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_第1页
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_第2页
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_第3页
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_第4页
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关于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诗句

1.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2.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7.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9.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0.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1.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1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4.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7.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1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9.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20.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21.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22.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5.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26.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27.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2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温度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各地当日平均气温一般是10~12℃以下(各个地区标准不很一致),时间连续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严重烂秧。因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温作物,在10~12以上时,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晴好天气时,才有利于齐苗壮秧。

反过来,出现低温阴雨,便可想而之了。霜和霜冻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强冷空气的产物,在气候偏暖期,寒潮比较少见,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北方会影响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现象。

春分时节,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根据近几年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由来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