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_第1页
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_第2页
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_第3页
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_第4页
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青岛三年级上册青岛版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知识点知识点第1课、动物的四肢1.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四条腿叫做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2.猫的四肢前端叫做猫足,猫足有爪子和肉垫组成。3.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特点:猫足爪子锋利,猫足的肉垫柔和有弹性、很敏感。4.猫足的作用:(1)由于猫足肉垫柔和有弹性,因此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2)由于猫足爪子锋利,因此猫足的爪子有爬树、搏斗、捕食等作用。(3)由于猫足的肉垫是很敏感的,因此猫足的肉垫具有感应能力,能感知地面的震动,预测猎物或猎食者是否靠近。5.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第2课、动物的皮肤1.观察鱼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特点?皮肤表面覆盖鱗片。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2.鱼身本表面的颜色對魚的生存有什么帮助?答:不容易被发现,保护自己。3.鱼身体表面的鳞片和黏液有什么作用?答:使身体表面更光滑,有利于鱼在水中生存。4.通过模以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模拟实验。5.鱼的侧线有什么作用?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7.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8.鸭子的皮肤防水、海豚皮肤能减小阻力、河马皮肤不防晒、变色龙皮肤变色、北极熊皮肤保暖。9.实验名称:观察鱼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第3课、动物的翅膀1.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信天翁能在天空中滑翔,动物的翅膀与他们是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2.鸟翅膀形态及结构特点:翅膀像扇形,长着多根羽毛,羽毛有表面光滑、质轻、不易沾水、中空等特点。3.昆虫翅膀没有羽毛,是膜质的、有翅脉、质轻、扇动速度快、有各种颜色等。4.企鹅翅膀形状像船桨,翅膀短小,羽毛短小,主要作用是划水游泳。5.灰雁翅膀飞行,保持平衡。6.观察鸟翅膀的特点实验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2).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将两架纸飞机从同一高度同时放飞。3).观察哪架纸飞机飞行时间长。实验现象:“翅膀”越大的纸飞机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实验结论:鸟的翅膀展开的面积越大,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第4课、冬眠与迁徙1.随着气温的降低,青蛙的体温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会钻进泥土中“睡觉”以此来躲避严寒。3.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4.大麻哈鱼出生于河流中,孵化后进入海洋。在海洋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大麻哈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寻找合适的场所产卵。5.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徙。这种现象称为迁徙。6.冬眠的动物有:乌龟、青蛙、刺猬、蛇等7.迁徙的动物有:角马、大雁、大麻哈鱼、燕子等

习题巩固习题巩固一、填空题1.鸟的羽毛有、的特点。2.猫行走时声音很小,是因为猫的脚上长有厚厚的。3.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或甲等。4.青蛙、蛇等动物到了冬天就会;大雁往南飞,是一种现象。5.鱼的表面的,背部和腹部颜色。二、判断题1.有翅膀的动物一定会飞翔。()2.鱼的侧线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3.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4.兔子的足上也长有肉垫,作用也像猫的肉垫一样。()5.北极熊皮肤上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可以防止热量散失,帮助北极熊抵御寒冷。()三、选择题1.探究技能: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探究技能。A.调查 B.做模拟实验 C.讨论交流2.蜻蜓的翅膀(

)。A.厚重 B.轻盈 C.有防水的羽毛3.用冬眠方式来过冬的动物是(

)。A.大马哈鱼 B.蛇 C.角马4.猫足的利爪可以用来(

)。①爬树②缓冲③搏斗④捕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5.鱼的背部颜色比腹部颜色(

)。A.深 B.浅 C.一样四、连线题下列动物所处环境中,动物的皮肤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鱼

鸭子

北极熊保暖

防水

减小阻力五、实验题某同学为了研究鱼身体表面的黏液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气球、洗洁精。实验步骤:(1)给气球装上水,摸一摸气球的表面。(2)。实验结论: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的作用。六、简答题1.通过探究实验,我们知道鸟羽毛的特点是什么?2.骆驼脚掌的哪些特点有利于在沙漠中行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防水中空解析: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羽毛的特点:表面光滑、质轻、不易沾水、中空等。2.肉垫解析: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猫行走时声音很小,是因为猫的脚上长有厚厚的肉垫,它的作用是消音、缓冲、防滑。3.鳞毛解析:不同动物的皮肤表面动物的特点不同,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例如鲤鱼的皮肤表面长有鳞,北极熊的皮肤表面长有毛,乌龟的皮肤表面长有甲。4.冬眠迁徙解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气候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如大雁南飞;有的动物进入冬眠(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不吃不喝,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如青蛙、蛇等。5.滑滑不一样解析:鱼的表面滑滑的,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让鱼游得更快。背部和腹部颜色不一样。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可以在水中起到保护的作用。二、判断题1.×解析:会飞翔的动物都有翅膀,但有翅膀的动物不一定会飞翔。如鸵鸟有翅膀,鸵鸟就不会飞翔。题干错误。2.√解析: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3.×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一些动物还会迁徙、换毛、洄游等。4.√解析:猫足上的肉垫可以起到消音、缓冲、防滑的作用,兔子的足上也长有肉垫,作用也像猫的肉垫一样,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5.√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北极熊皮肤上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可以防止热量散失,帮助北极熊抵御寒冷。三、选择题1.B解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模拟实验,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探究技能。2.B解析:蜻蜓有2对翅膀,翅膀薄而透明,有脉纹,B符合题意。鸟类的翅膀有防水的羽毛。3.B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用冬眠方式来过冬的动物是蛇;角马用迁徙方式来过冬;大马哈鱼用洄游方式来过冬。4.B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猫足的利爪可以用来爬树、搏斗、捕食;猫足的肉垫有缓冲的作用。5.A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背部颜色深,腹部较浅。四、连线题解析: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鸭子的羽毛有一层油脂保护,防水,保暖;鱼的皮肤上有一层黏液,可以减小阻力;北极熊皮肤呈黑色,有助于吸收太阳热量。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能够贮存空气,减少皮肤与外界的空气流通,是保暖的好方法。五、实验题把洗洁精涂在手上,摸一摸气球减小水的阻力解析: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某同学为了研究鱼身体表面的黏液的作用,设计的实验,材料包括气球、洗洁精。首先将气球吹到合适大小,用手摸一摸,然后把洗洁精涂在手上,摸一摸气球,结论是鱼身体表面的黏液具有润滑剂、减小水的阻力的作用。六、简答题1.鸟羽毛的特点是轻、柔软、保护身体、保暖、中空,减少飞行的重量、不易沾水等。解析:鸟的特征是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卵繁殖后代,除了少数鸟类外,绝大多数鸟类会飞。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上的大型羽片。正羽的特点是轻、薄、面积大。将正羽根剪断,正羽的羽根是空的,减少飞行的重量。正羽身上滴一滴水,水不会被吸收,正羽能分泌油脂,防止羽毛变形和被水浸湿的作用。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具有保温的作用。鸟羽毛的特点是轻、柔软、保护身体、保暖、中空,减少飞行的重量、不易沾水等。2.骆驼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使骆驼在沙漠中行走不会陷入沙中。解析: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骆驼的脚掌宽大厚实,有利于骆驼在沙漠里行走。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

国防解析: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科研工作者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2.反射

折射

七种颜色解析:书本只是反射光,外界的光照到书本上,发生漫反射就进入眼睛里了,书本是白色的反射7种色光,而字是黑色的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就看到字了。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并且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从而光被分解成了七种不同的颜色。3.30万解析:光是由光源发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传播速度很快,速度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4.太阳

燃烧的蜡烛解析: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像太阳、燃烧的蜡烛这样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日食

月食光是沿直线传播解析: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6.下方解析: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根据光的折射的应用,用鱼叉叉鱼时,要向所看到鱼的下方稍低处插去,因为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鱼是虚像,实物在虚像的下方。二、判断题1.×解析: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叫影子。任何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光源的方向相反的,影子也总在背光的一侧。所以太阳在南面,影子就位于北面。2.√解析: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3.×解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被反射后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4.√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折断”了,其原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5.√解析: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因为彩虹是太阳光进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了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后形成的,折射使太阳光色散成七色光,反射使太阳光改变了方向,只有在和太阳相反的方向才能够看到彩虹。在这个过程中,小水滴充当了三棱镜的角色。6.×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7.×解析: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如太阳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光能和热能,照亮了我们的世界,植物需要光的作用生长,动物的生活离不开光等。人对光的利用是广泛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热能等,但在大量应用反光材料的时有带来很大不利,如城市中的玻璃墙,反光强,影响车辆。三、选择题1.C解析:A、三棱镜就是一个透光体,可以将白色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单色光,不是魔术道具,故A错误;B、三棱镜对光具有折射作用,发生光的色散作用,而不是将不同方向的光反射到纸屏上,形成不同颜色的光,故B错误;C、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包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折射作用,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不同颜色的光,故C正确;2.B解析:圆形的鱼缸中的圆形,其形状是向外凸出的,具有了凸透镜的特征,装满水的鱼缸具有放大作用,因此,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只有一条,而没有两条或者三条。3.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中正确的是()。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月球、地球答案:A解析: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所以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中正确的是太阳、地球、月球。4.A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没点燃的蜡烛、月球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5.A解析:A.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可以减少光的同向反射,发生漫反射,故A符合题意;B.表面使用光滑的材料会增强镜面反射,不能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C.高楼表面使用玻璃形成镜面反射,不能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6.D解析: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所需器材包括: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一个长方体硬纸盒、剪刀、胶水。制作步骤:(1)②在硬纸盒两端距边缘1厘米处画直线,(2)①画斜线,对应直线部位的侧面画斜线,斜线与对应的纸盒直线面呈45°夹角,两条斜线平行;(3)④沿斜线剪开,用剪刀沿着斜线将硬纸盒剪开一个缝隙;(4)③将镜子插入纸盒中,是两个平面镜相对放置;(5)⑤在镜面前方各开一个口,让光进入,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做好了。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故D正确。7.B解析:月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中间时,且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地球影子落在月球上,从而发生月食现象。故B正确。四、连线题解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手电筒照射相同高度的小孔,光能通过小孔落在后面的屏上,说明光是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是光的反射的应用。我们把铅笔放入透明水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五、实验题1.答案:1).二2).A3).A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光的色散及反射而成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人们所见到的彩虹。1).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2).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彩虹七彩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3).彩虹通常都是和太阳的方位相对的。这是因为彩虹是大气中的水汽折射阳光的缘故。所以雨后放晴,我们在面对太阳的方向看到彩虹。2.1).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片中小孔的高度必须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