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拟试卷3_第1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拟试卷3_第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拟试卷3_第3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拟试卷3_第4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拟试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国情与地理)模

拟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

分。)

1、湿地被誉为()。

A、地球之肾

B、地球之肝

C、地球之肺

D、地球之胃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

型。故本题选A。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己经发

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氟利昂

C、一氧化二氮

D、臭氧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二氧化碳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足造成全球变暧的主要原因。

故本题选A。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

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证据.极昼极夜扣四季转换是地球公转的证据。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保持66.5。的夹角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和物体偏向的原因。

5、南半球海洋上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X月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1月、2月的气温高于7月、

8月;又由于海洋的比热比陆地大(海洋与陆地相比,吸热慢放热也慢),所以海洋

上极值气温出现的时间要比陆地晚一个月。因此南半球海洋上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

现在2月。

6、()又被称为扫把星,是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

A、流星

B、火星

C、彗星

D、冥王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因其形状像扫帚,又被

称为扫把星。故本题选C。

7、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发生的地震绝大多数属于构造地震

B、在地震波中.横波先于纵波到达地面

C、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

D、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A

项正确。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能引起地

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

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B项错

误。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

的3/4,C项正确。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

之间,D项正确。故本题选B。

8、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影响的是()。①维持地表温度②影响无线电通

信③产生磁暴现象④促进地球上水循环

A、①②

B、②③

C、®®

D、③④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表层各种扰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日珥、光

斑、日冕、谱斑的出没和耀斑的爆发等现象。①和④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9、下列关于臭氧层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层对人类的作用较小,可有可无

B、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

C、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D、人类过多地使用化学物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

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每波紫外线的伤害,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0、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由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左偏可知该地是在南半球,根据一年中只有一次

太阳直射可以得出是在回归线上,故答案选C。

11、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我国东部自北向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故A

选项错误。非洲从赤道向北由于热量和水分的逐渐减少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

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属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故B选项正确。珠穆朗

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属于垂直地带性,故C

选项错误。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荒漠景观.这是由于降

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而产生的,属于以降水为基础,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律.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1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

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13、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13、极地苔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与冰原气

候同为极地气候,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

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辞、地衣类)。

14、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受季风控制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地中海

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

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15、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

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二十四节气表排列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

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

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6、与地幔软流层活动无关的是()。

A、潮汐现象

B、地震和火山

C、矿藏的形成

D、大陆板块运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地震和火山、矿藏的形成、大陆板块运动都与地幔软流层活动密切相

关.而潮汐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卜.所产生的周期性运

动。故答案选A。

17、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

A、渭河

B、淮河

C、嘉陵江

D、汉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

米,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故答案选C。

18、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

A、水圈内的水体总和

B、所有陆地上的水

C、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河流水、湖泊水和浅表地下水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我们常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D项只是部分淡水资

源。

19、下列大气圈层中,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的是()。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暖层也叫电离层,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中的

N2、分子电离成离子,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20、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河网系统

B、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

D、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属于人文地理环境,是正确的。

21、下列做法能起到遏制全球变暖作用的是()。

A、将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

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D、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注意题干问的是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的做法,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可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

22、下列关于美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半球、南半球、大洋洲

B、西半球、北半球、欧洲

C、西半球、北半球、北美洲

D、东半球、南半球、南美洲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美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北美洲。故本题选C。

23、因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持续升高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喜马拉雅市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碰撞

挤压运动,使得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24、以下叙述中反映了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的是()。

A、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世界山脉和海沟的分布一致

B、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线上

C、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内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也就是板块和

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

平洋板块分别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的地带。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位于中国南海

B、每年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

C>大气层最下面一层是对流层

D、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它位于南半球,纵贯于澳洲的

东北沿海。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处在椭圆形的一个焦

点上,7月初(夏至)时,地球在远日点,地球离太阳最远。大气层随高度不同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是星际空间。1884年在华盛顿

召开国际经度会议时,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故

本题选Ao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

26、下列现象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