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摘要:针对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手段单一、病虫害抗性发展快、防治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安徽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以“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精准施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解决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难题。推广应用后,施药次数减少1-2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0%,油菜籽增产16%-25%,增收节支明显,保障了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16年起在安徽、江苏等4省(直辖市)累计推广应用超1600万亩,其中近3年(2021-2023年)累计推广应用超1400万亩。以该技术为核心的成果,荣获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2项。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长江下游冬油菜区是我国主要的油菜产区,近五年,长江下游地区油菜平均病虫害发生面积1300万亩,平均病虫害防治面积1600万亩,以菌核病、根肿病和蚜虫等为主,其中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由于生产上缺乏高度抗病虫品种,常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药性问题凸显。针对这一现状,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和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共同研发并推广了以“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精准施药”为核心的长江下游地区油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轻简化机械化等优势,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该技术,制定实施《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34/T3746-2020)《油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34/T4043-2021)等安徽省地方标准2项。(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0-2015年,在安徽省肥东、无为、桐城、巢湖、黄山等市县开展了试验示范。2016年起,依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等农技推广单位,在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油菜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2016-2022年,在安徽省推广应用1007.35万亩;2017-2022年,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分别推广应用251.2万亩、60.78万亩、4.65万亩。自2016年起在安徽、江苏等4省(直辖市)累计推广应用超1600万亩,其中近3年(2021-2023年)累计推广应用超1400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本技术推广应用后,有效地控制了油菜重大病虫害的危害,显著提高了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绿色防控区平均防效达80%以上,施药次数减少1-2次,农药使用量减少达到30%,油菜籽增产16%-25%,显著提高了防效,降低了防治费用,增收节支明显,保障了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2022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累计推广应用1323.98万亩,累计挽回油菜籽损失27718.55万千克,新增纯收益(增收+节支)20.60亿元、新增利润12.84亿元。不仅提高了农户经济收入,而且降低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天敌和促进农田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四)技术获奖情况。该技术荣获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二、技术要点围绕菌核病、根肿病、蚜虫等油菜主要病虫害,本技术以“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精准施药”为核心,集成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耕作制度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分区施策、精准防控,解决了油菜重大病虫害全生育期综合防控问题。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抗病虫优质品种。综合考虑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抗药性发生程度、油菜种植制度等因素,选用适宜的抗(耐)病虫优质品种。各地区宜选用抗(耐)菌核病的油菜品种,皖南地区宜选用抗根肿病与抗(耐)菌核病的油菜品种。(二)健身栽培(1)合理轮作。菌核病、根肿病重发地区宜实行油菜与禾本科作物等非寄主作物3年以上轮作。根肿病发生地区不适宜水旱轮作。(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3-5天,选择晴朗天气把油菜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晒2-3天。精选种子,播前用10%盐水选种,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和秕粒,选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后播种。(3)清沟沥水。3月中旬至油菜成熟期,及时清沟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及田间湿度。(4)中耕培土。油菜蕾苔期,结合清沟排水进行中耕培土,破坏油菜菌核病菌萌发出土的子囊盘。(5)叶面施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油菜初花期每亩施用商品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和商品150克/升液体硼肥30-40毫升兑水50升喷雾。(三)生态控制。根肿病发生较重的地区,结合整地时在酸性土壤中撒施消石灰或草木灰,重病田块撒施消石灰50千克/亩;适当推迟油菜播期(至10月中旬),并增加油菜播种量以提高群体密度。(四)生物防治。在油菜播种期,每亩用盾壳霉ZS-1SB(40亿孢子/克)45-90克或小盾壳霉CGMCC8325(2亿孢子/克)100-150克,兑水40升并混合均匀,在播种之前喷施于地表后,把表面土壤翻入3-10厘米深的土壤中;在油菜开花期或菌核病发病初期,每亩施用盾壳霉ZS-1SB(40亿孢子/克)45-90克兑水40升混合均匀后喷雾,应均匀喷于油菜的茎、枝、叶及花序上,并以植株中、下部器官为主。(五)科学施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蜜蜂安全的农药,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用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应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的要求。1.防治油菜菌核病。油菜盛花初期至终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预测菌核病为偏轻发生年份,在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施药防治1次;预测为中等至偏重发生年份,在盛花初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以上、一次分枝开花株率20%)和盛花期各施药防治1次;预测为大发生年份,在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防治1次,并于7-10天后再施药防治1次。每亩施用40%菌核净100-150克或20%氟唑菌酰羟胺50-65毫升或50%啶酰菌胺30-50克。宜采用喷雾、热雾机施药等方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植保无人飞机、机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喷雾应在晴天油菜植株上露水干后进行,热雾机施药宜在无风或风力小时位于上风向施药,均匀喷施于油菜茎、枝、叶正反面、花序及角果上,并以植株中、下部器官为主。如施药后24小时内降中至大雨,雨后应重施。2.防治油菜蚜虫。油菜苗期有翅蚜达10%-20%、抽薹期有蚜花枝率达5%-10%时,每亩施用25%噻虫嗪4-8克兑水喷雾防治。此药剂在油菜全生育期内最多施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三、适宜区域适用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地区的油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也可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冬油菜产区推广应用。四、注意事项本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每个技术环节的标准和规范实施才能保证防治效果。本技术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油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对于地域、气候相近的其他地区油菜病虫害的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应注意地区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差异。五、技术依托单位1.安徽农业大学联系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邮政编码:230036联系人:潘月敏、羊国根、周可金、高智谋、张付贵、张华建联系电话13705693817电子邮箱:panyuemin2008@163.com2.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联系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洞庭湖路3355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 小班音乐《打电话》课件
- 带表卡尺使用规范
- 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良好实践报告
- 2025年全球工业4.0行业概述及关键技术调研报告
-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课件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母婴店
- 楠竹食用笋种植及初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坐月子助产知识培训课件
- 标准田径场地租赁合同样本2025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优才计划”考试真题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石家庄一模)高三英语试卷 含答案
- 重点营业线施工方案
- 2025年西安印钞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3 课《太空一日》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课件
- 幼儿园教法与学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