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篇-《山石的画法》_第1页
国画山水篇-《山石的画法》_第2页
国画山水篇-《山石的画法》_第3页
国画山水篇-《山石的画法》_第4页
国画山水篇-《山石的画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教/育/中国画山石的画法山水篇国画基础知识零零国画基础知识

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有壁画、卷轴、屏障、扇面等画幅形式,富于传统特色。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认识国画零国画基础知识人物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花鸟

花鸟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山水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认识国画零国画基础知识

笔:分大、中、小号。有羊毫、狼毫、兼毫之分。

墨:常用的有有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是油烧出的烟子制成的,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墨放在砚盘中加水研磨后可用。初学者,用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等即可。

纸:画写意画多用生宣纸,吸水性和渗水性都比较好。

砚:加水磨墨用,有盖者为佳。

颜料:中国画颜料。

其它:调色盘用来调色,小水桶或者其他用来洗笔,镇纸用来压纸,印泥用来盖章等等。国画工具与材料零国画基础知识

握笔:拇指和食指及中指夹住笔管偏上端,无名指在下顶住。要作到“指实掌虚”,使笔能够灵活运用。用笔方法零国画基础知识

中锋:笔杆垂直于纸面,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进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笔杆倾斜于纸面,笔锋和笔肚接触纸面。侧锋运笔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笔锋常偏向线的一边,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由于侧锋运笔使用的是毛笔的侧部,故可以画出粗壮的线条。

藏锋:笔锋要藏而不露,画出的线条才沉着含蓄,力透纸背。露锋:与藏锋的运笔刚好相反,它以笔尖着纸,故意露出笔锋,收笔时渐行渐提笔杆。以这种笔法画出的线条灵活而飘逸。逆锋:行笔时笔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波。基本运笔技法零国画基础知识基本运笔技法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零国画基础知识

中国画通过墨的干、湿、浓、淡、清来体现物象的远近、凹凸、明暗、阴阳、燥润和滑涩。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而决定这五种墨色的关键是这五种墨色的比例。焦墨是半干的墨汁,乌黑而有光泽。浓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显光泽。重墨含水比浓墨多,色相稍浅。淡墨的含水量较多,色相更浅。清墨只有极淡的墨迹,甚至全是水。

基本用墨方法零国画基础知识

墨法:墨之韵味与节奏可以产生淡雅、沉厚、丰富、淋漓、滋润等各种不同的艺术趣味,并以此表现物象的某些行体与质感、意境与情趣。(1)破墨法:在作画时,趁前面的墨迹还没有干的时候,接着又画上一层墨色,使画面中的水墨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墨法中最常用的是破墨法。(2)积墨法:是指各种不同墨色、不同笔触在不断交错重叠后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给人以浑朴、丰富、厚实之感。积累时每一层次的笔触的重叠,一般在前一次的笔触干时才进行,而笔触的相叠必须具有形式感又能表现物象。基本用墨方法破墨法积墨法零国画基础知识

(3)泼墨法:是指随笔将多余的不匀之墨水挥泼于宣纸上的作画方法。这种挥泼而成的笔痕、水痕,有一种自然感与力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是作者有意与无意的产物,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4)宿墨法:宿墨即隔夜之墨,墨汁存放时间较久,水分蒸发而浓缩,墨色最黑。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5)浓墨法:以浓墨法描绘物象,落墨较重,可使画面厚重有神。用浓墨要“薄”,需要笔法灵活。只有干、湿、深、浅变化有致,才能浓而不凝滞。基本用墨方法泼墨法宿墨法浓墨法零国画基础知识关于国画山水

国画山水,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后蜀后主孟昶创设翰林图画院;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学习山水画先从画石头或树木基本练习画起,熟悉各种山石、树木、石质、树叶、树干等等的基本画法。最好能做到熟记于胸,能默写出来,然后把熟记于脑中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木随意拼装起来变成一幅作品。零国画基础知识关于国画山水一、山水画的组成: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二、山水画主要代表:(1)

浅绛山水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其他色彩为辅,比如石青石绿,但绝不能承担主色。浅绛山水讲究以水墨为主,彩色为辅,是高雅的山水画,不失水墨画特色,还有暖色色彩烘托,是典型的中国画特色。(2)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来表现山石树木,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由此而看,青绿山水就是水彩画,但是构图是散点透视,不是西方的焦点透视。(3)金碧山水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零国画基础知识国画山水基本技法

鉴于山水画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来讲是以用笔“勾、皴、擦、点、染、积墨、设色”和用水调配粘取不同浓淡的“墨色变化”为其基本技法要领。同时不同的艺术家也会在绘画实践中常试加之不同的绘画技巧和理念,不断地发展水墨山水画更好的表现力,形成艺术家的个人绘画风格。零国画基础知识国画山水基本技法

勾就是用毛笔在生宣纸上勾线,说的准确些就是用线表现被画物体的体面轮廓形态,用现代写实素描的观念来讲,这是就用抽象的线条画法来塑造物象。

皴是在勾出形的基础内,用不同形态的点、线、面进一步画出形态的凹凸和肌理变化。一般来讲皴要区别于勾线的墨色,加强形态的鲜明性。

擦是再皴后的基础上,用干笔侧锋擦出肌理的平滑、粗糙质感。

点意思是用不同形态的点,点出物象上的附属物体抽象感受。

染是在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淡墨大笔罩染出物象的明暗和黑白色彩特征。零国画基础知识国画山水基本技法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皴法一般分为锤头皴、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目录壹课前准备与工具材料贰叁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课程导入与引导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伍课程总结与老师点评课前准备与工具材料壹壹壹课前准备与工具材料班级类型8-9岁教学时长90-120分钟绘画技法国画山水的基本绘画技法纸张类型、规格33*33或38*38cm半生半熟宣卡或生宣卡画笔类型、规格大号兼毫毛笔、小号狼毫毛笔其它材料练习纸、国画颜料、墨汁、调色盘、笔洗(小水桶)、毛毡、吸水纸、金墨汁、金色闪光胶贰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贰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国画山水的种类及区别,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技法;2、了解国画山水中山石的写意技巧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山水画各种形式的山石的分解练习,掌握山水画中山石这一部分的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及创作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国画山水的艺术魅力,体会山水作品的意境之美,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画面构图以及各种形式的山石的刻画。2、注意画面的层次以及细节的点缀。叁课程导入与引导叁课程导入与引导

无论是山水画小品,还是山水画巨制,亦或壮观雄伟,或娟丽秀气,或寓忌隽永,或博大精深的山水画都离不开山石树木的点缀。山石是国画山水画中最基本的内容,故而一幅精美的国画山水画必然少不了一个精湛的国画山石的画法点缀!叁课程导入与引导

山石是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国画中山的外形可分为、丘、壑、峰、峦、岗、岭、巅等,又有坡度起伏连绵不绝的形势或因朝晖夕阴,风雨云雾变化流露出来的自然美,故画山之前必先远观其势,然后再近看其质。叁课程导入与引导

中国山水画家在积累了数百年观察和剖析的综合体验,逐渐发展成各种皴法,用笔墨、线条来表现不同纹理的山水感受。叁课程导入与引导

在传统画法中,山石的技法很多,风格各异。山石的画法最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个性,这也是形成不同流派的重点所在。山石的基本表现方法主要有勾、皴、擦、点、染五大类。其中皴法是山石画法中变化最多的表现方法。叁课程导入与引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山石的画法。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步骤与组合构图

画石起手是以勾线为基础,整体概括山石的外形结构。画好一块完整的山石,基本步骤为勾、勒、皴、擦、染、点六步,方能充分表现山水画中山石的造型。在一组石头上,如果把勾勒比成骨头,则“皴”是肌肉、“擦”是筋脉、“染”是皮肤、“点”是精神,和谐统一,才更有生命力。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步骤与组合构图勾:用线条勾出石头的轮廓大轮廓。用笔肯定,用墨一般略重。勒:勾的下一步,勾勒出转折、前后、大小组合关系。皴:指石头独特的肌理纹路,体现石头的不同质感和明暗关系。用笔松活,用墨比勾略淡一些,要见笔痕。擦:皴的深入表现。用干淡墨色在皴的地方加上擦笔,衔接勾与皴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之处,使石头更精致。擦用干笔,不见笔触。染:擦的深入表现。用淡墨渲染石头的明暗交界处,把石头的明暗过渡关系、前后关系染出来,使整体和谐统一。点:在石头交接处的主要结构线上施以重墨点,提亮画面,拉开层次。近石上的点可表示苔草,远石上的点可代表树木。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步骤与组合构图国画山石构图方法:聚石法、大小相间法、石间坡法,这里主要演示常用的两种。一、聚石法聚石法是指在一块石块的基础上,把二块、三块或更多的石块聚集在一起的画法叫聚石法。聚石法的画法一般先用中侧锋勾勒出前面一块石块,在此基础上再勾勒后边的石块,使几块石块聚集在一起,勾勒完成后根据明暗关系进行擦。也可先勾勒后边的石块,再勾勒前面的石块。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石块穿插有序和聚集的合理性。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步骤与组合构图二、大小相间法大小间法是大石块多、中间夹着少量小石块的画法为大间小法。小间大法是小石块多、中间夹着少量大石块的画法为小间大法。无论是大间小法还是小间大法,实际上都是石块之间的穿插变化。三、石间坡法石间坡法就是指石块、土坡、石坡在一起的一种画法。石间坡画法是在大小相间法基础上,先勾勒出大小不等的石块,然后再勾勒石坡或土坡,也可反之,使大小石块和石坡或土坡相聚在一起,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变得丰富,更有层次和意境。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的各种皴法

皴,指皮肤上粗糙的裂纹。自然界中的山石、树木表面的纹理脉络似粗糙的皮肤,画家为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等关系,逐渐创造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技法—法。随着画家的不断观察、提炼概括,创造并命名了数十种皴法。

皴法的种类繁多,但按照笔法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1、以线为主的皴法(线皴)例如: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折带皴、牛毛皴、云头皴等2、以面为主的皴法(面皴)例如:斧劈皴、拖泥带水皴、刮铁皴等3、以点为主的皴法(点皴)例如:雨点皴、豆瓣皴、钉头皴、米点皴等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的各种皴法

常用的有六种,分别是披麻皴、解锁皴、折带皴、荷叶皴、斧劈皴、雨点皴。披麻皴: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线条轻松灵活,适于表现有植被的土质松软的纹路或较长的土山山脉。因用线长短有别,有长披麻和短披麻之分,代时期的董源多用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被麻皴。解锁皴:由披麻皴演化而来,运笔比披麻皴要长,行笔曲回,因形如解开的绳索而得名。中锋运笔,呈散发状,浓墨淡墨混合使用,皴出的山石有层次、有变化。折带皴:用笔多以侧锋取势,横平的线条,转折处用力,线条转笔锋不转是折带皴的特点,宜用干笔,使转折处有坚削的山石感,表现山锋或平坡石骨寒瘦的气氛,元倪瓒精此法。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山石的各种皴法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当你远望黄山的莲花、莲芯二峰时,可以看到荷叶皴在自然界中的情景。斧劈皴: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大斧劈是一种偏锋直笔皴。笔线粗实,起笔较重,直势皴出。大斧劈皴笔迹宽阔,清晰简洁,适宜表现大面积的石块。小斧劈皴:属于面皴,笔线细劲,运笔顿挫曲折,如刀砍斧劈,表现出山石的细致结构。雨点皴:雨点皴如同雨点击打在石头上,有着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山石轮廓用明显的中锋线条确立体势,内廓石纹用短条式的雨点表现,用笔朴茂刚健,用墨深厚明快。常用雨点皴来描绘陕西一带的山景,有一种坚实利落之美。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披麻皴的运用

在山水画中,运用“披麻皴”画出的山石形似左右分披的麻纤维,用以表现江南一带土层较厚的山石的特点。我们一步步学习一下。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披麻皴的运用

一、调中墨,用中锋勾勒出山石以及后面山峰的轮廓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披麻皴的运用

二、然后,以中锋为主,略带侧锋用淡墨皴山石和山峰的暗部,注意疏密有致。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披麻皴的运用

三、待线条干后,用稍深的墨色,皴擦山石暗部,使山石浑厚、滋润。可在山石上加一些小松树、大雁等细节丰富画面,最后点苔完成。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折带皴用中锋拖笔,再用侧锋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因此而得名。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来练习。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一、用浓墨勾勒出山石的轮廓,笔不要带很多水,干一些,由上至下画山石,逆锋向左运笔,再转折向下。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二、折带皴一般是勾皴并举,在勾皴中塑造山石的形状。依旧笔上的水要少。山石凹进去的地方多皴一些,注意立体感。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三、大的树干用双勾画出,小一些的可以用单勾,然后用单勾加上树小枝。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四、把树用直笔皴皴一下,然后给树加上叶子,可以用你喜欢的叶子方式哦~这里用到的是个字叶和点叶。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折带皴的运用

五、用淡墨去擦皴一下石头,淡赭石色染树干,花青加藤黄调蓝绿色涂个字叶,用朱膘色或者红色点染其他的树,石头染一些淡赭石。丰富画面,添加细节,题字盖章,完成。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斧劈皴是山水画皴法之一,运笔时笔线遒劲,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运用时以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练习一下。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一、用浓墨勾出山石的轮廓,笔不要带很多水,干一些。线条强直有力度。画好山石,在左下方画一个平台。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勒出结构线。用侧锋、中侧锋行笔,对山石进行斧劈皴,用笔由里到外,果断利落。并用淡墨过渡一下加一些纹理。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三、浓墨双勾画出树枝,加上小枝,在右上方再加一棵小树。给树叶画上树叶,用你喜欢的方式,这里大树用的是圆夹叶,小树用的是点叶。把树干皴一下。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四、设色。大树叶子用红色,小树用藤黄,山石和地面用淡赭石色。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斧劈皴的运用

五、综合调整画面,加大雁、苔藓等细节,题字盖章,完成。肆绘画步骤与范画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