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目录TOC\o"1-3"\h\u 1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 1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1 2考法01反应热焓变 2考法02燃烧热和中和热能源 8考法03盖斯定律及应用 13 13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考点内容考点分布能源及其综合利用2021全国乙卷卷1题,6分;2022广东卷3题,2分;反应热的计算2022浙江6月选考18题,2分;2021浙江1月选考20题,2分;盖斯定律运用2022浙江1月选考18题,2分;2021浙江6月选考21题,2分;2021北京卷14题,3分;化学反应历程与反应机理图像分析2024·甘肃卷10题,3分;2024·广东卷15题,3分;2024·安徽卷10题,3分;2024·河北卷14题,3分;2024·北京卷13题,3分;2023浙江1月选考14题,3分;2021浙江1月选考24题,2分;2021广东卷14题,4分;2021湖北卷12题,3分;能源及其综合利用2021全国乙卷卷1题,6分;2022广东卷3题,2分;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盖斯定律、燃烧热和中和热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备考策略】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思维步骤”【命题预测】预计2025年高考会以新的情境载体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图象、图表为背景考查能量变化等知识,题目难度一般适中。考法01反应热焓变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2)特征:既有变化,又伴有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2.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或从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2)焓变: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焓变,其符号为,单位是。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3)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4)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4.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例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表示25℃,101kPa下,。(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易错提醒】(1)查热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2)查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查ΔH的“+”“-”符号是否正确。(4)查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5)查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正误判断(正确打“√”,错误打“×”)。(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2)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3)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4)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5)CO(g)+eq\f(1,2)O2(g)=CO2(g)ΔH=-QkJ·mol-1表示标准状况下1molCO(g)和eq\f(1,2)molO2(g)反应生成1molCO2(g)时放出QkJ的热量。()(6)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7)物质的状态不同ΔH的数值也不同()(8)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热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9)2H2O(l)=2H2(g)+O2(g)ΔH>0()(10)C(石墨,s)=C(金刚石,s)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考向01考查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图像【例1】(2024·广东江门·三模)某复合石墨烯基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历程如图,图中TS表示过渡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历程包含五个基元反应B.物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C.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D.反应过程中,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思维建模】掌握解答能量变化图像四步骤(1)明确图像纵横坐标的含义:一般是横轴表示反应过程,纵轴表示能量变化。(2)细致观察各个步骤的变化:起始态、过渡态、最终态等(3)理清图像变化与概念间的关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活化能、ΔH、稳定性等的正确判断。(4)结合题意正确书写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ΔH的计算、决速的步骤等。考向02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例2】(2024·江苏南京·二模)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为-57.3kJ·mol-1,辛烷的燃烧热ΔH为-5518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S(aq)+Ba2+(aq)+2OH-(aq)=BaSO4(s)+2H2O(l)
ΔH=-57.3kJ·mol-1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g)
ΔH=-5518kJ·mol-1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
ΔH=-5518kJ·mol-1【易错警示】(1)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态(s)、液态(l)、水溶液(aq)、气态(g)。(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可以写成分数。(4)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5)由于ΔH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考向03考查化学反应的焓变与键能的计算【例2】(2024·山东·模拟预测)硅和碳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键能3564133362263184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 B.金刚石的熔点低于晶体硅C.由表可知化学键键能与键长成反比 D.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不如烷烃多【对点1】(2024·黑龙江·三模)无催化剂作用下,以乙二醛和为原料制取乙醛酸、甲酸、乙二酸的可能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过渡态,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很短一段时间内,多于B.乙二醛制乙醛酸的最大能垒为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乙二酸的选择性D.乙二醛氧化生成甲酸、乙醛酸或乙二酸均为放热反应【对点2】(2024高三下·浙江·竞赛)已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A+B=C+3D+4E。现将mg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A气体与适量的B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且有少量液滴生成。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为6.06×106Pa和1.01×107Pa,且测得反应共放出热量Q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A(g)+B(g)=C(g)+3D(g)+4E(g)△H=-kJ/molB.2A(g)+B(g)=C(l)+3D(g)+4E(g)△H=-kJ/molC.2A(g)+B(g)=C(g)+3D(g)+4E(l)△H=-kJ/molD.2A(g)+B(g)=C(g)+3D(l)+4E(g)△H=-kJ/mol【对点3】(2024·重庆·模拟预测)下表为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键能(kJ/mol)154500942a已知火箭燃料肼(N2H4)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为:且N2H4(g)+O2(g)=N2(g)+2H2O(g)
ΔH=-534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中的a=391B.相同条件下O2比N2稳定C.N2H4(g)+O2(g)=N2(g)+2H2O(l)
ΔH>-534kJ·mol−1D.图中的ΔH3=-2218kJ·mol−1考法02燃烧热和中和热能源1.标准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标准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1表示。标准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标准燃烧热为393.5kJ·mol-1,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393.5kJ的热量。(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C8H18(l)+eq\f(25,2)O2(g)=8CO2(g)+9H2O(l)ΔH=-5518kJ·mol-1,即C8H18的标准燃烧热ΔH为-5518kJ·mol-1。(4)标准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为可燃物的标准燃烧热。2.中和热及其测定(以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为例)(1)概念: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2)注意几个限定词:①稀溶液;②产物是1mol液态H2O;③用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ΔH=-57.3kJ·mol-1。(3)测定原理通过量热计测得体系在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再利用有关物质的比热容计算反应热。(4)实验步骤及装置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测量反应物的温度②测量反应后体系温度(记录反应后体系的温度)③重复步骤①、②两次④数据处理:取测量所得温度进行计算,测得的数值取平均值,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为eq\f((m1+m2)·c·(t2-t1)×10-3,n(H2O))kJ大量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kJ的热量。【易错提醒】①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②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数值。3.能源(1)能源分类(2)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①提高能源的:A.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B.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开发: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油是可再生能源。()(2)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3)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4)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5)根据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6)已知H+(aq)+OH-(aq)=H2O(l)Δ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ΔH=2×(-57.3kJ·mol-1)。()(7)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8)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9)农村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10)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考向01考查燃烧热和中和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理解【例1】(2024·河北唐山·一模)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eq\f(1,2)C6H12O6(s)+3O2(g)=3CO2(g)+3H2O(l)ΔH=-1400kJ·mol-1B.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ΔH=-158.4kJ·mol-1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则稀氨水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D.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思维建模】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ΔH及其单位ΔH<0,单位均为kJ·mol-1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mol不一定为1mol生成物的量不确定生成水的量为1mol反应热的含义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表示方法燃烧热ΔH=-akJ·mol-1(a>0)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考向02考查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例2】(2024·山东威海·期中)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C.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则测定数值偏高【对点1】(2024·河南安阳·期末)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B.H2的燃烧热为∆H=-242kJ∙mol-1C.C2H6比C2H4稳定D.CO(g)+H2O(g)CO2(g)+H2(g)是放热反应【对点2】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反应,求得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B.测了酸后的温度计应用水清洗再去测碱的温度,否则中和热数值偏小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慢慢倒入小烧杯中以免溶液溅出,再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D.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考法03盖斯定律及应用1.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2.反应热的计算(1)利用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根据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Q=eq\b\lc\|\rc\|(\a\vs4\al\co1(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3)根据旧键和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算焓变若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2,则反应的ΔH=E1-E2。(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之间的关系aA=BΔH1A=eq\f(1,a)BΔH2ΔH1=aA=BΔH1B=aAΔH2ΔH1=ΔH=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根据关系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①H2(g)+eq\f(1,2)O2(g)=H2O(g)ΔH1②2H2(g)+O2(g)=2H2O(g)ΔH2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故ΔH1ΔH2。(2)根据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③C(s)+eq\f(1,2)O2(g)=CO(g)ΔH3④C(s)+O2(g)=CO2(g)ΔH4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多,故ΔH3ΔH4。(3)根据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⑤S(g)+O2(g)=SO2(g)ΔH5⑥S(s)+O2(g)=SO2(g)ΔH6由⑤-⑥可得S(g)=S(s)ΔH=ΔH5-ΔH60,故ΔH5ΔH6。(4)根据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⑦2Al(s)+eq\f(3,2)O2(g)=Al2O3(s)ΔH7⑧2Fe(s)+eq\f(3,2)O2(g)=Fe2O3(s)ΔH8由⑦-⑧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ΔH已知铝热反应为,ΔH=ΔH7-ΔH80,故ΔH7ΔH8。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可以直接测量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热()(2)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3)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4)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5)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6)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7)可以用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测量或不能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考向01考查盖斯定律【例1】(2024·北京东城·一模)碱金属单质M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sCl晶体是共价晶体B.C.若M分别为Na和K,则:Na<KD.,【易错警示】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注意事项”①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也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物质之间相加减,反应热也必须相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考向02考查反应热大小比较【例2】(2024·浙江杭州·模拟)关于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易错警示】反应热大小比较注意事项(1)在比较反应热(ΔH)的大小时,应带符号比较。(2)同一物质,不同聚集状态时具有的能量不同,相同量的某物质的能量关系:E(物质R,g)>E(物质R,l)>E(物质R,s)。(3)同一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越多,|ΔH|越大。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实际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小于理论数值。(4)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多,则完全燃烧的ΔH较小。【对点1】(2024·辽宁大连·期中)已知ROH(R=Na、K)固体溶于水放热,有关过程能量变化如图A.反应①:ΔH1<0,ΔS<0B.ΔH4(NaOH<ΔH4(KOH)C.ΔH3>ΔH2D.ΔH4=ΔH1+ΔH2+ΔH5+ΔH6【对点2】(2024·北京海淀·模拟)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A.CH4(g)+2O2(g)=CO2(g)+2H2O(g)ΔH=-Q1kJ·mol-1CH4(g)+O2(g)=CO(g)+2H2O(g)ΔH=-Q2kJ·mol-1B.S(g)+O2(g)=SO2(g)ΔH=-Q1kJ·mol-1S(s)+O2(g)=SO2(g)ΔH=-Q2kJ·mol-1C.H2(g)+Br2(g)=2HBr(g)ΔH=-Q1kJ·mol-1H2(g)+Cl2(g)=2HCl(g)ΔH=-Q2kJ·mol-1D.HCl(aq)+NaOH(aq)=NaCl(aq)+H2O(l)ΔH=-Q1kJ·mol-1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Q2kJ·mol-11.(2024·浙江宁波·期末)已知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原子消耗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物质NOCON2能量/(kJ/mol)6321076946热化学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
∆H=-742kJ/mol则CO2的碳氧双键能为A.-1606kJ/mol B.1606kJ/mol C.803kJ/mol D.-803kJ/mol2.(2024·河北保定·期末)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 D.3.(2024·湖北·三模)如表所示为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化学键键能413348745326318226452347A.硬度:金刚石碳化硅B.熔、沸点:金刚石>CO2C.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D.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4.(2024·重庆·三模)甲酸常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和,在无、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可以通过和计算的总键能C.途径二中参与反应,是该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D.途径二中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5.(2024·山东聊城·二模)苯基甲基乙炔可用于制备帕瑞昔布钠。一定条件下,苯基甲基乙炔可与发生催化加成,反应过程如下: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最多4个碳原子共线B.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C.产物Ⅱ比产物Ⅰ稳定,两者互为立体异构体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增大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Ⅰ的浓度比6.(2024·湖北·模拟预测)苯与Br₂发生取代反应原理为,其能量与反应进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当碳原子上连有推电子基团时,有利于碳正离子的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步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 B.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第步C.反应热 D.比苯更难发生卤代反应7.(2024·湖南长沙·一模)苯基甲基乙炔()可用作医药中间体,制备帕瑞昔布钠。一定条件下,苯基甲基乙炔可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过程如下: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最多4个碳原子共线B.C.产物Ⅱ比产物I稳定,两者互为立体异构体D.反应I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8.(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科学家成功捕获并表征到水氧化催化过程中的锰端基氧和锰过氧化物中间体,明确了水氧化过程中水亲核进攻锰端基氧的氧氧成键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中的化合价为价C.催化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D.过程⑦可表示为+H2O→O2↑+9.(2024·北京朝阳·一模)研究人员提出利用热化学硫碘循环实现硫化氢分解联产氢气和硫黄,转化过程如下,其中Y、Z代表I2或HI中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在Z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B.反应I中X的浓度与硫黄的产率无关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D.等压条件下,反应Ⅰ、Ⅱ、Ⅲ的反应热之和等于硫化氢直接分解的反应热10.(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akJ•mol﹣1,H2(g)+
O2(g)H2O(g)△H=﹣akJ•mol﹣1B.1molSO2、0.5molO2混合反应后,放出热量akJ,2SO2(g)+O2(g)2SO3(g)△H=﹣2akJ•mol﹣1C.H+(aq)+OH﹣(aq)=H2O(l)△H=﹣57.3kJ•mol﹣1,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D.31g白磷比31g红磷能量多bkJ,P4(s)=4P(s)△H=﹣4bkJ•mol﹣111.(2024·天津南开·一模)工业合成尿素以和作为原料,其能量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C.D.过程③反应速率慢,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减小而加快反应12.(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物质的燃烧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物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13.(2024·北京顺义·二模)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原子活化乙烷的反应机理,一种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中间体过渡态2B.键的形成与断裂使得氢原子发生了迁移C.该过程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D.总反应为14.(2024·安徽合肥·三模)1,2-丙二醇(CH2OHCHOHCH3)单分子解离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产物或自由基,反应相对能量随反应历程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解离路径包括碳碳键断裂解离和脱水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质谱法鉴别TS1和TS2两条路径的产物B.从能量的角度分析,TS2路径的速率比TS1路径快C.产物比产物更稳定D.1,2-丙二醇中C—C键的键能相差约为15.(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2和Cl2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可计算键能为C.相同条件下,O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D.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2(g)+Cl(g)ΔH=(E4-E5)kJ∙mol−11.(2024·广东卷,15)对反应S(g)T(g)(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A.B.C. D.S(g)T(g)2.(2024·北京卷,13)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3.(2024·河北卷,14)对上述电池放电时CO2的捕获和转化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反应路径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DA捕获CO2的反应为B.路径2优先路径,速控步骤反应式为C.路径1、3经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相同;路径2、3起始物相同但产物不同D.三个路径速控步骤均涉及*CO2*-转化,路径2、3的速控步骤均伴有PDA再生4.(2024·甘肃卷,10)甲烷在某含Mo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2=1.41eV B.步骤2逆向反应的ΔH=+0.29eV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 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5.(2024·安徽卷,10)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X(g)Y(g)(ΔH1),Y(g)Z(g)(ΔH2),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A. B.C. D.6.(2023•浙江省1月选考,14)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6-E3=E5-E2 B.可计算Cl-Cl键能为2(E2-E3)kJ•mol-1 C.相同条件下,O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II>历程ID.历程I、历程II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2(g)+Cl(g)∆H=(E5-E4)kJ•mol-17.(2023·湖北,1)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A.液氮-液氢 B.液氧-液氢C.液态NO2-肼 D.液氧-煤油8.(2022·浙江6月选考,18)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物质(g)OHHOHOOH2O2H2O2H2O能量/(kJ·mol-1)249218391000-136-242可根据HO(g)+HO(g)=H2O2(g)计算出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的键能为436kJ·mol-1B.O2的键能大于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O<H2O2D.H2O(g)+O(g)=H2O2(g)ΔH=-143kJ·mol-19.(2022·重庆,13)“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2SO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北黄冈高考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面板检测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新联考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五四红旗团支部
- 2025年空心桨叶干燥机项目建议书
- 急救护理学蛇咬伤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与互动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隆昌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体操与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弹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含解析
- 2025年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课件
- 2025医保政策培训
- 中医药在口腔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学生心理韧性对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
- 2025年度智慧医疗his系统采购合同模板3篇
- 企业对外宣传培训体系
- 巨量云图(中级)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拆装低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