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预案TOC\o"1-2"\h\u19823第1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321261.1消防法律法规 365201.2火灾分类及特点 4138481.3消防设施设备与器材 428561第2章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5220202.1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5264372.2岗位职责及人员配置 5118202.2.1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5205202.2.2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 546202.2.3消防安全管理员 5289342.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6208912.3.1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6135702.3.2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616974第3章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6243423.1隐患排查方法与流程 6146313.1.1隐患排查方法 6241693.1.2隐患排查流程 7179753.2隐患治理措施及要求 7292473.2.1治理措施 7177283.2.2治理要求 76693.3隐患整改与复查 7134043.3.1整改流程 7314403.3.2复查流程 82251第4章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875534.1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8152004.1.1检查频率与责任人 8179044.1.2检查内容与方法 8207714.1.3保养措施 8267724.2消防设施设备维修与更换 825844.2.1维修与更换原则 8300024.2.2维修与更换流程 8285094.2.3维修与更换记录 838754.3消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 97504.3.1培训内容 9298024.3.2培训对象与方式 999374.3.3培训评估与考核 9293734.3.4培训记录 916003第5章火灾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94465.1火灾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9258135.1.1综合分析单位消防安全现状,明确火灾应急预案的目标和任务; 950965.1.2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保证预案内容合法、合规; 986015.1.3确定预案适用范围,涵盖单位内各部门、各场所及各类人员; 9317445.1.4明确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各应急小组及其职责; 996765.1.5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报警、疏散、扑救、救援等环节; 9294585.1.6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措施,保证火灾发生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926075.1.7制定预案培训、宣传和演练计划,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9274515.1.8明确预案的修订程序,保证预案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9111045.2火灾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 9322025.2.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负责演练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9225095.2.2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及职责; 9306035.2.3组织开展预案培训,保证参与演练的人员掌握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 10266355.2.4按照演练方案,实施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10236005.2.5演练过程中,保证安全措施到位,避免发生意外; 10214435.2.6演练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演练资料,为演练评估提供依据。 10169465.3演练效果评估与改进 10173725.3.1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10129705.3.2分析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10150545.3.3对演练中发觉的不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进行整改; 10217375.3.4定期开展演练效果跟踪检查,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1078005.3.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不断完善火灾应急预案体系。 1011225第6章火灾应急处置 10287956.1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 1070286.1.1火灾报警 10128956.1.2初期处置 10242686.2火灾应急疏散 1071506.2.1疏散原则 1170336.2.2疏散程序 11157286.3火灾现场救援与灭火 11259716.3.1救援原则 11134776.3.2救援与灭火措施 1124210第7章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 1147847.1消防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11141667.1.1培训内容 11169847.1.2培训方法 12170577.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与手段 12310477.2.1宣传教育形式 1273027.2.2宣传教育手段 12215407.3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1393167.3.1培训效果评估 13319477.3.2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1319668第8章特殊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13294178.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1362178.1.1易燃易爆场所概述 1348018.1.2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339068.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1348498.2.1人员密集场所概述 1496038.2.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4146898.3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14280878.3.1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概述 14186428.3.2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414173第9章消防安全检查与考核 14295949.1消防安全检查组织与实施 14207279.1.1检查组织 14178139.1.2检查内容 14145429.1.3检查方式 15180069.1.4检查实施 1563539.2消防安全考核指标与方法 15240879.2.1考核指标 1536629.2.2考核方法 1669119.3消防安全检查与考核结果运用 1611799.3.1结果通报 1686249.3.2整改落实 16250659.3.3持续改进 16110749.3.4奖惩机制 1632731第10章消防安全处理与总结 161742710.1消防安全调查与分析 163009810.1.1现场保护与勘察 162305910.1.2原因分析 171005510.1.3责任认定 172418110.2消防安全处理与责任追究 172860110.2.1处理 17766510.2.2责任追究 17664010.3消防安全总结与改进措施 171944210.3.1总结教训 172204810.3.2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172468310.3.3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 182732210.3.4强化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18951610.3.5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181098610.3.6持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 18第1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1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定和保障。消防法律法规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我国消防安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消防安全的基本原则、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组织、消防设施、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方面的规定。(2)消防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发布的消防安全相关规定,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3)地方性消防法规:各级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消防法规。(4)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设施设备标准等。1.2火灾分类及特点火灾根据起火原因、燃烧物质、火势蔓延等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电气火灾:由于电气设备故障、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火灾。(2)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酒精等易燃液体引发的火灾。(3)气体火灾: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泄漏引发的火灾。(4)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塑料等固体可燃物引发的火灾。各类火灾的特点如下:(1)电气火灾:火势发展迅速,易造成电气设备短路,产生有毒气体。(2)液体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爆炸。(3)气体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易发生爆炸,有毒气体危害大。(4)固体火灾:火势发展较慢,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1.3消防设施设备与器材消防设施设备与器材是预防和扑救火灾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等。(2)灭火器:根据灭火剂的种类,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3)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为火灾时人员疏散提供照明和指示。(6)消防通信和广播系统:用于火灾报警、应急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通信联络。(7)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如消防头盔、消防服、消防手套、防烟面具等。(8)消防破拆和救生器材:如消防斧、切割机、救生绳等。第2章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架构2.1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如下:(1)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2)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3)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员岗位,负责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2岗位职责及人员配置2.2.1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对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3)成员:负责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配合消防安全管理员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2.2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1)主任: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2)工作人员: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消防安全档案管理、培训、演练等工作。2.2.3消防安全管理员(1)岗位职责:负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设备维护、消防安全培训等工作。(2)人员配置: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专职或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员。2.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2.3.1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责任制。(2)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3)消防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4)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5)火灾应急预案。(6)火灾调查与处理制度。2.3.2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纳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保证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3)定期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评估和修订,保证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4)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详实的记录。第3章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3.1隐患排查方法与流程3.1.1隐患排查方法(1)现场观察法:对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进行实地查看,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资料查阅法:查阅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消防设施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消防安全管理情况。(3)询问了解法:向单位相关人员询问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运行等情况,了解消防安全管理现状。(4)专家评估法:邀请具有消防安全专业知识的专家,对消防安全风险进行评估。3.1.2隐患排查流程(1)成立隐患排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2)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时间、范围、内容等。(3)实施隐患排查,按照排查方法,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工作。(4)记录隐患问题,对发觉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或录像留存。(5)分析隐患原因,针对隐患问题,分析产生原因,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依据。(6)制定整改方案,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7)上报隐患排查报告,将隐患排查情况及整改方案报上级管理部门。3.2隐患治理措施及要求3.2.1治理措施(1)立即整改:对排查发觉的火灾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消防安全。(2)限时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3)技术改造:针对隐患问题,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消防安全水平。(4)加强管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3.2.2治理要求(1)落实责任: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2)整改彻底:隐患整改要彻底,保证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消除。(3)加强监督:对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整改质量。(4)及时复查:隐患整改完成后,及时组织复查,保证整改效果。3.3隐患整改与复查3.3.1整改流程(1)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整改方案。(2)根据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保证整改工作顺利进行。(3)整改过程中,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整改效果。(4)整改完成后,向隐患排查小组报告整改情况,申请复查。3.3.2复查流程(1)接到复查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2)复查合格后,予以销案;如仍存在隐患,继续整改直至合格。(3)对复查结果进行记录,纳入消防安全管理档案。(4)对复查发觉的新隐患,按照隐患排查流程进行治理。第4章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4.1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4.1.1检查频率与责任人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明确检查频率及责任人。各级责任人需认真履行职责,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4.1.2检查内容与方法日常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外观、功能、运行状态、备用部件等方面。检查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功能测试、仪器检测等。4.1.3保养措施根据消防设施设备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保养措施。主要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更换损坏部件等。保养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4.2消防设施设备维修与更换4.2.1维修与更换原则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与更换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安全性、合规性。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迅速、安全、合规的维修与更换。4.2.2维修与更换流程明确消防设施设备维修与更换的流程,包括故障报修、审批、维修(更换)、验收等环节。各环节责任人应严格按照流程执行,保证维修与更换质量。4.2.3维修与更换记录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与更换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更换)时间、部位、原因、费用等。记录应保存完好,以备查阅。4.3消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4.3.1培训内容消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应急处置等。保证参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操作。4.3.2培训对象与方式培训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员工、消防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等。培训方式可采用:理论培训、实操演练、模拟演练等。4.3.3培训评估与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评估与考核,保证培训效果。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作为消防设施设备操作资格的依据。4.3.4培训记录详细记录消防设施设备操作培训的相关信息,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等。培训记录应保存完好,以备查阅。第5章火灾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5.1火灾应急预案编制要求5.1.1综合分析单位消防安全现状,明确火灾应急预案的目标和任务;5.1.2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保证预案内容合法、合规;5.1.3确定预案适用范围,涵盖单位内各部门、各场所及各类人员;5.1.4明确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各应急小组及其职责;5.1.5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报警、疏散、扑救、救援等环节;5.1.6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措施,保证火灾发生时能迅速投入使用;5.1.7制定预案培训、宣传和演练计划,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5.1.8明确预案的修订程序,保证预案的时效性和适应性。5.2火灾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5.2.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负责演练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5.2.2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及职责;5.2.3组织开展预案培训,保证参与演练的人员掌握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5.2.4按照演练方案,实施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5.2.5演练过程中,保证安全措施到位,避免发生意外;5.2.6演练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演练资料,为演练评估提供依据。5.3演练效果评估与改进5.3.1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5.3.2分析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5.3.3对演练中发觉的不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进行整改;5.3.4定期开展演练效果跟踪检查,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5.3.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不断完善火灾应急预案体系。第6章火灾应急处置6.1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6.1.1火灾报警当发觉火灾迹象时,应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程序。报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2)使用现场固定消防设施报警;(3)通过手动报警按钮或报警器报警;(4)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向相关部门报告火警。6.1.2初期处置火灾报警后,现场人员应根据火灾初期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切断火灾区域的电源,关闭燃气阀门;(2)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3)引导人员迅速疏散,保证安全通道畅通;(4)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火灾情况,并根据指令采取相应措施。6.2火灾应急疏散6.2.1疏散原则火灾应急疏散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证人员生命安全;(2)迅速有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安全;(3)就近疏散,充分利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4)分组引导,保证疏散过程中的人员安全。6.2.2疏散程序(1)启动疏散预案,发布疏散命令;(2)通知各区域负责人组织疏散;(3)引导人员沿疏散路线有序撤离;(4)保证特殊人群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疏散;(5)清点人数,保证无人员遗漏。6.3火灾现场救援与灭火6.3.1救援原则火灾现场救援与灭火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救助被困人员;(2)保证救援人员安全;(3)合理利用现场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4)根据火势、火场环境和火灾原因,采取相应的灭火战术。6.3.2救援与灭火措施(1)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被困人员搜救;(2)利用消防车辆、器材进行灭火;(3)根据火场情况,采取分割、窒息、冷却等灭火方法;(4)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火场勘查和火灾原因调查;(5)加强现场安全警戒,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第7章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7.1消防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7.1.1培训内容消防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如火灾的危害、燃烧条件、火源控制等;(2)消防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3)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4)火灾报警及初期火灾处置程序;(5)疏散逃生与自救互救技能;(6)特定场所的消防安全要求;(7)典型火灾案例分析与启示。7.1.2培训方法消防安全培训可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授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消防安全知识;(2)实操培训:组织参训人员进行消防设施设备操作、灭火演练等;(3)情景模拟:模拟火灾现场,让参训人员体验疏散逃生、初期火灾处置等;(4)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在线学习;(5)互动式培训:通过问答、竞赛、游戏等形式,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7.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与手段7.2.1宣传教育形式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可采用以下形式:(1)海报、横幅、宣传册等视觉宣传;(2)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3)讲座、培训、座谈会等互动交流;(4)消防演练、灭火技能竞赛等活动。7.2.2宣传教育手段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可采用以下手段:(1)定期发布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公众关注消防安全;(2)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3)组织消防安全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4)结合重大节日、活动等开展主题宣传教育;(5)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合作,共同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7.3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效果评估7.3.1培训效果评估消防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参训人员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2)消防设施设备操作熟练度;(3)疏散逃生与初期火灾处置能力;(4)培训后火灾发生情况。7.3.2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公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2)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率;(3)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4)宣传后火灾发生情况。通过对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调整培训内容和宣传教育策略,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第8章特殊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1.1易燃易爆场所概述易燃易爆场所主要包括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的生产、储存、使用场所。此类场所火灾爆炸风险高,消防安全管理。8.1.2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消防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制定;(2)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3)落实防火防爆措施,保证设备设施安全;(4)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建立健全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6)加强火源、电源管理,防止火灾发生。8.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2.1人员密集场所概述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商场、宾馆、医院、学校、剧院等,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8.2.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场所布局,保障安全疏散通道畅通;(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3)加强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与维护;(4)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及群众消防安全意识;(5)制定应急预案,保证火灾时人员迅速有序疏散;(6)加强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8.3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3.1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概述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火灾对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尤为重要。8.3.2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消防安全法规制定,明保证护要求;(2)开展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场所消防安全评估;(3)加强消防设施设备配置,提高火灾预警能力;(4)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5)加强火源管理,杜绝火灾隐患;(6)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保证古建筑和文物安全。第9章消防安全检查与考核9.1消防安全检查组织与实施9.1.1检查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检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9.1.2检查内容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2)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3)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情况;(4)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情况;(5)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情况;(6)火源、电源管理情况;(7)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品存储、使用情况;(8)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9.1.3检查方式消防安全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1)日常巡查:由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所属区域进行日常巡查;(2)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环节或区域进行深入检查;(3)综合检查:全面检查消防安全工作,至少每年组织一次。9.1.4检查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时间、范围、内容、标准等;(2)通知被检查单位或部门做好迎检准备;(3)组织检查人员开展检查,记录检查情况;(4)对检查发觉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期限;(5)跟踪督促被检查单位或部门整改落实;(6)汇总检查结果,形成检查报告。9.2消防安全考核指标与方法9.2.1考核指标消防安全考核指标主要包括:(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2)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3)消防设施设备完好率;(4)火灾应急预案执行情况;(5)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覆盖率;(6)火灾发生情况;(7)消防通道、安全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