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文学素材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涣

D.白居易

2.《庐山谣》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3.《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谁?

A.王勃

B.王之涣

C.杜甫

D.李白

4.《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陶渊明

D.李白

5.《出塞》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6.《春望》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7.《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8.《望岳》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9.《登飞来峰》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0.《夜泊牛渚怀古》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1.《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2.《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4.《登高》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5.《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6.《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7.《登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8.《江雪》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19.《夜泊牛渚怀古》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20.《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王之涣

B.杜甫

C.王昌龄

D.白居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是唐代诗人?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涣

D.白居易

E.陶渊明

2.下列哪些是宋代诗人?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杜甫

E.白居易

3.下列哪些是唐代散文家?

A.韩愈

B.柳宗元

C.王之涣

D.杜甫

E.白居易

4.下列哪些是宋代散文家?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李清照

E.杜甫

5.下列哪些是唐代传奇小说?

A.《聊斋志异》

B.《李娃传》

C.《莺莺传》

D.《霍小玉传》

E.《柳毅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2.《滕王阁序》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3.《桃花源记》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4.《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5.《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6.《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7.《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8.《登飞来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9.《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10.《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庐山谣》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庐山谣》中,诗人李白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2.题目:简述《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答案:《桃花源记》讲述了渔夫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桃花源,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和谐。作品通过这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寓意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3.题目:请分析《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诗的意境。

答案:《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其中,“龙城飞将”指的是英勇的将领,象征着国家的力量;“胡马度阴山”则象征着外敌的侵犯。这两句诗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坚守。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谈谈你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是王勃描绘自然景色时的一句经典之作。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秋日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象。

“落霞与孤鹜齐飞”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彩霞与孤独的鸟儿一同飞翔的景象。这里的“落霞”不仅指夕阳的余晖,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转瞬即逝,而“孤鹜”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二者齐飞,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视线从地面延伸到天空,将秋水与长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辽阔无垠的画卷。这里的“秋水”可能象征着宁静、深远,而“长天”则代表了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天地。二者共色,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也反映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敬畏。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C

3.A

4.C

5.C

6.B

7.A

8.B

9.A

10.C

11.D

12.C

13.A

14.B

15.C

16.A

17.B

18.C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

3.AB

4.ABC

5.BCE

三、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答案:

1.《庐山谣》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2.《桃花源记》讲述了渔夫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桃花源,寓意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