然来了兴致,她一面挤着奶,一面在情在意地唱起了一支歌子,那就是《钢嘎·哈拉》(黑骏马)。她的嗓音嘶哑而高亢,也许是我以前听惯了学校教的那些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吧,这朴直古老的歌声,使我觉得那么新奇。索米娅和我对望着,呆呆地听着奶奶自我陶醉的吟唱。奶奶唱的是一个哥哥骑着一匹美丽绝伦的黑骏马跋涉迢迢路程,穿越茫茫草原,去寻找他的妹妹的故事。神妙的曲调在我心中唤起的阵阵感动,渐渐化成一匹浑身宛如黑缎的、昂首长嘶的骏马,举足,甩鬃,模样是那么逼真。我大喊道:“我要给这匹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我要叫它‘钢嘎·哈拉’!它一定会成为一匹真正的快马。我,我要骑着它走遍乌珠穆沁,走遍锡林郭勒,走遍整个草原!”索米娅闪着黑黑的眼睛盯着我,“嗯,等你真的走遍了锡林郭勒和全部草原以后,你会像奶奶唱的那样,骑着你的钢嘎·哈拉回到这里,来看看我吗?”“当然!”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喂!喂!”牧羊人推了我一把,“你怎么,生病了吗?朋友,你的气色很不好!”我猛然一惊,“噢,没什么,”我回答说,“天气真暖和。”随即,我站起来,拉过钢嘎·哈拉。(有删改)【注】《黑骏马》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大草原为背景,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以及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此文节选自原著开头部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二段的“芦荻大雁图”,视听结合,描写了大雁筑巢、芦苇飒飒等景象,以草原的生机欢腾反衬主人公返乡途中内心的忧郁沉重。奶奶歌唱古曲《钢嘎·哈拉》,使作品充满草原文化的气息;歌曲内容暗合主人公的人生经历,预示人物圆满的结局。C.“滋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等细节生动表现了奶奶这位草原传统女性的仁慈、宽厚与坚韧。D.“在飞扬的雪雾中吆喊着,从一个蒙古包驰向另一个蒙古包”,既展现出草原特有的地域风情,又表现出寄养在牧民家的白音宝力格内心的自卑。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本文在叙事时回忆和现实交织,突破了时空限制,将相关联的情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全面地展示了主人公成长的背景。文中多处采用散文化的笔调来诗化场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如“晚雪尚未化净,山野还是一片斑驳”。文中划横线处描写黑骏马的文字,画面感十足,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表现出小马驹的悠闲自在以及主人公对它的喜爱之情。本文具有刚健雄浑、豪迈深沉的文化气质,这主要来源于主人公在成长中展现的豁达宽容、自信昂扬以及他对草原故土的深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黑骏马”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有评论认为,《黑骏马》与《边城》虽然表达风格不同,但都表现了人性美。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材料一:窦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行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又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生死从司马!”超曰:“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班超之于西域,戏焉耳矣。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盖此诸国者,地狭而兵弱,主愚而民散,不必智且勇而制之有余也。万里之外,孱弱之夷,苟且自王,实不能逾中国一亭长。其叛也,不足以益匈奴之势,其服也,不足以立中夏之威;而欺弱凌寡挠乱其喙息以诧奇功超不复有人之心,而今古艳称之,不益动妄人以为妄乎?发穴而攻蝼蛄,入沼而捕鳅鲦,曰:“智之奇勇之神也。”有识者笑之久矣。(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而欺弱A凌寡B挠乱C其喙D息E以诧F奇功G超不复有H人之心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假,代理,非正式,与《苏武传》“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中的“假”意思不相同。

B.吾属,我们这些人,与《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吾属”意思相同。C.然,同“燃”,燃烧,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若火之始然”中的“然”字意思相同。

D.白,告诉,与《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中的“白”字意思相同。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班超出使西域时,鄯善王对汉朝使者的态度由恭敬到怠慢,对比鲜明。班超意识到这一定是因为有北方匈奴的使者到来。班超召集他的官吏士兵,先喝酒,待喝到酒酣处,班超施展激将法,与被酒壮胆气的官属们约定当夜突袭匈奴营地。郭恂第二天才得知班超等人头天晚上行动的消息,大吃一惊,随即变了脸色,班超解释了没有提前告知的原因,郭恂这才高兴了。窦固上书详细报告班超功劳,皇帝赞赏班超,拒绝窦固另选使者出使西域的要求,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完成前面的功业。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超何心独擅之乎!”关于班超“智勇”的评价,王夫之却认为会让“有识者笑之久矣”,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王夫之如此评价的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李频①五月倾朝谒紫宸②,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③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④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注]①李频:晚唐诗人,此诗作于其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困苦。②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③含香:指侍奉君王。④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B.三、四句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C.第七句陈述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报答相公的恩情,以此表达诗人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D.虽然诗人同为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截然不同的。16.本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选择忍辱苟活,在“,”的反问中,坚定了自己通过发愤著书来洗却耻辱的决心。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顿生遐思冥想,追问道:“??”“暗香”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古人善于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道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打算写一篇文章,手机一响,就A地刷一刷信息,半天过去只写了几行字;想看会儿书,忽然想起阳台上的花还没浇,电费、煤气费也该缴了,忙活了几个小时,书还是没看几页。那些看似不怎么花时间、动动手指的小事,其实是消耗专注力的“黑洞”。①许多事情总是让.我们难以专注,我们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时,结果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收获甚微。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精力过于分散,导致B,结果什么也没干好。②而生活中,一个领域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③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每件事。④终有一天,你也会C,成就更好的自己。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A.B.C.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谁让.你来的?B.这件事让.你为难了。C.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从床下拽了出来。D.你让.我仔细想一想,这个方案比较复杂,下午三点前给你回复。20.下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有句话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道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小题。近年来,“精神内耗”这一概念引发网友广泛共情,成为社交平台的“网红词语”。那么,何为“内耗”?原指机器内部消耗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的物理学术语“内耗”被引申为人们反复回味负面想法、导致消极行为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XXX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句式的蹿红,“精神内耗”仿佛成了一个筐,啥情绪都能往里装。好像只有面对任何事都能表现得云淡风轻、我行我素,才称得上“不内耗”。比如,把处理人际关系一概说成是内耗。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原本是人生的“必修课”,但在社交平台上却常常被误读为一种“精神内耗”。一些自媒体“煞有介事”地罗列了家庭内耗的典型表现,像争吵、冲突、抱怨、责备等,拿捏了普通大众的情绪燃点,让网民很容易对号入座。还如,把为人着想、在意别人的看法也说成是内耗。还有人认为,多思无益,(甲),否则就会内耗。但殊不知,“谋定而后动”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智慧,我们往往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精神内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仿佛永不停息地在内心世界里肆虐,搅乱平静,摧毁安宁,留下一片狼藉的疲惫。(乙)?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也许阅读一些科普图书是有效的办法。通过科普阅读,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看待自我。好的科普图书是需要用时间来品的,它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芳华不再,相反,会更加熠熠生辉。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精神内耗”这一概念引发网友广泛共情。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原本是人生的“必修课”。C.一些自媒体“煞有介事”地罗列了家庭内耗的典型表现。D.我们往往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有两种气质:一种是书卷气,另一种是烟火气。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2月段考参考答案【答案】1.A2.C3.B4.D

5.①气候波动:欧亚大陆转入冷期,推动了与原始农业结合的放养型畜牧业的产生。②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敏感性: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转变其自然带属性。③马的驯化与马具的发明:人类对马的利用,使畜牧业进一步与原始农业分离,成为游牧型畜牧业。6.A7.D8.①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当意外得知并认出所骑之马是自己所养之马后,白音宝力格情难自抑,展开了对往事的深情回忆。②使情节具有戏剧性。成年的白音宝力格又回到草原,试图找寻旧日恋人踪迹时,竟然得到昔日两人一起喂养的黑骏马,巧合中富含意味。③暗合白音宝力格成长经历,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