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热点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_第1页
必考热点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_第2页
必考热点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_第3页
必考热点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_第4页
必考热点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热点十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下表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四国工业发展与殖民地占有位次对比表。由此可推知(C)国家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1324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1917年1月,德国外长致电墨西哥总统,希望两国结盟,德国将助其收复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这份电报被英国破译并转交给了美国,成为美国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民众反德情绪迅速高涨,要求对德宣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反映出(A)A.美国舆论冲击了美国的孤立主义B.德墨结盟是美国参战的重要原因C.外交政策的失误导致了德国战败D.民众情绪是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3.某位学者在提到一战时曾指出,“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B)A.全面分析一战爆发原因B.反思民族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劝导各国政府退出一战D.思考民族与全人类之间辩证关系4.下列内容摘编自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据此判断,威尔逊的主要目的是(B)(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A.消弭民族情绪 B.开放全球门户C.构建合理秩序 D.维护世界和平5.如图为1922年英国人创作的漫画《日本怨恨华盛顿的阻碍》。图中数字(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华盛顿会议上所规定的英国、美国、日本的海军舰艇吨位比例。“日本怨恨华盛顿”主要缘于(D)A.美日争夺制海权日益激烈B.英美联合压制日本军力C.英国海上优势被美国取代D.美国打破传统国际秩序6.在国际联盟中,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负责处理联盟内部及关系世界和平的所有事件。《国联盟约》规定:所有的会员国有且只有一票表决权,大会通过的决议则需要所有国家一致同意才能生效。这一规定导致(B)A.国际关系实现了民主化B.国际联盟行动严重受限C.战胜国利益受到无端侵害D.大国的国际影响遭到削弱7.1927年,德国歌剧《琼尼开演》大获成功。剧中的黑人音乐家琼尼冲破禁忌来到美国,成为人生赢家;与之相对的两个人物被视为穷途末路的欧洲,最后被火车轧死。这折射出(D)A.欧洲文化向全球的扩张B.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C.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D.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8.下图为1940年丘吉尔发表的演说内容(部分)。丘吉尔意在(A)我们绝不会认输,绝不会失败,我们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一定会在法国开辟战场;我们一定会在大海上、大洋上开辟战场;我们一定会在空中开辟战场。我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英国。我们一定会在旷野里战斗、在街巷里战斗、在大山深处战斗;我们一定会伴着新世界的能量和能力推进,拯救和解放旧世界。A.鼓舞民众坚定反法西斯的信心B.建立以英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C.构建陆海空三维军事防御体系D.号召全世界组建反法西斯同盟9.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0.下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C)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11.如图为1913—1926年俄国(苏联)农业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D)A.农业发展助推工业化建设B.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C.计划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D.分配政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12.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生产水平,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苏联面临的重大问题。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当时与之相关的举措是(C)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收购制13.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边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边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D)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14.在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丘吉尔反对过分分割德国领土,但主张给法国一个占领区,他认为“大国的命运不会取决于他们的技术装备的暂时情况”。据此可知,丘吉尔意在(D)A.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B.推动欧洲各国整体发展C.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