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教案_第1页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_第2页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_第3页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_第4页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景物描写,提高写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优秀的景物描写片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分析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练习和交流互评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欣赏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多角度观察、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独特感受,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2.阅读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片段,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培养语感。3.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4.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拓宽思维。5.练习法:安排适量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夏天,绿树成荫,阳光灿烂;秋天,金黄的树叶飘落,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些美丽的景色常常让我们陶醉其中,也激发了我们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的欲望。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2.展示几幅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美丽景物图片,如春天的花海、秋天的红叶、海边的日出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景物描写的概念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日月星辰等;社会环境如城市、乡村、街道、建筑物等。举例说明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形式,如《春》中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例如《故乡》开头对故乡萧索景象的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通过对故乡寒冬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压抑的气氛,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烘托人物心情。比如《孤独之旅》中对暴风雨来临前芦苇荡景色的描写:"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杜小康在暴风雨来临前恐惧、孤独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如《散步》中对田野景色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充满生机的田野景色,才有了下文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的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主题。例如《紫藤萝瀑布》结尾对紫藤萝花的描写:"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盛开的美景描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方法指导(20分钟)1.多角度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景物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以校园的花坛为例,进行多角度观察示范:从上到下观察:花坛的顶部种着几株高大的桂花树,金黄的桂花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清香。中间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花瓣形态各异,有的像卷曲的发丝,有的像舒展的烟花。花坛底部种着一圈翠绿的冬青,修剪得整整齐齐,像给花坛镶上了一道绿色的花边。从远到近观察:远远望去,校园的花坛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盘,镶嵌在校园的一角。走近一看,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间,发出嗡嗡的声音。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花坛整体呈圆形,周围是一圈白色的栅栏。走进花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盛开的花朵,然后再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的颜色、形状、花瓣数量等细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一处景物,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教师巡视指导。2.运用多种感官描写讲解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展示一段描写春天花园的文字,分析其中多种感官的运用:"春天的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芬芳和花朵甜香的气息,让人陶醉不已。耳边传来蜜蜂嗡嗡的叫声和鸟儿清脆的歌声,仿佛在演奏一场春天的交响乐。我轻轻触摸着花瓣,软软的,滑滑的,像丝绸一般。"这段文字分别从视觉(五颜六色的花朵)、嗅觉(阵阵花香)、听觉(蜜蜂嗡嗡声、鸟儿歌声)、触觉(轻轻触摸花瓣)等多个感官角度描写了春天的花园,使读者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花园的美丽与生机。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景物,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例如描写秋天的果园:"走进秋天的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呢!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空气中弥漫着水果的香甜气息,让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一口苹果,脆脆的,甜甜的果汁在口中四溢。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学生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教师进行点评。3.动静结合解释动静结合的概念:在景物描写中,既要有静态的描写,如对景物的形状、颜色、位置等的描写;也要有动态的描写,如景物的动作、变化等。动静结合可以使景物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举例分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段文字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静态描写,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宁静、朦胧之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则是动态描写,通过微风、叶子与花的颤动、流水等动态描写,展现了荷塘的生机与活力。动静结合,使荷塘景色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仿照示例,选择一处景物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比如描写清晨的山林:"清晨,山林一片寂静。高大的树木像一个个卫士,静静地站立在那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偶尔,一只鸟儿从枝头飞起,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它的歌声清脆悦耳,在山林中回荡。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山林的故事。"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重点分析动静结合的效果。4.修辞手法的运用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举例说明:比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将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的水绿得纯净、美丽。拟人:"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赋予秋天"迈着脚步""走来""走开"等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到来和离去。排比:"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出菊花的多种颜色,突出了菊花颜色的丰富多样,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三千尺"夸张地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让学生从自己刚才描写的景物中选择一处,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改写,使描写更加生动。例如描写冬天的雪景:"冬天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一群群穿着白色舞裙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大地瞬间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白色毛毯覆盖着。房屋戴上了洁白的帽子,树木披上了银色的披风,整个世界变得晶莹剔透,美丽极了。"学生完成后,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

(四)范文赏析(10分钟)1.展示一篇优秀的景物描写范文,如朱自清的《春》,让学生默读并思考以下问题: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文章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多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运用了多角度观察、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等多种描写方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春花的艳丽色彩;"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动静结合地写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向上的情感。3.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取典型景物、如何组织语言等,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布置写作任务:选择一处你熟悉且喜欢的景物,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写一篇300500字的景物描写短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能够表达出你对该景物的独特感受。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

(六)交流互评(5分钟)1.学生完成写作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描写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多样。语言表达是否通顺、生动,有无错别字和语病。是否表达出了对景物的独特感受。2.同桌之间交流评价意见后,推选一篇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分享。教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简要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鼓励。然后引导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七)课堂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方法(多角度观察、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等。2.强调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运用所学方法写出更多优秀的景物描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作业1.选择一处不同的景物,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作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收集至少三篇优秀的景物描写文章,仔细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做好读书笔记。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美丽景物的图片、优秀的景物描写范文等。2.准备一些描写景物的相关书籍,如散文集《四季之美》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方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在写作练习中得到了一定的实践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阅读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