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崇祯皇帝像[老师讲解并描述]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检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实,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农夫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终年33岁,在位17年。那么明朝是怎样灭亡的呢?学生读图,倾听老师讲解并描述,思索问题。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爱好。探究新知(授新课)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展示图片]明代《流民图》(局部)[提出问题]视察图片,猜一猜图中人物的生活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老师讲解并描述]明《流民图》就反映了明朝灾荒战乱下人民的下场。[活动探究1]展示材料,分组探讨材料一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尽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材料二据《明史》记载:明朝中期以来,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明武宗时,宦官刘瑾掌管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一起有旧恩而得宠幸,人们称为“八虎”,刘瑾尤其狡诈狠毒。他一直艳羡王振所作所为,每天进献鹰犬、歌舞、角抵之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到处游玩,皇上特别喜悦欢乐,渐渐信任重用刘瑾,让他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孝宗皇帝遗诏罢除中官监及各城门监局,刘瑾都搁置不予执行,反而劝武宗皇帝令内臣在各地镇守者每人进奉万金,又奏请设置皇庄,渐渐增加到300多处,京畿之内扰动担心……当时东厂、西厂逮捕人的爪牙四处出动,行路之人都惶恐担心。刘瑾又设立内行厂,更加残酷毒辣,用微法中伤人,没有人能保住性命。学生视察图片,回答问题。答案提示:不好。明末朝政混乱,土地兼并严峻,农夫流离失所。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皇帝昏庸腐朽;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中期以来,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材料三、四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峻,导致大批农夫流离失所;材料五反映赋税苛重;材料六反映明末天灾不断,农夫生活困苦。续表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材料三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材料四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明清史料》材料五(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材料六数年以来,灾警荐至。秦晋先被之,民食土矣;河洛继之,民食雁粪矣,齐鲁继之,吴越荆楚又继之,三辅又继之,老弱填委沟壑,壮者辗转就食,东西顾而不知所往。——《明经世文编》卷四十四上述材料分别明朝末年什么样社会现象?[老师总结]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和宦官专权体现了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峻、赋税苛重造成社会动荡担心,致使大量农夫流离失所,再加上陕北连年灾荒干脆导致农夫起义爆发。听老师的讲解。培育学生的识图和分析问题实力。培育学生从材料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帮助学生理解明朝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担心的状况。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展示图片]位于北京昌平李自成雕像[老师讲解并描述]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明末农夫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他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威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活动探究2]画一画[展示图片]明末农夫起义形势图学生通过自己画李自成农夫军的路途,加深对明末农夫起义的理解。培育学生的识图实力,帮助学生了解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基本概况。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续表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明末农夫起义形势图》上标出“大顺”政权建立地。画一画李自成农夫军进军的路途,了解李自成起义的大致经过。[材料阅读]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阔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老师讲解并描述]由于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阔农夫的热情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阔农夫的热情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展示图片]《后金示意图》(局部)[老师讲解并描述]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老师总结]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提出问题]八旗制度的建立对满族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老师总结]八旗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洲社会发展。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接着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提出问题]清军是如何入关?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八旗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洲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索,回答问题。答案提示: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帮助学生了解满洲兴起的史实。帮助学生理解清兵入关是明末农夫起义从成功走向失败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起先。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解并描述了明朝的灭亡缘由,灭亡的过程,以及明末农夫起义,着重介绍了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兴起缘由,发展过程,起义口号,起义结果,最终的快速灭亡及历史意义;还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清军的入关,清朝的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把握学问间的联系。续表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提纲明朝的灭亡原因形成学问网络。培育学生归纳学问的实力。明朝历代皇帝概况明朝在中国历史中,上承蒙元,下启满清,是最终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历经276年,共有十二世,传十六位帝王。朱元璋太祖高皇帝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葬于孝陵朱允炆惠宗让皇帝(又谥惠帝)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建文(1398年—1402年)陵墓待考证朱棣成祖(原为太宗)文皇帝启天弘道高超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永乐(1402年—1424年)葬于长陵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葬于献陵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宣德(1425年—1435年)葬于景陵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正统(1435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1月复位。)葬于裕陵朱祁钰代宗景皇帝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景泰(1449年—1457年)葬于景泰陵(唯一一个在北京继位却没有葬入13陵的明代帝王)朱见深宪宗纯皇帝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成化(1464年—1487年)葬于茂陵朱佑樘孝宗敬皇帝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弘治(1487年—1505年)葬于泰陵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正德(1505年—1521年)葬于康陵朱厚熜世宗肃皇帝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嘉靖(1521年—1566年)葬于永陵朱载垕穆宗庄皇帝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隆庆(1566年—1572年)葬于昭陵朱翊钧神宗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