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荐单位:六安市农业农村局摘要:针对安徽省南北过渡区自然灾害多样,再生稻生产上缺乏优质抗性品种而导致头季稻品质低、再生季产量不稳等问题,通过绿色高抗浓香型两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再生稻播种密度、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等多因素互作与协调统一,优化再生稻产量构成要素,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了化肥农药施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解决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针对安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与优质高抗水稻品种匮乏,水稻“一种两收”种植模式中头季稻育秧期、幼穗分化期易遭遇低温冷害,机械收获头季稻对再生季成苗产生影响,大面积产量不平衡等问题,项目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形成了以“鑫两优香128”为代表的安徽省江淮稻区“一种两收”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体系,并作为“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重点推荐技术。通过绿色高抗浓香型两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再生稻播种密度、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等多因素互作协调统一,降低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优化再生稻产量构成要素;增加了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了化肥农药施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解决(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核心技术为“江淮浓香型优质两系籼粳交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自2018年以来,在安徽省合肥、芜湖、六安、宣城、黄山、马鞍山、望江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的效果。2020年,该技术在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挥手村大面积生产试验,两季平均亩产为960.8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10.8千克,增幅达28.11%;2021年,继续采用该技术,在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挥手村大面积生产试验两季平均亩产983.8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33.8千克,增幅达31.17%。同时,2021年8月,由安徽省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皖西六安徐集镇实施的两系籼粳交水稻“一种两收”丰产增效技术示范田进行现场测评,专家组对示范田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验收办法进行实收测产,头季稻折合标粮平均亩产752.9千克,再生稻341.9千克,两季平均亩产1094.8千克,成为再生稻在安徽省适宜种植最北缘地区突破1000千克的高产典型。目前该技术在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和相邻省份再生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周年亩效益显著。(三)提质增效情况。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亩增产稻谷200千克以上;该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水肥利用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由于再生季不用或少量用农药,水肥使用量减少,亩增收38元以上;再生稻谷品质好,稻谷卖价高,2021年应用该技术的种植户再生季稻谷卖价均在4-5元/千克以上,亩增收650-750元以上;同时,第一季收割后秸秆全量还田且覆盖在耕层表面,避免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该技术的应用能够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助推乡村振兴,为早日实现我省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做出贡献。(四)技术获奖情况。“双季稻北缘地区稻-稻丰产增效技术模式构建与集成应用”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技术要点(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穗粒协调,生育期适中,抗寒性好、耐高温、抗倒抗衰、耐穗发芽、耐落粒、谷休眠期长、再生能力强、再生节间短、再生节次生根强、胶稠度76%以上的优质浓香型水稻品种。(二)种子处理。选用鑫两优香128等优质早熟中稻品种,从3月10日一直延续播种到4月5日,播种时间长,解决了再生稻茬口及播种时间短的弊端,有利再生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具体种子处理方案如下:趁晴好天气,浸种前将种子晒1-2天,浸种时放入25%咪鲜胺+20%噻森铜+25%叶枯唑600倍进行杀菌消毒,浸种48-72小时后清水洗种后催芽,催芽时放在封闭屋内,堆种厚度5厘米,过厚容易造成种子发热烧种。由于我省在3-4月份白天和夜间温差过大,催芽时种子上面需加盖干净的保温设施,待种子露白后撤去保温设施,轻翻种子,进行练芽,准备播种。(三)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育秧。适时播种,3月上中旬播种(确保在8月15日前成熟收割),大田用种量1.5-2千克/亩或者用钵苗、毯苗、小弓棚、抛秧等播种育苗,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机械移栽。3-3.5叶龄时采用机械化插秧,栽插规格30厘米×12厘米或25厘米×14厘米为宜,每亩栽插2万穴以上,每穴2-3棵种苗。3.大田管理=1\*GB2⑴施肥。亩总施氮量为12-15千克,移栽时亩施底肥复合肥35千克+尿素15千克,在栽移后7天左右追施分蘖肥,亩施复合肥10千克+尿素15千克。穗肥在倒数第2-3叶伸出时亩施钾肥7.5千克+尿素5千克追施。头季稻收割前10-15天追施催芽肥,亩追施尿素10千克+复合肥15千克,提高腋芽萌发速度。=2\*GB2⑵灌水。从移栽到有效分蘖末期采用间歇灌溉,每次灌水2-3厘米,落干后再次上水。分蘖末期排水晒田,晒田标准为脚踩不下陷,开小裂缝为准;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2-3厘米,遇高温灌深水,保持10-15厘米深水层。灌浆至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以湿为主,以气养根,以根保叶。成熟前一周断水,收割时确保地面露白脚踩不下陷。=3\*GB2⑶病虫草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格控害减损,突出重大病虫关键时期的防控,针对性地选用农药,适时统防统治。特别注意头季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及其螟虫的防治。4.实时收获,适留稻桩。当成熟度85%-90%以上的谷粒黄熟(用手掐谷粒变硬),抢晴天采用机械及时收获;收割时机器慢行,割茬高度控制在17厘米以上20厘米以下(中低茬),方便机械操作,促进腋芽萌发。5.再生稻管理。=1\*GB2⑴再生季生产。清理稻草扶桩,在头季稻机械收割后,及时清理稻草,不动碾压的稻桩保护碾压区节根下扎。=2\*GB2⑵复水提苗。头季稻收割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割口愈合,待3-4天后灌2-3厘米浅水,亩施尿素15千克+复合肥10千克,促使碾压区茎节根系下扎。=3\*GB2⑶促进抽穗灌浆。待再生季抽穗70%喷施“九二〇”2克/亩,稻曲病药、螟虫药一并喷雾。三、适宜区域安徽江淮分水岭淮河以南地区(此地区一季稻光热充足,而两季稻光热不足的区域)。四、注意事项1.环境条件。选择水利条件好的稻区。要求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或偏上,具有独立的灌排条件,确保涝能排旱能灌。2.栽培耕作要求。综合考虑再生稻丰产要求,采用工厂化育秧、大田机插秧,确保丰产所需的基本苗数,同时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注意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进行防治,头季稻收获时留中低茬稻桩。五、技术依托单位1.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系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洞庭湖路3355号农业农村大厦邮政编码:230001联系人:孔令娟联系电话:0551-62625566电子信箱:kljahnjz@163.com2.六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地址:六安市梅山南路农业科技大厦邮政编码:237000联系人:董昌升联系电话子信箱:laszyzx@163.com3.宣城市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报销流程及规范
- 产后脑出血的护理
- 影院复工防疫培训
- 商品质量监测合同(2篇)
- 母婴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课件
- 室内装修合同履约金条款
- 会议音视频联动合同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健康《保护牙齿》微课件
- 拍卖程序执行协议
- 招投标专员绩效考核表
- 2023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克雅氏病课件
- 川崎机器人说明书cubic s设定手册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ThelastdayofPompeii
- 压力管道试验方案、强度(含泄漏性)试验记录及报告典型示例
- (起重指挥司索工)施工现场班前(晨会)生产安全教育活动记录
- 心肺复苏讲课优秀课件
- 乐泰胶用户手册
- 通力电梯ctp-10.65s2a kce控制系统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11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