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_第1页
2022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_第2页
2022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_第3页
2022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_第4页
2022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目 次前 言 III范围 1规性用1术和1总要求 2间2果2据层命名 3度3数属性 3用3有5性5本数采集 5般5表盖类据5理情素据7变信数采集 9般9表盖类据10理情素据10像11业查11感像译本11产数记录 11质控制 12量制12测据果查12成汇交 13般13IIIII1111据果13档果13附录A(范性)地表盖理情息类码(CC14附录B规性)理国要信分码(CC18附录C资性)素属项称定义 23附录D(料性)行政及上政名更情表 26参考文献 27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9029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CH/T9009.3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DB11/T1441地理国情信息内容与指标DB11/T1442地理国情信息内业采集与编辑整理技术规程DB11/T1443地理国情信息外业调查与核查技术规程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理国情监测nationalgeographicalcensusandmonitoring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来源:CH/T9029-2019,3.4]3.2地表覆盖landcover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等社会属性。[来源:DB11/T1441-2017,3.5]3.3地理国情要素nationalgeographicelementsPAGEPAGE10PAGEPAGE3[来源:DB11/T1441-2017,3.5]3.4本底数据basedata监测采用的初始数据,一般为上一年度地理国情监测版本成果。3.5变化信息changedinformation通过监测时段现状与本底数据所反映的状况相比较发现的变化,并按照采集要求获取的相关信息。3.6版本数据versiondata与本底数据的监测范围、对象、内容相同,叠加了监测时段变化信息的监测数据。一般为本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数据。3.7伸缩型expandorshrinktype3.8新生型newtype3.9灭失型losstype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对于地理国情要素,灭失型表示原有几何要素整体消失了。简称“灭失”。20001985630存储,其他数据成果不分区存储。(UV_N_9高程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值单位为“米”,保留2位有效小数位。GQJC0115像素以内。在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特殊区域,采集精度应控制在10个像素以内。CH/T9009.312。斑变化的类型(ChangeType)。(CC)(GB)、(ChangeType)(ChangeAtt)。表1属性项属性名称定义填写依据和说明CC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见附录A和附录B中定义的类型代码TAG生产标记信息十位和个位;最右一位表示生产过程相关状态,“1”表示该图斑经内业判读确定其覆盖类型;“2”表示该图斑在内业判读中存在疑问或无法确表示该图斑类型目前处于变化中,需在下一次监测时做重点检查。ChangeType标识图斑变化的类型变化数据层必须包含该字段,标识该要素发生变化的类型。“1”表示在对原来二级类编码细分到三级类编码);“-3精度;“9”表示监测过程中对本底数据进行纠错。表2属性项属性名称定义填写依据和说明CC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见附录A和附录B中定义的类型代码GB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按实体要素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类对应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代码。如果基础地理信息中没有相应的类,设为999999;如果只能对应到基础地理信息中的大类,则填写其大类码。ChangeType标识要素变化的类型1”表示未发01“24”行纠错。如有属性更新和图形同时变化时,按照图形变化类型填写。ChangeAtt更新字段说明变化数据层必须包含该字段。说明修改的属性项,列出被修改属性项的字段名称,有多个名称时,用英文半角斜线“/”隔开。C。。表3属性数据类型缺省值类型属性项缺省值SHORT-9,999LONG-9,999DOUBLE-9,999,999TEXT“-”或特殊规定(O)DB11/T1442并综合利用光谱特征以外的其他解译标志进行解译。A100160040010“就近就大”原则归入相邻主要地类。160010%10%可能保持外廓线包含的范围最小。350010B(布密度以及与其他要素特别是居民地的关系。道路路面图斑保持空间位置和属性值的一致性。量及属性(不含名称)应保持一致。10若间隔10米以上,分别采集。10连通性;桥梁、隧道与道路重复段应保持中心线共线。参照处理。3.57等级及铺设材料等其他属性项以路段主要属性为主。1010成伪节点,生成两条线段。架路,应分别完整采集,并正确处理互通关系。断形成节点。线段都应为结构线。(2052气线上。202020委会位置,若村委会、居委会不在行政村范围内,定位点可落在主要居民地中心或通村公路的终点。不一致时,应填写行政村变更表,见附录D。/落采集。若在一处,合并采集为工矿企业。5或5米。采集。并符合精度要求。区域。(ChangeType)11/2/4/-3/-2/9。70(ChangeType)0,并按照要求在“变化属性(ChangeAtt)”中填写相应属性项的字段名。(ChangeType)属性,对灭失的要素应进行物理删除。7DB11/T1443存储,元数据内容分层见表4。表4元数据内容分层序号元数据内容英文名称数据层名称要素类型1.成果数据基本信息BasicIdentificationInformationV_MBIIA面2.数据源主要影像数据源PrimaryImageDataV_MPIDA面3.补充影像数据源SupplementaryImageDataV_MSIDA面4.地表覆盖分类使用的参考资料ReferenceDatasourceofLCAV_MRLCA面5.道路要素使用的参考资料ReferenceDatasourceofRoadV_MRDRA面6.水域要素使用的参考资料ReferenceDatasourceofWaterV_MRDWA面7.构筑物要素使用的参考资料Reference Datasource ofStructuresV_MRDSA面8.地理单元要素使用的参考资料ReferenceDatasourceofUnitsV_MRDUA面9.变化识别信息ChangedAreaIdentificationV_MCAIA面10.数据采集信息IndoorDataCaptureV_MIDCA面11.外业调绘核查FieldSurvyingandVerifyingV_MFSVL线12.数据编辑与整理DataCompilingandEditingV_MDCEA面13.质量检查一级质量检查内业信息QualityControl-1stV_MQC1A面14.一级质量检查外业信息QualityFieldControl-1stV_MQF1L线15.二级质量检查内业信息QualityControl-2ndV_MQC2A面16.二级质量检查外业信息QualityFieldControl2ndV_MQF2L线表4元数据内容分层(续)序号元数据内容英文名称数据层名称要素类型17.成果验收DataAcceptanceCheckV_MDACA面18.成果总体精度DataOverallPrecisionV_MDOPA面V_MSIDAV_MFSVLV_MQF1LV_MQF2L接到各条路线上。成果、技术问题处理、成果质量等满足项目技术设计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表。GB/T18316GB/T18316GB/T18316性。GB/T18316执行。附录A(规范性)地表覆盖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码)地表覆盖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码)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地表覆盖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码)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0100种植土地0110水田水田0120旱地旱地0130果园0131乔灌果园0132藤本果园0133草本果园0140茶园茶园0150桑园桑园0160橡胶园橡胶园0170苗圃苗圃0180花圃花圃0190其他经济苗木0191其他乔灌经济苗木0192其他藤本经济苗木0193其他草本经济苗木0300林草覆盖0310乔木林0311阔叶林0312针叶林0313针阔混交林0320灌木林0321阔叶灌木林0322针叶灌木林0323针阔混交灌木林0330乔灌混合林乔灌混合林0340竹林竹林表A.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0350疏林疏林0360绿化林地绿化林地0370人工幼林人工幼林0380稀疏灌草丛稀疏灌草丛0390天然草被0391高覆盖度草被0392中覆盖度草被0393低覆盖度草被03A0人工草被03A1人工牧草03A2绿化草被03A3固沙灌草03A4护坡灌草03A9其他人工草被03B0其他草被03B1荒地草被03B2工地草被0500房屋建筑(区)0510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0511高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0512低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0520低矮房屋建筑区0521高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0522低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0530废弃房屋建筑区废弃房屋建筑区0540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0541多层独立房屋建筑0542中高层独立房屋建筑0543高层独立房屋建筑0544超高层独立房屋建筑0550低矮独立房屋建筑低矮独立房屋建筑0600铁路与道路0610有轨道路路面有轨道路路面表A.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0601无轨道路路面无轨道路路面0700构筑物0710硬化地表0711广场0712露天体育场0713露天停车场0714停机坪与跑道0715硬化护坡0716场院0717露天堆放场0718碾压踩踏地表0719其他硬化地表0720水工构筑物0721堤坝0740城墙城墙0750温室、大棚温室、大棚0760固化池0761游泳池0762污水处理池0763晒盐池0769其他固化池0770工业构筑物工业构筑物0780沙障沙障0790其他构筑物其他构筑物0800堆掘地表0810露天采掘场0811露天煤矿采掘场0812露天铁矿采掘场0813露天铜矿采掘场0814露天采石场0815露天稀土矿采掘场0819其他采掘场0820堆弃物0821尾矿堆弃物0822垃圾堆弃物表A.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0829其他堆弃物0830建筑工地0831拆迁待建工地0832房屋建筑工地0833道路建筑工地0839其他建筑工地0890其他人工堆掘地其他人工堆掘地0900裸露地表0910盐碱地表盐碱地表0920泥土地表泥土地表0930沙质地表沙质地表0940砾石地表砾石地表0950岩石地表岩石地表1000水域1001水面水面1012水渠水渠1050冰川与常年积雪冰川与常年积雪小计84788附录B(规范性)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分类码(CC码)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分类码(CC码)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分类码(CC码)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0300林草覆盖0310乔木林0314古树名木03141古树03142名木0500房屋建筑(区)0560单体建筑0561住宅05611城镇住宅05612农村住宅05613其他住宅0562公共建筑05621行政办公05622A零售商业05622B批发市场05622C餐饮05622D旅馆05622E商务金融05622F其他商业服务05623文化娱乐05624体育05625医疗卫生05626A教育05626B科研05627交通建筑05628环境卫生05629园林建筑0562A文物古迹0562B社会福利院0562C宗教活动场所表B.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0562D通信广播建筑0562E纪念性建筑0562F其他公共服务0563工业仓储05631工矿建筑05632物流仓储0564农业建筑农业建筑0565特殊建筑05651外事建筑05652监教建筑05653消防建筑05654其他特殊建筑0600铁路与道路0610铁路铁路0620公路公路0630城市道路城市道路0640乡村道路乡村道路0650匝道匝道0660规划路规划路规划路0700构筑物0710硬化地表071A垃圾场站垃圾场站0720水工设施0721堤坝0722闸0723排灌泵站0724排水管网排水管网0725城市易积水点城市易积水点0726浅层地下水监测点浅层地下水监测点0729其它水工构筑物0730交通设施0731隧道0732桥梁0733码头0734车渡表B.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0735高速公路出入口0736加油(气、充电站0737立交桥0738交通场站交通场站0739轨道交通站点及出入口07391轨道交通站点07392轨道交通出入口0770工业设施0771太阳能发电场0772风力发电塔0800人工堆掘地0820堆弃物0821尾矿库1000水域1010河渠1011河流1012水渠1020湖泊湖泊1030库塘1031水库1032坑塘1040海面海面1050冰川与常年积雪1051冰川1052常年积雪1100地理单元1110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1111国家级行政区1112省级行政区1113特别行政区1114地、市、州级行政区1115县级行政区1116乡、镇行政区1117行政村1118城市中心城区表B.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1119其他特殊行政管理区1120社会经济区域单元1121主体功能区1122开发区、保税区1123国有农、林、牧场1124自然、文化保护区1125自然、文化遗产1126风景名胜区、旅游区1127森林公园1128地质公园1129行、蓄、滞洪区112A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2B生态保护红线区112C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112D城镇开发边界112E危险废物处置场危险废物处置场112F重点调查污染源重点调查污染源112G人口分布人口分布1130自然地理单元1131流域1132地形分区1133地貌类型单元1134湿地保护区1135沼泽区1140城镇综合功能单元1141居住小区1142工矿企业1143单位院落1144休闲娱乐、景区1145体育活动场所1146名胜古迹1147宗教场所1148保障性住房建设区1149收费停车场(库)114A城乡规划用地城乡规划用地表B.1(续)代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114B城市下垫面城市下垫面114C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14D城镇典型地质点城镇典型地质点114E地表沉降监测点地表沉降监测点共计7239257附录C(资料性)要素属性项名称及定义除地理信息软件系统自定义属性项外,要素属性项名称及定义见表C.1。表C.1要素属性项名称及定义属性项名属性项含义数据类型长度ADMNGD所在地(市、县;归属TEXT255AHEIGHT平均水深DOUBLE-ANNNO公告文号TEXT255AREA面积;水面面积DOUBLE-AreaCode分区代码LONGBAS流域;流域代码TEXT16BLDTM建成日期;建筑年代TEXT16BLDTYPE住房性质TEXT8CAPACITY设计综合日生产能力TEXT64CC地理国情分类代码TEXT8ChangeAtt更新字段说明TEXT64ChangeType标识图斑变化的类型SHORT-DRCT上下行方向TEXT4EC实体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