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手法应用分析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月亮像一只银盘,悬挂在夜空中。
B.那个姑娘的笑容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C.他在我心中,就像一道永恒的风景。
D.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她美丽、善良、聪明。
B.我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C.她的微笑、她的眼睛、她的声音,都让我陶醉。
D.这本书、那本书、还有那本书,我都非常喜欢。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C.小溪唱着歌,一路向前。
D.那只鸟儿飞得那么高,好像要去摘星星。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那本书厚得像一本字典。
C.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D.这座山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
A.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她的笑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C.那个地方被称为“东方明珠”。
D.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剑。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
A.春风拂面,阳光明媚。
B.江山如画,岁月如歌。
C.美丽的姑娘,善良的心灵。
D.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好,请问你是谁?
B.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这句话是谁说的?
B.你能告诉我答案吗?
C.你难道不知道吗?
D.这件事你难道没有看到吗?
9.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水自源头来,人到中年万事休。
10.下列句子中,运用了顶针修辞手法的是:
A.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11.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是:
A.那个女孩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这句话是谁说的?
C.他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自信。
D.春风又绿江南岸。
1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那本书厚得像一本字典。
B.她的笑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C.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D.这座山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1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月亮像一只银盘,悬挂在夜空中。
B.那个姑娘的笑容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C.他在我心中,就像一道永恒的风景。
D.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1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C.小溪唱着歌,一路向前。
D.那只鸟儿飞得那么高,好像要去摘星星。
1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她美丽、善良、聪明。
B.我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C.她的微笑、她的眼睛、她的声音,都让我陶醉。
D.这本书、那本书、还有那本书,我都非常喜欢。
1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
A.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她的笑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C.那个地方被称为“东方明珠”。
D.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剑。
1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
A.春风拂面,阳光明媚。
B.江山如画,岁月如歌。
C.美丽的姑娘,善良的心灵。
D.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1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好,请问你是谁?
B.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9.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这句话是谁说的?
B.你能告诉我答案吗?
C.你难道不知道吗?
D.这件事你难道没有看到吗?
20.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水自源头来,人到中年万事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那只鸟儿飞得那么高,好像要去摘星星。
B.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她的笑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D.这本书厚得像一本字典。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偶、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春风拂面,阳光明媚。
B.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引用、借代和顶针修辞手法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水自源头来,人到中年万事休。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双关和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那个姑娘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这句话是谁说的?
C.他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自信。
D.春风又绿江南岸。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那只鸟儿飞得那么高,好像要去摘星星。
B.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她的笑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
D.这本书厚得像一本字典。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修辞手法只用于文学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少用到。()
2.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3.拟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读者产生共鸣。()
4.夸张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对事物产生深刻印象。()
5.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6.反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使读者对问题产生思考。()
7.引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用一个词代指另一个词,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9.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两个相似的词或短语,使文章更加协调美观。()
10.顶针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前一句的结尾与后一句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更加紧凑。()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题目:请举例说明比喻、拟人、夸张三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比喻的应用示例:
-例句:“他的眼神像一把锋利的剑,直刺人心。”
-分析:此处将“眼神”比喻为“剑”,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形象地描绘出眼神的锐利和坚定,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
2.拟人的应用示例:
-例句:“风儿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声细语。”
-分析:此处将“风”和“树叶”拟人化,赋予它们“低声细语”的行为,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增强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夸张的应用示例:
-例句:“她跑得像风一样快,瞬间就消失在视线中。”
-分析:此处夸张地描述了“她”的速度,将“跑得快”与“风一样快”进行比较,使读者对她的速度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语句的感染力。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
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表达效果:修辞手法能够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体验。例如,比喻、拟人等手法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丰富文学语言:修辞手法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多样化、丰富多彩。这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其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提高作品的艺术性: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对偶、排比等手法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4.强化主题思想:修辞手法能够强化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例如,设问、反问等手法可以引发读者思考,深化主题。
5.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双关、夸张等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趣味性,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6.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B
3.C
4.B
5.C
6.B
7.D
8.C
9.A
10.A
11.D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D
19.B
20.C
解析思路:
1.题目要求找出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D选项中的“月亮像一只银盘”使用了比喻手法,因此排除D。
2.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B选项中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使用了排比手法,因此选择B。
3.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小溪唱着歌”赋予了小溪人的行为,因此选择C。
4.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B选项中的“厚得像一本字典”使用了夸张手法,因此选择B。
5.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东方明珠”借代了上海,因此选择C。
6.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B选项中的“江山如画,岁月如歌”使用了对偶手法,因此选择B。
7.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D选项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使用了设问手法,因此选择D。
8.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你难道不知道吗?”使用了反问手法,因此选择C。
9.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选项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用了引用手法,因此选择A。
10.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选项中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使用了顶针手法,因此选择A。
11.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D选项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双关手法,因此选择D。
12.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B选项中的“厚得像一本字典”使用了夸张手法,因此选择B。
13.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选项中的“月亮像一只银盘”使用了比喻手法,因此选择A。
14.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小溪唱着歌”赋予了小溪人的行为,因此选择C。
15.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D选项中的“这本书、那本书、还有那本书,我都非常喜欢”使用了排比手法,因此选择D。
16.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东方明珠”借代了上海,因此选择C。
17.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选项中的“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使用了对偶手法,因此选择A。
18.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D选项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使用了设问手法,因此选择D。
19.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B选项中的“你能告诉我答案吗?”使用了反问手法,因此选择B。
20.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C选项中的“水自源头来,人到中年万事休”使用了引用手法,因此选择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解析思路:
1.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B、C、D选项均包含了这三种修辞手法,因此选择ABCD。
2.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对偶、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B、C、D选项均包含了这三种修辞手法,因此选择ABCD。
3.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引用、借代和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B、C、D选项均包含了这三种修辞手法,因此选择ABCD。
4.题目要求找出运用了排比、双关和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通过分析选项,发现A、B、C、D选项均包含了这三种修辞手法,因此选择AB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考试备考技巧试题及答案
- 明确方向2024年秘书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全面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档案管理流程中的优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第14课 开始做小报啦(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华师大版
- 2024年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自学计划试题及答案
- 全面掌握的2024年统计师考试试题答案
- 咖啡师创新意识培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记者证考试细节研讨试题及答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2023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创业管理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兴业银行零售业务岗位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37题)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行为表现【9篇】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作业设计
- 2023年安徽中考语文总复习二轮专题课件: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厂区外围目视化清单
- GB/T 2893.1-2013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 GB/T 14336-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 检维修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