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_第1页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_第2页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_第3页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_第4页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43/TXXXXX-202X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在施工准备、工程施工、施工环境恢复治理、质量评估、技术资料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1500米内地质钻探施工。湖南省范围内其他1500米内钻探施工参照本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T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5848GB50034GB50127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AQ2004地质勘查安全规程DZ/T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374-2021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EJ275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EJ/T1052放射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EJ/T1070铀矿岩矿新管理规定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44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勘查greengeologicalsurveyandmineralexploration在地质勘查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受扰动的环境进行修复,实现地质勘查、生态环保、社区和谐的多赢效果。3.2地质钻探geologicaldrilling2DB43/TXXXXX-202X地质钻探是指利用一定的钻探机械设备和工艺取得地表以下岩矿心,为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做出可靠评价的一项钻探工程。3.3便携式全液压钻机portablefullhydraulicrig采用液压驱动,模块化设计,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一般情况下依靠人力就可以完成搬迁。适用交通条件差、修路难度大、要求高、地形复杂的区域施工。3.4场地site地质勘查活动所涉及的人员居住、道路建设、物资设备存放、工程施工的场所。3.5机场drillingsite地质钻探中用于安放钻机、配属设备、材料及满足钻探施工所占用的场地。3.6机场布置drillingsitelayout以钻孔中心为基准,将选用的机械设备、附属装置、冲洗液循环系统和场房按一定的要求布置安装。3.7环保冲洗液environmentallyfriendlydrillingfluid具备可降解、无毒、无害特性,使用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钻孔冲洗液。3.8环境恢复治理environmentalrestorationgovernance采取适当措施,因地制宜将人类活动破坏的环境进行复垦复绿或重建的行为。3.9土地复垦landreclamation指对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耕作状态或未被破坏前状态的活动。4总则4.1目的任务在地质钻探工作中,通过合理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设备、技术、工艺、材料等,对驻地建设、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施工、生产管理、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方面实施管控,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的最小化,推动地质钻探工作实现绿色、安全、和谐发展。4.2基本原则4.2.1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钻探施工全过程。4.2.2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实施痕迹化管理,明确项目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及管理目标。3DB43/TXXXXX-202X4.2.3坚持安全、文明、和谐施工原则。实施地质钻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人为本,协调好地方关系。4.2.4坚持技术创新原则。采用先进适用的设备、技术、工艺、材料,开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4.3基本要求4.3.1地质钻探项目应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见附录A.1,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附录A.1单孔可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单孔施工方案(见附录A.2,内容包含但不限于4.3.2地质钻探施工前,应进行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培训和绿色施工技术交底,掌握绿色勘查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意识。4.3.3地质钻探施工前,应填写但不限于《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见附录B.1施工钻孔应填写但不限于《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踏勘记录表》(见附录B.2场地修建,应对施工中占用土地情况进行登记(见附录B.3-B.5记录并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影像资料。4.3.4地质钻探施工,应进行经常(阶段性)自检、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并及时整改,填写《绿色勘查记录表》(见附录B.8)。记录并保留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影像资料。4.3.5地质钻探施工结束,环境的恢复治理应达到技术标准规范、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要求。并填写《钻探工程道路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见附录B.9)、《钻探工录B.10)、《钻探工程环保措施登记表》(见附录B.11记录并保留恢复治理状况的影像资料。4.3.6地质钻探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见附录C,内容包含但不限于4.3.7应建立健全并落实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见附录D,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附录5施工准备5.1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施工前应进行项目踏勘,根据钻孔布置,调查交通、植被、水资源、电力设施等条件,识别地质钻探施工(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驻地建设、供水供电、钻进施工等)对勘查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判断其影响程度及主要因素,制定对应施工方案、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5.2钻探设备与工艺选择5.2.1钻探设备钻探施工应根据地层条件、技术要求、钻进工艺及地质勘查目的,合理选用具备安装和拆卸快捷、搬运方便、操作简便、技术性能先进、安全程度高、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的设备,宜优先选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采用非便携式全液压钻机施工时,应落实绿色环保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2.2施工工艺在满足地质目的前提下,钻探施工应采用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施工工艺。包含但不限于绳索取心钻进、冲击回转钻进、定向钻进、反循环钻进等(施工工艺选择见附录E)。4DB43/TXXXXX-202X5.2.3冲洗液在孔壁稳定地层,钻探施工宜采用清水作为冲洗液。复杂地层宜优先采用无固相或者低固相的环保冲洗液。冲洗液不应使用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红矾钾等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处理剂。泥浆材料及处理剂应符合GB/T5005的规定。5.2.4搬迁方式履带式山地车搬运。在满足钻探设备、材料搬迁需求的前提下,宜优先选择履带间距窄、爬坡能力强、适用性广、续航时间长、转弯半径小、载重量大的山地车。索道搬运。索道架设应符合GB50127的规定,根据索道架设类型及最大运输能力,选择索道最高运行速度、索距、支架、绳索等技术参数。索道搬运道通应定期进行维护,对妨碍运输安全的树木应及时进行修剪。宜采取截枝方式,不宜直接贴近根部砍伐主干。人工搬运。应根据设备与材料的体积、重量,结合道路条件,选择合适搬运方法。大型机械搬运。参与搬运工作的大型设备在尾气、噪音排放等方面应分别符合GB3095、GB3096要求。5.3施工方案编制5.3.1编制依据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地质勘查设计;——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的管理制度;——项目调查及现场踏勘资料。5.3.2基本内容施工方案应包含但不限于项目概况、勘查区地质环境背景、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前期调查分析、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部署、预期成果、费用预算、保障措施等内容,对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驻地建设与管理、钻孔施工、安全文明和谐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应制定针对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单孔施工方案应因地制宜地对单孔在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制定措施。6工程施工6.1场地修建6.1.1驻地建设项目驻地宜优先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房屋或公共建筑物,如需新建,应按实际需求控制面积,综合考虑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在基础稳定、周边截排水良好、无地质灾害及洪涝安全隐患区域,宜采用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方式,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项目驻地应合理规划布局工作区和生活区,生活区相关配套设施应齐全,保持安全、卫生、整洁。临时厕所应设置在远离饮用水源,距工作、生活区下风向大于30m位置,内部采取防渗、漏5DB43/TXXXXX-202X措施,周边设置排水沟。使用中,应定期消毒处理;施工结束后,应做好回填掩埋工作。驻地用电宜优先采用公用电网,自行发电应采用低噪音和低排放的发电设备。驻地生活区垃圾应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可就地掩埋,有毒有害的垃圾应定期送往垃圾处理地处理。驻地工作区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当地环境卫生部门要求统一处置。6.1.2道路施工道路施工应规划最佳路线,宜尽量避开植被生长区、动物栖息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宜堵塞自然排水通道。道路施工宜优先利用既有道路,新修道路时,应在征得当地政府和相关权益人同意后,在确保安全通行的条件下,根据搬迁或转运方式修建。新修人工搬运或小型履带式山地车搬运的道路,有效宽度宜控制在1.50m以内,坡度不应大于30°,且满足机械最大爬坡能力,转弯延伸段不短于0.70m,特殊路段可架设栈道作为运输通道,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新修人行道路,宽度控制在1.00m以内,选择灌木、草地通行;新修车辆通行道路按实际需要修筑,有效宽度控制在3.00m以内,坡度不应大于30°,转弯处可适当加宽,新修道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硬化。选择适宜的季节施工,避开可能遭受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监测。表土开挖应选择适宜的场地堆存,并采取防止水土流失措施。其余土石宜堆存在路边缘1.00m范围内避免滚落,在地形坡度平缓区域,可直接培实于路肩;在坡度陡峭区域,应依土、石层位分别装袋垒砌在周边。施工中,应控制边坡与填方的高度与坡度,对于形成的大于2.00m的高边坡和高填方,应修筑截排水沟和做好边坡安全防护及弃土管护工作,对松散、不稳定边坡应采取挡墙、土石方装袋垒砌、覆盖薄膜等方式进行处理。对需移植的经济林、珍贵树木等,应符合树种类型、移植、养护技术要求。进入地质钻探施工区域不应携带火源,在森林草原区内不应出现吸烟、野炊、生火取暖等野外用火行为,妥善保管易燃物品。施工宜优先选用低噪音、低尾气排放的设备,对施工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应采取喷雾、洒水、加设除尘装置等措施,在居民区不宜夜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作业的,应符合GB3096中的规定。6.1.3机场平整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前提下,机场的选择宜尽量避开耕地、林地、水源地、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地等区域。根据地质设计和选用设备类型平整机场,控制机场占用面积,减少开挖量,保持挖填平衡,机场平整范围应满足安全施工和表土堆放的需要。对承载力要求低的区域,可采取槽钢架空搭建等方式补充施工机场需求。机场平整应挖高填低,填方的面积不应超过机场面积的四分之一,填方必须夯实,符合AQ2004的规定。机场四周应有截、排水沟,现场无低洼积水,切填方边坡及渣土场均应有防护设施。地质钻探场地施工的爆破作业应由爆破作业单位进行,爆破作业单位编制爆破作业施工方案。依据地形地貌与岩石特性,确定对应破碎方式及安全警戒措施。地质钻探常用设备机场平整参照表1进行控制。6DB43/TXXXXX-202X表1各类型钻机机场平整面积参考表机场应铺设防渗材料,如厚度不小于3mm的防渗土工布等。在钻杆堆放区、动力机下方等易产生少量油污区域需铺设吸油毡。油料存放区、泥浆循环区(循环沟、沉淀池、泥浆池、废液池等)、垃圾池、捞渣区与岩粉堆放区等易发生渗漏污染的区域,应采用一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布(土工布)或两膜夹一布进行防渗处理,各池存浆上限上方0.20m至池底不应有接缝。土工布、膜在铺设前应检查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尖锐异物,应处理妥善后铺设,铺设应依照“自低往高,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搭接宽度应不小于0.20m。机台前场房、人行通道等人员活动频繁区域及机台内未破坏的植被覆盖区应铺设防滑、防压设施,防滑网依据机场面积组合铺设,宜采用单片规格为长1.20m×宽0.60m×厚0.05m的塑钢防滑网。机场平整在地质灾害防治、植被保护、土石方管护、森林草原防火、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应按照、、、、、规定执行。6.2机场布置6.2.1应依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工作需要,对设备、材料堆放、冲洗液循环系统、临时设施等进行机场优化布置、功能分区。6.2.2废弃物资及垃圾区,宜设置在远离施工区的机场入口处,油料堆放区,宜设置在远离施工区的工棚内;岩心棚、备用管材物资堆放区,宜设置在靠近道路不需开挖的较平坦区域,架空整齐堆放,一般规划面积为长6m×宽4m。6.2.3供水水泵房应布置在水源附近较平坦位置,控制占地面积,并设置防渗漏措施。6.2.4机场应建立并区分内循环(冲洗液)、外循环(雨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6.2.5冲洗液循环系统宜采用移动式泥浆箱及管道,宜避免现场开挖;若需开挖时,其容积应按钻孔设计深度及孔径进行计算,在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下可根据机场条件调整(见表2)。表2泥浆池容积参考表(终孔孔径75mm)6.2.6废浆池宜布置在便于废浆环保填埋或外运的位置,废浆可采取自然沉淀、化学沉淀、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分离净化后重复使用,严禁直接外排。6.2.7同一区域设计多个钻孔施工时,宜布置一套共用的供水、废浆处理系统。6.2.8在沉淀池及泥浆池处应设置捞渣区,捞渣区和岩粉临时堆放区域四周宜设置围堰。6.2.9钻探施工区应设置机台雨棚,采用便于拆卸安装、可重复利用的构件材料组合搭建,规格统一、布置整齐。6.3场地管理6.3.1设备与材料施工设备、设施应安装周正稳固,配套仪器、仪表齐全完好;施工机械传动外露部位应安装7DB43/TXXXXX-202X防护罩或设置安全防护栏。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达到表面清洁,无跑、冒、滴、漏现象。现场使用动力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燃油机动力设备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排气管伸出场外,设置阻燃措施。现场泥浆材料包装及密封性应完好,并采取设置围栏或覆盖油布等措施,不应出现漏、撒现6.3.2污染源防控固体废弃物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固体废弃物应遵循“及时清理,分类管理,回收利用”原则,设置垃圾桶和收集桶垃圾废料分类后,无害化处理或外运至专业场所处理;b)岩粉捞取、运输、存放及最后的填埋或外运全过程应有专人监管并记录;c)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一次性塑料餐具宜使用可降解材质。液体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各场地分区均应按照7.3.7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油收集桶,废弃油料应进行回收利用或专业处置。设备在安装、搬运、运行、保养中应防止油料泄漏;b)施工过程中发现井内严重漏失和施工现场周边井内、泉点等水源的水质、水量、颜色有变化时,应分析原因,确认漏失层(段并采用环保材料堵漏或下入套管等方法进行封堵;当发现孔内涌水时,应对钻孔中接触的承压水进行控制,防止浪费和不同含水层的交叉污染;c)无法循环利用的废液,经处理后,应符合GB8978排放要求;d)钻孔终孔后,应按照地质设计及时做好封孔工作,尽快恢复地下水环境或减轻钻孔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扰动;e)水上钻探井口应有导流系统,返浆应进入沉淀池或泥浆池,废浆应运到岸上处理,水上钻探平台应设置污水收集系统和移动厕所,严禁废浆、生活污水及粪便直接排入水体;f)坑道内钻探产生的废液的排放应满足矿山设计要求。空气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现场不应焚烧产生烟尘和有毒有害废气的油类物质、化学物品及其他可燃物料;b)生活、施工所产生的气体排放应符合GB3095要求。噪声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应符合GB3096要求。施工机械设备应安装消声装置或场地靠近居民区方向修建隔音室(或隔音墙施工场地边界噪声应小于70dB(A)。在居民区附近施工噪声应小于55dB(A22点至6点停止施工,确需施工的,应取得附近受影响居民同意或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b)施工现场存在每8h/日或40h/周暴露于A级等效声级≥85dB(A)的情形,应配备隔音耳塞、耳罩等听力防护用具。粉尘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现场泥浆调制时应选择通风条件较好位置,施工人员应位于上风口,配备防尘口罩,做好防尘措施;b)采取空气钻进工艺时,孔口应设置降尘装置;c)坑道内钻探防护用品应配备齐全,采取可靠的通风措施,预防粉尘污染及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放射性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放射性矿产钻探施工应符合GB15848、EJ/T275、EJ/T1052、EJ/T1070中的规定。8DB43/TXXXXX-202X6.3.3节能降耗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达到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施工方案应综合节约利用土地、能源、材料等要素,精准编制。施工动力宜鼓励采用电网供电,使用清洁能源。应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6.4文明和谐6.4.1场地平整、设备搬迁、安装、钻进、用电、防火、防洪防汛、防寒、防暑、防风等应符合DZ/T0227中相关规定。6.4.2驻地及施工现场相关制度、图表及标牌应整洁、齐全、规范、醒目,现场材料物资应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分区域规范存放。6.4.3施工操作人员应统一着装,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6.4.4在林区施工严禁使用明火,机台灭火器应配备齐全,实行可视定置管理。6.4.5钻探施工应使用防水灯具、照明亮度应符合GB50034中的规定,水上平台开工前应设置明显信号,水上公用救生设备设施应设置在工作现场显眼处。6.4.6项目施工前,应征求相关权益人的意见,同意后方可实施;场地复垦复绿、恢复治理、重复利用等事宜均应事先征求相关权益人意见。6.4.7树立“施工一地、便民一方”的理念,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当地居民意愿进行设计实施,主动协调好地方关系,广泛宣传绿色勘查工作的理念和意义,争取当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6.4.8规范作业人员行为,遵守勘查区村规民约与公序良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保持友善的人际关系。6.4.9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共创绿色勘查工作。7施工环境恢复治理7.1清理7.1.1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离现场施工设备、材料并拆除临时设施,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污染痕迹。7.1.2现场各类废弃物应分类收集、清理。冲洗液沉渣应根据勘探矿种及处理剂类型区分处理方式,无毒、无害的可采取现场填埋措施。填埋池不应设置在耕地和水源地附近,,宜重复利用废浆池、泥浆池、沉淀池等,避免重新开挖。填埋池应按要求铺设防渗材料,覆土深度应大于0.50m。对现场不能处置的有毒有害废物,应外运至专业场所处理。7.1.3施工现场被油料、废浆、废水污染的土壤,应采取换填、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方法处理。7.2复原7.2.1场地应根据恢复治理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条件,复原地貌;难以复原的区域,宜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不稳定的边坡应进行防护处理,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7.2.2现场的坑、池、沟槽等,应采用开挖的土石按次序分层回填,复原工作不应产生新的挖损破坏。场地原无表土时,可只进行复原。7.2.3经当地居民、政府同意后,对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场地可保留。9DB43/TXXXXX-202X7.3覆土7.3.1场地覆土应采用开挖时保存的表层土壤均匀覆盖。覆土厚度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宜不少于0.30m,耕地覆土应采取平整、深翻、松土或换填等施工方法,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7.3.2仅压占但未挖损及轻度污染的场地,可采取深翻、松土、培土等方式达到复绿或土地耕作要求。7.4复垦复绿7.4.1场地覆土后,应根据恢复治理设计要求,结合复原后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进行复垦复绿。草地复绿宜采用播撒种植方式;林地复绿宜采用合适间距栽种林木与播撒草籽相结合方式;耕地移交土地使用人自行进行耕作及管理;边坡、基岩等裸露区宜在安全处理后,播撒草籽复绿。7.4.2复垦复绿草籽、林木品种选取宜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协调要求,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复绿季节宜选择在春季,在非春季复绿时,应定期养护。7.4.3在工程质保期及植被恢复养护期间,应对损坏或检查不合格的区域进行修补和返工处理,环境恢复治理结束后,应联合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验收。8质量评估8.1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主要包括野外、资料验收。内容如下:——野外验收:现场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效果、环境保护目标落实情况、恢复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资料验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培训学习与技术交底记录、重要会议记录、野外工作相关记录、质量管理相关记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图文影像资料等内容。8.2根据验收情况进行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验收评分(见附录F.1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验收评分表根据分数确定等级(见表3)。表3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验收评分等级表9技术资料9.1应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并落实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档案工作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组卷,达到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9.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资料清单参照附录G的要求执行。DB43/TXXXXX-202X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提纲A.1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专项施工方案提纲A.1.1项目概况A.1.1.2勘查设计情况A.1.2勘查区地质环境背景A.1.2.1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A.1.2.2人文景观概况A.1.2.3勘查区地质特征概况A.1.3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前期调查分析A.1.3.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A.1.3.2地质钻探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A.1.4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部署A.1.4.1工作部署的原则和依据A.1.4.2总体工作部署A.1.4.3钻探工程实施方案A.道路施工A.钻探机场施工A.驻地建设与管理A.钻孔施工A.安全文明和谐施工A.环境恢复治理 A.1.4.4相关工作行为要求A.1.5预期成果A.1.5.1钻探施工成果A.1.5.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成果(环保成果、节地成果、节能成果、安全成果、创新成果、和谐成果)A.1.6费用预算(包括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场地建设费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山地工程费用、恢复治理费用和其它费用等)A.1.6.1预算编制说明A.1.6.2预算结果A.1.7保障措施A.1.7.1组织管理措施A.1.7.2技术保障措施A.1.7.3质量保障措施A.1.7.4资金保障措施A.1.7.5考核奖惩措施A.1.8附图: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工程施工布置、道路修筑及恢复治理设计图DB43/TXXXXX-202XA.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单孔施工方案提纲A.2.1钻探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A.2.2钻探工程实施方案A.2.2.1道路施工A.2.2.2钻探机场施工A.2.2.3驻地建设与管理A.2.2.4钻孔施工A.2.2.5安全文明和谐施工A.2.2.6环境恢复治理A.2.3预期成果A.2.3.1钻探施工成果A.2.3.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成果(环保成果、节地成果、节能成果、安全成果、创新成果、和谐成果)A.2.4保障措施A.2.4.1组织管理措施A.2.4.2技术保障措施A.2.4.3质量保障措施A.2.5附图: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工程施工布置、道路修筑及恢复治理设计图DB43/TXXXXX-202X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表格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表格包含表B.1~表B.11表B.1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项目名称:12345填表说明:1.识别的环境影响因素:填写项目生产、生活各环节中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2.环境影响评价程度:对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依据评价的影响程度按照: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极小六个等级填写。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DB43/TXXXXX-202X表B.2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踏勘记录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踏勘孔号:踏勘日期:踏勘人员:踏勘记录:施工方案:踏勘人:时间:填表说明:踏勘记录:简要描述拟建道路、机场生态环境原貌及钻孔施工供水供电等生产外部条件。施工方案:明确设备与工艺选择、道路与机场施工、设备材料运输与安装、现场施工与管理、恢复治理设计等内容。根据需要可编制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组织方案予以详细规划。DB43/TXXXXX-202X表B.3钻探工程道路施工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道路编号道路起点道路终点开工完工道路规格道路占地面积(m2)原道路占地土石方植被破坏情况地灾防治工作备注面积(m2)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基岩等裸露区类型面积土方石方树木皮(m2)1234567合计填表人:日期:审核人DB43/TXXXXX-202X表B.4钻探工程机场施工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钻孔编号钻机型号开工完工机场用地规格机场占地面积(m2)开挖土石方(m3)植被破坏情况地灾防治工作备注长×宽总面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基岩裸露区其他土方石方树木(棵)皮(m2)123456789合计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DB43/TXXXXX-202X表B.5钻探工程场地因地制宜施工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钻孔编号钻机型号设计孔深(m)终孔孔深施工总用地动土场地临时压占地重复利用地其他因地制宜动土场地比例备注面积类型面积类型面积原归属面积类型12345678合计填写说明:动土场地:通过开挖、平整等手段造成原始地形地貌明显变化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临时压占地:是指机场、道路施工中在不破坏原有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情况下,通过防渗土工布覆盖隔离后,灵活布置施工设备或物资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重复利用地:是指机场、道路修建中重复利用以往施工用地布置施工设备或物资,能够实际上起到减少动土、减少破坏、减少污染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填表人:日期:审核人DB43/TXXXXX-202X表B.6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机台自检记录表项目名称作业人数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地点检查时间检查钻孔施工阶段序号检查结果处理意见是否1绿色勘查组织管理情况项目机台是否成立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组织机构,单独设立绿色勘查监督员岗位。是否有组织机构、全员绿色勘查岗位职责、考核标准。项目是否建立健全绿色勘查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绿色勘查施工准备阶段钻孔施工设备、工艺、泥浆材料、搬迁方式选择是否符合绿色勘查要求。项目机台是否根据钻孔因地制宜的填写单孔绿色勘查踏勘记录表或制定单孔绿色勘查施工方案。项目是否进行绿色勘查施工技术交底。3绿色勘查学习教育是否与施工及周边相关人员宣传绿色勘查理念。是否定期组织绿色勘查相关内容培训学习,将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理念及内容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是否定期召开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会议并进行会议记录(包含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班前会、周例会等)。是否对各级检查中的不合格项及整改意见进行学习。4绿色勘查钻探工程施工阶段道路施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占地区域、边坡防护、土石方管护、减少植被破坏等)。机场平整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占地区域、边坡防护、土石方管护、减少植被破坏、防渗体系等)。场地是否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布置及管理。生活、办公区绿色环保卫生是否符合要求。设备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保养、清洁及维护良好。废弃物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未发生垃圾、泥浆、油料等废弃物乱扔、外泄情况。DB43/TXXXXX-202X施工产生固体废物是否妥善分类及环保处理。施工产生液体废物是否妥善净化回收及环保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气、噪声排放情况是否符合标准。施工生产是否注意节能减排。5安全文明施工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中是否实现人员、材料、机械安全,无生产安全事故。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规定。机台是否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6和谐施工施工区人文环境是否同意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无投诉。施工中是否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7环境恢复治理清理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复原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覆土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复垦复绿是否按照绿色勘查执行。8检查整改情况是否定期开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对发现的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存在问题、各级检查不合格项和意见及时整改和处理。9归档总结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各类纸质、影像等资料是否按照要求收集并归档整理齐全。拟整改措施:检查小组人员(签字):受检班组或岗位负责人(签字):DB43/TXXXXX-202X表B.7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专检记录表项目名称检查单位被检查单位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及整改要求:检查组人员名单(签字被检查项目负责人(签字DB43/TXXXXX-202X表B.8钻孔施工整改记录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机型号:根据检查组于年月日对我机台施工钻孔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下达的整改要求,我机台已进行全面普查,对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情况如下:存在问题:处理方法或整改措施:钻机负责人(签字日期整改审核意见DB43/TXXXXX-202X表B.9钻探工程道路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道路编号修复完成面积(m2)修复地面积(m2)其他恢复治理用途复绿备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基岩等裸露区类型面积植树种草(m2)123456789合计填表人:日期:审核人:DB43/TXXXXX-202X表B.10钻探工程机场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钻孔编号钻机型号修复完成日期施工总用地用地面积(m2)其他恢复治理用途复绿备注动土场地临时压占地重复利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基岩等裸露区类型面积植树种草(m2)123456789合计填表人:日期:审核人DB43/TXXXXX-202X表B.11钻探工程施工环保措施登记表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工程编号开工日期完工日期防滑防压格网防渗透土工布边坡土石袋(袋)边坡支护工作指示牌、警示牌等(个)循环液系统池容积(m3)废弃泥浆处理情况废料、生活垃圾及钻孔土渣等固废处理情况其他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情况备注123456789填表人:日期:审核人DB43/TXXXXX-202X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提纲C.2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C.2.1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目的和任务C.2.2项目概况C.2.3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气候条件C.2.4本次工作情况(包含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C.3取得的主要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成果C.3.1减少污染C.3.2恢复环境C.3.3.节能增效C.3.4节约用地C.3.5安全文明C.3.6社区和谐C.4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C.4.1说明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手段、方法选择的原则、依据及合理性C.4.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质量评述C.4.2.1勘查工程施工、恢复治理及其质量评述C.4.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机台(班组)建设质量评述C.4.2.3道路恢复的质量评述C.4.2.4机场恢复的质量评述C.4.2.5其他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的质量评述C.4.2.6地方评价C.4.3钻孔施工质量评述C.5经费使用情况C.6结论与反思C.6.1概括性评述C.6.2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C.6.3建议C.7附表:包含但不限于《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绿色勘查地质钻《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钻机机场用地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C.8附件:记录有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全部工程施工、恢复的影像资料和报告、附图、附表的电子文档。DB43/TXXXXX-202X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D.1管理制度D.1.1定岗定责制度地质钻探施工单位应组建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单位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的培训教育、检查验收和考核奖惩工作,做到协调配合、责权明确、奖惩分明。项目部应成立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执行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增设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监督员岗位,由机长或班长担任,配合组长,负责跟踪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方案的落实、总结,小组成员包括项目所有人员(各岗位职责参见附录D.1项目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执行小组岗位职责)。D.1.2技术交底制度地质钻探施工前,应进行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交底,明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目标与责任,落实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措施。D.1.3会议制度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召开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会议,机台班前会应包含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内容。D.1.4检查验收制度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各环节应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到位,上一步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开展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开孔、恢复治理工作等;地质钻探项目施工结束后,应对绿色勘查整体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价。D.1.5考核奖惩制度钻孔及项目竣工验收应将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要求落实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DB43/TXXXXX-202XD.2项目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执行小组岗位职责职责组长1)主持并完成本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及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的编制;2)负责对本项目成员开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教育培训,传达单位的相关规定,组织学习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章节的内容;3)严格按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开展本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具体工作,牵头开展项目范围内的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整改,严防本项目组出现重大环境破坏或生态事件;4)具体负责本项目外部环境协调工作,协调好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正面宣传国家、省出台的环保法规和地勘政策,以获得当地政府和驻地周边群众的理解与支持;5)负责定期组织项目部进行自检,填写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自检记录表,并负责监督对自检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6)配合有关部门对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检。绿色勘查监督员1)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监督员是机台现场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人,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2)配合组长组织机台成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质院有关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规范、政策;3)定期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