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9-1927)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重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7)新的开端:五四运动(1919)新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8--1920)新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初期的活动(1921--1923)新的斗争方式:革命统一战线

及北伐战争(1924--1927)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运动中心:北京--上海宣传中心:北京--上海一大:上海--嘉兴二大:上海三大:广州国民党一大:广州北伐: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时空架构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背景(1)根本原因:(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导火线: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一)五四运动

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学生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2、经过斗争形式:口号:

作用:北京工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学生——先锋;工人——主力军。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3.结果(1)释放被捕学生。(2)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影响: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3)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历史解释——正确理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胜利后的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如:中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30年,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②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新觉醒: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爆发。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③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产生哪些影响?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根本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促进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客观条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主观条件:以李大钊,陈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欧美转向苏俄,从资产阶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条件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阅读教材,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什么?这些团体对党的诞生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哪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陈独秀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团体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2、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材补充】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在这次斗争以后,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同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论战,逐步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条件

(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共一大(2)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二、中国共产党诞生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一)中共一大3.意义: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共一大(二)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

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对比两则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共二大宣言对中国革命方向思考的异同,据此指出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二、中国共产党诞生对比两则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共二大宣言对中国革命方向思考的异同,据此指出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异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中共二大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与革命任务的认识在逐渐加深,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教材补充)

1922~1923年,中共领导了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基本上都失败。(四)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广州)

党在实践中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党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背景:意义:是党史上开统战工作先河的会议。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条件:2、标志:3、方式:4、影响: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员都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中国共产党员要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就意味着中共党员同时具有两种党员身份,中国共产党依然存在,并不是两党合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党内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就是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下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联盟,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从1924年1月建立,到1927年7月破裂。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定劳工法明确反帝普遍平等民权关注农工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二)北伐战争1、条件①群众基础:②组织基础:③军事条件:2、目的:3、进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广州誓师北伐,迅速歼灭吴佩服、孙传芳,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结局——国民革命失败标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四一二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经过政变,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初步积累了反正两方面的经验,为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准备了条件。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及武汉(汪精卫等领导)两政府。武汉方面最初仍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再加上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的表态要求分共,汪精卫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材料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据材料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各自关注的重点并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关注重点是民众。例:工农运动。国民党关注重点是军事。例:北伐战争。历史意义: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有重要作用;④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⑤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教训: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时空坐标19191921192419261927五四运动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中共一大举行中共成立国民党一大举行,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开始北伐,讨伐北洋军阀国民党右派叛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1.(2024·浙江卷)从党的一大确定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确定首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

)A.使中国革命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