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古文翻译考查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字义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下列句子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A.夫妻相敬如宾。
B.父母在,不远游。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父母之恩,水也。
3.下列句子中,通假字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子路,子路也。
B.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
C.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
D.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
4.下列句子中,活用现象正确的一句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夫妻相敬如宾。
C.父母在,不远游。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5.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下列句子中,正确理解字义的一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夫妻相敬如宾。
7.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通假字的一组是:
A.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8.下列句子中,正确理解词性的一组是:
A.父母在,不远游。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夫妻相敬如宾。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下列句子中,正确理解句式结构的一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0.“父母之恩,水也。”这句话中,“水”字的意思是“恩泽”。()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不合礼法的事物,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12.“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行。”()
1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话语。”()
14.“夫妻相敬如宾。”这句话的意思是“夫妻之间相互尊敬,就像对待客人一样。”()
15.“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雁逐渐登上陆地,它的羽毛可以翱翔。”()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6.请简要分析《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观点,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答案:《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观点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例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子女应当了解父母的年龄,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因此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是因为应该因此而感到忧虑,提醒子女要关心父母的健康和幸福。再如,《论语·里仁》中提到“父母之身,不可毁也”,强调子女不应做出伤害父母身体的事情,体现了对父母的孝顺。
17.请简述《孟子》中关于“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出生时都具有善良的天性。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有善行,是因为内心有“仁、义、礼、智”四端,这些端是善行的萌芽。孟子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充分发展其内在的善性。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儒家学者都以此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性的善良本质。
18.请结合《庄子》中的“逍遥游”篇,谈谈你对“逍遥”这一哲学思想的解读。
答案:《庄子》中的“逍遥游”篇提出了“逍遥”这一哲学思想,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指心灵的自由和无拘无束。庄子通过描述鲲鹏化鸟、逍遥游于天地的寓言,表达了对于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倡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放下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境界。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重要理念。
五、论述题
题目:试比较《论语》和《孟子》中关于仁爱观念的异同,并分析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其中关于仁爱的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差异。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将仁爱视为道德的核心。《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认为仁是做人的根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仁者爱人”,强调仁爱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两位思想家都认为,仁爱应该体现在对父母、兄弟、朋友以及社会大众的关爱之中。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仁爱的具体阐释和实践方式上。《论语》中的仁爱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痛苦施加于他人,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而《孟子》则更加强调仁爱的内在性和普遍性,他认为仁爱是一种天生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的概念,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民众得到关爱和福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两部著作中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它们为后世儒家学者提供了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对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仁爱观念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核心,影响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最后,仁爱观念也融入了中国文学艺术,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解析思路:A选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孟子·离娄上》,强调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和长远考虑。B选项“父母者,人之本也”出自《孝经》,强调父母是人生命的基础。C选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强调孝顺父母,不远行,行必有目的。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自《诗经》,强调婚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选A。
2.C
解析思路:A选项“夫妻相敬如宾”中的“相敬”和“如宾”都是形容词短语。B选项“父母在,不远游”中的“在”是副词,其他为名词和动词。C选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的四个“勿”都是否定副词。D选项“父母之恩,水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恩”是名词,“水”是名词。故选C。
3.D
解析思路:A选项“子路,子路也”中的“子”是名词,指尊称。B选项“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词,表示在。C选项“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词,表示在。D选项“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中的“于”是介词,表示在。故选D。
4.A
解析思路:A选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的“勿”字表示否定,是一种否定性表达方式。B选项“夫妻相敬如宾”中的“相敬”是动词短语,表示相互尊敬。C选项“父母在,不远游”中的“在”是副词,表示存在。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之”是结构助词。故选A。
5.C
解析思路:A选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主谓宾结构。B选项“父母者,人之本也”是判断句。C选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并列句。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谓结构。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ABCD
解析思路:A选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孝顺父母。B选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遵守礼法。C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婚姻的礼节。D选项“夫妻相敬如宾”强调夫妻间的相互尊重。故选ABCD。
7.ABCD
解析思路:A选项“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翔也”中的“鸿渐”通“鸿渐”,意为大雁逐渐。B选项“父母者,人之本也”中的“者”通“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选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的“勿”通“勿”,意为不要。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命”通“命”,意为命令。故选ABCD。
8.ACD
解析思路:A选项“父母在,不远游”中的“在”是副词。C选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的“勿”是副词。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之”是结构助词。B选项“夫妻相敬如宾”中的“相敬”是动词短语。故选ACD。
9.ABCD
解析思路:A选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主谓宾结构。B选项“父母者,人之本也”是判断句。C选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并列句。D选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谓结构。故选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0.×
解析思路:原句“父母之恩,水也”中的“水”比喻恩情深厚,并非指“恩泽”。
11.√
解析思路:原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为对于不合礼法的事物,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符合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四季保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考研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古代音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牧原校园招聘人才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务人员笔试题及答案
- 村校结对协议书
- 2025年中国美术简史试题及答案
- 条幅制作协议书
- 林地使用协议书
- 果汁合作协议书
- Web应用系统安全开发课件:PHP弱数据类型的编码安全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40题)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考核试卷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加油站操作员技师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 NBT 31021-2012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规档规范
- 全新退换货协议模板
- JT-T-1198-2018公路交通噪声防护措施分类及技术要求
- JT-T-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