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改儿歌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首诗改成了儿歌?

A.《登鹳雀楼》

B.《静夜思》

C.《悯农》

D.《春晓》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江雪》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A.《春晓》

B.《静夜思》

C.《望庐山瀑布》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哪首诗?

A.《悯农》

B.《春晓》

C.《静夜思》

D.《江雪》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首诗?

A.《登鹳雀楼》

B.《静夜思》

C.《悯农》

D.《江雪》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首诗?

A.《望庐山瀑布》

B.《江雪》

C.《静夜思》

D.《春晓》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

A.《登鹳雀楼》

B.《望庐山瀑布》

C.《静夜思》

D.《江雪》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中的“霜”指的是什么?

A.雪花

B.冰

C.霜

D.雨水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话中的“鸟”指的是什么?

A.鸟类

B.鸡

C.狗

D.猫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中的“禾”指的是什么?

A.谷物

B.蔬菜

C.水果

D.花草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床前明月光,______。”

2.“春眠不觉晓,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描述的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告诉我们,距离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友情。()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山林景象。()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话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A

5.C

6.B

7.D

8.C

9.A

10.A

二、填空题

1.疑是地上霜

2.处处闻啼鸟

3.春眠不觉晓

4.夜来风雨声

5.花落知多少

6.海内存知己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改写题(每题[5]分,共[20]分)

1.改写《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儿歌歌词。

2.改写《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为儿歌歌词。

3.改写《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儿歌歌词。

4.改写《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儿歌歌词。

5.改写《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为儿歌歌词。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将古诗改写成儿歌的好处。

2.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古诗中的意象转化为儿歌中的形象。

3.分析古诗中的韵律如何体现在儿歌中。

4.讨论儿歌中的重复句式在传达古诗意境中的作用。

5.如何通过儿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韵味。

六、应用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将其改写成儿歌,并解释你的改写思路。

2.设计一个简单的儿歌活动,通过儿歌让儿童学习古诗中的知识或道理。

3.结合实际,讨论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儿歌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C

解析思路:通过排除法,A、B、D选项均为著名古诗,而C选项《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被广泛改编成儿歌,因此选择C。

2.A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确定这是《静夜思》中的诗句,因此选择A。

3.A

解析思路: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春晓》,因此选择A。

4.A

解析思路: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悯农》,因此选择A。

5.C

解析思路: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静夜思》,因此选择C。

6.B

解析思路: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江雪》,因此选择B。

7.D

解析思路: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江雪》,因此选择D。

8.C

解析思路:诗句中的“霜”指的是霜冻,因此选择C。

9.A

解析思路:诗句中的“鸟”指的是鸟类,因此选择A。

10.A

解析思路:诗句中的“禾”指的是谷物,因此选择A。

二、填空题

1.疑是地上霜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直接填空。

2.处处闻啼鸟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直接填空。

3.春眠不觉晓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直接填空。

4.夜来风雨声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直接填空。

5.花落知多少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直接填空。

6.海内存知己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接填空。

三、判断题

1.√

解析思路:诗句描述的是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因此判断为正确。

2.√

解析思路:诗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因此判断为正确。

3.√

解析思路:诗句强调了友情超越距离的重要性,因此判断为正确。

4.√

解析思路:诗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山林景象,因此判断为正确。

5.×

解析思路: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而不是对朋友的思念,因此判断为错误。

6.√

解析思路:诗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因此判断为正确。

四、改写题

1.月光闪闪照床前,地上白花花像霜。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疑是”改为“像”,将“地上霜”改为“像霜”,使句子更符合儿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2.春天来到不睡觉,鸟儿叫醒我起床。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不觉晓”改为“不睡觉”,将“处处闻啼鸟”改为“鸟儿叫醒我”,使句子更符合儿歌的节奏和儿童的语言习惯。

3.种地辛勤太阳照,汗水滴落土里香。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日当午”改为“太阳照”,将“汗滴禾下土”改为“汗水滴落土里香”,使句子更贴近儿歌的口语化表达。

4.白天太阳照山边,黄河流入大海去。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依山尽”改为“照山边”,将“入海流”改为“流入大海去”,使句子更符合儿歌的节奏和儿童的语言表达。

5.香炉峰上紫烟起,瀑布挂在山前川。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改为“香炉峰上紫烟起”,将“遥看瀑布挂前川”改为“瀑布挂在山前川”,使句子更贴近儿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五、简答题

1.将古诗改写成儿歌的好处包括:易于儿童记忆和传唱,增强儿童对古诗的兴趣和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

2.举例说明: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改为“月光闪闪照床前,地上白花花像霜。”将抽象的月光和霜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3.分析:古诗中的韵律体现在儿歌中,通过重复、押韵等手法,使儿歌更具节奏感和音乐性,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

4.讨论重复句式在传达古诗意境中的作用,可以增强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有助于儿童理解和记忆古诗的内容。

5.通过儿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韵味,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朗朗上口的歌词,激发儿童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六、应用题

1.改写《静夜思》为儿歌:

月光闪闪照床前,地上白花花像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思路:将原句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改为“月光闪闪照床前,地上白花花像霜。”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保持原句,使儿歌易于传唱。

2.设计儿歌活动:

主题:古诗中的动物

活动内容:选择一首包含动物的古诗,如《咏鹅》,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儿童学习古诗中的动物知识,并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解析思路:通过儿歌的形式,将古诗中的动物形象和知识传授给儿童,同时增加互动性,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3.讨论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儿歌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