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基础知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板块的命题,全国各地呈多元化的趋势。主要有三种形式:1.按照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等由难到易的顺序,一般采用选择题的题型设计基础知识试题。2.选择一则简短的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具体的考试要求,将字音字形、病句修改、衔接仿写等考点综合在一个语段中,设置2-4道基础知识题,以主观题为主,且直接命名为“基础知识综合”。以上两种大都是安排在试卷的开头部分。3.选择一则多段落的材料,或者多则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具体的考试要求,从字音字形、病句修改、衔接仿写等方面设置3-5道基础知识题,多设置为选择题形式,降低难度。这种形式的基础知识综合题一般安排在阅读题后、作文题前。近几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逐步摒弃死记硬背的单纯知识性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性考查,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考点一字音字形(一)字音对字音的考查,目前选择题仍是主流题型,考查对象主要是课文中的“读读写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面注释了的词语。部分地方开始将字音的考查放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即放在具体的句子之中来考查,这些句子多是课文中的句子或报刊中常见的一些句子。有的甚至放在一段文字之中来考查。字音题一般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中的基础。难点就在于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的确定。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1.根据语境辨字音。一些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可以根据语境来判断读音。例如,“和”字在表示和平、和睦等意思时读“hé”,如“和平”;在表示答应、附和等意思时读“hè”,如“附和”。2.根据词义辨字音。一些多音字的读音会因为词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强”理解为“勉强”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3.根据色彩辨字音。一些多音字的读音会因为语体色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血”字在书面语中读“xuè”,如“血液”;在口语中读“xiě”,如“流了一地的血”。总之,对常见的多音字,要了解语境中的字义,据义注音。只有平时做好积累、整理工作,实践中才能灵活运用。(二)字形字形题主要针对形近致误、音同致误、形音相近致误字词进行考查。考查材料包括词语、成语、惯用语、俗语等,多考查课后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和课文下面注释的词语或书中的句子。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结合字音、字义和语境等。识记易错字,克服和纠正错别字,主要有以下方法:1.音辨法。有些汉字的字形相近,但读音不同,对于这样的汉字,我们可以运用以音辨形法加以辨别。如“渎”和“赎”,读音完全不同,在具体的词语中,其字义字形当然也就不同。2.形辨法。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或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如“燥”和“躁”,前者从“火”,有“干”的意思,常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而“躁”字从“足”,有“急”的意思,常组成“急躁”“烦躁”等词。3.义辨法。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而“径”指小路,所以应为“胫(小腿)。”4.语境辨识法。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者。例如:“暴发”与“爆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如暴发户),或指山洪暴发等。“爆发”指力量、情绪、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起义、爆发力、爆发阵阵掌声等。5.来源辨识法。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考点二词语(成语)的运用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词语、成语的能力以及运用词语、成语写话的能力三个方面。词语的考查一般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备选的词语一般是近义词或者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成语考查一般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考成语一般都是初中阶段语文课文中出现过的、应知应会的成语。我们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近义词的辨析对于近义词的辨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同。例如:相信、信任。“相信”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词义程度轻;“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词义程度重。2.词义的着重点不同。例如:诡辩、狡辩。同样表示无理强辩,“诡辩”重在“诡”,即用欺诈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辩护;“狡辩”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辩护。3.词义使用的对象不同。例如:领略、领会。两个词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领略”指对风味、风光等实际事物的体验、欣赏;“领会”指对内容、道理等抽象事物的了解、体会。4.含义中的感情色彩不同。例如:鼓舞、煽动、鼓动。这三个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是,“鼓舞”的含义中隐含着表扬的感情,只能用于好的人或事物;“煽动”的含义中隐含着批评的感情,只能用于坏的人或事物;“鼓动”并不含有感情色彩。5.用于口语或书面语的不同。例如:“母亲”和“妈妈”都是指同一个人,但我们平时说话时用“妈妈”,在台上演讲等需要使用书面用语时使用“母亲”。6.在句子中的用法不同。例如:“公布”和“公开”都有“展现在大家面前、不隐藏”的意思。“公布”只能表示动作;“公开”除了可以表示动作,还可以修饰其他动作或名词。(二)成语的误用要熟悉成语误用的类型。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望文生义。仅根据字面理解,而不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如“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意”,却被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歧义。2.褒贬混淆。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色彩鲜明的成语。如处心积虑、满城风雨、一团和气、改头换面等成语易贬词褒用;方兴未艾、凤毛麟角、惨淡经营、有口无心等成语易褒词贬用。3.表意重复。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很容易犯语义重复赘余的错误。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浑身)遍体鳞伤、(忽然)恍然大悟、(众多的)莘莘学子等。4.不合语境。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的成语: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休戚相关与休戚与共、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异曲同工与殊途同归等。5.轻重不分。有些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其蕴含的意义也有轻重之分,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做恰当的选择,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都是不妥的。6.对象误用。有一类源于古代诗文或典故的成语,其适用对象只能特指用于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运用它们时,在年龄、性别、对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尽管语言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限制。如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少女)、三令五申(指上级对下级)、汗牛充栋(指书籍)等。7.搭配不当。成语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8.自相矛盾。有些成语的内涵具有特定逻辑范围,词义反映出的数量的多寡、事理的先后、所属的范围、情态程度的大小,都有着一定的特指。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意义范畴,就会因与上(或下)文相违背而自相矛盾。考点三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按照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去表达,是中考句子考查的一个重点。其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病句的辨析,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查题型。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②判断对病句的分析与修改是否正确。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通常要求考生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难度更大。答好病句题,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一)病句的类型。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此句的主语是“一生”,谓语是“创作”,搭配不当,创作小说的显然是“巴尔扎克”,而不是“一生”。可将“的”和逗号删除。2.语序不当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语病。有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定语和中心语顺序不当、定语和状语顺序不当、谓语动词先后顺序颠倒、关联词语顺序不当等。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年实战经验的国家队的短道速滑教练。正确的顺序应为:他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实战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短道速滑(名词)教练。3.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成分残缺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附加成分、缺关联词语这五种类型。如:通过学习,使我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此句中的“使”字让整个句子缺少了主语,因此要删去“使”字。或者把介词“通过”去掉,让“学习”作句子的主语,变成“学习使我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二是句子多了不该有的成分,从而造成语句不通顺。有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附加成分多余等。如: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句中“的原因”和“是因为”重复了,可以改成“我这次没考好,是因为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或者“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又如:这位老教授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可以堪称一流。“堪”的意思就是可以、能够,再说一个“可以”,说重了。可以改成“在国内堪称一流”或者“在国内可以称得上一流”。4.句式杂糅句式杂糅就是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清。一个单句中含有两种或以上的句式结构,这种情况就叫句式杂糅。在修改这类病句的时候只能把句子改为单一的句式结构。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了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只保留一种。5.不合逻辑所谓句子不合逻辑一般是从句子表达的意思上讲的,在语法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句子不合逻辑主要表现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或违背事物规律,或前后矛盾,或由于否定不当而造成南辕北辙等。有自相矛盾、范围不清、主客颠倒等。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句中说到“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6.表意不明一个句子中包含两种或以上意思,有两种或以上理解,从而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这种句子就属于表意不明,也叫句子歧义,有指代不明、句子歧义、词义不明、对象不明等几种情况。如:这是小雪老师摄于去年春天的照片。这可以理解成照片里照的是小雪老师,也可以理解成照片是小雪老师给别人或别的东西照的。(二)病句辨识、修改的方法。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人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形成了对用词造句规则、调整语序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等的感性认识,这就是语感。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语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考点四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句子的衔接和排序,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之一——连贯。语句的连贯是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在中考语文中出现。具体说来有二种题型: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解答句子排序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遵从排列规律。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2.寻找语言标志。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3.理清写作思路。(1)寻找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2)明确语段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4.掌握排列方法。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解答句子的衔接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保持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选择的句子和语段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要做到“话题一致”,首先需要弄清语意,抓住句子的特点;其次,要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另外,要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2)保持句式结构一致。“句式结构一致”就是强调衔接句与其前后语句结构要一致,字数大体相同,句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3)保持情调、氛围一致。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之分;视角有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4)保持内在逻辑一致。选择的句子和所给语段要围绕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判断时要看是否符合事实,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考点五文学文化常识(一)考查的内容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学样式。它包括理解常见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和常识,理解课文中典型的文学样式篇目,并识记相关常识。2.文学常识。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作家生活的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以及与课本相关的内容等。3.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主要文化现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例如“四书五经”“唐宋八大家”、节日习俗、山川地理等。(二)加强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梳理与背诵1梳理重点篇目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篇目名称、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等相关知识。2.分析理解重点篇目中的主要人物性格。3.准确掌握和正确评价重点篇目的重要情节。4.联系生活实际,对重点篇目的主要人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活分析。考点六基础知识综合语段综合考查是文章整体阅读的浓缩,立足于段。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主要的考点有:(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2)理解和运用词语、成语;(3)调整语序;(4)病句的修改;(5)修辞的判断以及句式仿写;(6)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7)关联词语的搭配;(8)句子成分、短语、词性;(9)同义词的使用;(10)对联;(11)文学文化常识。基础知识综合题考查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而且基本上在段内解决。因此,解答的关键,一是要关注语段的基本内容,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二是要关注语段所牵连到的知识内容;三是要明确考点,看试题都考查哪些知识点;四是要对症下药,根据题干要求分析作答。具体解说如下:1.认真审题,弄清要求。认真审清题目,明白具体要求,这是解答任何试题都要首先做到的。许多同学,往往是把题目大概看看,就急于解答试题,常常失分。2.仔细推敲,找出病因。因为语段综合类试题多是改错题,例如修改病句题,必须仔细分析、比较、推敲、多方研究,才能找出错误所在,也只有准确地找到了错处,才能针对错处去修改,完成试题要求。3.精心组织,完整答题。如是补写句子或者按要求写一句话、一段话的试题,还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根据题目具体要求,精心组织语言,完成答题任务。1.对于以词语作为材料的字音字形选择题,解答时可逐项逐词排查,纵向排查,横向淘汰。方法是把四个备选项结合起来,按列自上而下排查,查出备选项有误随即淘汰,依次减项排查,最后选定正确答案。这种方法使备选项的范围逐渐缩小,比一般逐项排查要节省时间;有时选项中会出现一些稍微生僻的词语,用这种方法则有可能避开这些词的干扰,从而减少失误。2.病句修改方法巧记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矛除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八看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九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十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十一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十二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真题感知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愧怍(zuò)
翩然(piān)
拈轻怕重(zhān)B.震悚(sǒng)
亘古(gèng)
坦荡如砥(dǐ)C.汲取(xī)
酝酿(yùn)
人迹罕至(hǎn)D.摇曳(yè)
遵循(xún)
不屑置辩(xiè)【答案】D【解析】考查字音。A.拈轻怕重(zhān)—niān;B.亘古(gèng)—gèn;C.汲取(xī)—jí;故选D。2.(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霄
绚耀
骇人听闻
哗众取宠B.辫子
竹蔑
沥尽心血
长途跋涉C.俯瞰
萦绕
重峦叠障
惨绝人寰D.褶皱
侥幸
自圆其说
雕梁画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绚耀—炫耀;B.竹蔑—竹篾;C.重峦叠障—重峦叠嶂;故选D。3.(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词语运用。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这里是说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应该用“知难而上”。B.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这里是说人工智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应该用“翻天覆地”。C.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这里是说粤式口味很独特,应该用“别有风味”。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很多,接连不断,与语意相符。故选D。4.(2023·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______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前者有着______的意志,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而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_____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______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要轻易回头!A.所以
坚强
事倍功半
认准B.但是
坚实
事倍功半
认识C.所以
坚实
半途而废
认识D.但是
坚强
半途而废
认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后边的句子“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与前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第二空,“坚强”意思是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坚实”意思是牢固结实;身体结实,有力。用“坚强”符合语境,指意志坚定不动摇。第三空,“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半途而废”本义指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根据语境“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_____了”,用“半途而废”恰当,指后者没有坚持到底,与前者“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相对应,形成对比。第四空,“认准”意思是坚定地认为,“认识”意思是认得。根据语境应选“认准”,句意是坚定地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轻易回头。故选D。5.(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将“修剪”和“栽种”调换位置)B.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特别希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删掉“非常”或“特别”)C.随着一声巨响,使“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内成功着陆。(去掉“使”)D.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暴露主旨的标题。(将“暴露”改为“揭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D.“将‘暴露’改为‘揭露’”错误。揭露,意思是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多指不好的事,揭露罪行。这里与“主旨”搭配不当。应是“揭示主旨”。故选D。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B.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此产业能否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产品。C.小清河之所以越来越清澈的原因,是因为济南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D.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把“只要”改为“只有”,也可把“才”改为“就”;C.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D.成分残缺,可去掉“随着”;故选B。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如今,《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②岸线变化比水质改善更明显。③未来,无锡还将打造出一条环太湖生态绿色走廊。④沿岸处处皆景,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⑤经开区的清水河经过综合整治后,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⑥一曲《太湖美》,唱不尽三万六千顷波涛、七十二峰苍翠的优美风光。A.⑥①②⑤④③ B.③①②⑤④⑥C.⑥①⑤②④③ D.③⑥⑤②④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通读这六句话可知,介绍的是太湖的美。首先确定好首句,根据第⑥句“一曲《太湖美》”可知,用一首歌引出文段的说明对象——太湖,故⑥是首句;接着根据①句中“《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则紧紧承接着《太湖美》这首歌,故第二句是①;再根据②句可知,语段是先叙述了“水质改善”的情况,再转说“岸线变化”,而⑤句“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说的正是“水质改善”,所以⑤句应该在②句之前,而且⑤句还承接着对太湖的具体方面——太湖水的介绍,故第三句是⑤,第四句是②;而④句是对现如今的“岸线”的总结,紧紧承接着②,故第五句是④;③句“未来”可知是对太湖的展望,放在最后一句;所以正确的语序是:⑥①⑤②④③;故选C。8.(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水平,反超对手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A.②⑤①③④ B.④⑤②①③C.②③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各句,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承接文中“决赛中”总的结果,这是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作为导语;③⑤①按“闯入决赛”“一度领先”“形势不利……反超对手”的比赛顺序进行排列;②是决赛的结果,也是总结夺冠原因。因此正确排序为:④③⑤①②;故选D。9.(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以下知识卡片做出的分析或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标题作者/朝代游历地点创作背景情感《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小石潭写于作者被贬永州期间从“心乐之”到“悄怆幽邃”《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琅琊山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承天寺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既有赏月的闲适,也有被贬的落寞悲凉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大多是记述旅途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记录风土人情等。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均有散文名篇传世,他们与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C.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仕途都比较坎坷,都有被贬的经历,以上三篇文章都是在被贬期间写的。D.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都会写寄情于山水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表达出他们无法自拔的落寞悲伤情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无法自拔的落寞悲伤情绪”错误,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却能随缘自适,自我排遣,以上三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旷达、闲适的心情。故选D。10.(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作答。第三届“彭城英才荟”组委会发出了《给海内外“徐州人”的一封信》,学校广播站选取了其中一段文字在校园内播放,小语同学边听边记录:走遍五洲,难忘徐州。这里__________,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sù(
)造着你的性格。这里__________,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沿时间之河sù(
)流而上,打捞着你的记忆。这里__________,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儿时的画面(A______)成浓浓乡愁,撩拨着你的心弦。这里平生有缘,每一段流经此地的生命历程,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徐州人”,山河万里之外,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家乡(B______)的变化,定能慰藉你的牵挂。(1)小语感到有两个同音字容易写错,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sù()造
sù()流而上(2)小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A.凝固
凝结
B.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3)小语记录横线处三个短语时顺序混乱,请帮他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①巷陌有情
③文脉有承
②山川有忆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4)小语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5)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小语觉得有一句话不得体,请帮他选出来(
)A.难忘桑梓情,回报故土恩。 B.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一定光临!C.重回彭城热土,重燃赤子之情。 D.衷心祝愿:徐州的明天会更好!【答案】(1)塑溯(2)凝固翻天覆地(3)C(4)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5)B【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①sùzào:塑造。指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亦指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因此①空填“塑”。②sùliúérshàng:溯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因此②空填“溯”。(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凝固:①液体变成固体。②固定不变。凝结:凝聚、集结。根据A处的语境是指儿时的画面变成了浓浓的乡愁,因此此空应填“凝固”。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根据B处的语境“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可推断是指家乡的变化巨大,因此此空应填“翻天覆地”。(3)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结合“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可知此处讲述文化的传承,因此应选择③;结合“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打捞着你的记忆”可知此处是指踏遍山川,留有足迹与记忆。因此应选择②;结合“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应选择①;故选C。(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中“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语序不当,应改为“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B.不得体,结合此处的语境“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可知,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的留言应该用谦辞。而“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用在此不贴切。故选B。提升专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迂(yū)腐
蹒(mán)跚
因地制宜(yí)B.虬(qiú)枝
洗涤(dí)
坦荡如砥(zhǐ)C.遒劲(jìn)
濒(bīn)临
摩肩接踵(zhǒng)D.倔(jué)强
婆娑(suō)
惟妙惟肖(xiào)【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蹒(mán)跚—pán;B.坦荡如砥(zhǐ)—dǐ;C.遒劲(jìn)—jìng;故选D。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临空翔舞的“飞天”。B.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顿和压抑。C.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D.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临空—凌空;B.愚顿—愚钝;C.狼籍—狼藉;故选D。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舅舅身强力壮,干起活来入木三分。B.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张目结舌,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C.《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可谓妙手偶得。D.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答案】A【析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运用。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用在这里形容舅舅干活,不符语境,所以使用错误。B.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这里形容人们听到巨响后惊呆的样子,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妙手偶得:指诗文创作过程中,技能高超的作者常因灵感突发而得到意外的成功。这里是说《蓝色多瑙河》是作者用餐的时候突发灵感而创作成功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此处形容小弟弟模仿猴子非常像,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选A。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__________了中国书法、篆刻的灿烂辉煌、流光溢彩。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__________,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文字灿若星河,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无数先贤__________,他们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把书法艺术__________得淋漓尽致。A.铸造
洒脱
诲人不倦
上演B.造就
飘逸
孜孜以求
演绎C.造就
洒脱
诲人不倦
演绎D.铸造
飘逸
孜孜以求
上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注意词语意义、感情色彩及使用范围。第一空,铸造: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器物。造就:培育练就。根据空后“中国书法、篆刻的灿烂辉煌、流光溢彩”可知,不能填入“铸造”,因为不是加热金属,故应该填入“造就”。第二空,洒脱:(风格、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过分约束,潇洒的。飘逸:潇洒、自然,超出一般。根据空前句子“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可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书法”,故不能填入“洒脱”,因为“洒脱”形容的是“风格、言谈举止”,故填入“飘逸”适合。第三空,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根据空后句子“他们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可知,用“孜孜以求”体现先贤的不断探索。故填入“孜孜以求”。第四空,上演:指戏剧、舞蹈等演出,放映上演新喜剧。演绎:推演铺陈。根据空前句子“把书法艺术”可知,选择“演绎”体现先贤们把书法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故选B。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有幸见证了“天宫”“蛟龙”的奇迹,目睹了航母的风采和高铁的速度。B.据业内人士估算,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超过130万人以上。C.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文化。D.在第5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能继续夺冠的原因是球员们的高质量训练的结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搭配不当,“目睹”和“速度”搭配不当,可在“高铁”的前面加上“见证了”,或直接去掉“和高铁的速度”;B.语意重复,可删去“以上”;D.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故选C。6.对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②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A.①③⑥⑤④② 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⑤①③②④ D.⑥⑤③④②①【答案】D【解析】考查句子排序能力。文段选自茅盾的《白杨礼赞》。整个文段通过“好女子”与“伟丈夫”对比写白杨树的品质与象征意义,先写树的“不美”,再用“但是”转折,写“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再到其象征意义。抓住关键词“没有”“也许”“如果”“但是”“这么”“难道”和“树→精神品质→象征意义”逻辑顺序可知,正确顺序为:⑥⑤③④②①;故选D。7.从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筛选出正确的一项(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计四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如《渡荆门送别》《雁门太守行》。B.依据古代的山水阴阳,“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是指汉水的北岸。C.弱冠: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后泛指男女二十岁左右的年纪。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答案】B【解析】A.有误。《雁门太守行》是用乐府旧体写的边塞战争题材的古体诗,不是律诗。C.有误。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D.有误。孟浩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故选B。8.小新将参加班级“说语文魅力,树文化自信”活动,撰写了一篇发言稿。请你阅读稿子,完成问题。①语文书写中国之美,彰显工艺精粹。石拱桥雄跨江河,千年不倒,它的背后是劳动人民__________的造桥技术;苏州园林重峦叠zhàng(
),花木相映,它的背后是建筑工艺的独具匠心;《清明上河图》街道纵横,房屋林立,那qiú(
)劲的笔力,画出了梦中的繁华……②语文记录伟大时刻,记载赫赫战功。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以锐不可当之势逼得敌军节节溃退;飞天傲然凌空,入水悄然不惊,中国体育人不折不挠的精神鼓舞人心;海浪澎湃,一着惊天,英雄的壮举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点燃强军之梦……③语文__________。父爱如山厚重,深沉无言的爱藏在鲜红的橘子里;白杨傲然挺立,启示我辈面对困境应当永葆力求上进的精神;昆明的一场雨,就是人间的一首诗,浪漫的情怀为平凡的生活增添无限趣味……④让我们游一方语文桃源,采撷一枝青春,赠给奋斗的自己!⑤让我们攀一座语文高山,放飞一翼梦想,去往理想的云端!⑥让我们__________!(1)小新将第②段中的一个字读错了,请帮他找出来(
)A.记载(zǎi) B.溃退(kuì)C.悄然(qiǎo) D.不折不挠(ráo)(2)小新将第①②段中不会写的字空了出来,请根据拼音帮他补出来。①重峦叠zhàng②qiú劲③juān刻(3)小新不确定第①段横线处用哪个成语最恰当,请结合语境帮他选出来(
)A.自出心裁 B.鹤立鸡群C.巧妙绝伦 D.入木三分(4)小新对第③段横线处的句子表达很纠结,请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抒发生活情思,表达人生感悟。B.书写父爱无言,讴歌浪漫情怀。C.记录亲人之爱,记载为人道理。D.抒写万物之思,醉情诗意生活。(5)小新写到发言稿的结尾时,思维突然“卡”住了,请参照示例帮他补出来。让我们游一方语文桃源,采撷一枝青春,赠给奋斗的自己!让我们攀一座语文高山,放飞一翼梦想,去往理想的云端!让我们!【答案】(1)D(2)①嶂;②遒;③镌。(3)C(4)A(5)示例:赏一处语文美景,放飞一缕情思,尽情扮靓生活!【解析】(1)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D.不折不挠(ráo)—(náo)。故选D。(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①重峦叠嶂(chóngluándié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②遒劲(qiújìng):形容雄健、有力量、刚劲有力的意思。③镌刻(juānkè):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自出心裁:意思是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B.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C.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D.入木三分: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根据“造桥技术”的提示,选“巧妙绝伦”恰当。故选C。(4)本题考查补写语句。根据“父爱如山厚重,深沉无言的爱藏在鲜红的橘子里……”可知,这一段主要讲语文抒发生活情思,表达人生感悟。故选A。(5)本题考查仿写。根据例句特点,恰当运用修辞。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①信yǎng真理,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②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______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信yăng②崇高()(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3)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4)请指出画线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仰chónɡ(2)悍捍(3)因为(4)语病:搭配不当。修改意见:把“遵循”与“追求”互换位置【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信仰,xìnyǎng,指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崇高,chónggāo,至高无上的;高尚的。(2)本题考查字形。悍卫——捍卫,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分析语义可知,“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前面提到的“我们坚定”的原因。故可填:因为。(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遵循的是真理”与“追求的是规律”搭配不当,应把“遵循”与“追求”互换位置。10.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甲】我是个主动nà税者,我任由豌豆象自由行事:我正是为了它才在我的荒石园中______了几垄它所喜爱的植物种子。除了这不多几垄的豌豆而外,我没有任何别的可召唤豌豆象的东西,但它五月里便______前来了。【乙】还有一点看来也是肯定的。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cuī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______,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nà()税
召()唤
cuī()毁
挫()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年4月高三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课件
- 《演讲的艺术》课件
- 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课件
- 短期合同续签建议
- 铁路班组管理S班组凝聚力训练课件
- 讨论照明电路能否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方式不加零线会不会出现问
- 网格桥架安装施工方案
- 铁路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客运管理部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院感试题100题及答案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课件
- 吹小号的天鹅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开发 试题及答案
- GB/T 45434.3-2025中国标准时间第3部分:公报
- 2024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北京市消防条例解读
- 农业合作社管理与运营模式试题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年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710205 大数据技术应用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