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五)(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洛阳、许昌二模)隋文帝曾多次下旨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D.儒学的发展面临逆境D[隋文帝提倡儒学,而《隋书》所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样,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选D项;复兴儒学是士大夫的一种追求,但是并不能得出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解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解除B项;C项与材料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见相冲突,解除。]2.(2024·南通二模)在外来印度文化哲学与本土道教文化哲学挑战下,儒学家通过诠释伦理与天道的连接,使心性为核心的传统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从而构建起不同于佛老的新儒学的理论形态。“新儒学”兴起于()A.先秦 B.西汉C.两宋 D.明清C[儒学在两宋时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程朱理学,完成儒学价值信仰体系,故选C项;先秦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解除A项;汉代儒学汲取了道家、阴阳五行形成董仲舒儒学,解除B项;明清对理学进行了批判继承,解除D项。]3.《名公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这一判决说明宋代()A.否定了其财产私有制 B.维护了儒家传统道德C.凸显了社会习俗作用 D.体现了法律公允公正B[官府判决土地归属说明白爱护其财产私有制,故A错误;官府判决依据是“孝道”,联系所学学问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的判决依据是儒家道德标准,故C、D两项错误。]4.(2024·温州适应性考试)“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C[“盖为学之道……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指读书与穷理、为学环环相扣,这是程朱理学主见,“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强调修心养性、内心反省,此为陆王心学主见,故选C项;孟子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墨子为墨家代表,解除A项;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为法家,解除B项;陆九渊与王阳明同属于心学,解除D项。]5.(2024·沧州高三联考)“良知”之说源于《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将“良知”说成儒家文明最精华、最具永恒性的观念,能让人超脱患难生死,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渐渐形成“致良知”的主见。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A.推动了儒学思想世俗化 B.尊崇了儒学的传统风尚C.显著提升了“四书”地位 D.背离了理学的基本思想B[依据材料“良知”之说源于《孟子》,“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可知,王阳明推崇儒家“良知”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致良知”主见,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推崇儒家良知思想,而未涉及儒家思想世俗化的表现,解除A项;材料侧重于王阳明对于良知的发扬与改造,而不是强调突出“四书”的地位,解除C项;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即理也,符合理学的范畴,解除D项。]6.(2024·唐山一模)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软的笔致勾画,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视察力和追求细微环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 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 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C[该画作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留意真实性,体现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7.“二千年以来无争论,非无争论也,以孔夫子之争论为争论,此其所以无争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教条主义C.主见学以致用 D.反对儒家思想B[依据题干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A项错误;同理,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涉及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C项错误;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故D项错误。]8.(2024·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A.中心集权制受到严峻威逼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B[“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这些思想共通之处在于限制专权,回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诉求,故选B项;地方割据使中心集权制受到严峻威逼,与材料中的进步思潮无关,解除A项;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但不反对君主制,解除C项;材料中的进步思潮并未成为主流,主流统治思想是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解除D项。]9.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无趣,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抗拒”。黄宗羲思想很无趣的根本缘由是()A.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未提出将来社会的志向蓝图A[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内涵缺乏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清资本主义始终停留在萌芽状态,故A正确。]10.(2024·东营模拟)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称号思想家籍贯思想主见主要成就提出实践中求真知的主见,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生卒年1613-1682年A.黄宗羲 B.顾炎武C.王夫之 D.康有为B[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顾炎武主见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崇尚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故B项正确;王夫之与材料中的“众治”“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无关,故C项错误;康有为是近代思想家,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1.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B[题干材料说的“理”与“欲”,没有关于工商业地位的任何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论述了“理”和“欲”的关系,可知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解除;题干材料说的是“理”与“欲”的存在和表现,没有阐述主客观辩证关系,故D项错误。]12.(2024·安徽六校测试)晚明学者中,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探讨;顾炎武在经世致用思想中起先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白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朴实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拓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表明中国文化具有()A.传承性 B.好用性C.内生性 D.民主性C[依据材料“徐光启……黄宗羲开拓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表明中国文化具有内生性,故选C项;材料所述都是在明清之际对传统文化的突破,解除A项;材料中呈现的理论并未在社会现实中加以推广运用,解除B项;民主性指的是近代主权在民的思想,材料信息与民主性无关,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南京、盐城一模)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相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志气。特殊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需不遗余力为民服务。——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定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假如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12分)(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详细表现及其理由。(9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等信息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二“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回答。答案:(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社会变革。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冲突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3)价值: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供应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供应本土资源。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泰州学派开创大师王艮)、龙溪(王畿,他创立了浙中学派)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然龙溪之后,力气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江右王学,是王学派别)为之救正,故不至非常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颜山农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何心隐是颜山农的弟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确立论题(论点),依据材料“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可以得出论题。阐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强化,王阳明心学维护儒家纲常名教,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须要。依据材料“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得出王阳明的学说因王艮、王畿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妇产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足球理论与实践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随机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合阳城关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中(第三次月考)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工大、铁一、交大2024-2025学年中考考前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医学知识 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性 学习课件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死亡案件授权委托书
- 日常保安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耳部刮痧治疗
- 中国军事武器
- 八年级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及答案
- 普通生物学第17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 喷塑车间安全培训
- 2024活跃用户研究报告(小红书平台)-千瓜-202404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二(第五~七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2024年煤矿探放水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