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级历史上册_第1页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级历史上册_第2页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级历史上册_第3页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级历史上册_第4页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程标准:新课标: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对西域的管理的基本事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家国情怀:学习张骞、班超的事迹,感受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体会“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核心素养目标导入新课这是一幅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壁画。壁画中的女子,身穿丝绸衣服。那时候,丝绸来自中国,在当时的欧洲是珍稀之物,穿丝绸服装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中国丝绸是怎么运送到那里的?运送丝绸的商路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含义汉朝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历史上的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广义上的西域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译自《山海经》【视频】张骞出使西域.mp42、张骞通西域的背景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后汉书》材料二: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远去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史记》材料三: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原在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一带,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汉书·张骞传》张骞本是一名郎官,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出使西域这一艰巨的使命。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ròuzhī)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著名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汉武帝在位时,张任郎将侍从,他广交连横,三击匈奴,多次探险西南,开拓云贵川藏。汉武帝因军功封他为博望侯。他不怕艰难险阻,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的交往大门,被誉为“东方的哥伦布”。张骞出使西域图3、概况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100多人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在途中,他们被匈奴抓住。在被扣留了10余年后,张骞才得以逃脱,继续西行,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打仗,张骞只好返回。归途中他又被匈奴抓住,扣留了一年多才得以逃出。回到长安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在西域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他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以及大量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地方,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留骞十余岁(年),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年),惟二人得还。——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之举呢?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打破了西域与汉朝之间的隔绝状态,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不忘使命、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热爱国家的爱国情怀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4、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二、丝绸之路【视频】丝绸之路.mp41、陆上丝绸之路:丝绸是这条路上,中国输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将它称为“丝绸之路”。联系课本地图,标出“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地方。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西域(今新疆地区)欧洲丝绸之路的路线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方中国西进主要以畜牧产品为主,东输主要以技术为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丝绸漆器茶叶凿井技术铸铁技术典籍杂技、舞蹈葡萄苜蓿石榴良种马香料核桃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友谊之路商业之路文化之路交融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时断时续的大漠之路,它本身不会促进什么中外交流,而是行走在丝路上的“人”赋予这条古道丰富的精神。2、海上丝绸之路:汉朝时,中国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最重要的一条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此外,从今山东半岛出发的船只可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知识拓展丝路传承——一带一路古有丝绸这路,今有一带一路,今天的中国积极同国际合作交流,走和平建设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成绩斐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习近平强调,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丝路精神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1、设置西域都护(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材料:悬泉置(西汉设置在丝路上的驿站)记录了乌孙贵族出使中原返程时的饮食情况。出米四升、肉二斤、酒半斤以食乌孙贵姑代(人名)一食,西。——甘肃敦煌悬泉汉简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2)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3)意义: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班超经营西域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时间:成果:东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到71岁时才回到中原。在他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延续:①使西域各国重新建立与汉朝的联系。背景: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②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投笔从戎比较探究西汉疆域与秦朝相比,有何不同?西域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子以命名。南海诸岛知识链接课堂总结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张骞通西域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1.西域的位置2.张骞通西域的目的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陆上丝绸之路2.贸易与文化的交流3.海上丝绸之路1.西域都护的设立2.班超经营西域中考链接1.(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为轮台古城遗址。公元前60年,西汉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轮台古城遗址位于我国的()A.西藏B.甘肃C.内蒙古 D.新疆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南甜北咸”的饮食风格。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始于()A.丝绸之路开辟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DA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归国后他向汉武帝汇报了在西域的见闻,使汉朝首次详细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之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史书中的“他”是()A.商鞅 B.董仲舒 C.张骞 D.郑和4.(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这条道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西汉时这条道路的起点是()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大都CB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数千年前,中国、印度、阿拉伯一伊斯兰、西欧四大文化体系,汇流到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需归功于()A.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驻藏大臣的设置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D.伊犁将军的设置6.(2024·湖北·中考真题)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AB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