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质检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质检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质检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质检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质检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第12页,共12页2024--2025学年度南澳中学第一学期新课程期末质检高一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杜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机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醋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C.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684亿元!11月12日零时,这个巨大的数字出现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天猫“双11”媒体中心的数据大屏上。2684亿元已超过2018年,“双11”全天成交额。在京东,“超越”同样是关键词。11日14时37分,“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794亿元,超过2018年同期。在苏宁,1分钟,苏宁家电数码类产品销售破10亿元。截至11日12时,苏宁易购线上订单总量同比增长86%.“双11”电商大促展现出了消费潜力释放的巨大空间,也显示着消费升级的强大动力。随着人、货、场关系的重构,强劲的新消费浪潮扑面而来。(《经济日报》)材料二:“双11”电商大促,是对消费互联网包括物流、支付乃至供应链、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一年一度的大考,每一年的峰值成为下一年的常态,新技术不仅成为数字经济推陈出新的“土壤”,也成为释放内需潜力的支点。物流是其中最鲜明的写照。今年截至11日下午4时33分,天猫“双11”物流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0亿。菜鸟网络总裁万霖表示,应对物流“大考”,堆资源早已过时,现在的核心是如何利用数字化让整个物流网络进一步创新和升级。在菜鸟,80余台智能化仓储机器人为“双11”提供服务,它们依靠二维码视觉惯性导航,自如地穿行在仓库中工作,比人工拣选效率提升两倍。新的物联网设备帮助快递仓里的库工们“鸟枪换炮”,在单量翻倍的情况下,出库时效可以缩短1.5天。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这样评价:“千亿订单和流量洪峰背后体现的是高度复杂又协调的操作系统,“双11'电商大促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经济日报一中国经济网)材料三:消费者想买什么,企业就造什么,两者高效对接,催生出海量商机,推动中国制造不断创新升级。有趣的创意产品、有料的高科技新品、有品的个性定制纷纷涌现,成就一片生机勃勃的市场蓝海。走在世界前列的电商经济,正在日益促使新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满足海量消费需求,需要完善的产业能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推进,激发出更大的内需空间。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百姓满足消费需求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双11"走过11年,中国市场也在不断进化,消费与供给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经济过程,而是通过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线上消费与现实生产连通,进而实现更精准的供需匹配,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需求。数字化变革,让供需对接的效率极大提升。科技应用创新,为构建中国内需驱动型经济赋能。科技赋能消费的优势在中国日益凸显。今年的天猫“双11"订单峰值超54万笔/秒,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成功支撑了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物流天眼”,移动闪付,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商品防伪溯源等创新应用。让交易更加便利和安全。未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智慧型零售,智能消费、绿色消费都将成为新趋势,助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从两端施力,拉动消费,优化供给,不断激发消费潜能;从中间施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让供需对接更加便利精准······“双11”所折射的,是中国内需为经济带来的澎湃动力,体现出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的深刻转型,彰显出中国市场的蓬勃生机和中国人驾驭发展的智慧与创新。(新华国际时评)4.下列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双11”当天,天猫、京东、苏宁的销售额都超越了2018年“双11”全天成交额。B.“双11”电商大促展现出了消费潜力释放的巨大空间,也显示着消费升级的强大动力。C.中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双11”电商大促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的基础。D.消费者想买什么,企业就造什么,而满足消费者的海量消费需求,则需要完善的产业能力支撑。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的一系列数字表明,今年的“双11”当天,各大电商的成交额再创新高,展现出了消费潜力释放的巨大空间。B.材料二说明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数字经济推陈出新的“土壤”,也成为释放内需潜力的支点。C.材料三表明消费和供给只有通过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才能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需求。D.“双11”所折射的是中国内需为经济带来的澎湃动力,体现出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的深刻转型,彰显出中国市场的蓬勃生机和中国人驾驭发展的智慧与创新。6.请结合材料分析,满足消费者的海量消费需求,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天下太平莫言小奥,大名马迎奥,但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叫他的大名,村子里的人都叫他小奥。星期天上午,因为下雨,没法放羊,爷爷让小奥在家学习。他趴在炕沿上,翻了几页课本,心中感到厌烦。又看了一遍那几本看过很多遍的儿童绘本,更烦。他的目光盯着墙上一只壁虎看,突然,那壁虎向一只蚊子扑去。蚊子到嘴时,壁虎的尾巴一声微响,断裂了。另一只壁虎从黑暗中蹿出来,把那条在炕席上跳动着的小尾巴吞了下去。小奥大吃一惊,蹦了起来。他很想把奇迹告诉爷爷,却听到了爷爷响亮的鼾声。他悄悄地从爷爷身边绕过去,顺手从门后抓起一个破斗笠扣在头上,然后轻轻地穿过院子,蹿出大门。雨下得不大不小,新用水泥铺成的大街上汪着明晃晃的雨水。他一边跳踩着水洼,一边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小鳖他老姐,最爱把气生。哭了一整夜,天明不住声。圈里母猪黑,窗上玻璃明。养猪发大财,全家进了城。”村街上没有人,一只麻雀叼着一只知了从很高的空中飞过。那知了尖利地鸣叫,拼命地挣扎。小奥听出了知了的愤怒和不服气,这么大的知了被小麻雀儿擒住,它怎么能够服气?果然,那知了挣脱了麻雀的嘴;尖叫着钻到天上去了。那只失去了猎物的麻雀,筋疲力尽地落在张二昆家的门楼上。张二昆家的大门是村子里最气派的大门,在大门两侧白色的墙上,右边写着“改建新式厕所”,左边写着“享受文明生活”。张二昆当村支书,是村子里最大的官。村里人都不乐意把改建厕所的宣传口号写到自家墙上,二昆说那就写到我家墙上。张二昆当村支书两年就把这个乱得出名的村子治理得服服帖帖。张二昆让村子里的人都坐上了马桶。张二昆说农民坐着拉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小奥想到刚开始爷爷蹲到马桶上骂二昆,过了几天爷爷坐到马桶上夸二昆。张二昆当官前是村子里最大的刺儿头,他曾经将他的前任拖到村西头那个大湾里。小奥记得那天的场面,真像过节一样。那个官不会游泳,在湾里挣扎,喝湾水把肚子都喝大了。那个官刚爬到湾沿上就被张二昆踢下去。爬上来又踢下去。爬上来又踢下去。后来那个官哭着说:“二昆,爷爷,我承认了还不行?”张二昆说:“你大点声说,让大家伙都听到,你承认了什么?”那个官说:“乡亲们,我承认,我将黑青铁路占咱们村的公留地的赔偿款挪用了一点点。”张二昆说:“大家伙儿都把手机拿出来录视频,你大点声,当着大家的面说清,说你贪污了多少,怎么贪污的。说不说?不说你今天就在湾里泡着吧。”小奥记得那是前年二月里的事儿,湾里的冰刚刚融化,水很凉,小北风一吹,站在湾边的人都忍不住打哆嗉。大家都开了手机录视频,那个官站在湾沿,浑身流着水,嘴唇发青,哆嗦着交代罪行。张二昆说:“乡亲们,把证据保存好,千万别删了。我去投案了。”乡亲们说:“二昆,我们联名保你。”小奥路过张二昆家大门口时,一扇大门嘎嘎响着打开了。张二昆跟随着一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走出来。张二昆与那黑汉子握手,脸上挂着笑,嘴里连声说:“您尽管放心,袁武的工作我去做,不整改就关闭他的!”小奥不认识黑汉子,但他知道袁武是他的同学袁小鳖的爹,是养猪场的场长,这几年发了,但也让大湾渐渐地成了一个污水坑,井里的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气,不能吃了。黑汉子钻进黑色轿车,张二昆对着车招手,目送着车沿着湾边的公路右拐北去。这时,他才像突然发现了似的,惊讶地问:“小奥,你在这里干什么?”小奥指一指门楼上的麻雀,说:“知了飞了。”张二昆道:“什么乱七八糟,回家写作业去。”小奥站得笔直,盯着张二昆看。张二昆虎着脸说:“看什么?回家让你爷爷给你爹娘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滚回来,我们太平村要干大事,不用出去打工了。”(节选自莫言《天下太平》,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小奥的大名叫“马迎奥”,乡亲们在大湾围观前任村支书被打时用手机录视频,这些情节展现了人物生活的背景,凸显了故事的时代特征。B.小说开头关于小奥看两只壁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奥厌烦无聊的心理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塑造了小奥这一质朴的农村少年形象,真实而鲜明。C.小奥蹿出大门后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这看似随意的念叨,暗示袁武养猪发财的同时给家人及当地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构思巧妙。D.前任村支书贪污挪用村里公款的丑恶行径,“五大三粗的黑汉子”钻进轿车扬长而去的官僚作派,对塑造张二昆的形象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8.张二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小说始终以小奥的视角行文,这种行文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交往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理解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11.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②及其所之既倦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B.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分)(2)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使用了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B.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摆脱污秽官场,来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15.《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都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表达对秦朝统治者一面横征暴敛,一面又挥金如土的愤慨之情的句子是:,。(2)庄子的《逍遥游》中,表达出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类似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是:,。(3)《赤壁赋》中用蛟龙、思妇听箫声后的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让我们。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耳熟能详另起炉灶孜孜不倦拭目以待B.耳熟能详另辟蹊径谆谆不倦拭目以待C.耳濡目染另起炉灶谆谆不倦翘足而待D.耳濡目染另辟蹊径孜孜不倦翘足而待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B.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C.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D.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B.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C.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D.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20.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诗词大会》“收视与口碑齐飞”,不仅获得了国内主流媒体的高度肯定,①,戏称其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但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②,却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对此,他们呼吁诗词教育:少几分诗句的喧嚣,③。21.下面六个句子中,其中五个句子有一不得体处,请找出并将它们写在横线上。(5分)①请柬:新居落成,我明日搬迁,为答谢您,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②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③请柬: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④邀请函:敬爱的老师,诚挚地邀请您参加运动会,也希望您能粉墨登场,一展才艺!⑤介绍信:兹介绍我校王丹宁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接洽为荷。⑥感言:我很幸运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今天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1)(2)(3)(4)(5)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2019这一年,各行各业展开了一系列“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活动,“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2月16-29日,参加云南山区儿童支教活动后写下的日志。②6月7日,写给某位担负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任务的工程师的慰问信。③9月29日,在学校庆祝建国7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④10月1日,收看“2019年建国70周年检阅士兵仪式”后的观后感。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B【解析】A项“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错,文本是“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C项文本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而自动形成的秩序。”D项强加因果。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很多处。3.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C项强加因果,原文说“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4.C(“双11”电商大促展现的电商、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多产业支撑体系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基础。)5.C(消费与供给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经济过程,而是通过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线上消费与现实生产连通,进而实现更精准的供需匹配,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只有……才能……”以偏概全。)6.①需要完善的产业能力支撑,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②需要进行数字化变革,让供需对接的效率极大提升;③需要创新科技应用,为构建中国内需驱动型经济赋能;④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让智能化技术推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大意对即酌情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5分)7.D【解析】无中生有,“黑汉子扬长而去的官僚作派”于文无据。8.①带头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形象。②强逼前任支书交代罪行,决心整改袁武的养猪场,表现了他敢于斗争、敢做敢当的性格。③改建厕所,号召外出村民回乡干大事,表现了他身上新时代的文明意识(改革精神)和实干精神。(每点2分,如答“有农民粗鲁莽撞的一面”并分析,也给2分)9.①以小奥的视角行文,能将一些零散的情节统一起来,使叙述散而不乱。(2分)②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张二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接地气。(2分)③从一个小孩的眼光和心理出发,能将一些很平常的事物写得饶有趣味。(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C【解析】“悟”,通“晤”,面对面11.C【解析】“修”:①是“长”的意思,②是“高”的意思。“之”:①是动词,“往”的意思,②助词,“的”。12.B【解析】“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每天要多次检查、反省自己——替别人谋事竭尽忠心了吗?与朋友的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练习了吗?(关键词“三”“忠”“习”各1分,句意2分)(2)说话不忠信,行为不忠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关键词“笃”“虽”“行”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D【解析】全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15.异:①《桃花源记》中的场景是诗人虚构的,是诗人理想中的农村生活;②而《归园田居》中的农村生活场景是诗人摆脱尘网之后所处的真实世界,体现的是诗人解脱、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所写农村生活场景都具有朴素、淡雅、宁静、闲适的特点。(答对相同点给2分,不同点分别每点给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A【解析】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根据前文的“旧酒”语境,可知此处重在强调“熟悉”,而不是强调“受影响”,故用“耳熟能详”。第二空: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前文的“新瓶装旧酒”和后文的“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可知中国动漫不需要“另起炉灶”,而只需要“另辟蹊径”。因本句语境是“不需要”,故用“另起炉灶”。第三空: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谆谆不倦,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此处并不是强调“创新性‘再造’”要恳切、有耐心,而重在“勤奋不知疲倦”,故用“孜孜不倦”。第四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足而待,一抬脚的短时间内即可等到,指很快就会实现。此处是说我们对“中国动漫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充满了期待,而不是说很快就能实现,故用“拭目以待”。18.D【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体现”与“人物形象”“场景”搭配不当;“可以使它”表意不明,因“它”的所指不确定而致“谁可以使谁”的语义不明;根据事理逻辑,先说展现人物和场景,再总说它是最适合的形式。19.B【解析】根据后文的“这”字,指代出上文需要填写与“情怀式守护”和“创新性再造”相关的内容,而“臻于至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