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积累文言词汇,如"三重茅""挂罥""塘坳""忍能对面为盗贼""俄顷""漠漠""突兀"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分析诗歌中描写的场景和细节,学习诗人通过描写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高知人论世解读作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在困境中仍心系天下寒士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诗歌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中"欺"的含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为......所......"的被动句式。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手法的运用。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透过诗歌的文字,感受诗人在困苦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以及诗歌所传达出的深刻社会意义。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2.讲授法: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写作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主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直观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展示杜甫草堂的图片,介绍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故居,在这里杜甫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他忧国忧民的形象。2.播放一段秋风呼啸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感受秋风的力量和声势。然后提问:在这样的秋风中,大家会想到什么?如果你身处茅屋,又会有怎样的感受?由此引出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2.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杜甫在成都郊外的草堂虽然暂时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但生活依然十分贫困。一天,狂风大作,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屋漏又遭连夜雨,诗人一家在风雨交加中饱受痛苦。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同情。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强调易错字音:三重(chóng)茅、挂罥(juàn)、塘坳(ào)、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读出诗歌的节奏:例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4.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流畅、有感情,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5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歌,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字词"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这里不是确指,是虚指,表示多。"挂罥":挂着,挂住。罥,挂。"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坳,低洼的地方。"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俄顷":一会儿,不久。"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突兀":高耸的样子。句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所......"表被动,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正常语序应为"南村群童老无力欺我",这里把"欺我"提前,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4.请几位学生逐句翻译诗歌,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确保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大意。
(五)精读诗歌,分析意象与意境(12分钟)1.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描绘的主要意象,如秋风、茅屋、群童、秋雨、长夜等。2.小组讨论:这些意象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它们共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秋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怒"字,将秋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猛烈和无情,营造出一种凄惨、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恶劣和自身的无助。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破旧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象征着诗人贫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群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群童的顽皮、狡黠与诗人的年老体弱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人的悲愤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社会的世态炎凉。秋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雨如麻,彻夜不停,进一步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诗人一家在风雨交加中无处安身,生活的艰难达到了极点。长夜:"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由眼前的风雨交加联想到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动荡岁月,诗人长夜难眠,既为自己的遭遇而痛苦,更为天下百姓的命运而忧虑,深化了诗歌的主题。4.总结:这首诗通过对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雨湿等一系列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惨、悲凉、无奈的意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贫困潦倒中仍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六)体会情感,分析主旨(8分钟)1.提问: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经历了哪些痛苦?他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2.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诗人首先遭受了秋风破屋的痛苦,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悲愤。接着,南村群童的行为又给他带来了更深的伤害,使他的悲愤之情进一步加剧。屋漏又逢连夜雨,诗人一家在风雨中饱受煎熬,生活的艰难达到了极致,此时他的痛苦达到了顶点。然而,诗人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痛苦,而是由己及人,想到了天下无数像他一样的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体现了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情感也由此得到了升华。3.总结诗歌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七)分析写作特色(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思考诗歌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2.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借景抒情:诗歌开篇通过描写秋风怒号、卷走茅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惨悲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接着描写秋雨彻夜不停,屋漏床湿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遭遇,使情与景紧密交融,有力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细节描写: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通过对群童抢茅草时的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群童的顽皮、狡黠,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的年老体弱和无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诗歌以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遭遇为线索,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如愤怒、无奈、悲伤、同情等,使诗歌既有具体的事件,又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不加雕琢,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等,用直白的语言描绘出生活的苦难,却又饱含深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八)拓展延伸(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去关心和帮助他们?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关心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同学、参与公益活动等,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
(九)课堂小结(3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文意理解、意象意境分析、情感主旨把握以及写作特色等方面。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朗读感受了诗歌的韵律美,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体会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分析了诗歌的写作特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研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
(十)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并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以"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宠物常见疾病的营养干预试题及答案
- 坚实基础的统计学试题与答案2024
- 2024计算机基础考试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情境模拟与试题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技能操作评估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拼音试题及答案
- 季节变化对宠物营养需求的影响分析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行为习惯培养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招聘中学教师笔试真题
- 马化腾的创业故事
- 高中主题班会 心怀感恩志存高远课件-高一上学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2024年晋城市城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社工证笔试题库及答案
- 高考写作专项突破之核心概念阐释要诀 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总结参考(2篇)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第37章 真菌学概论课件
- 总裁助理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