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能力,以及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深入理解文言文之间的异同点,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综合素养。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比较,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习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比较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文言文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言文的异同点,概括文章主题。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言文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句式和语法知识,为学生的比较阅读奠定基础。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圈点批注,理解文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比较阅读的方法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4.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比较,逐步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中考语文中,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重点考查内容。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比较阅读,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展示一组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让学生感受文言文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和难度。提问学生在做文言文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回顾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讲解。例如:"之":作助词时,可译为"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作代词时,可译为"他(她、它)""这""那"等;作动词时,可译为"去""往""到"等。"而":作连词时,可表并列、顺承、转折、修饰等关系。实词如"食"(有"吃""喂养"等义)、"居"(有"居住""停留"等义)等,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理解。2.强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留(保留人名、地名、官名等专有名词)、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意义)、补(补充省略的成分)、调(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
(三)比较阅读示例(20分钟)1.展示两篇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文本,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劝学》中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本,圈点批注,理解文意。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3.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比较任务:比较两篇文本中关于学习与思考关系的论述,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两篇文本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比较两篇文本的语言风格,说说各自的特点。4.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质疑,共同深入探讨。相同点:都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二者缺一不可。不同点:《论语》论述较为简洁明了,直接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则通过比喻等论证方法,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更详细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思考与学习的关系。论证方法:《论语》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突出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劝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把"登高"比作学习,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语言风格:《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富有哲理;《劝学》语言铺陈排比,气势磅礴,善用比喻,生动形象。5.教师总结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要点:明确比较的角度,如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逐句逐段阅读文本,找出异同点,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实战演练(15分钟)1.发放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下: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潭中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杂然而前陈者()树林阴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2.学生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交流答案。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3.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评价,教师总结答题要点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要点。2.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中与文言文比较阅读相关的题目。2.自主选取两篇中考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完成一篇比较阅读心得,字数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文言文原文、注释、译文、相关图片等。2.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菜贷款合同标准文本
- 乡镇家具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使用兵不厌诈造句(2篇)
- 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工作方案计划
- 兼职律师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产权赠予合同标准文本
- 佛山机械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主题式教学在幼儿园的探索实践计划
- 企业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计划
- 关于产品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消防员应急救援安全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
- Unit+5+The+Monarchs+Journey+Language+points+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挂篮检查验收记录表
- 召回产品处理登记表
- 3q认证3q认证模板
- 电机能效对照表
- 第4章-甲壳素和壳聚糖-天然高分子材料资料讲解课件
-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梳理与展望论文
- 中国移动公司物业管理方案
-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洗车系统设计
-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与工作实务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