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中医骨痹病分册》(中华中医药学会)。1.腰部疼痛,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2.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3.影像学检查:X线、CT或MRI等可显示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突出等病变。(二)证候诊断1.肝肾亏虚证腰部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2.风寒痹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伴有热感,腿痛为胀痛或跳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4.气滞血瘀证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方药: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2.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3.湿热痹阻证治法: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方药: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滑石、连翘、山栀、薏苡仁、半夏、晚蚕沙、赤小豆皮。4.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舒筋理气。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没药、羌活、五灵脂、当归、香附、牛膝、地龙。(二)针灸治疗1.主穴腰部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2.配穴风寒痹阻者,加风府、腰阳关;湿热痹阻者,加腰阳关、阳陵泉;气滞血瘀者,加膈俞、次髎;肝肾亏虚者,加肝俞、太溪。3.操作腰部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0.51寸,施提插补泻手法;肾俞、大肠俞直刺11.5寸,用补法;委中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阿是穴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采用提插补泻或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23次。4.疗程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三)推拿按摩1.放松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揉法在腰部及臀部、下肢后侧施术510分钟,以缓解肌肉紧张。然后用按法、点法于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等穴位,每穴12分钟,以酸胀为度。2.整复手法根据病情可选用腰椎斜扳法、后伸扳法等。腰椎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医者一手抵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抵住臀部,做相反方向的推扳,使腰部扭转,可闻及"喀嗒"声。后伸扳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按压腰部,另一手托起双下肢,使腰部过伸,然后突然用力下按腰部。整复手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谨慎操作,避免造成损伤。3.按摩次数每周按摩23次,46次为1个疗程。(四)中药熏蒸采用独活、桑寄生、防风、细辛、川芎、秦艽、杜仲、牛膝、肉桂等药物,碾碎装入布袋,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后取出,热敷于腰部疼痛部位,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3040分钟,每周23次。(五)康复锻炼1.太极拳每日练习太极拳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增强腰部及全身的协调性和稳定性。2.小飞燕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为1组,每天进行34组。3.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为一组,一天可做23组。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制定。1.治愈: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明显改善。2.好转:腰部疼痛及下肢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直腿抬高试验较前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有所改善。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无变化。(二)评价方法1.症状体征评分观察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按照轻、中、重分别计1分、2分、3分,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计算症状体征改善率。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2.影像学评价治疗前后拍摄X线、CT或MRI等影像学资料,对比观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突出等病变的改善情况。通过以上综合评价方法,全面评估腰痹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四、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受寒,睡硬板床。2.进行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不当操作造成损伤。3.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过度运动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